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女儿去了一趟内蒙古,女儿没有记得那里的天蓝草碧,没有记得那里蘑菇一样的蒙古包,也没有记得那里的酥油茶和手抓羊肉,只记得了那里的绵羊。
女儿说,那里的绵羊真大,大到晚上我可以躺在羊肚皮上数星星,白天,看着白白的云彩,摸着茸茸的羊毛,我哪里也不想去了,如果可以的话,我想从这里牵走一只羊,一只可以大到席梦思床垫大小的绵羊。
我笑了,有那么大的羊吗?
怎么没有,和我玩的那只名叫毛毛的就有那么大。我坐在毛毛的背上,比坐在爸爸背上舒服多了。
我瞬间哭笑不得。
有了内蒙古旅游的那次经历以后,女儿一直对“毛毛”念念不忘。
两个月后,女儿升入小学二年级,老师布置作业时,出现了这样一道题:“小林失去了自己心爱的玩具,小林非常忧伤。请给这句话换一种表达方式。”
我想当女儿看到这道题的时候,脑海里应该瞬间闪过那只名叫毛毛的绵羊。因为,她把这句话转换为:“小林失去了心爱的玩具,他的心里装满了整只整只的忧伤。”
我问女儿,小林的忧伤为什么是“整只”的呢?
女儿煞有介事地回答,小林的忧伤很大很大,大到像毛毛那么大,毛毛论只,“忧伤”为什么不可以?
我不知道该如何做答,只得冲她呵呵一笑。稍后,我给女儿的语文老师通了一次电话,电话里,我希望老师不要给女儿这道题判错。
女儿的老师用银铃一般的笑声告诉我,你家女儿真有才,为什么不说“成群成群”的呢?
我付之以爽朗的笑。稍后,我在纸上工整地写下了这样四个字:整只、成群。
半小时后,我用女儿的逻辑得出了答案,“整只”是说非常多,但是,可以数的过来;“成群”当然也是说忧伤很多,然而,想数得过来就难了。在一个小小少年的心里,哪里担得起成群成群的忧伤呢?
心灵的天空放晴了,云朵如一只只绵羊,屈指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