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983300000013

第13章 经营管理之神松下幸之助

松下幸之助是20世纪世界最有影响的企业家之一,日本人称他为“财界之花”、“日本电子之父”,美国人赞誉他为“最高产业者”、“最高改革者”、“民族思想家”、“最畅销书的作者”。作为一个没落的世代地主子弟,既无资本,又无学历,却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可以说仅仅是因为他借助电灯的一闪之光,看见了遥远的未来,使他在家道中落以后,看到了一线希望。生活这本教科书,让他明白了时代变迁的道理,给了他丰富的底蕴,使他日后才有可能成为“民族思想家”。

松下幸之助在创立自己事业的时候,勤奋努力,思想开放,随时代潮流而动,开拓新领域,接受新观念。作为一名企业家,他能通过自己对日本和美国企业效益对比,认识到体制的民主化和企业科技化,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这也是他终成大器的原因。人们总是讲,成功者都是有原因的,松下幸之助能成功,就是因为他有“底气”,思想深刻,也只有如此才有可能把一个仅有100日元之名的作坊办成世界一流的超级跨国企业,对这样的一个锐意进取,眼光开阔的人来讲,成功是必然的。

松下幸之助于1894年11月27日生于日本和歌山市海草郡和佐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叫政楠,母亲名德枝。当时他有两个哥哥,五个姐姐,他排行第八。

松下的祖上相当兴旺,世代均是地主,他的父亲有创新和竞争意识,在日本经济兴起的浪潮中,他投身于已经兴隆起来的米行市,但由于竞争失败落得倾家荡产,这使刚刚出生的松下幸之助的命运笼罩着阴影。

1898年,迫于生活,松下家不得不离开祖先世世代代经营的土地,搬到和歌山市居住,父亲政楠又开始经营木屐店,然而不到两年又倒闭了。家庭的经济生活极不稳定,在少年幸之助的眼里,父亲总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

◇松下幸之助的艰苦创业

1901年,幸之助进入和歌山市内的一所小学,学习成绩中上,喜爱算术一类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挥表述作用的课程。在他四年级快要结束,马上就要拿到毕业证书时,突然接到在大阪工作的父亲的来信:“这里有小伙计做工的机会,马上来!”9岁的幸之助不得不中途退学。

1904年11月,小幸之助记着妈妈的千叮万嘱,单身前往大阪,从此步入社会。当时那凄凉的晚秋景致,在他小小的心灵中所打下的烙印。

幸之助来到大阪,在一家火盆店当了一名小伙计,对于一向受着母爱的小幸之助来讲,心灵遭受着巨大的创伤。尽管白天的忙碌使他很疲惫,然而每当入夜时,怎么也睡不着,他想妈妈,也想他的小伙伴,眼泪常常浸湿了枕头。

吃他人之饭,给他人干活的严峻环境说明,欢乐的孩童时代对于他来讲,已经结束,接踵而来的是他必须改变自己的命运去努力奋斗。

由于店主的原因,幸之助在火盆店做了三个月又转到一个叫五代的自行车店,在这里,他干了五年多,由小伙计成长为中级店员。此时的幸之助不仅学会了许多处事之道,而且也练就了在这个世界竞争生存的本领。

在20世纪初期,日本的电气事业有了迅速发展,不仅电灯,其它各种电器也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电文化对于少年的幸之助产生了极大影响,几乎改变了他的一切,望着光芒四射的电灯,看着来去穿梭的电车,幸之助总是感到周身热血沸腾。他认为:不久的将来,电一定能主宰世界,人类将生活在一个充满电气的世界里。

电气事业发展的前景无比广阔,青年的幸之助开始寻找自己的生存价值,立下了一个不可动摇的志向——去寻找与电器有关的工作。

1911年,16岁的幸之助决然离开一向对他很关照的五代自行车店,通过各方面的关系,他进入了盼望已久的大阪电灯公司,当上一名内线见习工。尽管他对电的知识一窍不通,但由于内心的喜欢,所以学起来得心应手,很快就掌握了电灯的安装和处理技术。

由于工作出色,他很快的由一位内线见习工成为一名熟练的独立技工,不久就当上了检查员,1912年又晋升为工程负责人。由于有了充裕的自由时间,幸之助开始对电器进行探索,并把新研制的电灯插座送给公司主任看,不料被主任拒绝了。幸之助感到,即使是自己向往的电灯公司,也不可能使自己的志向和才能得到充分施展,唯一的办法是自己创业。

