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麒
20世纪30年代,由中国回族民间选派的一批批青年学子,怀着报效祖国和服务民族宗教的理想、热情和双重使命感,远渡重洋,留学埃及。这些留埃学子在学成归国后,多从事文化和教育工作,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学术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工作成就与学术成就,从而为祖国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促进中阿文化的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纳训、马坚和纳忠,这三位著名阿拉伯历史文化学大师,便是其中卓有建树的佼佼者。他们生前的爱国思想、爱国热情和学术活动,及其一生不朽业绩,作为其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的精神与文化遗产,显然值得我们做全面的总结研究并予以继承。
然而,迄今为止,我们对三位大师学术成就的研究,尽管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还远远不够,依然需要做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探讨。其中,尤其是对纳训生平事迹以及文学翻译等业绩的研究,更显不足。就我目力所及,一直以来,仅有散见于各种报刊的少量包括回忆录、纪念文章、论文在内的单篇文章。这实在令人遗憾。今回族学者锁昕翔同志的《纳训评传》,无疑弥补了这一缺憾。
该书洋洋数十万言,不仅叙述、评论了著名阿拉伯文学翻译大家纳训的工作业绩和文学翻译成就,而且对他一生的爱国热情、理想追求和高尚的道德操守,以及在其坎坷曲折的人生道路中,他多舛的遭遇、不寻常的欢乐与痛苦等,都作了较全面的评论描述。毫无疑问,该书是研究纳训的一个可喜可贺的重要收获。昕翔同志要我为之写序,因而有幸成为《纳训评传》的第一位读者。仓促阅读书稿,浮光掠影,只能谈谈一鳞半爪的初略印象。总的来讲,我以为锁昕翔同志的《纳训评传》有如下几个颇值得注意的突出特点。
其一,材料充实,且真实可靠。锁昕翔同志为写此书,曾搜集和阅读了纳训各时期的重要文章及重要译作,并查阅了几乎所有公开发表的有关纳训的文章,此外,还做了长达6年的艰苦细致的调查工作。6年间,他曾经多次往返北京、上海和云南省内的通海纳家营、玉溪大营及海口等地,访问了纳训先生的家属、子女和所有今尚健在并且知情的亲戚、中学同学、留埃同学与工作单位同事等,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而且,不少前辈,例如纳训先生的堂弟纳光显、留埃同学林仲明,以及云南民族学院同事马鸿云等,诸先生在接受采访不久即已仙逝,昕翔同志所获资料,至为宝贵。由于作者资料查阅和调查的充分,使得《纳训评传》材料翔实、内容丰富。例如纳训先生在埃及留学时所从事的文学翻译和抗日救亡活动、归国后在昆明明德中学和云南民族学院的许多思想、感情及生活的经历和工作实绩等,都鲜为人知,使人耳目一新。读之,不能不令人对这位杰出的阿拉伯文学翻译大师、不朽的爱国战士充满敬仰之情。
其二,《纳训评传》对纳训先生一生思想、业绩的评价较为客观、公允。无论是对纳训生平事迹的叙述,还是对其翻译成就的综论评价,都坚持实事求是。作者的观点,均来自对所掌握材料的客观的分析与研究,看得出,作者往往力图将它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加以分析考察,使其评价客观、中肯,令人信服。作者对一代阿拉伯文学翻译大师纳训的崇仰之情,溢于言表,但却不“为尊者讳”,对其译著的介绍评论,能够做到好处说好,又不回避其短处。比如对纳训先生六卷全译本的评介,既指出译作在艺术上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和作品对中国读者的巨大影响,以及它在《一千零一夜》汉译史上的地位和意义,同时,也指出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译作所不可避免地存在的一些“美中不足”。《纳训评传》为读者描画、展示了一个有着丰富精神生活和喜怒哀乐情感的文学翻译家形象,从而揭示出一个为报效祖国、为人民贡献的回族爱国知识分子,其一生不屈不挠的奋斗与追求和所走过的艰难的人生道路。形象鲜明,有血有肉,真实可信。
其三,我以为《纳训评传》在写作上也有其独具的特点。作者既遵循了传统“评传”的求真原则,又不囿于过去曾经流行的那种生硬的考据、求证的形式和套路,即追求一种较具可读性的平易叙述。此外,作者对一些较为重要的场景、人物、事件的描述,更加详细,并加之以适当的文学描写。正所谓“文无定法,文成法立”,“定体则无,大体须有”。《纳训评传》有叙有论,不呆板、不枯燥,行文生动活泼,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对读者的吸引力、感染力。
当然,这并不是说,《纳训评传》已完美无缺,至全至善。世间学问没有止境,学术研究不可穷尽,任何的苛求都未免失之天真。何况,任何一部学术著作,都只能是一家之言,《纳训评传》作为研究纳训的第一部著作,其疏漏之处肯定再所难免。对此,相信读者自能识别分辨,我不想求全责备,以致向作者提出过分要求。在此,我只想再次强调,锁昕翔同志的这部《纳训评传》来之不易。众所周知,纳训先生一生谦逊过人,较少谈及自己的译作和回忆自己的经历,从未写过回忆录之类的东西,这给研究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昕翔同志经过数年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艰苦调查以及认真的查阅、分析有关资料,撰写出这样一部具有一定规模,也有着一定深度的研究纳训的专著,十分不易。《纳训评传》自有其客观存在的学术意义及价值。作者的功力和研究态度以及写作本书所花的工夫,读者尽可在阅读中见出。我相信,这部《纳训评传》的出版,对于促进我们更进一步地深入研究纳训乃至马坚、纳忠等人的辉煌学术成就,必将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以上几点初略且不尽成熟的看法,权作应昕翔同志之约而写的《纳训评传》序。
2008年7月1日于春城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