登陆注册
45182200000006

第6章 张辛欣(4)

“要说李小文的爹,那地主可有意思。”婶子抿嘴笑,“穿个老白布的裤,染都舍不得染,穿脏了,就算个色儿;穿个光板儿棉袄,腰里系个苘麻绳,一天到晚背个粪筐。见前后没人,摸出俩铜板,买个馒头揣在怀里,走一会儿,偷偷咬一口。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置下二百亩地,雇上工,成个大地主。就养了李小文儿这么个儿,是个孽瘴儿。穿派立司的大褂儿,戴一手捏的礼帽,戴着金丝镜儿,拄着文明棍儿……”

“说李小文儿家给他娶了个媳妇,他不乐意要,净上咱家睡,所以和咱大爷特好。是这么回事儿?”大嫂问。

“那时候,俺哥在村里教书,李小文儿是校长。”叔还说笑。

“是啦,我爸参加革命时,李小文还‘指点’过呢。他读的是德国教会学堂,听过,见过些世面。爸临走,跟家里一字没讲,倒跟他说了,要出去当八路。他说:“兄弟,你知道什么是八路?那是共产党的队伍,信马克思,马克思是外国人,那不是外国的党?……”我也笑。

“李小文儿还抗日呢,帮助过咱铁道游击队。游击队来村里,吃他家,住他家,他还派长工去临城附近放哨……李小文儿见着我,没人的时候,还偷偷问问你爸,身体好不好,有信没有。有回跟我说,那会儿还不如跟你爸去投八路呢。”

“李小文什么样?”

“怪地,怎么斗他,总是白胖胖,官儿样。”

“在家吗?”

“不在。媳妇早死了,女儿也嫁人了……”

吹了灯。一个人躺在西厢房的帐子里。

叔和婶子在东厢房里也躺下了。这三间隔着二层秫秸墙。

黑暗里,婶子突然说了话:

“儿,你自个儿的事咋样啦?”

“还那个样儿。”

婚姻的事,在乡下是大事,隔那么远,他们竟也知道。是,一天里没拿你打趣,没人问你有没有个儿,那就是有意避开了。

“……那时候凤儿去北京揣回个照片儿,你在个比那云南还南的啥苦地方,小脸儿还圆鼓鼓的。没敢问你,瞧你身体这么赖的是不是……”

“没事儿,挺好。”

“也不想再找个人儿?”

“不想。”

“那不是一辈子流浪?”

黑暗里,再回回味,婶子确实说的是“流浪”这个文词儿。

“没事儿,婶儿;一个人过,好着呢。”

我知道自己嘴里说的尽是假话。然而,心里有一种很稀有的平静感。常常,在黑暗中,回忆逼得人无处躲藏。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幕,一幕,看久了,觉着自己那些真挚、愚蠢的行为,也很没有意思。

旧日里,老太太要给外边混事的儿子传个话儿,就拐着小脚去找私塾先生打信。

先生洗净手,铺好原书纸的“八行书”,问:

“他大婶子,写啥?”

老太太把一条腿搬到另一腿上:“你告诉他,我骂他!不孝顺的东西,混出人样儿,忘了娘老子!你写,咱家那驴下了,可打春时候喂下的羊蛋子,闹疫症,死啦。你一句句都给我写上啦?我怕他衣裳扯啦,没人补,怕他叫火车碰啦,怕他饿了不知道吃,盼得眼巴巴的,他就不知道打信回来!还有,告他甭惹事!你都给我写得真着的……”

老先生低着头,一笔一画:

“吾儿见字如面,此书非为别事,惟因家中平安无事,思儿心切。衣食诸般,诚信修睦……;今获一驹……”

写完信封,反过来,在信封背面写上“平安家信,”用红笔圈了圈。

老太太接过信,溜溜地揣走了,求在临城火车站有差事的亲戚邮走,掏钱买印花的时候,嘱咐:

“贴结实喽!”

耗子在帐子对面的碗橱下边打架。也许嗅出那儿有鱼?