1917年,幸之助离开了大阪电灯公司,靠仅有的100日元,在妻子、内弟及两个朋友合作下,办起了电灯插座的工作坊。尽管他对自己改良的新插座充满信心,但由于不懂销售,市场迟迟打不开,为了生活,只能靠典当衣服和首饰度日。第一次创业失败了,他只好让朋友另谋出路。自己仍然坚守孤垒。

幸之助的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不畏惧任何困难,他相信努力一定能得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这年年底,机会终于来了。川北电气电风扇厂想用一种化合物取代陶器电扇阻盘。大阪的批发商首先想到幸之助,因为插座与阻盘在用化合物制作这一点上是相同的。

然而,对幸之助来讲,仍算是一个难题,因为化工技术和原料的成分及详细比例,他并不清楚,况且这种技术在当时还是很秘密。幸之助只好像瞎子一样,反复探索,最后,他只好跑到有关工厂捡拾一些碎片,进行实验,几经努力,终于找出了大致成分和含量。

他与妻子、内弟三人日夜奋战,在年关迫近时,第一批订单顺利交货了,他们得到80日元的利润,松下幸之助乐坏了,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成功的欢乐,也是第一次看清了他的事业将会从这个最小的基点腾升。

1918年3月7日,松下幸之助正式创办“松下电器制作所”,从此开始了松下电器的历史,松下幸之助一边努力研制开发新产品,一边探索经营之道。他认为,开发出好的产品固然能很快占领市场,但是没有好的路线方针照样会前功尽弃,特别是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小厂来讲,资金来源、销售网络及顾客心理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制约因素。

松下认为,好的经营者,就是能在复杂条件下平衡好人、财、物的关系,从而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内外关系。

松下幸之助特别注意把握有利于事业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当他研制的配件插头畅销市场时,大阪市的吉田销售店提出要作为独家代理,但松下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极限,要扩大生产,就要扩大厂房,购买设备,增加人员,然而要实现这些,却又苦于资金短缺。

松下幸之助通过一番思考之后,向吉田代理店提出,只有提供必要的贷款,才愿给予独家代理销售权。吉田很快就以保证金的形式提供了扩产资金,使刚刚起步的“松下电器”,很快得到了充实和发展。

由于配制插座的成功,引起生产同行们的忌妒,他们想方设法抵制和为难“松下”。然而,由于“松下”的产品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市场仍然畅销不衰;但这件事使青年的幸之助意识到,一个良好的企业,必须不断地研制开发新型产品,才能在竞争之中出奇制胜。

在他当自行车小伙计时,他就对改革自行车光源有些构想。当时的自行车灯大多用蜡烛和乙炔作为光源,即使偶尔有人用电池光源,但是,价格昂贵,而且使用寿命太短,最长不过3~4小时。松下认为,能占领这一领域将会大有作为。

1923年,他终于研制出炮弹形新式自行车电灯,不仅性能良好耐用,而且经济实惠,最长时间可达50多个小时,但是新产品的销售工作遇到麻烦,保守意识使人们对任何新产品都不易接受。

此时的松下不同于六年前了,丰富的市场经验,使他对产品的前景信心百倍。这一次他避开销售商而先攻自行车店,让他们免费试用,并做30小时以上的台灯实验,这一招使松下如愿以偿,不仅自行车店大量订货,而且批发商也登门求货,1924年每个月平均都能销售1万只以上。

在全国都有影响力的化妆品批发商山本武信,竟改变了自己的销售方向,以一次付清48.6万日元的代价,向“松下”买下三年的独家销售权。

紧接着,1928年,松下又研制成功携带用的方型电灯,并第一次使用国家商标。虽然山本已经买下三年电灯的销售权,但在经营思想和方式上显然与生产厂家“松下”有所不同。松下一直把电灯的产销当作长期产品看待,但山本却只作短期效益考虑。

这样,在某些方面必然有损厂家利益,因此,当方型电灯问世后,“松下”便以1万日元的代价买回部分销售权,决心在方型电灯上再打一次独特的销售战。

松下决定牺牲1.2万日元的利润向市场抛售1万个方型电灯,但是一万副电池却没有着落,于是松下幸之助亲自找到电池的制造者冈田,希望给予支持。理由很简单,松下相信他的方型电灯每个需用一个电池,那么年底若他卖掉20万个方型电灯,则冈田电池厂同样也会卖掉20万副电池,他希望冈田能折价卖给他1万副电池。

