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诸多史料及穆斯林群众的世相口传,伊斯兰教始传入河州,当在元朝初年。临夏市南关大寺早先即为“连根柱寺”的传说,讲的是这一时期的旧事轶闻;西域来的40位“赛黑古杜卜”和8个“赛义德”在东乡、和政传教的传说,讲的也是元朝的故事。马兹廓先生曾这样说过:“临夏穆斯林究不知来自何时,据可靠方面传述,元时临夏城内已有穆民,并建有礼拜寺。”(《西北通讯》,1948年3卷1期,马兹廓文)这也说明,回族中历来有早在元时已有回回落籍河州的口碑传述。
伊斯兰教在河州得以广泛传播是在明代,主要是在明的中晚期。明初,自邓愈西征将河州归入大明版图后,由阿拉伯来中国的传教者也陆续来到河州境内。起先,伊斯兰教在河州传播并不广泛,一些地方的群众很少知道他们的到来。及至后来,当传教者深入到农村,反复宣传教义、助民济困时,才逐渐为周围乡民所信服,于是,有关传教者的神奇传说便应运而生。
由曾任宁夏护军使马福祥撰写的《重修西乡韩家集三头十方海一大礼拜寺碑记》,是一篇有关回族及伊斯兰教在临夏西乡散居、发展由来的珍贵资料。马福祥(1876-1932),字云亭,河州西乡韩家集人,回族,一生“文武兼修不倦”。此《碑记》中对明初以来河州西乡韩家集“三头十方”回民散处状况及其逐步发展的记载,应视为信史。《碑记》包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点很明确,河州西乡韩家集一带,在明代至清初这一时期,穆斯林人口有了较多的增加,礼拜寺逐渐由非常简陋的“以木片代陶瓦”的一个“搭板寺”,发展为“又筑磨川一寺”,伊斯兰教在河州西乡的传播已初具规模。
以上史料也说明,及至明末清初,伊斯兰教在临夏已形成教坊制度,凡是穆斯林的聚居地,少则几户、几十户,多则上百户,以至数百户,即建有礼拜寺,并有相应的宗教活动、教务寺产管理制度。但此时的礼拜寺并未统一称之为清真寺,多以地名或形象俗称(如“搭板”、“连根柱”等)加“寺”或“大寺”称之,且各寺之间互不隶属,各遵规守。诚如一位穆斯林长者所肓:“明末清初以前,临夏境内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大体上都为逊尼派的格底目。”“格底目”是自唐初时传入中国最早的一个伊斯兰教教派,它在临夏的落足扎根,足见临夏伊斯兰宗教文化源远流长。
在临夏四乡,只要谈及伊斯兰教,人们必定要提到教派与门宦的问题,因为现今中国伊斯兰教中的老教、新教和虎费耶、嘎得忍耶、库布忍耶、哲赫忍耶“四大门宦”,都与临夏这片被称为“中国小麦加”的土地密切相关。与佛教、道教、基督教在传承过程中派生出若干宗派一样,伊斯兰教在穆罕默德去世后,由于政治、宗教及社会主张上的分歧,尤其是围绕四大哈里发的地位与作用之争,也产生了多种教派,其中主要有逊尼和什叶两大派。
逊尼派,意即承认《古兰经》与《圣训》具有同样权威,并承认穆罕默德去世后被选任的四大哈里发都是合法的。“逊尼”一词是“逊奈”的异译,即记录穆罕默德生前言论和行动的《圣训》一书。“哈里发”一词,意即先知穆罕默德的继承者。逊尼派被视为伊斯兰教的正统派。什叶派,意即被选为第四任哈里发阿里的追随者、同党。什叶派认为,穆罕默德去世后,惟有其堂弟和其女婿阿里及其女儿法提玛的后代,才能做穆罕默德的合法继承人,由此而论,前三任非血缘关系的哈里发都是非法的。显然,逊尼派与什叶派之争,反映了治教治国的两种不同理念。
如前所述,明末清初以前,伊斯兰教在临夏只有属于逊尼派的格底目一派,俗称老教。但到了明末清初,在属于逊尼派的又一支派的苏非派教义传入河湟地区后,河州一带的老教穆斯林纷纷创建门宦,一批有影响、有号召力的宗教首领、学者相继出现,他们以其传承教理与释义、规守的差异,在教中自成一派,形成以教主姓氏、始传教主的拱北所在地或道统名号而得名的诸多支系门宦,河州伊斯兰教故有“四大门宦”之称。所谓“门宦”,门者,宗教、学术上的派别也;宦者,官吏、首领也。源于中国古代对高门世家称之为“官宦”、“门阀”、“宦门”等语词的基本义,借以对享有世袭地位的宗教首领所辖领范围的一种特指的、至尊的称谓。门宦是伊斯兰教神秘主义派别(即苏非派)与中国当时社会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遵古派“格底目”独立教坊制的一种发展。