叔赶集给我买的鱼。

不能想象,几十年前,这里的人,除了过年那一天,晚上从来不点灯!不能想象……

孩子们,从每家大人手里讨一个鸡蛋,凑在一块儿换油,够得上点起一盏锡制的小灯,傍在地窨子里,守着灯听说书人讲《呼延庆打擂》、《水浒》和《西厢记》……

我一个人四处去转。

院儿里清静,村里清静,地里头也清静。一块地一个人,这儿,那儿,只有学校才热闹,好些孩子!

村东边有个小学,村西边有个中学,中学有操场,操场上有篮球架。

几十年不曾归的父亲,才能从这些哪里都会有的东西上,看出没有的东西。

“村南沟边菜园儿那块地方,……”爸说。

我看见了,是菜园儿,分给各家一畦种菜,一畦种小辣椒,一畦种黄瓜。还是一片菜园。

——村南沟边菜园儿那块地方,原先有一棵大松树,树下有一座寺庙,庙里有个看家和尚带着个小徒弟。和尚有一个媳妇,是把兄弟道士遗下的媳妇,道士死了,媳妇来帮和尚做饭,做成了一家。和尚确实是和徜,脑袋顶上有受戒时的香火疤,两排,六个,一目了然。大家认那疤也看那媳妇,叫他“歪和尚”。歪和尚教七八个学生,学生里有我爸。念“上论”、“下论”,村里人都不识字,都知道,那整部《论语》是孔子说的梦话。接下去,念:“孟子见——梁惠王——叟!”歪和尚睁开眼,吐出一口痰,“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干巴瘦老头儿。”于是,又摇头晃脑地唱、“适粱——梁惠王——不果——所言……”然后,就把书一扣,大喝一声:“念!”于是学生就照样摇头晃脑不知所云地唱:“孟子见——梁惠王——叟!适梁——梁惠……“歪和尚自个儿呢,捧着水烟袋去后边找媳妇做伴儿。遇上歪和尚生气的时候,学生都知道,那准是他媳妇回娘家了,就得小心着挨手心板啦。

“紧挨咱家前边,盖新房,有个老婆婆的那家……”爸说。

我看见那老婆婆了。从她院前一过,她就朗朗地叫一声:“大侄女!”

老婆婆做媳妇那天,小孩子们照例去闹洞房。我爸抓了个癞蛤蟆,把大盐粒儿放在它嘴里,缝住,拴在床腿上,那癞蛤蟆老咳嗽,咳一声儿,就吓新媳妇一跳,至今,见着我爸家来,仍用手一指,笑:“好呀,大兄弟!”

——紧挨前边,盖新房,有个老婆婆的那家,原先是一座小小的天主教堂。像个收藏室,平时锁着,神父下会时才开,后来天主教会也办学。

在庙里念私塾的孩子和天主教堂念“公学”的孩子,下了课见面就打架,把先生的媳妇和“驮着王八到处跑”的小洋驴全搭进去。

打架归打架,天主教会的学校,确实有它吸引人的地方,念算术、上体育课,不收学费,管一顿饭。只有一个条件:必须入教。

于是小孩子都和家里吵着要入教。

奶奶信观音菩萨,当然不答应。

“入那行子要下油锅,阎王小鬼会来捉!”

爷爷啥都不信,也不答应。

“信那有啥好处呢?”

