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解体与战后经济衰落同步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摧垮了英帝国的经济和军事基础,然而,在战争中受到洗礼的殖民地国家却得到了一个独立的契机。英国在殖民统治时期,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确实曾经对殖民地的近代化起步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不过,殖民地在二战期间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完全可以冲抵自己欠英国人的“情”,他们不希望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和平降临后,重新回到被外国人殖民统治的状况中去。不仅如此,战争期间,英国为了获得殖民地的支持,也不得不更多地吸收当地的社会精英参与殖民地的行政决策,并且许诺某些殖民地在战后独立的要求。此外,美国在殖民地问题上老是与英国过不去,极力主张殖民地国家在战后实现自治和独立,而在战后,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英帝国就站不住。总之,战后的世界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民族解放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高涨,英国被迫进行殖民撤退,大英帝国的分崩离析已是必然趋势。
战后自治领已经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国家,英国对此也早有思想准备,但英国最大的殖民地、称为“帝国皇冠上的宝石”的印度也要步自治领之后尘,这对于英国来说,从感情上、战略上和利益上都是不能接受的。1947年8月15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宣布独立。此后不久,印度周边的缅甸、锡兰岛(斯里兰卡)也跟着独立。
马来亚地处东南亚的交通要冲,是世界上橡胶和锡的主要盛产地,长期以来,英国依靠马来亚的橡胶和锡的出口,来维持英镑集团的贸易平衡。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宣布独立。原英属圭亚那也于1966年独立。
将东非肯尼亚、坦噶尼喀和乌干达三个殖民地合并为一个政治实体,是英国政府多年的追求目标,也是英国决心撤离之前的一种安排,其目的是希望白人移民政府能够控制这一地区,避免政权过早地转移到占多数的非洲人手中。但是,这一计划因“茅茅运动”等非洲人反对白人的斗争而流产。1963年12月12日,肯尼亚宣布独立。1964年4月26日,推翻了素丹政府的桑给巴尔加入独立不到一年半的坦噶尼喀共和国,不久,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联合共和国改名为********联合共和国。1962年10月9日,乌干达宣布独立。
英国建立联邦的愿望在中非和南非得到了实现,不过,民族独立是大势所趋,中非联邦很快就解体。1961年,南非独立改为共和制,实行种族歧视性的白人统治,留下了很大的后遗症,被排除在英联邦之外,一直到1994年才实现了向多种族统治的转变并重新加入英联邦。南罗德西亚在1965年宣布“独立”的15年之后,白人才同意交出政权,1980年4月18日,津巴布韦正式独立。相对而言,尼亚萨兰和北罗德西亚的独立容易得多,它们分别于1964年7月和10月实现独立,尼亚萨兰定国名为马拉维,北罗德西亚称赞比亚。博茨瓦纳于1966年9月独立。面积只有两三万平方公里的莱索托和斯威士兰,也稍晚一些分别于1966年10月和1968年9月脱离了英国殖民统治。
黄金海岸于1957年3月6日宣布独立,改国名为加纳。英国同意黄金海岸以大选的方式组建独立国家,并在宪法中加入了英国想要的条文。加纳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陆国家中最早独立的国家,产生了很大的示范效应。在此之后,英国在西非另三个殖民地,尼日利亚、塞拉里昂和冈比亚分别于1960年10月、1961年4月和1965年2月脱离英国,成为独立国家。
塞浦路斯是地中海和苏伊士运河的门户,拥有铜、石棉、木材等重要原料,素有“东地中海明珠”之美称。1954年12月,英军的中东总部从苏伊士运河迁到该岛。1960年8月16日,塞浦路斯宣布独立,但英国获得了无限期占有岛内两个军事基地的权利。马耳他是英国在地中海上的另一个殖民地,并于1953年成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地中海辖区的司令部,其战略地位可见一斑。1964年9月21日,马耳他宣布独立,英国在该岛的军事基地保留到1979年3月31日。
