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企先,燕京人。九世祖韩知古,在辽朝做官,为中书令,移居柳城,世代富贵显赫。乾统年间,韩企先考中进士,盘旋留滞,不得进用。都统完颜杲平定中京,提拔韩企先为枢密副都承旨,逐渐升为转运使。完颜宗翰任都统经营治理山西时,上表让韩企先代理西京留守。太宗天会六年,刘彦宗去世,韩企先代替他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枢密院事。七年,升任尚书左仆射兼侍中,封为楚国公。
起初,太祖平定燕京,开始用汉官赏赐左企弓等人,在广宁府设中书省、枢密院,而朝廷的宰相则用女真自己的官员。太宗初年,没有什么改变。等到张敦固被处死,把中书省、枢密院移到平州,蔡靖献燕山之地投降,又移到燕京,凡是汉人地区选任官职、征调租税等事,都由燕京中书省和枢密院根据朝廷的命令进行管理。所以从时立爱、刘彦宗到韩企先等人在任宰相时,他们的职掌大体上都是这样。斜也、宗斡主持国政,建议太宗改革女真族的传统制度,采用汉人的官制。天会四年,才开始确定官制,设置尚书省以下各级官署机构。
天会十二年,任命韩企先为尚书右丞相,召他到上京。这时,朝廷正讨论礼仪制度,改革以前旧的规章。韩企先学识广博、贯通经史,了解前代旧制,有的继承,有的更改,都使之调和中正、没有偏颇。韩企先做宰相,每次都要选拔有才能的人出任官职,专门以培植和奖掖晚辈后生为自己的责任。推荐读书人,鉴别人才,一时间台省多由有德行的君子担任官职。弥补政事的缺漏和不足,在进行秘密的策划和公开的谏劝时,必定向诸王征求意见。宗翰、宗斡都很敬重他,当时的人称他为贤明的宰相。
熙宗皇统元年,韩企先被封为濮王。六年,韩企先去世,终年65岁。海陵王正隆二年,降封为齐国公。世宗大定八年,诏令韩企先配享太宗庙庭。
大定十年,司空李德固的孙子李引庆请求继承他祖父的猛安爵号。世宗说:“李德固没有什么功劳,他的猛安称号姑且空缺。汉人宰相只有韩企先最为贤明,其它人比不上。”十一年,将在衍庆宫画功臣像时,皇上说:“丞相韩企先,本朝的典章制度多是由他制定的,至于处理和决定国家大事,都与大臣们谋划商议,不让外人知道,所以没有人能够知道他的功劳。前后汉人宰相中没人能比得上他,把他安置在功臣像里面,也足以昭示和勉励后人。”十五年,赐韩企先谥号为“简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