“好,就是好!一想吃鹅的时候,鹅就自动打墙上跳下来、做熟的,抹着油,背上还插一把刀。”爸是在临城教堂的壁画上见过背上插把刀的烤鹅。

吵不过呢,就跳着脚哭。

哭的大人烦了呢,就进了小孩子的愿。去白吃一顿饭,去念算术,去上体育课——踢毽子,围着场院跑。

“现在有篮球架哩,”爸从老家回来说,“早起出去转,转到村东头中学,那房盖的,嚯,漂亮!遇上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穿得干干净净,制服,胸前别两管钢笔。我猜是老师,一问,正是。人家客客气气,问我哪儿来的,一说,赶紧叫大爷,请家里坐。那家里头摆得挺好,收音机、座钟。我也问,你是谁家的孩子呀?说了,谁谁家的。这孩子还是上济南念的师范,是个副校长哩。教语文,代数,跟我汇报汇报课程安排,那家里头还贴着课程表呢,一节课一节课指给我看。我问:有什么问题没有?说,正有,教员分公派和民办的,民办教员一个月二十三块钱,如今村里都分地了,都出去干营生,跑买卖,民办教员拴着跑不了,不愿教了。‘这个问题要想办法解决呀!’我跟他说。‘就是解决不了呀。’他也急。上公社的时候,我还把这个问题专门跟公社书记谈过。”

我们直乐:“哪管什么用!您瞎认真!”

爸呢,只管顺他那条道走。

“那时候,村里只有一个中学生,还是个女的,那家只有一个寡妇娘,供着这么一个女儿。上城里去念洋学堂,起个洋名,叫娅娜,系着一条围脖儿。”

“以前没见过围脖,瞧着,斯斯文文、气气派派,羡慕得不得了,啥时候的也能有一条围脖?庄稼人买条围脖,那还敢想!看我成天那样儿,你奶奶就想了个办法。咱家里有一只绵羊,一年剃一回毛,攒了几年,你奶奶搓成线,满村只有那个女学生会织毛线,专请那女学生织。自家搓的线,粗粗细细,织成的那条围脖,两头粗,中间细,也没有个色儿。你奶奶呢,就用高梁壳子染,男孩子戴,染成个紫红色,晾在那还没干,我就戴上满村跑。我有个好朋友,眼巴巴的,看着怪难受,于是我俩合伙儿围着这条围脖去上学……”

正月十五闹完灯,十六就接闺女回家,哥哥弟弟专程去叫。平素里,闲了,想起来了,抬腿就回趟娘家,这会儿呢,摆出谱来等着叫,不叫就不归,挣个脸呗。嫁出去几十年儿孙一大把的老媳妇也得去叫,就这是说娘家没忘了你呢。回不回不管,也不见哪个老婆婆回娘家。到那一天,来来往往,道上都是驴车、自行车。兄弟驮着姐妹……

可惜,眼下分了地,又不是正月十六,二弟没功夫去传信儿,凤姐也腾不出手回趟娘家。

一个院子,两个风箱两个灶,呼啦,呼啦,婶子和二弟家各做各的饭。

我坐在堂屋门里边往外看。

三个小小孩儿在院子里跑着玩。一个男孩儿,两个女孩儿。女孩儿跌倒了也不哭,拍拍土,嘿嘿笑着跑,男孩儿跟不上趟,站下了,苦起脸,吭吭哧哧,俩女孩儿跑得老远,拍着手笑,男孩儿坐在地上咧开嘴大声哭。当妈的便在灶屋里吼:死丫头,让弟弟!女孩儿一块跑回来,乐呵呵地拉起男孩,拍拍身上的土,男孩儿不哭了,屁颠颠跟着女孩儿后边跑。

二弟延平进了院,小孩子立刻重新分了组,大壮和静静贴着他们爸的腿进了那边看不见的门。

剩了个大嫂的小女儿圆圆站在院里,往那边瞧了一会儿,便跑开了。

这五间房,叔、婶跟没出去的儿女回娘家又带儿女的姑娘守三间,不管多少人的时候,都挤得下。那两间,专留给娶了媳妇的男孩。大哥出去了,二弟搬进来。

不知什么时候,二弟的女儿静静站在门外,冲我轻轻招手,怪怪的样儿。我看着她,不明白是做什么。她跑进门来,上前拽我:“大姑,我爸叫你去。”

“去干吗?”

“去,去呀!”

二弟一家都在他们暗乎乎的堂屋里吃苹果,大壮坐在小桌后边,抱着一个大个儿的啃。我也得到一个削好的苹果。

拿着苹果,走到门洞里,蹲在烧火的婶子身边请她尝。

“你自个儿吃。”

我把苹果塞到她嘴边上。

“儿!”

