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今天,全世界在十年里所产生的新知识是人类历史所有知识的总和;在今天,要想不成为时代的落伍者,要想不被竞争者所淘汰,学习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人不是靠他生下来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从学习中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不断学习是最佳的工作保障
车子,房子,一切事物随着岁月的流逝都会不断折旧,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赖以生存的知识、技能也一样会折旧。在风云变幻的职场中,脚步迟缓的人瞬间就会被甩到后面。
如果你是工作数年自认“资深”的员工,也不要倚老卖老,妄自尊大。否则很容易被淘汰出局。那时候即使你是老板眼前的红人,他也会为了公司的利益,舍你而去。
台湾的资深音乐人黄舒骏在这方面就感受很深。处在流行工业最前线的唱片圈10年来,每年都有前赴后继的新人。以数百张新专辑的速度抢攻唱片市场,稍不留意就被远远地抛在后面。黄舒骏觉得:“老不是最可怕的,未老已旧才是最悲哀的事。”所以,面对推陈出新的市场,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不被抛出轨道,“我是个容易忧虑的人,每天都觉得自己不行了”,这样的忧虑是进步的动力。
这绝非危言耸听,美国职业专家指出,现在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所有高薪者若不学习,无须5年就会变成低薪。就业竞争加剧是知识折旧的重要原因,据统计,25周岁以下的从业人员,职业更新周期是人均一年零四个月。当10个人只有1个人拥有电脑初级证书时,他的优势是明显的,而当10个人中已有9个人拥有同一种证书时,那么原有的优势便不复存在。未来社会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忙得要死的人;另外一种是找不到工作的人。
所以,不懈怠的学习才是百战百胜的利器。
工作是任何职业人员的第一课堂,要想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胜出,就必须学习从工作中吸取经验、探寻智慧的启发以及有助于提升效率的资讯。年轻的彼得·詹宁斯是美国ABC晚间新闻当红主播,他虽然连大学都没有毕业,但是却把事业作为他的教育课堂。最初他当了3年主播后,毅然决定辞去人人艳羡的主播职位,决定到新闻第一线去磨炼,干起记者的工作。他在美国国内报道了许多不同路线的新闻,并且成为美国电视网第一个常驻中东的特派员,后来他搬到伦敦,成为欧洲地区的特派员。经过这些历练后,他重新回到ABC主播台的位置。此时,他已由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小伙子成长为一名成熟稳健又广受欢迎的记者。
通过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你可以避免因无知滋生出自满而损及你的职业生涯。所以,不论是在职业生涯的哪个阶段,学习的脚步都不能稍有停歇,要把工作视为学习的殿堂。你的知识对于所服务的公司而言可能是很有价值的宝库,所以你要好好自我监督,别让自己的技能落在时代后头。
多数企业都有自己的员工培训计划,培训的投资一般由企业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本开支。而且企业培训的内容与工作紧密相关,所以争取成为企业的培训对象是十分必要的,为此你要了解企业的培训计划,如周期、人员数量、时间的长短,还要了解企业的培训对象有什么条件,是注重资历还是潜力,是关注现在还是关注将来。如果你觉得自己完全符合条件,就应该主动向老板提出申请,表达渴望学习、积极进取的愿望。老板对于这样的员工是非常欢迎的,同时技能的增长也是你升迁的有力保障。
在公司不能满足自己的培训要求时,也不要闲下来,可以自掏腰包接受“再教育”。当然首选应是与工作密切相关的科目,其他还可以考虑一些热门的项目或自己感兴趣的科目,这类培训更多意义上被当做一种“补品”,在以后的职场中会增加你的“分量”。
随着知识、技能的折旧越来越快,不通过学习、培训进行更新,适应性自然越来越差,而老板又时刻把目光盯向那些掌握新技能、能为公司提高竞争力的人。
未来的职场竞争将不再是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竞争,而是学习能力的竞争。一个人如果善于学习,他的前途会一片光明。
知识是应对一切变化的法宝
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是应对职场变化最有力的法宝!善于学习可以让你在各种变化中应付自如——无论是分配给你一个紧急任务,还是反复要求你在短时间内成为某个新项目的专家,学习都可以助你顺利达成目标!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变化,是企业间和企业内竞争的根本原因和原动力,也是企业欣欣向荣的成长活力!
而一个企业、一个员工优秀与否,主要看他是否能应付随时随地可能发生的任何变化。
变化是无可避免的,是必须面对的。企业的优秀员工总是能顺利地应付这些不可预料的变化,并把工作做得更出色。当然,这样的员工是最受老板和公司欢迎的!