19世纪中叶以后,临夏伊斯兰教在过去已有格底目(即老教)以及由此而发展起来的“四大门宦”的同时,又相继形成了两个新的教派,一个名为伊赫瓦尼(俗称新教),该教派在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又派生出赛莱费耶一派(俗称新新教);一个名为西道堂(又称汉学派)因此,临夏又有“三大教派”之说。无论是“三大教派”还是“四大门宦”,在临夏都属于逊尼派,信仰基本一致,均以《古兰经》为根本教法。不同点在于对《古兰经》注释和《圣训》的某些见解有差异,对修持理论和法定干功的认识、遵行各有侧重。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教派门宦的认识,我们需要首先对临夏“三大教派”以及“四大门宦”中具有代表性的八个支系门宦始传人那种带有神秘、传奇色彩的研习教理和传教生涯,予以简略的介绍。(有关临夏伊斯兰教教派与门宦的问题,参见1993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志》有关章节)
(一)三大教派
“格底目”(俗称老教)
“格底目”,阿拉伯语意为“古老”,又称“遵古派”,俗称“老教”。“格底目”属于逊尼派的罕乃菲派,传入中国时间最长,约有1300多年。18世纪后,随其他教派的传入发展,“格底目”派中的部分人转人“苏非派”所属的各个门宦,部分人改奉“伊赫瓦尼派”。“格底目”的主要特点是,以五桩天命功课和六大信仰为基本信条,严守老规,重视“舍勒阿提”(法定干功),对宗教仪规亦很重视。人临终要念“讨白”(忏悔),斋月前一月要宰牲念经,转“白拉提”(赎罪),最后要到清真寺“了夜”,进人斋月后的第27日要“坐夜”。葬礼以《古兰经》转“费提耶”(赎罪仪式),人殁后每逢头七、二七、三七、四十天、百日、周年、三年要举行悼念仪式,宰牲赞圣,以搭救亡人,经的念法比较古老。将门宦中品学兼优,真心按经、训传教的人尊为贤者。
“格底目”实行单一的教坊制。教坊在最初含有一定聚居区域之意,在一个聚居区内,通常有一至几个清真寺,后来教坊的含意缩小,教坊变为清真寺的别称,教坊即是清真寺,一个教坊就是一个清真寺。“格底目”的教坊之间,互不隶属,互不干涉,各爿自独立,各行其是。
“格底目”的清真寺,实行“三掌教制”。“三掌教制”之前,在唐宋时期的番坊中,设有管理教务的“筛海”(教长)和管理民事的“嘎锥”(宗教法官),这是穆斯林自选的;还有代表官方处理教务的番长,这是官府任命的。这种三位一体的“政教合一”的组织形式,在当时既是穆斯林聚居区的“番坊”的最高领导,也是番坊清真寺的最高领导,它是“三掌教制”的始祖。“三掌教制”中的三掌名称,往往因地区不同而名称各异,但甘宁青一般都设有掌教(伊玛目)、海推布(教经)和穆安津(呼唤礼拜)三种职别。18世纪以来,改名为开学阿訇、二阿訇、玛金(即穆安津)以及学董和乡老等。开学阿訇是清真寺内的最高宗教首领,他率领教众礼拜、讲经、传教、主持宗教仪式等;二阿訇,除可以代行开学阿訇职权外,主要是给经文大学讲经授课;玛金是呼唤礼拜者。学董、乡老不是教职人员,学董是清真寺事务管理方面的总负责人,一般由中上层教徒担任,负责收学粮、管理清真寺寺产、维修清真寺、筹办各种宗教活动如圣纪等;乡老一般由热心宗教事务的下层教徒担任,是学董的助手。
伊赫瓦尼(俗称新教)
“伊赫瓦尼”,意为兄弟,通称“新兴教”或“新教”。“伊赫瓦尼”于19世纪90年代始创于临夏。创始人为马万福(1853-1934),经名奴海,东乡族,东乡县果园村人,人称“果园哈智”。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阿訇世家,22岁时,在东乡北庄清真寺“穿衣”(毕业),他刻苦博学,精通阿拉伯文和波斯文,讲解追本溯源,深入浅出。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马万福去麦加朝觐,留学5年,曾拜见麦加海力巴氏和艾卜·盖勒等着名学者,深受伊赫瓦尼影响。光绪十八年(1892年)学成回国,途中曾在湖北老河口讲学,传播新教教义。一年后回到家乡,在东乡科妥三五斤村清真寺开学,倡导“遵经革俗,凭经立教”。会同河州十大阿訇,从八部阿拉伯文经卷中,择录要点,撰写《布华里咱德经》,系统阐述伊赫瓦尼主张,创立伊赫瓦尼派,同时他结合实际提出该教派十条遵行:不聚众念《古兰经》,主张一人念,众人听;不高声赞圣;不多做“都哇”;不朝拜拱北;不聚众念“讨白”;不纪念亡人日子;不用《古兰经》转“费提耶”;“阿曼里”要靠自己做等。这些主张在州境内迅速传开,信者日盛。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马万福参加反清斗争失败后避难外地,翌年回河州后到临夏县漠泥沟何家清真寺开学十余年,继续倡导“伊赫瓦尼”,皈依者增多,引起地方势力马安良的强烈反对,迫离河州。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返回故里后,又在街子和南关大寺开学,后被责令不准在甘肃境内开学。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得到青海军界高官马麒的援助,在西宁继续推行其改革主张。至1949年在河州八坊的16个清真寺中,12个属伊赫瓦尼派,教坊制度亦通过“海乙”制(海一亦称海乙),把互不隶属的教坊统管起来。如临夏南关大寺、韩集磨川大寺、广河南街大寺、积石山乩藏大寺等,均下管几个或十几个寺。伊赫瓦尼教派始传于西北,后传播全国各地,是一个人数较多的教派,全国约有百万教徒。