吃了一小口,忙着说:“自个吃,儿,来家不习惯咱的饭吧?给你蒸点馒头?”

“千万别!好着呢。”

“是啊……”

婶子坐在灶前拉风箱,呼啦,呼啦……

婶子是个十全十美的婶子。

一天到晚,手脚不寔闲地干活,又叫人觉不出她忙。没个脾气,嘴也不碎:不说话就不说,说起话呢,顺溜溜的,那心里明明白白。

这季节,穿个大襟短袖的白布褂儿,黑裤,干干净净;梳个纂儿,头发掉了好些了,纂儿扁扁的,大早起上来第一件事,还是认认真真地梳纂儿。

煎饼摊得又匀、又薄,女儿都说:“这村就数俺娘摊得好!”婶子听了抿着嘴笑:“那会儿出门子,摊不好煎饼,那媳妇不叫人说死!”这会儿呢,几个妹妹都不会摊煎饼,却差不多都抱上孩子啦。另立锅灶了,带上自个儿摊的煎饼回娘家给娘尝,婶子咬一口:“咬不动。”放在那儿,谁也不愿沾。

婶子曾经是个好媳妇。

嫁到我们家来,有一点缘由。日本鬼子来,姑娘媳妇就四处避,婶子的干娘在我们村,把她领到我家躲了一天,走了,干娘就把她说给我们家,许给谁可没定,反正这家出出进进有着几个儿。姑娘答应了,第二次躲鬼子,就干脆嫁过来了。没人问问她心里看上的是谁,也没人想起问问她。

据说我奶奶挺喜欢她。能生儿,会做活,嘴不倔又不馋,脸儿生得富富态态,除了是半大脚,叫婆婆总算能有个挑拣,这样的媳妇呀,别说婆婆,我都觉着好!”那时候做媳妇,一天到晚,心不敢松的。”婶子累过来了,想着还有点儿自满呢。

我突然想起问问婶子:“婶儿,你叫个啥名儿呀?”婶子歪歪头:“娘家姓曹,念识字班的时候,他们给我起个号,叫曹秀英,整天守着灶转,也使不上。”

婶子这媳妇熬不成婆。

我跟婶子聊天:“都非要个儿!养儿有什么好?孝顺您,疼您,我看还赶不上女儿呢!”

“那是,还是闺女跟娘亲。我的小鸡儿都瘟死了,这院子里跑的几只,还是你凤姐送来的呢,我这些儿,分了家,都是干他们自个儿地里的活儿,什么时候帮过我们!你叔叔这个年纪了,天天早起来,窑上干活,晚上回家来拾掇地里的活儿,有时累得生气,不想干了,又想想,没个抽烟的零花钱儿。”

“那,您说养儿能防老吗?”

“唉,干不动了,还得给我们一口吃吧?……别说,咱这边有点什么吃,你二弟就把两个小孩儿赶过来,吃奶奶的。别说。”

到晚上,坐在院儿里婶子白天晒粮食的大床上,守着月光,我跟叔请教盖房的事,说深了,叔跟我商量,什么地方能搞到一点点钢筋,哪怕是高价的。

说着话,我瞧见黑影儿里,二弟的媳妇慢慢地凑过来;一会儿,二弟也过来了,说:盖平顶房才省事,不用木头,不用一溜口上瓦……

第二天,婶子突然小声跟我说:“你瞧,他们从来也不跟我们说盖房的事儿,结果,心里还是有个想法,要盖平顶的。这不露出来啦。你小弟眼看着要找对象,要结婚,人家女方,都得看有房才答应呢。咱跟你二弟商量,是怎么凑钱,怎么弄,村边空地不多了,赶紧申请,盖个房,这旧房再给小伟留着,你二弟怪不高兴。咱也不敢说了,说了惹气生。”

“怎么办呢?”

“黑里给你叔说,不行啦,我们老两口去外边盖个小房,搬出去,老了,也不要院子了……”

“要是……不分家呢?”