这一合理又诱人的想法使冈田又惊又喜,他当场答应了松下的要求。正如松下所预估的那样,当1万个方型电灯铺到市场后,订货商便蜂拥而来,到年底,仅八个月就卖出47万之多,冈田的电池销量也达到最高点,突破了20万副。

年轻的松下踌躇满志,他深深地感到,他亲自建造并亲自驾驶的这条“松下”号轮船已经驶出港湾,他要乘风破浪,朝着更广阔的大海前进。

松下电器通过一番艰苦创业,到20世纪30年代,在各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发展。松下幸之助不再是仅靠着一点点改良来糊口度日的小发明者了。十几年的磨炼,他已经成为一名相当有名气并胸怀大志的企业家。

他所创办的“松下电器”也已一改往日的私人作坊,一跃变为拥有上万名职工和多种专业功能的中型企业。看到这蓬勃发展的事业,松下的心中既有按捺不住的喜悦,也有难以解脱的担忧。

他兴奋的是,自己能由一个被雇用的“小伙计”发展成为一个雇用他人的企业主,这证明自己不仅具有基本的生存能力,而且还具有建功立业的本领,他坚信,这种本领会使他的事业继续发扬光大。

◇做大做强“松下王国”

“松下电器”不再是小型企业,它在“大日本帝国”中也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当然,他很担忧,历史的经验证明,随着事业的不断扩大,意想不到的问题也会不断增加,而“松下电器”发展到现在,似乎已经接近了某一种极限,人员的增加,工作量的扩大,即使自己再有能力,经营管理上也无法面面俱到。因此,要创办国家一流企业,“松下电器”必须进行组织改革。

1935年12月,松下幸之助通过认真研究,将“松下电器制作所”改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将原独立核算的事业部变为相对独立的分公司,把过去由个人经营管理变为法人组织管理,这样,松下幸之助便由过去的“所长”成为会社“社长”,总公司下辖十个分公司。

松下的这种体制改革,目的十分清楚,他把庞大的机体化整为零,让各个分公司明确自己的责任,目的在于使他们能百分之百地发挥出各自的创造能力和主动性。同时为了不使分公司的经营风格及方针路线同“松下电器”相违背,保持“松下电器”创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以“纲纪”的形式向全体松下人确立了必须遵守的七大精神。

他希望“产业报国,光明正大,友好一致,力争向上,顺应同化,感谢报恩,礼节礼让”成为每个松下人的精神支柱,不论个人还是整个“松下电器”,只有在这样一个气氛共识之下,才能目标远大,作风正派,团结一致,开拓前进。

20世纪30年代的“松下”改革,为“松下电器”注入了更大活力,特别在内部团结方面增加了强大的凝聚力,使松下在这个庞大的独立王国中建立了牢固的统治基础。

松下幸之助不仅通过改革体制使自己的企业朝国家级发展,而且在产品开发方面也向“国家”标准努力,他认为只有首先牢固地站稳国内市场,才会有能力跻身于国际舞台。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松下就已经开发研制出使用“国家”商标的第一号产品——方型电灯,标志着松下电器从此步入了“国家”时代。

20世纪30年代初期,“松下”又相继开发了干电池、灯泡、无线电及电热器,在家电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松下电器每开发一种新产品,都要在战略上作一番周密谋划,或填补空白,或是超前占领市场,每一产品都具有明显的开发价值。

20世纪30年代期间,日本的灯泡制造业被一家叫松田的外资公司统治,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而且每只卖价高于日本厂家的2-3倍,那些二三流的生产厂家很难与其竞争,较有势力的松下决定要打破这一垄断状态。

1936年他在大阪设立子公司“国家”电灯株式会社,一开始就摆出与松田竞争的架势,以同样的价格向市场销售。“松下”的基本信念是,只有竞争才能打破垄断,只有打破垄断状态,才能为日本的产业界带来繁荣和发展。他的这一信条立即得到销售商的认同和支持,“国家”电灯很快占领日本市场。

20世纪20年代末期,随着生活文明化的兴起,一个隐隐约约的家电热,在世界各地开始形成,向来敏感的松下幸之助立即被这不大的热潮所吸引。凭直觉,他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家电热会形成冲击每个家庭的惊涛骇浪,生活文明化,生活电气化不可避免地将带来一场家庭革命。在这场家庭革命中家电动力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1938年,“松下”果断地成立了专门生产马达的“松下电动机公司”,其实在这之前,“松下”就已经把生产干电池的小厂改造为生产小型马达的基地,这一举动曾引起社会的许多不解,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许多记者围绕这个问题与松下展开辩论。

