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养生是中医养生学里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根据个人的形神气质类型,综合运用各种调神的方法,从自我调摄的角度去塑造和维持一个积极向上、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以适应周围环境,并尽可能避免或消除各种不良刺激对人体的影响,保持心身处于健康的状态。
“形神一体”观
中医视点 形神相互作用观
所谓“形”,是指人的躯体及其所有的器官组织;“神”,主要指人的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就其大要而言,《内经》及后世医家的基本认识是:人的精神活动,必须依赖于脏腑正常活动时所产生的具有营养作用的精微物质。精充则形健,形健则神旺,“未有形气衰而神能旺者,亦未有神既散而形独存者”(《类经·藏象类》),这是中医“形神一体”观中精神活动必须根植于精气、依赖于形体而存在的一个方面。
反过来,人的精神活动也可能动地作用和影响机体的生理状态。所谓“虽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者”(《类经·摄生类》),便是就精神活动对机体组织器官及其生理状态的反馈性调节作用而言的。
中医解码 形神情志与脏腑
中医将人们对外界事物主观感受的情态反应—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为“七情”,并纳入了五脏系统模式。具体而言,心志为喜,肝志为怒(惊),脾志为思,肺志为忧(悲),肾志为恐。所谓“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正是从情志活动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并为其功能活动外在表现形式的角度立论的。
当人们突然遭遇某种强烈的精神刺激或羁绊某一长久持续的精神创伤,其情志活动超逾机体所能承受或自我调控范畴时,就会严重干扰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直接影响脏腑的生理功能,中医将此称为“内伤七情”。
此外,由于脏腑的虚实病变,也会表现出异常的情态反应。而这些偏激的情志活动与脏腑功能的损伤也存在着某种特定的相关性。所谓“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肝气虚则恐,实则怒”等(《灵枢·本神》),以及“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等,就是基于情志活动与脏腑活动的特异性联系,并经数千年中医实践的验证而总结出来的客观规律。
中医VS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也指出:老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尤为重要,精神养老已成为老年健康的新话题。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会影响人的生理健康。有调查资料显示,许多老年人由于整日清闲,没什么事做,在心理上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失落感,出现了焦虑、忧郁等问题。当老年人长期处于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下,由于其内分泌、肌肉紧张度等的变化,会导致免疫系统难以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其抵抗力就会下降,疾病也就乘虚而入。相反,那些把退休生活看做是有更充裕的时间料理家务、消遣娱乐和结交朋友的人,由于对晚年生活有了新的打算,反而精神愉快、身体健康,获得了较高的幸福感。
情志致病
中医视点 情志致病
引起疾病的原因很多,但中医认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金匮要略方论》),其中之一是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所伤所引起的疾病。那么,为何情志能产生疾病呢?因为,脏腑与情志之间有着如此密切的对应关系。肝为木藏,应春气,对应怒;心为火藏,应夏气,对应喜;脾为土藏,应长夏,对应怨;肺为金藏,应秋气,对应恼;肾为水藏,应冬气,对应烦。因此,脏腑的功能与健康会随着情志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现实生活中的老人,难免会七情太过,由此会产生某些萦绕心里难以排遣或化解的情志变化,造成体内阴阳气血的逆乱,引起脏腑功能的紊乱,从而成为疾病的主要原因或诱发因素。这就是《内经》所讲“百病生于气”的缘故。《素问·举痛论》指出:“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其中除了寒、炅(热)、劳与情志致病无直接关系之外,其余均为情志偏极的病机特征。
中医解码 情志致病的表现