“不分家也不成,那么多口吃饭,累不起了。现在儿媳妇不做饭。咱三丫头到人家家里,不也就是抱个孩儿?”

叔下工回来的时候,又上集上转了一圈儿,并且给我买了一串紫葡萄。刚洗了,那两个孩子就张着手要。给完他们,剩了一半,婶子为我藏柜子里。我也儿童,看见那两个孩子出大门玩去了,赶紧把葡萄摸出来,一分三,和叔、婶一块儿吃。一转眼,二弟那儿子又回来了,我立刻把最后几粒葡萄填进嘴里,偏不给这个长大了怕也不孝顺的小赖包!婶子呢,抬手叫:“壮,来吃葡萄。”

吃了晚饭,叔带我上地里去拔花生。一路走,一路问。

“这叫啥?”

“芝麻。”

“那个呢?”

“白薯。”

叔永远认为城里学生是憨子。总想看乐子。

“这是啥呀?”

“谷子呀!”

“还行,不是草啊?”叔在前头闷闷儿笑。

“这长得跟草也差不多,比咱家种的差远了!”

“你看见咱家的了?没看错?”叔没回头,没变调儿。

“晌午看见的,是小弟指给我的。那两块地挨着,一个倒伏了,一个还竖着,那种的不是一个品种吧?穗好长,好粗呀!是咱的没错吧?斜对面的地,人家也种的是谷,长得像狗尾巴草!”

“咱家种得可以?”叔淡淡地问。

我摸得准他心里有多么自得、又偏要这样、这样地“谦虚”,这,就是叔呗。

“咱家算是村里最会种地的吧?”

“不算,周家那两兄弟玉米种得好。”

“为什么呢?”我有点嫉妒不认得的周家,不愿听见有人比我叔好。

“人家两弟兄都是民办教师,懂科学呗!知道使什么肥,什么时候使。有一家姓赵的,化肥使早了,谷子长得一人多高。跟高粱似的,顶上结几个小粒儿,谁见了谁笑……”

这就是我那在土地上滚爬了几十年,不信花生能高产,对土地没有神奇感的叔!

对面路上,过来一辆装得满满的驴车,随后有几个人,赶车的是个中年汉子。

“上地啦?”叔打个招呼。

然后,叔笑着,怪大声地对我说:“这是咱们大队宋支书。”

姓宋的支书瞧我一眼。

“我侄女。打北京来了。”

宋支书冲我笑。挺有干巴劲儿的样儿。

驴车过去,我问:“这支书怎么样?”

“不怎么样,还不是往自己家搂!”

“比赵广玉呢?”

“不赶赵广玉。赵广玉人家还能呢。”

地里的花生长得好。土硬,没带锄,叔拿脚跺花生棵子四周的土,拔起来一看,还是落下不少。他又用铁耙子似的短粗指头扒土,扒了,还有落下的。“走,到上边的地去。”

坡上是砂地。一拔一整棵,棵棵长得满。一会儿,背筐满了。叔背起来,我甩着手,又跟在后面往回去。

同类推荐
  • 回望昙华林

    回望昙华林

    本书有几篇谈到当年学生自己办的文学社和刊物,其中《拾花》、《碧桃》给大家印象尤其深刻,据说,当时中文系这些自生自发的学生“同人刊物”一度“如雨后春笋”。林如稷、冯至那些文学大家,他们办浅草社和后来加入沉钟社的时候,不也就是二十出头的大学生吗?可是,一阵寒冷的北风刮来,《拾花》、《碧桃》这些刊物和文学社都坠落了,夭折了,还有写了“思想情调不健康”文章的同学被令退学。好在培植那些同人刊物的园丁们,包括那位被退学的傅生文君,在七十、八十两个年代交汇之际,很多又考取最早的几批研究生,得以实现他们的抱负,展现他们的才华。
  • 鲁迅杂文集

