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就是这样一位成功的指挥者,通用电气连续三年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最受大众推崇的企业”,这和韦尔奇一直致力于建立最优秀的工作团队密切相关。韦尔奇把通用电气看做一个非正式的学习组织,他不惜重金对智力资本进行投资。从装配线的培训到企业课堂演讲,再到董事会办公室里的核心领导能力的开发,通用每年在世界各地用于教育与培训项目上的资金多达5亿美元。这位首席执行官认为,他最大的成就就是关心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并让这些一流的人才在通用如鱼得水。他说:“从人类精神深处流出的创造力永无止境,你所要做的只是挖掘这口智慧之井。”
第25天面对危机要勇敢
【管理箴言】
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难免遭遇各种危机,遭遇危机并不可怕,关键是管理者能直面危机,正视危机,并在危机中找出生路。
【实务操作】
美国超级食品王国亨氏食品企业也曾遭受过一次重大的危机,时任亨氏企业总经理的亨利·霍金士先生在一张食品化验鉴定报告单上偶然发现,企业的食品配方中起保鲜作用的添加剂竟然有毒,虽然毒性不大,但长期服用足以对身体产生危害。
这是足以将亨氏企业置之死地的一场企业危机,亨利·霍金士先生立即召集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商讨。他们认为如果悄悄地从配方中删除添加剂,就会影响食品的新鲜度;而如果将这件事公之于众,就必然会引起同行们的强烈反对甚至全社会的声讨,这对企业的发展绝对是个毁灭性的打击。权衡再三,霍金士先生毅然决定向社会公布,并承诺以后本企业的食品都不会再使用这种添加剂了。
亨氏企业这一举动立即引起了整个业界的震动,大批企业用尽一切手段攻击亨氏企业,指责他们别有用心,打击别人抬高自己。亨氏企业在这种声讨和反对中几乎承受不了压力,面临着倒闭的危险。
但出人意料的是,亨氏企业这种勇于负责的态度,反而得到了政府和民众的支持,亨氏的产品也成为让人们放心的畅销货。
在危机来临时,管理者最聪明的做法就是勇敢面对危机,把责任承担起来,才能得到社会公众的理解和认可。
第26天发散思维找对策
【管理箴言】
管理者要想妥善处理危机,不仅要勇于面对,还要讲究方法,利用发散性思维,灵活地处理危机,这样才能达到化解危机的良好效果。
【实务操作】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难免遭遇不测,即使可口可乐这个全球最具价值的品牌,也难以逃脱危机。1999年6月,在比利时连续发生几起至少100多名中学生喝了可口可乐中毒,被送往医院治疗的事件,主要症状是恶心、头痛和发高烧。比利时卫生部告诫民众不要饮用可口可乐及该企业的其他产品。同日,比利时政府宣布全面禁止可口可乐企业的所有产品在市场上销售,作为预防措施,卢森堡和荷兰随后也作出了禁止销售可口可乐的决定。
在整个危机处理过程中,可口可乐企业始终以灵活的态度处理危机,召开新闻发布会,在报纸上公开道歉,并承诺杜绝类似事件,同时向危机中的受害者作出赔偿。可口可乐企业使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始终是为了一个目的——化解危机,重塑可口可乐的品牌形象。这些措施成功地使可口可乐企业渡过了危机。
可口可乐企业危机公关的例子,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管理者应该根据危机具体情况的不同,尽可能地利用发散性思维,及时变换角度来寻找最恰当的危机处理方式。没有人喜欢出现危机,但是当危机已经不可避免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勇敢地面对,用灵活的办法减少危机的危害,而不是逃避危机,等待它自己消失。
第27天学无止境要牢记
【管理箴言】
学习使人进步,企业管理者只有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才能让企业在不断地学习中具备持久的竞争力。
【实务操作】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信息不断爆炸,知识快速更新,要想在未来赢得竞争优势,就只有比对手学得更快、更多、更好,这也就意味着只有不断地学习,建立学习型领导体系和员工团队才能符合时代的需要。
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理念被提出后,企业也渐渐由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的竞争转向了人才、知识的竞争,即学习力的竞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创建学习型企业已成为现代企业有效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怎样才能建设一支优秀的学习型团队,是管理者最值得关注的事情。
企业管理者的决策行为是学习型领导团队建设的内在支撑。企业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具备比竞争对手学习更快的能力。跨国企业成功的经验在于,他们愿意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培训和讨论,不断地学习充电。不断地学习、深度地研究,不仅能提升管理者的能力,更是一项利在当今、功在千秋的事业。如果企业的管理者能成为众人学习的榜样,在平常与员工交流的过程中能经常讲出一些新东西,员工就会发觉自己有差距,从而产生一种紧迫感,这样,自然能促使他们不断地学习。