而要想应付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学习!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平常积累的经验和知识,看似用处不大,当变化发生时,别人可能会手足无措,而那些平常善于学习的人则能胸有成竹,任它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
不知道自己的无知,是双倍的无知。
当市场运作正常,企业处于平稳发展的时候,知识量多的员工与平常不学习的员工相比,可能看不出有什么大的优势,可是当变化如飓风一般袭来时,比如经济危机、公司裁员、评比提升、业务拓展等变化,知识积累丰富的员工就会像放在口袋里的锥子,优势就会非常明显。
企业中,尤其是世界知名的企业中,几乎每一个员工都是经过精挑细选,战胜无数的竞争者才得到某一工作的机会。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如此优秀,一粒黄金放在沙子里很容易被人认出来,可是如果人人都是黄金,那么如何才能在这样的环境里凸显自己呢?
答案很简单,大家都站在同一高度,你要想使自己看得远,唯一途径就是垫高自己——也就是通过不断地学习来丰富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在情况发生变化的时候处变不惊,胜人一筹。
玛丽和依莎贝拉同时被微软录用为程序员,玛丽毕业于一所著名大学的电子系,她才华横溢,设计的程序简洁明了,而且几乎没有什么漏洞,一开始就赢得了主管的青睐。而依莎贝拉却是靠自学成才的,她甚至连一个像样的文凭都没有,有人传言说,依莎贝拉之所以能够被录取,完全是因为上层主管当中有她的亲戚。
为此,玛丽总是瞧不起依莎贝拉,她甚至说:“和这样的傻瓜在一起工作,简直是我的耻辱。”平常的工作量对玛丽来说很轻松,所以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交际、购物上,而依莎贝拉却只能起早贪黑,才能勉强完成工作任务。
半年以后,依莎贝拉却被提升为设计部的主管,对此玛丽愤愤不平:“只要高层有亲戚就可以顺利提升,完全不考虑工作能力,这样的公司有什么前途!”
为了解释,主管给玛丽拿来了一份依莎贝拉设计的程序,玛丽看后大吃一惊,依莎贝拉的程序和原来的相比竟然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简直可以用完美无缺来形容。
原来,在玛丽得意于自己才能的同时,依莎贝拉却在不断地努力学习,所以,依莎贝拉设计出来的程序已经比玛丽的优秀得多了!
两年后,依莎贝拉已经成为了微软某部门的高级主管、高级程序设计师。而玛丽,依然是一个普通的程序员。
玛丽在安逸的生活中忘记了变化的存在,而依莎贝拉却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最后在变化当中独领风骚。
学习也是种生存能力的表现,你天资聪颖,别人的天资也并未见得比你差。他人在不断地学习,而你止步不前,到最后,你必落后于人。而在当今的企业里,落后就意味着被淘汰,同时也就意味着你的生存能力在一步步降低。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如果你止步不前,不愿学习,你将永远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你会一直地做着那些最机械、最单调、最简单的重复性工作,而那些技能性的、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则因为你的无法胜任而与你无缘。这同时也就意味着你的升迁、加薪是一个遥遥无期的梦想,因为像你这样低水平的人才,不可能得到任何老板的重视。
不努力地去学习新的知识,即使是想保住自己目前的工作也十分困难,如今的工作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企业当中你不努力学习知识,别人就会随时赶超你,一旦情况发生变化,提升就会与你无缘。相反的,很可能你会出现在被淘汰的名单当中。
所以,要想在任何变化当中都能胜人一筹,只有平时多学习,这样才能应对一切变化!