    鲁迅杂文集

    重读鲁迅的文字,唤醒忘记战斗的自己鲁迅是一位战斗者,他用文字呐喊,用批判的态度剖析人性,写下撞击心灵的文字。杂文在鲁迅一生的创作中占据了百分之八十的位置,杂文是鲁迅创作的主体,忽视杂文也就忽视了对鲁迅的认识和评价。鲁迅杂文,堪称作者本人的心理传记鲁迅有一种特殊的眼光,在一般人看来没有什么问题的地方,他一眼看出内情,揭示出问题,让大家大吃一惊。在鲁迅的杂文中,你既能看到一个叱咤风云、所向披靡的鲁迅,又能看到一个自我拷问、自我挣扎的鲁迅,同时还能看到一个自我疗伤、走出绝望的鲁迅。中小学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杂文名篇悉数收录鲁迅杂文或凌厉泼辣,或锋芒毕露,或幽默犀利,或沉郁诙谐,以文学的形式表达着深刻的生命体验。本书收录《杂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等58篇鲁迅杂文名篇。
  • 唐德刚作品集:五十年代的尘埃

    唐德刚作品集:五十年代的尘埃

    《五十年代的尘埃》,五十年代唐德刚在纽约发表的作品之精选,多为遗忘多年后重新整理发现的作品,故而称之。其中《梅兰芳传稿》既是唐德刚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之一,几十年来在海外反复刊载,被评家认为是所有写梅兰芳的传记、文章中最出色的。文章如名剧,屡屡上演,屡屡为人喝彩,当真像梅兰芳演《贵妃醉酒》一样了。《我的女上司》等几篇小说的有趣,除了能让我们一窥五十年代留美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更可以令读者领略一位优秀史学家的人生洞见和生命态度。《俄国的苍蝇和皮匠》由唐德刚根据老友何炳棣的一次旅行而记,文字亦十分有趣。
  • 张爱玲日常叙事的现代性

    张爱玲日常叙事的现代性

    张爱玲在文学史上的巨大贡献就是她以叙事文学的方式完美再现了“日常现代性”的美学风格。本书深入论述了以张爱玲为代表的日常生活叙事的艺术特点,详细分析了张爱玲小说的传统特点,在台湾、香港、美国以及大陆当代文学中的承传。
  • 快乐心灵的名家散文(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

    快乐心灵的名家散文(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

    本书以青少年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让他们熟悉和了解散文的内涵,吸收其中的精髓,进而学到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做人道理。……本书精选了最优美的精彩故事,这些故事和其中阐释的哲理,让青少年的心灵受到鼓舞和升华,让青少年更有信心和勇气地去梦想与憧憬,活得更有激情;让青少年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和感到绝望时,从中汲取力量;让青少年在惶惑、烦恼、痛苦和失落时,从中获取慰藉;让青少年在面对一切感到木然时,心中涌起无限的亮色;让青少年在青春的冷淡与叛逆情绪中,被生活的真善美所感动……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针锋相对王妃在线虐渣

    针锋相对王妃在线虐渣

    女主是一个21世纪末的杀手,在一次执行任务中,意外被人给谋杀,而后在另一个世界的地牢里,被关押的女子刚好和女杀手死亡的时间相互吻合形成了一次灵魂何为一体的生命点,随后接下来的故事就是女杀手来到了和自己同一时间离世女子的世界……
  • 乌龟先生的小兔子

    乌龟先生的小兔子

    某天上课期间,苏清圆一个姿势坐的有些久,本想动动腿脚,不想自己的鞋带居然被系在课桌脚椅上!苏清圆怒目坐他前面的小霸王,心里却是委屈的不行!一双眼睛红的跟小兔子一样…委屈巴拉而又有点兔子急了也会吃人的模样…向归只觉得他的小兔子怎么能怎么可爱!真想掐掐她莹润白皙的脸…苏清圆脑羞可怜的说:“向归,你在干嘛?”向归:“栓住你的脚,这样你就逃不掉,这辈子都只能是我向归的小兔子…”某天上课,向归跟人换座坐到了苏清圆的旁边,她听课听的好好的,为什么一双宽大带着薄茧的手包裹着她的小手,怎么甩都甩不掉…老师又在台上看着下方,她脸红的都快滴血了,但是罪魁祸首却是一脸得意,贼贼的看着他的小兔子…苏清圆:“向归,你放开我的手?”向归:“抓了我的手,这辈子你都要为我负责…”苏清圆:“明明是你抓我的手不放”!向归:“那我对你负责,我爷爷说了,牵了手就得对人负责…小兔子,当我女朋友吧!”
  • 最后的兄妹

