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权的保护下,国家执行重商主义政策,而英国的重商主义又特别有一种重工主义的倾向,这就使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很快得到发展。工场手工业是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它是从手工业生产向机器生产过渡的一个中间阶段。在15世纪以前,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并不发达,工业发展落后于法国、荷兰和西班牙等国。但进入15世纪以后,英国工场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突飞猛进,成为普及城乡的“全民性”工业,不仅生产规模空前地扩大了,而且在技术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英国的自然条件特别适合养羊,14世纪以前的英国一直以羊毛输出国而著称,这主要因为本国缺少先进的毛纺生产技术,所产羊毛大都只能输往国外,特别是佛兰德斯地区。百年战争爆发后,爱德华三世下令禁止向佛兰德斯出口羊毛,这就刺激了国内毛纺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海峡对岸一些毛纺工匠将先进技术带到英国,从而使英国毛纺业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到15世纪,英格兰每年平均出口4万匹呢布,远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法国和西班牙。英国的呢布出口总值开始超过羊毛出口总额,英格兰也就从羊毛输出国转变成为呢布出口国,这种从出口原材料转向出口制成品的变化,具有划时代意义。它给英国人带来了更多的赢利和就业的机会,提高了英格兰人的市场购买力。
英国最早的毛纺业中心出现在东部低地的城市,如约克、贝弗利、林肯、洛特、斯坦福和北安普顿都以其优质呢布而著称,伦敦、牛津、温切斯特等地生产的呢布稍逊。但是,13-14世纪初英国城市的毛纺业开始走向衰落,而在广大的乡村,小规模的毛纺业却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到16世纪,毛纺业已经成为英国的主要经济支柱,为英国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英国人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工业制成品的出口远比原料的出口利润高,他们与从纯粹的商品贸易和东西方殖民地中获得巨额金银财富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同,必须依靠大量的制造品出口贸易来换取金银财富,这就意味着必须大力发展工场手工业。因此,英国人的重商主义自然地过渡到了晚期的重工主义阶段。
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英国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起来。除毛纺业之外,由于海外贸易的刺激,造船业也发展起来,重要的港口都成了造船的中心。新的技术革新也促进了制铁的发展。伊丽莎白时代的贵族家庭有22%开设了自家的制铁工场,其中许多工场已经开始用鼓风炉生产制模铸件,还有人引进滚轧机生产铁片,用拉丝机生产铁丝。到伊丽莎白统治末年,政府资助下的一些铁工场已能生产大炮。同时,采矿、制盐、造纸、酿酒、玻璃、肥皂、火药等行业也不断发展。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带来了英国资本主义的第一次高潮。更重要的是,手工业的繁荣引起了英国社会经济一系列深刻的变化。第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冲破封建行会的樊笼,深入农村,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推广。第二,手工业的普及使农村传统的经济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促使自给自足的谋生型经济向国内外市场的谋利型经济转变,农业生产逐渐商品化。非农业的工商业人口增多,农村城市化的趋势日益显著。第三,全国范围内手工业原料和产品的频繁流动,构架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促进了全英格兰经济的一体化。第四,手工业的兴盛也使英国对外贸易能建立在非常坚实的基石之上。第五,手工业发展的结果,使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受到冲击,新的价值观念逐步形成,为近代工业文明社会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在工场手工业发展起来后,英国人开始对财富有了更加强烈的欲望,对金钱的支配似乎成了头等重要的大事,中世纪那种把土地视为政治功能和职权的基础的土地价值观念转向了把土地视为产生利润的资本,土地经营也开始逐渐商品化。贵族地主想尽一切办法来改良农业生产,并从事其他经济活动,以获得更丰厚的利润。这样,就产生了托马斯·莫尔所描绘的“羊吃人”的现象即“圈地运动”,地主为了养羊赚钱而把土地的使用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联系起来,便将原来的耕地和公地圈围起来用作牧场,为此可以不惜让许多佃农失去土地流离失所。