第28天及时总结开道路
【管理箴言】
善于总结的管理者能够向后看,为的是更好地向前看。
【实务操作】
工作过程中及时总结出的经验,就好像骑士手中的剑,能帮助骑士开拓前进的道路。
总结就是对前一阶段的全面回顾、检查、分析、评判,从理论认识的高度,概括经验教训,以明确努力方向,指导今后的工作。人们把零散的、肤浅的认识上升为系统的、深刻的理性认识,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吸取经验教训,让经验开拓前进的道路,使自己以后在工作中少走弯路。
屡次的失败会发生在那些不会总结的人身上。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及时从过去的成功或失败中总结、吸取教训,那他只会简单地重复,不能有所改进。
善于及时总结、学习他人成功经验的管理者都有一个关键的特点:他们对学习很敏感,任何时候都能准确地捕捉到值得学习的地方,他们时刻都很警觉,随时都准备采取果断的行动,对已经发生的事情作出总结,让经验开拓前进的道路。
一个人的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想爬起来的欲望,想爬起来是好的,但如果不能对已经失败的事情作出总结,那么继续前进的结果还将是失败。
第29天鼓励员工说真话
【管理箴言】
能够听到员工说真话,其实是一种享受。
【实务操作】
许多人唯上级之命是从,唯上级之话是听,唯唯诺诺,没有丝毫主见,认为只要是上级的指示、管理者的意见,就一定要照办无误,不需要问什么。持这种见解的人,如果不是世故滑头、推卸责任,那就必然是受传统的条条框框束缚太深,还没有弄清楚新的上下级关系该怎样处理。但是,这些只知道服从的小人物却往往还能顺利地升迁,而敢于对上级进言提意见的人则大多下场不妙。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有一位吏科给事中叫王朴,曾因为直谏而犯龙颜被罢官。不久,他又被起用当御史,用千余言评议当时的时政,又因为性格耿直,多次与皇帝争辩是非,不肯屈服。一天,他为了一件事和朱元璋争辩得很厉害。太祖非常恼怒,下令杀了他。等到临刑走到街上,太祖又把他召回来,问:“你改变自己的主意了吗?”王朴说:“陛下认为我不是无用之人,提拔我担任御史,但为什么摧残侮辱我到这个地步?假如我没有罪,怎能杀我?有罪何必又让我活下去?我今天只求速死!”朱元璋大怒,催促左右立即执行死刑。
如果不服从的下场这样可悲,那么说真话的人就会越来越少了。但服从不是“口服”,而是“心服”。人们在长期的求生欲望下只能靠假意的奉承来“服从”权威,这其实是后患无穷的。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鼓励员工多说话,更重要的是要多说真话。
第30天管理天敌是唠叨
【管理箴言】
话多了就会有说错的可能。管理者说话要一言九鼎,话太多,分量就会变轻。
【实务操作】
太爱说话是情绪外泄的表现,说明内在的承受力有限,常常有憋不住的感觉。一个人如果整天叽叽喳喳,就会让人怀疑他没有思想,没有城府,有点什么都非得倒出来。说话太多,总让人感觉浅薄。
领导艺术之一,就是在下级面前只是点头、微笑、听汇报,只偶尔说一个“好”,至于好什么,那就得靠你自己去想了。体会领导那个“好”,或者文件上一个“阅”,从来就是当好下级的基本功。如果有什么想法都劈里啪啦倒出来,那领导还是领导吗?
总是谈论琐碎事情的管理者是不会让人敬畏的,太唠叨的老板也是不会让职员尊重的。言多必失,一言九鼎,话太多,分量就会变轻。越重要的人物就越是要稳重,因为他身处在那个重要的位置上,一举一动,甚至一个脸色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不能不慎。
当然,老板也有滔滔不绝的时候,但那绝对不是随随便便的言论。理性的言语让人佩服,就是轻松的玩笑也体现着幽默和修养。有智慧的语言和脱口而出的叽叽喳喳是有区别的。
《圣经·箴言》说:“智慧使人得到荣耀,愚昧的人高升也受到羞辱。”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切成功都离不开智慧和忍耐。管理者一定要记住,唠叨是管理的天敌。
第31天低调做人形象好
【管理箴言】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实务操作】
管理者做人做得成功的,做事未必做得成功;而做事做得成功的管理者,做人又未必行。
管理者做人有做人的原则,做事有做事的原则,做人和做事要分开。做人有做人的策略,做事有做事的策略,做人和做事都必须讲究策略,要花心思,而不要简单思考,犯幼稚的毛病。无论做人做事都要遵循着一个基本的原则,这就是低调。
为人高调很难找到朋友。虽然大多数人喜欢和比自己聪明优秀的人交朋友,但是人们不喜欢和显得比自己聪明优秀的人交朋友。这并不矛盾。比自己聪明优秀的人能让自己心服口服;而显得比自己聪明优秀的人并不能让自己心服。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如果你想多一些朋友,就表现得比别人笨一些;如果你想多一些敌人,你尽可能地表现得比别人聪明。为人高调的人是表现得比别人聪明的人,他们是很难交到很多朋友的。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能够保证管理者自身的安全,能够使自己的利益得到保障,而且能避免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权力争夺之中。低调的人还给别人诚恳、稳重、可信的印象,一些好的机会自然朝其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