    最后的兄妹

    这部小说的故事框架是我初中时候萌生的,那时候学校风气很差,班里的男生三分之一都是社会青年,简称流氓,“不幸”的是我们班的班长就是个从初三降下来重新上初一正好跟我分在一班的流氓头子,因为我担任团支书(权力仅次班长),跟他算熟,于是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很多人生黑暗面的冲击。但也只是紧张地过活了两三年而已,我上高中之后,人生又风平浪静,连涟漪都少有了。文中描写的是一个生活经历悲惨并有些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小姑娘,我一方面为她安排无休止的苦难,一方面又试图为她寻找幸福。由于我的想象力太丰富,同时又疏于摹景状物,所以剧情进行的很快,咔嚓卡擦的,写到一半我就笑了,不能说史上最狗血吧,起码是我写过的小说中最狗血的。此小说对您的人生不会有太大帮助,至于个中趣味,您自己探寻吧。
  • 千年轮回之倾毒凡体

    千年轮回之倾毒凡体

    他,身怀毒素,糟人嫌弃,后被好心人收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历经艰险,差点就能解脱这可恶的毒,但一切都令他意想不到。“我会照顾你,没有人会欺负你。”“以后本小姐罩着你,谁敢欺负你就是与本小姐作对!”“你就是本少爷的干弟弟了,这个世界上只有我能欺负你。”每个人都这么说每个人却又为他而死。他,痛不欲生,阻止不了一切,只能受着梦冕的控制,一次又一次手刃自己的亲人。他只想平平凡凡、快快乐乐地过日子,有什么错?这种罪行他不想再背了,他想要了断,但他的命运却掌握在别人手里,包括他的生死............
  • 千古第一情种柳永

    千古第一情种柳永

    本书讲述了柳永的一生,内容包括:初露锋芒的少年柳永、风流潇洒的青年柳永、艰难跋涉的壮年柳永等。
  • 三国仙宗

    三国仙宗

    仙,在古老传说中,他们不老不死,不伤不灭,掌控着洪荒宇宙轮回演化的终极奥秘。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辉,强大而神秘。末法时代的林伟彦因为修炼发生意外,结果没想到,最后竟然意外来到了了两千年前的古代,且看他如何在这里追寻上古仙踪。巫族传承,殷商后裔,神兽遗骸,远古谜团……
  • 世浮尘

    世浮尘

    他一生高冷,却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她一生叛离,只求他能看自己一眼红尘蹉跎,三生石旁,谁与谁
  • 无心弃妃桃花多

    无心弃妃桃花多

    她是当红明星,是绝世天才,更是中情局的首席特工,却穿越成她。她是离国丞相家的三小姐亦是闻名天下的花痴加废物,除了会犯花痴什么都不会。人前笑容可掬,人后冷情嗜血,她女扮男装,叱咤朝堂,却仍旧惹得一众桃花竞折腰!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绝色倾城:魔帝太妖娆

    绝色倾城:魔帝太妖娆

    有人说,前几世无数次的擦肩而过才能换来今世的回眸一眼,那么,他前几世无声的守护是否又能换回她的真心?她是生活在黑暗的杀手,十几年来,用自己的鲜血铸成了一座属于自己的帝国,却因情而死。空间交错,她被卷入另一个时空,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命运弄人,她却遇见了邪魅的他,从此,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追爱旅途就此开始了!他说:“今世我好不容易才能找到你!你必须要跟我走!”她说:“大叔你是谁?”……他看着笑颜如花的她,默默的转身,或许,离开也是一种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