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①尝,燕饮,议以萧合卓②为北院枢密使,继忠③曰:“合卓虽有刀笔④才,暗于大体。萧敌烈⑤才行兼备,可任。”上不纳,竟用合卓。及遣合卓伐高丽⑥,继忠为行军副部署,攻兴化镇,月余不下。师还,上谓明于知人,拜枢密使。
太平五年,有疾,帝欲临视,合卓辞曰:“臣无状⑦,猥蒙重任。今形容毁瘁,恐陛下见而动心。”帝从之。会北府宰相萧朴问疾,合卓执其手曰:“吾死,君必为枢密使,慎勿举胜己者。”朴出而鄙之。
(《辽史·王继忠传》、《萧合卓传》)
【往释】
①上:指辽圣宗耶律隆绪(公元971—1031年)。
②萧合卓:辽大臣,字合鲁隐。
③继忠:即王继忠,辽大臣。初为宋朝宦官,后被辽俘获,在辽历任汉人行宫都部署、枢密使等职。
④刀笔:制作公务文书。也指从事文书工作的官吏。
⑤萧敌烈:辽大臣,字涅鲁衮,为人宽厚,颇识治体。
⑥高丽:古国名,在今朝鲜境内。
⑦无状:无功绩也。
【译文】
辽圣宗曾经宴请大臣饮酒,商量让萧合卓做北院枢密使,王继忠说:“萧合卓虽然具有写作文书的才能,但不懂治国之道。萧敌烈的才能和品行兼备,可以胜任枢密使。”圣宗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最后还是任用了萧合卓。等到派遣萧合卓征伐高丽国时,便以王继忠为行军副部署。萧合卓领兵攻打兴化镇,一个多月仍没攻下来。军队返回后,圣宗说王继忠有知人之明,便拜他为枢密使。
太平五年,萧合卓得了病,圣宗打算前去看望,萧合卓推辞说:“我没有立下功绩,枉然被委以重任。现在我形貌憔悴,恐怕陛下看后心里不舒服。”圣宗依从了他的意思。后逢北府宰相萧朴前来探视病情,萧合卓拉着他的手说:“我死后,你必然会做枢密使,千万不要推举那些比自己强的人。”萧朴出来后很鄙视萧合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