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身商海,如何选择投资项目将是小老板的首选。高利润背后潜藏着高风险。特别对小老板来说,经验不足、资金有限,是经受不起商海大风大浪的,一旦经营失败就很难东山再起。小老板需要根据自身经验和实力量力而行。
选择投资风险小、利润低的项目
山东有位朱先生从制作、销售袜子开始经营,淘足了黄金。朱先生创业伊始做了一番市场调查,通过调查发现纯手工的袜子卖得非常好,这引起了他的特别关注。他认为:制作销售袜子,不仅成本低,而且获利也会很大,虽比不上投资一些大项目赚钱丰厚,但这种小本生意没有风险,易于操作,也能赚到一定的钱。
于是,朱先生特意到北京,走访了许多民间的袜店,他看到…双双做工精细、用料考究的袜子,信心更足了。一过春节,朱先生便在德州开了一家袜子专卖小店。
开业之初,他的店内十分冷清。朱先生不甘失败,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袜子店开始顾客盈门。一年之后,朱先生成立了一家制袜公司,生意不断做大。
为了将袜子做出品牌,朱先生给袜子注入了新的元素,他不断设计出新款的时尚袜子,彰显文化品位和流行趋势。不出两年时间,他开发的袜子便达到了数千个品种。
现在,朱先生的袜子远销全国各地,他获得了一笔丰厚的财富。
朱先生虽然很年轻,但是他却很有经营头脑。起初创业的时候,他并没选择一些风险大的项目,而是从小本生意做起,并将生意逐渐做大,最终创造了财富。
在商界,有很多稳重的小老板喜欢投资到一些波澜不惊的行业,如零售业和运输业等,很少涉足那些风险大、利润高的行业。并非他们不想赚大钱,因为他们知道“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伴随高利润的,肯定是高风险。香港的房地产“大亨”李嘉诚积累财富一直注重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1948年,靠经营塑胶花白手起家的李嘉诚,改变经营方向,转而投资房地产。在很多人眼里,房地产是高风险的行业,一向懂得规避风险的李嘉诚怎么就看不到呢?但李嘉诚自有一套看法。他认为香港地狭人多,房地产将会永远供不应求,价格虽然有不同变化,但总的趋势一定是看涨,这个行业不属于风险大的行业。所以,他毫不犹豫地投资房地产。
20世纪60年代,香港出现了许多谣言,许多担心政局有变的有钱人把自己的房子低价出手,准备离开香港;其他开发商也纷纷抛售楼房。但李嘉诚镇定自若,他冷静地分析了形势,认为香港作为中国对外联系的窗口,位置很重要,我国政府肯定会审时度势处理好的。这并非风险,完全是庸人自扰。正是基于这样的分析,李嘉诚不但没有卖楼,反而不动声色地大胆购进楼群。1970年,香港经济开始复苏,对房地产的需求大增,于是李嘉诚廉价购买的楼房便成为市场的抢手货。在这一年,李嘉诚的物业已经从12万平方米,增加到35万平方米,从而跻身富豪之列。
很多房地产中小投资者,在楼市大涨的时候纷纷卖掉楼盘,结果他们赚的钱,就止于百分之百而已。为什么只有李嘉诚投资房地产获得了很大成功?总结原因,关键就是他从容不迫、按部就班的经营谋略。房地产高涨的时候,他不轻易卖掉房子。因为他觉得香港的房地产将长期上涨;在房地产下降的时候,他更是守成不动。由于他不图一时的急利,而是慢慢发展、渐渐积累,所以他赚的钱比谁都多。这反映了李嘉诚投资理念的成功。
看一个项目是否有风险,可根据自己的资金和实力,分为从长期看和从短期看两方面。资金充足,项目总体看好,一时的市场波动不一定就是风险。如果自己不结合社会的发展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只是闻风而动,盲目投资,无疑就会带来风险。
跻身商海,如何选择投资项目将是小老板的首选。一般来说,投资利润高、风险较大的项目不适合小老板。众所周知,高利润背后潜藏着高风险。特别对小老板来说,经验不足、资金有限,是经受不起商海大风大浪的,一旦经营失败就很难东山再起。所以,小本投资需要根据自身经验和实力量力而行。
小老板投资有策略
温州商人李先生是一个聪明的商人。1993年,李先生在杭州开设了一家小型食品店,当时在杭州有店就有钱。初尝到经商甜头的李先生,认为杭州要发展,建筑是个热门行业。于是,他便筹措资金,开设了一家建材店,经商项目的转变使他赚了一大笔钱。
没过多久,周围建材店多如牛毛,生意越来越难做,李先生通过市场调查,发现杭州人的生活水平已大大提高。伴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高档家具陆续进入百姓家庭。于是,他果断开办了一家高档家具店,这次转项使李先生成为杭州的“大款”。
1998年,浙江的高档家具市场趋向饱和,高档家具发展空间日益缩小。有了两次转项经验的李先生发现浙江家装业正在走俏,于是,他又将家具销售店改为装修材料店,同时利用自己明白建筑行业的特长,开设了家庭装修工程公司,这次转项使李先生成为浙江赫赫有名的企业家。
小老板投资如同领兵打仗,也要讲求战术、战略。在经营过程中,也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小老板降低投资风险。这里我们总结出“三要三不要”供大家参考。
三要是:
一要紧跟市场,拾遗补缺。小本投资者由于势单力薄,往往经不起市场竞争的风浪,因此,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应谨慎,要选择别人不愿意干或尚未顾及的那部分市场,采取补缺填空策略。这样既能开发属于自己有利可图的“角落”市场,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与强手较量。