永不停下学习的脚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一些高学历,但是新参与某项工作的人,一开始却并不如那些虽然学历较低,却是老职员的人干得好。这是因为刚接触一个全新的事物,必然得有一个熟悉、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总结之后,掌握了方法和窍门,就会很快地赶上并超过那些老资格的员工。而那些老资格的员工几乎是数年如一日地重复着相同的工作,经验不可谓不丰富,但却正是因为完全依赖经验,他们甚至可以自豪地向你宣称:“我就是闭着眼睛也比你做得好。”但不可回避的事实是,他们几乎一生都在干着相同、简单的工作,没有晋升和加薪的机会。
工作是任何职业人员的第一课堂,要想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胜出就必须学习从工作中吸取经验、探寻智慧的启发以及有助于提升效率的资讯。
我们所说的学习不仅仅是指一种对新知识、新书本的学习,而且包括了对各种新的经验、新的观念的接受。对这些新事物的接受是避免失败的前提。没有新的经验,面对新的工作项目,你便没有直觉的感受,你会绕很大的圈子才能获得小小成功。而更大的可能是,在你获得这些小小的成功之前,你便已经因为缺少经验又不愿学习而在工作中招致了失败。而没有新的观念,你面对新的形势时,便没有思想上的准备。没有思想上的准备,你便不可能有创造性的行动。不愿学习而最终导致失败的例子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比比皆是。
希望集团总经理刘永好说:“我们所说的学习能力,就是要随时随地,在任何地方,看到对你有用的,对你的企业和团队有用的,都要向他们学习。”
学习,学习,再学习,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且是应该在工作和生活中真正身体力行的。只有在工作中学习的人才能够最终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否则,就必将被时代淘汰。
李嘉诚能够成为世界华人商业领袖,绝不是偶然的。他的一生,是“学习改变命运”最佳的写照。
李嘉诚因为家境贫寒,上到初中就被迫辍学。父亲去世后,他负担起整个家庭的生计。尽管他工作非常辛苦,但他知道,如果没有知识,没有学问,他将来就不可能在社会上立足。他白天当推销员,晚上上夜校。他到废品收购站去买别人废弃的旧教材,用旧报纸练字,利用各种方式疯狂地学习知识。
李嘉诚回忆说:“当时我住在合群男子公寓,就是现在铜锣湾金堡大厦。每晚12时就会熄灯。我因为上夜校和到工厂跟单,每晚回来要摸黑走楼梯,一步步数楼梯数,够数就知道回到宿舍了。”
李嘉诚青年时基本没受过正式教育,尤其是英语,连26个英文字母都没学全,可是他深知在香港做生意不学好英语永远没有出息。经过极为刻苦的学习,他的英语水平甚至比普通的大学生还要高。20世纪50年代他做塑胶花生意时,订阅了好几种全世界最新的塑胶杂志,以便能够掌握最新形势。在外国杂志中,他留意到一部制造塑胶樽的机器,但从外国定制太贵了,于是他凭着自学的英文研制了这部机器,这成为他早年非常得意的事情之一。他又靠着自己当时还很不流利的英文和外国人做生意,打开了国际市场。短短几年的时间,他就成了享誉东南亚的“塑胶大王”了。
此后,他不断挑战自我,永不放弃学习,在每个时代,都能成为引领风潮的杰出人物。60年代,地产低潮,李嘉诚大举入市,从塑胶大王变为地产大王。70年代,他的公司上市,成为资本市场纵横捭阖的王者。在新经济时代,他又一举进入电信和网络行业。1999年,他以140亿美元的价格卖掉英国Orange电信公司,然后大举进入欧洲的3G业务。他旗下的Tom公司,以网络为核心,整合传媒产业,建立庞大的传媒帝国。他以70岁的高龄,仍然坚持学习,当别人向他请教如何决策时,他说:“你自己应该知识面广,同时一定要虚心,多听专家的意见。自己作为一家公司的最后决策者,一定要对行业有相当深的了解,不然的话,你的判断力一定会出错。”
从一个街头推销员到今天举足轻重的商业领袖,李嘉诚热爱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效法。
现代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一个公司都在绞尽脑汁不断做出技术、管理上的更新,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的市场情况、新的竞争。作为公司组成分子的员工,也必须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断更新自己,而不断更新自我的方式便是不断地学习。
1995年12月,比尔·盖茨召开微软最高级别工作会议,在会上,他公开宣称:“微软距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这并不是耸人听闻,即使是作为世界上名声最显赫的高科技企业,如果不能顺应时代潮流,可能也会在顷刻间烟消云散。
这是微软自成立以来所面临的最大危机。这样一家天才公司,居然忽视了互联网的力量,险些成为新经济的弃儿。在1994年,比尔·盖茨在各种公开场合,指责互联网不可能具有经济价值,他总是说,互联网是免费的,在上面赚不到钱,怎么可能会是有意思的生意?
可是,一切征兆越来越明显了,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比尔·盖茨终于认清了这个问题,他选择1995年12月7日作为破釜沉舟的日子,要求手下十几个主管经理必须在这一天之前上交公司的互联网战略报告。公司的战略进行了彻底的改变,所有的工作都必须以互联网为核心展开。微软要和已经在浏览器市场上先行一步的网景公司拼个你死我活。微软以前习惯于创立它自己的标准,现在也放弃了对它的ActiveX文件连接技术标准的控制,这是他们花了1亿多美元和7年多时间才开发成功的。
有这样一句格言:“问则一时耻,不问则一生耻。”不懂的事,不为耻,应该勇于问。作为员工,不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你都应该放下自己短视的羞耻心,对新的工作上的无知必须用不断学习、询问来达到“有知”。一个员工从“无知”到“有知”的过程便是一个从旧我到新我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