在伊赫瓦尼(新教)教派中,又派生出塞莱费耶(又称新新教)。“塞莱费耶”,阿拉伯语意为“前三辈”,又称“新新教”,是从“伊赫瓦尼”派中分离出来的,创始人马得宝,他是广河县黄赵家白庄人,故亦称“尕白庄”。1977年殁于八坊,终年110岁。他原是马万福的门生,于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与青海马麒、临夏马以奴斯(又称老阿林)等13人去麦加朝觐。他在朝觐期间,学习瓦哈比耶学说。回国时他同马以奴斯带回六部《圣训》和其他一些经典,边研究边传授,遂成一派。现有的该派清真寺30余处,分布于全州,信徒近万人。
塞莱费耶教派主张的教义,一是不以物配主,不崇拜人和物,不立门宦制度,不崇拜圣墓。二是承认前三辈的教律,对四大教法学派一视同仁。三是承认《古兰经》和被认为是正确的注释,必须遵循圣训。阿訇、满拉为教徒念《古兰经》时不收“也贴”(以钱物方式给的酬谢)。念《古兰经》必须按阿拉伯语意念,不在坟上集体念《古兰经》,一人念众人听。四是在宗教仪式方面,礼拜时要头披“披尔洒尼”(头巾),跟随者低念“法蒂哈”章,还要齐声高念“阿米乃”;礼拜要抬三次手,手与肩平;斋月霄礼塔拉唯亥礼八拜,不给亡人转“费提耶”,念经不点香;送葬不许嚎哭。
“西道堂”,又称“汉学派”
所谓“汉学派”,是指用汉语言讲解伊斯兰教的汉文译着者。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创建于洮州,始传人马启西(1857-1914年),1906年和政台子街阿訇马英贤(又称北阿訇)从临潭传入和政县,先在自己家中设道堂传教,以后发展到和政台子街。民国初曾两次遭到马安良镇压。1944年建立台子街清真寺,文革中被拆毁,1982年重建。西道堂教民有集体经营的生产习惯,民国时办有集体商队、商号、油房、水磨、粉房、砖瓦窑等。西道堂重视汉文化学习,民国初曾办有小学,组织儿童读书,教民中有文化的人较多。其教民分布在和政县城、达浪、卜家庄、大沟和广河的三甲集、买家巷一带。
西道堂和其他门宦一样,教主一职实行“终身制”,但不世袭,在其组织简则中规定:“本道堂掌教人,不能以教主子孙世袭或授受,由全体教民推选贤能者继续服务。”实际上西道堂到1949年为止,只传了三姓四家,这四个教主是马启西、丁全德、马明仁、敏志道四任教主。西道堂提出,“本道堂根据伊斯兰教教义,综述伊斯兰教正统,以宣传金陵介廉氏学说,而以本国文化宣扬伊斯兰教学理,务使本国同胞了解伊斯兰教义为宗旨”。道堂内的宗教活动和其他教派没有多大的差异,除了每年一次规模较大的“圣纪”外,最大的活动要算5月19日马启西被害日和2月7日马明仁的殁日,以及2月2日丁全德的殁日等三次纪念活动,其中以马启西的纪念活动最为隆重。
(二)四大门宦
虎费耶
虎费耶,阿拉伯语意为“隐藏”、“低念”,因其在秘密状态下低念“则可若”(赞主之词)和礼拜、祈祷,亦称“隐密派”,为穆罕默德之后艾卜拜克一支所传承的教门。虎费耶门宦除尊信《古兰经》、《圣训》等经典和遵守天命外,主要功修是静修参悟和默念。虎费耶实行教主集权承袭制,教阶分为“穆勒师德”(得道者)、“海里凡”(办道者)、“穆勒德”(寻道者)。教主精心培养几个“海里凡”,临终前,选择称职者为继承人,赐予掌教印章或衣物为凭证,承袭教主;并且“子袭父职”,世代相传。其次是教主直接委托自己的代理人(热依斯),在管辖内委派或撤换所属各寺坊阿訇,代替由寺坊推选聘请阿訇的制度。教主殁后信徒给其修拱北。“虎费耶”学派,有21个门宦,其中只具有“虎费耶”一个道统的有:华寺、穆扶提、临洮、毕家场、白庄、胡门、高赵家、法门、凉州庄、鲜门、两个刘门;具有“虎费耶”和“嘎德忍耶”双层道统的有:文泉堂、崖头、高赵家、撒拉教、灵明堂、明月堂。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穆扶提门宦始传人马守贞(1633-1722年),该门宦以道统名号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