中医认为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称为“气机”)具有维持体内外环境协调统一的特殊意义,关系到人的生死存亡。气机和畅者气血调和、脏腑生机盎然,百病不生。情志的异常变动,最易导致气机逆乱而破坏人体内环境的谐和稳定,继而直接影响脏腑的正常功能与活动。
如“喜则气缓”,主要指过喜而致心气涣散,神不守舍,甚或表现出精神无法集中,心神恍惚,嘻笑癫狂等征象。
“怒则气上”,是指暴怒激发肝气,使之郁勃上冲,并引起气血奔迫于上,出现眩晕头痛,面赤耳鸣,甚或咯血、昏厥等症状。
“悲则气消”,是因过度悲忧而伤肺气,导致形体憔悴,毛发枯萎,精神不振,生气索然等病态表现。
“恐则气下”,是指过度恐惧而使肾气失固,气泄于下。恐惧感是一种在突发事件及异常情况下所感受到的不安全感,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如果惊恐不能自制,则可因人而异出现两便失禁、精滑遗泄等“气下”症状,乃至于坐卧不安,骨酸痿软症状。
“惊则气乱”,是指猝然惊吓而引起的气机逆乱,与胆气不壮、心神虚怯等相关,严重者可影响肝、肾两脏,出现惊厥、失精等症状。
“思则气结”,常由思虑过度,伤及心脾而引起气机郁结。在紧张繁忙的脑力劳动过程中,可出现心悸少寐,不欲饮食,脘腹闷胀等心脾两伤的表现,这就是古人所强调的“思发于脾而成于心”的道理所在。
中医VS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也证明,情绪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任何恶劣情绪的刺激超过一定限度时,就有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主要是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多,肾上腺皮质和垂体前叶激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从而引起体内神经对所支配的器官的调节障碍,出现一系列的机体变化和功能失调及代谢的改变,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和其他方面异常现象的发生。
有调查显示,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中,因为独居无人作伴、退休后无事可做、自身性格原因、子女探望少、没有合适的社区活动等原因,七成有心理问题,同时产生了孤独无助的感觉,变得恐惧外面的世界。在这群老人中,不同程度地出现焦虑、抑郁、老年痴呆等疾病。
调摄情志的原则
中医视点 调摄情志与养生
《灵枢·根结》所谓的“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是中医精神自我调摄原则。情志的调摄包括根据个人的形神气质类型,运用虚静守神、移精变气、和情御神、自我意示、四气调神等诸多方法进行身心的自我修养和锻炼,针对个体形神气质的阴阳偏颇,以“节阴阳而调刚柔”的方式逐渐达到“养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平和”的境界(《养生论》)。
中医解码 调摄情志的方法
《内经》中就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的记述。可见,神与人体的生死盛衰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祖国医学认为,思虑是神的一种功能,少思则神和,多思则神伤。因此在讲到养生时,提倡人们要省思少虑。《养生谚语》说:“人之致思发虑,致一思,出一神,注一念,出一神,如分火焉。火愈分,油愈干,火愈少,神愈分,精愈竭,神愈少。”
彭祖是人们传说中的老寿星。彭祖认为,摄生养神,要靠平时修身养性,“人一生一世久远之期,寿不过三万日,不能一日无损伤,不能一日无修补。”那么,怎样修补呢?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闭目养神”,提倡省思少虑,老人应当省思少虑,是指那些与社会、与事业、与个人寿命不利的思、多余的思、无益的思,暂时做不到的事情,不愉快的事情等等。省思少虑也是老人修身养性的好方法。
中医VS现代医学
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要通过思想修养、意志的培养及某些自我身心的锻炼方法克服自身的不良心理倾向,铸就一个稳定、坚强、健康的老年心理素质。老年人修养自己的心理素质要做到四点:
一是保持正常智力。通过对一些事物的认识和处理,维护和提高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保持正常的智力水平;二是稳定思想情绪。一个人心理上快乐,会使整个身心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对一切充满希望。一但遇到不幸,能自我调节情绪,不致经常处于悲观的心境之中;三是要发挥意志作用。这是老年人决定达到某种目的的心理状态和意志健康的表现。在行动上要有自觉性、果断性和顽强性;四是强调统一协调的行为。思想和行动是一致的、协调的,有条不紊、按部就班、有头有尾的。老年人能经常注意从这些方面修养自己的心理素质,是延年益寿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