记者们问道:电机就其分类讲,归于重工业系统,向来对家电感兴趣的松下电器为什么要涉足这一领域?这是否意味着家电前途黯淡?”松下幸之助淡淡一笑:“转产马达,不仅说明家电前景并非黯淡,而且是为其蓬勃发展做准备。”

看着记者们的茫然神态,松下进一步指出:“诸位的家庭中或许还没有使用小型马达,但有的家庭已经开始,比如电风扇、小型水泵等等。再过几年你们就可以看到,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必然会借助某种动力启动。美国的家庭马达已由每户一台增加到几台,日本很快也会这样,只要一按电钮,一切都动起来的时代不久就会到来。”

松下幸之助真是语惊四座,他敏锐的洞察力和科学的预见,不仅使记者们折服,而且也被时代所证实。经过20世纪40年代战乱的短暂间隔之后,家电热的狂潮终于席卷全球,家用电器的心脏——马达的需求量也达到空前水平。20世纪50年代初期,仅“松下”的门真马达厂日产量就达5万台。

松下幸之助就是这样,凭借他那敏锐的观察力和科学的判断力,审时度势,深谋远虑,在家电热的热潮中扶摇直上,朝着国际市场阔步前进。

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战败投降之后,麦克阿瑟将军率领联合国占领军进驻日本。为了消灭军国主义,要彻底解体可能成为其复活的原动力,占领军对日本“财阀”实行严厉的“整肃”。这样,三井、三菱、住友等13个大公司被列为“整肃”的指定对象,“松下电器”也是其中之一。

按照占领军规定,凡被整肃的财阀,将冻结其一切财产,并在指定的时间内开除财阀领导人的职务。尽管松下对被划归“整肃”之列感到冤屈,数十次向占领军申述,但仍没有逃脱被“开除”的厄运。

然而,出乎松下意外的是,他所培育的“松下精神”解救了他。由1.5万人组成的工会组织——松下电器“劳动组合”,向占领军当局提出了解除对“松下”整肃的要求。

这种工会组织当时属于占领军所培植的“民主化”产物,因而当局决定对“松下”重新调查。由于工人说尽好话,松下幸之助很快便化险为夷,又重新回到松下王国的宝座。

战后的日本,由于国际势力的干预,政治和经济的相对独立性越来越小,特别是在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占领军实行对“财阀”的“整肃”,以民主方式改革其政治经济以来,这种特点更加明显,日本经济已与世界经济连成一体。

这种新的经济格局和环境给企业界带来新的挑战,能否顺应形势,在新的环境里谋求生存和发展,便成了日本企业家值得深思的首要问题。

1951年,刚刚从“整肃”中解放出来的松下幸之助,本能地意识到“既然与世界在一起”,松下电器就必须以全新的方式“再次创业”。他认为,松下电器自创办以来,经过30多年的艰苦努力,尽管在各方面都获得了重大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已成为过去,新的形势要求“松下电器”不能拘泥于过去的陋习,必须以新的志向和新的目标来迎接事业的日新月异,要以新的气魄“向着世界开创日本以及日本人的未来”。

新的形势迫使松下认识到,事业的发展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因此,他决心要像30年前独闯东京那样去闯世界。

1951年1月8日,作为“松下电器”走向世界的象征,松下幸之助第一次去美国,他要考察一下美国对于日本具有多大的市场价值;在经营方法、设备、资金和技术方面,松下可以得到哪些借鉴和帮助。出访的更大目的是,他极想知道美国人靠什么使国家如此昌盛强大,美国企业又是靠什么保持兴旺发达。

在他看来,日本与美国用于产品的原材料相同,价格相同,卖价也大体相同,甚至比日本的产品还要便宜。不同的是美国工人的工资高于日本10倍,成本显然应当比日本高得多,然而美国的公司仍能获利,而日本的公司却出现亏损,原因到底在哪里呢?他要亲身观察、研究一下。

一个月的美国之行,使松下大开眼界,他发现美国是世界上最彻底的“民主”国家。从西欧大陆移居的人们,都是从一无所有开始的,依靠实力为主的激烈竞争开创了事业,求实和冒险精神带来了高效率和高效益。

从生活到事业,从政治到经济,合理的社会结构使封建思想没有一点可乘之机。相形之下,具有2000年古老历史的日本,封建势力像藤蔓一样布满全身,在美国通过一个简短的电话可以解决问题,在日本却要通过一系列繁琐的程序才能处理。