中世纪的英国乡村原来有不少地方实行的是“敞田制”,但14世纪中叶以后,由于英国毛纺业的迅速发展,羊毛的需要激增,羊毛价格不断上涨,圈地养羊越来越有利可图,圈地现象猛增,甚至变得疯狂而残暴。大地主不仅圈地,还利用暴力夺佃和退佃等方法驱赶租佃农,拆毁农舍。
不过,圈地运动并没有一下子就触及整个英格兰,而是在相当长时间内慢慢发展起来的。受圈地运动冲击最大的主要是英格兰的中部地区,即从莱斯特郡到沃里克郡南部,然后穿过北汉普顿和牛津到达伯克郡一带。就圈地面积来说,比例并不是很大,大约是在20%左右。肯特地区根本没有敞田,也就谈不上圈地;苏塞克斯和萨福克则早就遍布养牛和养猪的畜牧场,也没有重新圈围土地。圈地虽然造成了不少租佃农的悲惨生活,引起了社会震荡,但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圈地运动,而是“土地兼并”带来了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16世纪30-40年代英国宗教改革的过程中,亨利八世解散修道院,没收其财产,扩大和活跃了许多地区的土地买卖活动,加快了土地兼并,从而也推动了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国王没收教会地产后,除把其中一小部分赠给了宠臣亲信外,大部分以极低廉的价格出卖给了贵族和乡绅。其中,贵族有很多人不善经营,常常把土地长期出租,所得租金在其总收入中的比例甚微。最后由于开支较大,往往又出卖土地。所以,最主要的土地兼并者实际是乡绅。在15世纪乡绅占有的地产大概是英格兰土地的1/4,而到17世纪中叶则上升到近1/2。此外,殷实的约曼农也是重要的土地购买者。他们不仅从贵族和乡绅手中高价购买小块土地,还从破产农民手中取得零星的土地,不少约曼农手里占有20块以上大小不同的土地,他们在15世纪耕种的土地大约是英格兰土地的1/5,而到17世纪中叶则上升到近1/4-1/3。总之,当时土地的占有代表着一切,所以买卖土地的风气很盛,甚至出现了不少土地投机商。
新的土地所有者通常把土地上的世袭租佃农赶走,租给富裕农民和大租佃农场主。这就和“圈地运动”一样,也造成一批失去生产资料的一无所有的劳动者。同时,宗教改革前,当英国还以天主教为国教时,什一税中有1/3是修道院和慈善堂用以救济贫民的。在修道院被解散后,有644座修道院、110座养育院和2374个施物所被取消,原来在这些地方受赈济的约8.8万贫民便失去了生活的依靠,也被迫加入到劳动市场中,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然而,历史地看,圈地运动和土地兼并是符合当时经济发展需要的。它们所起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土地被集中起来,租给商人或大租地农从事资本主义性质的农业或牧业经营,为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出现创造了条件;第二,土地的使用合理化了,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变化提高了土地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将它纳入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第三,租佃农和小自由农被赶出土地,一无所有,成为彻底摆脱封建人身依附、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自由劳动者,使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获得了一支雇佣劳动力的后备大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这当然是一个很血腥的过程;第四,乡绅和约曼农的崛起使英国社会结构中出现了富有生气的力量,促进了英国社会的流动。
圈地运动和土地兼并起初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毛纺织业发展的影响,而后来则反过来又影响了毛纺织业,带动了其他工场手工业。新兴的乡绅和约曼农越来越多地把资金投入到工商业和对外贸易中,失去土地的无产者越来越多地成为工场中的廉价劳动力,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随之兴旺起来。这样,英国在16、17世纪出现了一批新兴的城市,它们以曼彻斯特、利物浦、利兹、设菲尔德、伯明翰为中心,组成了—个巨大的城市群,连同周围的乡村工场,形成了一个准工业化的地区,英国的工业重心由此而从东南向西北转移,形成了一个地区性的工业社会小气候,成为后来工业革命的发祥地。由此,工场手工业和圈地运动为英国的崛起创造了一定的物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