二要学一门技术,稳稳妥妥赚钱。对于小老板来说,交一些学费,学一门专业技术,不失为一种稳妥的投资方式。结合自身的情况学一门技术,就不难找到赚钱的路子。
三要学会从旧货里淘金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日常用品的更新步伐十分快,处理旧货便成为人们头疼的事情。有意从事小本经营的人,可以做收购旧货、廉价租卖的业务,从旧货堆里淘金要比经营新货容易些。
三不要是:
一不要大量借贷投资。对于小本投资者来说,由于经济相对较为拮据,又希望利用手中的资金赚钱,在投资过程中,只能赢不能亏。因此,小本创业者起初投资时,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力量力而行,不能借贷太多。因为大量的借贷风险会很大,创业的心理压力也会很大,非常不利于小老板正常发挥能力。
二不要贪大求全。对于手中没有什么资金,又无经营经验的投资者,不妨先从小本生意做起。小本生意虽然发展慢,但用不着为亏本担惊受怕,还能积累做生意的经验,为下一步做大生意打下基础。以较少的资金从事小本生意,先了解市场,等待时机成熟,再大量投入资金做大生意,是很多小老板投资的关键。
三不要盲目追赶热门生意的潮流。小老板在创业初期,许多人由于对市场不了解,往往会跟着感觉走,看别人做啥生意赚到了钱,自己就盲目跟随,丝毫不考虑自己的情况。这样做,往往会因为市场供过于求,结果赔了钱。因此在投资的时候要学会找冷门,这样才能赚大钱。
小老板要掌握一定的策略,这些策略是小本经营快速赢得高额回报的秘诀,也是经营不可或缺的关键。
合作投资,减少风险
有一家力量很弱的村办小厂,创业初期就是靠联合、寻求合作伙伴求得发展的。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个村的农民在村支书的带领下筹资搞起了铸造加工厂。没进过一天工厂的农民要搞工厂,摸着石头过河的他们难免在无情的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
首先,资金困难就是困扰这家村办小厂的头等难题。由于前期投入的资金较大,又无法通过滚动利润来周转,工厂无法开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村支书带领业务员去上海、跑郑州,千方百计与有业务联系的大企业联合或协作,最后选择了两个可靠的单位来共同经营。他们采取合股经营、借钱分红、借钱还物、借物还钱等方法,引进大厂的资财和急需的原辅材料,解决了资金短缺和周转时间长等问题。到20世纪90年代引进资金共达200多万元,这不仅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而且他们自己也从中赚到了钱。
其次,技术力量薄弱。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们通过与大厂的合作与联营,不仅获得大厂提供的设备,而且还派人去大厂学习工作经验,不断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创业之初的小厂没有名气,其产品也常常积压。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他们通过“挂靠”、“合作加工”等形式,积极靠拢大企业,配合他们生产名牌产品,并利用他们的名气来推销自己的产品。
这样,通过与大公司合作项目,不但提高了原来产品的竞争能力,而且不断开发出新产品,如今,这个村办小厂已发展成多元化经营的大集团公司。
在市场上片面地强调自我,什么都想自己干而不去求人,不习惯也不愿意去寻求合作伙伴的人,在错综复杂的市场变化面前只能被动应付。不是资金捉襟见肘,就是技术玩不转,或者产品没有销售渠道。每个经营者的存在,都离不开他人的相助。找到合适的搭档,合伙经营可以互相弥补,减少经营风险。
山东有位郑先生,有一次到广州旅游,他偶尔发现,广州的修鞋店不只单纯修、补鞋,还给顾客擦鞋,于是,一个良好的创业动机便在郑先生的心头萌生了。
别人不乐意做或做不了的事情,赚钱的市场机会就很多。郑先生认为,擦鞋并不是人人都乐意干的事情。与有些人不会弯腰拾起地上的1元硬币相比,擦鞋每次1元的收费确实是个小钱。
于是,郑先生便成立了一家亮丽鞋艺店,正式从事为顾客擦鞋的业务。半个月过后,亮丽鞋艺店正式挂牌营业。由于郑先生经营有方,每天的客流量十分大,他也获得了一笔不菲的利润。
由于营业额尚好,郑先生便想扩大经营规模,可是自己又没有过高的技术、经验,这该如何是好?于是他想起了加盟经营。一年后,郑先生的亮丽鞋艺店与一家鞋艺店正式结盟,组建成一家大的店铺。虽然结盟后双方仍然自负盈亏,但双方在店面标识、员工培训、促销手段等方面都取得了统一;最重要的是,两家原先所发的会员卡在所有连锁加盟店中都适用。
顾客领取会员卡后,一次性交36元,就可以全年不限次数地免费擦鞋;同时,持卡者还能享受修鞋八折的优惠价。
顾客得到了优惠,纷纷来郑先生的店内消费,一时间生意红火、热闹非凡,获得了一笔不菲的收入。
小生意只要经营得当,并不比大买卖赚钱少。对于一个刚创业,资金、经验不足的人来说,最好寻找一个合作伙伴共同投资,这样可以降低经营风险。
大从小中生,如果能连续不断地积累,一元钱生意同样不小。小本经营联合起来好比是做蛋糕,蛋糕做大后,个体分切的比例不高但收获不菲;而单枪匹马独干就成了做月饼,虽然没有人分切,但最多得到的就是一个月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