通过对企业和经济的考察,更使他耳目一新。日本人没见过的电视,在美国已超过700万台,收音机已超过1亿台,350人的流水线可以日产扩音器15万个,-个女工工资远远超过日本专业制造商的经理。

美国的所见所闻,使松下深有感触,他认为体制的民主化和企业的科技化,是美国发达的根本原因。如果能把美国的先进经验有机地渗入日本优秀文化,他相信他的“松下王国”也会变得更加发达。

访问美国归来的松下再也按捺不住了,他决心以新的姿态把“松下电器”推向国际化。为了改变“松下电器”的观念,他首先在这个王国里展开了关于“民主”的广泛宣传,在他亲手创办的《PHP》——“靠繁荣带来和平与幸福!”杂志1951年5月号和7月号上,连续发表他题为《为何需要民主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实质》两篇讲话。

他指出“民主”是达到繁荣的最可靠之路,强调民主“就是让每一个人的智慧和才能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他认为,单靠传统文化只能使松下人的效率达到一定水平,而松下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他跨入国际竞争的先决条件。

◇引进技术全面发展

他以现身说法的方式向松下人强调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商品化的重要性。他指出现代技术不仅使美国人提高了效率,也为他们创造了财富和价值,对于“松下电器”来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果不能尽早地掌握和研究新技术,在激烈的国际较量中迟早要被淘汰。松下幸之助正是站在这两个战略制高点上,使“松下电器”紧随时代步伐,跨入了国际行列。

1951年中,松下公司成立第五事业部,专门接纳新技术,寻找技术合伙人,同年10月,松下幸之助二次访美,绕道欧洲与技术先进的荷兰飞利浦公司就技术合作问题进行了初步洽谈,1952年11月,在他第三次出访时,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在日本大阪建立松下分公司——松下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这次合作的确表现出松下幸之助作为企业战略家少有的气魄和胆量。掌握先进技术的飞利浦公司提出刻薄的条件,要求双方共同投资6.6亿日元,飞利浦却只需缴30%的股金,而且不需实际缴纳,而是以技术指导费用的名义抵付。

这说明一切费用要由松下一方承担,而当时的松下全部资产只有5亿日元,拿出这么多的钱!划算吗?一旦失败对松下将意味着什么?

尽管松下有些不安,但他相信自己的经营能力,只会成功不会失败,美国人不正是在风险之中取得成功的吗?况且划时代的先进技术已经显示出了时代的价值,他坚信前景一定会光辉灿烂。事实也正是如此,具有世界屈指可数的规模与设备的松下电子工业株式会社,很快就发展成为拥有资产110亿日元,年销售额870亿日元的超大企业。

继与飞利浦合作之后,松下不仅多方面的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而且在国内也开始了一系列的合作与兼并。从20世纪50年初开始,一些经营逊色而拥有先进技术的冰箱、冷气制造商、电视、收音机制造商和唱片、电唱机制造商都先后并入“松下”行列,在“松下”统一经营下,脱胎换骨,重新焕发出活力。

随着企业制造功能的增加,松下电器生产的商品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日新月异。1952年,日本人盼望已久的电视机问世了:1953年,电冰箱、无线电话筒出现了;1954年,吸尘器、排油烟机、自动炊具也进入了居民家庭。紧接着各种高质量的彩色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录像机也先后冲向市场,到1960年,仅电视机产量就突破100万台。

通过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技术引进、兼并和合作等一系列再发展措施之后,“松下电器”无论是产品种类还是生产能力都得到迅速发展。1956年生产销售额为220亿日元,1960年已高达800亿日元。5年期间,平均年增长率30%。

此时的松下已经认识到,狭小的日本市场不可能满足它的高速发展,走向世界的松下时代已经到来。松下幸之助决心要在“经营的松下”形象基础上,在国际上再塑造一个“销售的松下”形象。在他亲自制定的“一定要在海外称霸,一定要在海外竞争中取胜”的战略纲领指引下,松下电器迈开了大步,毫无顾忌地向国际市场冲去。

1953年,松下首先把驻纽约办事处——“美国松下销售公司”作为进入海外活动的主要据点,紧接着又在国内组建了专门谋划运筹攻占国际市场的中枢机构——国际本部。在他亲自指挥下,海外开拓工程进展迅猛。

1954年松下电器出口额仅为5亿元,4年后已发展到32亿元,增长了6倍;到1962年又猛增到130亿元,占松下电器总产值的12%。

然而,这并没有使松下得到满足,为了实现1951年他所强调的“向着世界开创日本以及日本人的未来”的更大目标,松下幸之助把“开发国际市场”,争取“海外称霸的计划”放大成一个更大的战略计划——联合国内同行,攻占国际市场。