马尔代夫、毛里求斯和塞舌尔是英国在印度洋上的三个小岛屿殖民地。1965年7月26日,英国与马尔代夫签订协议,宣告马尔代夫独立。在毛里求斯独立进程中,英国起到了主导作用,协调了各个政治派别的意见,促使毛里求斯于1968年3月独立,所遵行的是一部效仿英国模式的新宪法。1976年6月29日,塞舌尔正式独立。
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英帝国终于在三次非殖民化高潮的袭击下崩溃了。加勒比海和太平洋等殖民地也在70-80年代成为独立国家。1997年,香港脱离英国统治回归中国后,英国殖民地只剩下一些无关痛痒的岛屿,往昔大英帝国的辉煌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英国一旦失去了帝国,其“世界大国”的领土基础就不存在了。
实际上,从战后的英国实力看,英国已经无法承担众多殖民地的负担,英国人对帝国的关心程度大大下降,有一半以上的人竟然连一个英国殖民地的名字都说不出来。可以说,英帝国的解体对于英国来说是江河日下的一种无奈,也是摆脱负担的一种选择。所以,在殖民地纷纷独立和大英帝国走向解体的过程中,作为宗主国的英国采取的是一种顺势而为的姿态,其思考和行动的重点是如何在撤离这些殖民地的同时,能够保留英国的影响力。在英帝国瓦解过程中,英国想方设法通过与这些殖民地签订一系列条约的方式,极力将新生国家纳入英联邦,承认所有英联邦公民享受“英国国籍”待遇,使这些已经获得独立的国家继续保持对英国的依附性,希望利用英联邦这个纽带保持在原殖民地的利益,即用英联邦来取代解体的英帝国,消除原来英帝国的责任,保留原有的好处,达到维护英国世界性的政治、经济、战略地位的目的。
英帝国的一整套制度以改头换面的方式植入英联邦内,英国君主从英帝国元首变为英联邦元首,帝国会议变为英联邦总理会议,自治领事务部更名为英联邦关系部,在1967年,殖民部被撤消,并入英联邦关系部。不过,能够让英国人聊以自慰的是,在独立的英属殖民地中,除了中东地区的一些附属领地、缅甸、爱尔兰、香港等,其他绝大多数殖民地在独立后都留在了英联邦内。
这些新的英联邦成员的大多数仍然留在英镑区内。但是,英镑区对英国的作用是双重的,越是到后期其对英国经济不利的一面便越突出出来,即“英国和整个英镑区存在的巨额贸易赤字,导致黄金外汇储备的耗竭,增加了对英镑地区稳定的压力;而不时出现的英镑投机风潮,又反过来加剧了英国长期存在的国际收支危机。为了使外国人乐于把他们的钱存放在伦敦,英国只得人为地保持高利率和高汇率,结果又影响了英国国内的投资和经济发展速度。”。1972年6月27日,英格兰银行重新确定英镑的法定有效地区仅为英国和北爱尔兰,从而标志着英镑区的正式终结。英联邦特惠制是英国在英帝国解体过程中的一种自救方式。英国加强与英联邦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并将其他国家排除在英联邦市场之外。但在世界贸易背景下,一个封闭的英联邦贸易体系既不可行也不需要。1977年英联邦特惠制宣告结束。历史仿佛在与英国开玩笑,使它总是不断地在自由贸易还是关税保护之间走来走去,除了19世纪中期以外,英国总是不能把握好方向。
殖民体系是英帝国赖以生存的基础,殖民地是英帝国利润的重要来源,它是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基石。所以,用英联邦方式来替代英帝国,其核心目的就是要保持英国的世界强国地位。但是,英联邦毕竟不是英帝国,英国在英帝国内的地位是高高在上,可以按照英国的意愿发号施令,英国是宗主国,其他成员附属,都要根据英国的指示行事。英联邦却是独立主权国家的自愿联合体,各成员国之间在形式上是平等的关系,它们不需要惟英国之命而是从。其次,英联邦和英帝国处于两个不同的时期。英联邦是英帝国崩溃过程中的一种延缓英国原有霸权的产物,它的出现本身就表明英国地位的衰落,与英帝国强盛时期的势力已不可同日而语,英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不再具有控制英联邦的能力。最后,英联邦成员国之间不具备共同利益,甚至在原白人自治领之间也是如此,英联邦的向心力相当微弱。
60年代以后,英联邦的效能每况愈下。英镑区和英联邦特惠制等维系英联邦的经济纽带一个个断裂;英联邦总理会议地点已不再限于伦敦;根据1971年英国移民法规定,英联邦国家公民入境时,不再享受优惠待遇;1968年,殖民部和联邦关系部并入外交部,外交部英联邦司负责英联邦事务。现在,英联邦拥有54个成员国和地区,英国依然是英联邦的核心,伊丽莎白二世依然是英联邦的元首。但是,英联邦无论是对英国的重要性还是世界影响力而言,都无法与欧共体相比,回到欧洲是英国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