1964年9月10日,在东京面对皇宫的豪华旅馆皇宫饭店里,日立、松下、三菱、三洋、夏普和东芝公司负责电视机生产的领导人,在这里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这就是一直到1977年为止的每月“十日会”。主要目的是研究实施由这六大企业的主要决策者就产品销售达成的有关协议。

20世纪60年代刚刚发展起来的日本电器,主要竞争对手是美国的电器产业。为了尽早地占领国际市场,击败美国对手,“十日会”以不成文的方式秘密决定,日本各厂家的电视采用两种销售价,即国内高价销售,国际低价“抛售”。在日本最低价格700美元的电视机,在美国只卖400美元左右,比美国产的电视机便宜40%~60%。为了早日打开美国市场,他们还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收买和雇用美国的代理商。

通过周密的努力和准备,他们终于撞开了美国市场的大门。1964年,松下、东芝、日立等几家公司,开始在美国市场上以低价倾销了大量台式及手提式彩色电视机。在成千上万价格便宜的日本电视的冲击下,美国电视产业很快就乱了阵脚,不久就有八家电视厂商和几家规模较小的公司被排挤出该行业,许多大厂家也被冲得落花流水。

在美国半导体产业界中,最大厂家摩托罗拉在电视机生产方面曾一直独占鳌头,早在1959年就已经在日本设立了分公司,尽管几年来也遭到日本电器的冲击,但仍不失为日本电器的强硬对手,1973年摩托罗拉决定采用同样办法,以33万日元的价格在日本市场销售大型落地彩色电视机,因为松下同样的产品在日本的卖价高达57万日元。

然而,在日本有着举足轻重的松下,说什么也不能让摩托罗拉的想法得逞。于是,便向摩托罗拉提出了一个令他们无法拒绝的条件,松下不惜1亿美元的代价买下摩托罗拉向日本销售的电视机制造权,交换条件是,摩托罗拉同意把在美国国内及台湾的所有工厂,一律停止电视机的生产业务。就这样,松下把在日本惟一具有竞争能力的美国大企业排挤掉了。

紧接着三洋又以破产价格收买了沃维克公司。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已有十家电视机生产厂商相继消失,只剩下杰尼斯、美国无线电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三家了,然而几年后,美国无线电公司也不得不把电视机制造技术和专利卖给日本。最早控制无线电及电视机制造技术的美国厂商,在日本电视机的冲击下,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不得不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与世界强手激烈的竞争中,松下电器得到了长足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起,“松下”一面向世界发动销售大战,一面向海外扩充势力,相继在东南亚、中南美、非洲等地设立海外生产工厂和分公司。

到了20世纪80年代,白手起家的松下,终于将松下电器产业公司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超级集团。它拥有资产总额达1.6亿日元以上,员工超过11万人,还拥有110家工厂,23所研究机构,70多家海外制造厂和分公司,近3万多家产品经销商,生产现代电子产品多达上万种,行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掌握专利超过5万多项。为了使“松下王国”能长久不衰,松下电器又进一步地从家用电器领域朝着工业、交通运输等行业进军。

◇松下幸之助的光辉业绩

松下幸之助经过50多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斗所创造的辉煌业绩,使他成为世界上令人瞩目的超级企业家,赢得了多方面的赞誉和嘉奖。

日本早稻田大学、同志社大学等分别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日本天皇先后为他颁发过“绀绶褒彰”、“二等旭日重光勋章”、“一等瑞宝勋章”及“一等旭日大绶勋章”;荷兰女王授予他“经济合作友好功绩奖”;比利时国王授予他“王冠勋章”。

日本人称他为“财界元老”和“日本电子之父”,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美国《生活》杂志把他誉为“最高产业者”、“最高改革者”、“民族思想家”和“最畅销书的作者”。就连前苏联第一副主席米高扬也认为,松下幸之助是他最佩服的日本人。

面对这一切,人们不能不感到惊奇,松下幸之助到底靠什么创造出如此巨大的丰功伟业?每当遇到这个问题,松下总是淡淡一笑:“靠的是走在时代的前面。”尽管松下幸之助说得是那样的轻松自然,然而他确实道出了“松下王国”发展的真谛。

松下幸之助的确是这样一个人,他具有强烈的超前意识和把握未来的本领,“松下王国”的创立、发展和腾飞的每个历史过程,都充分显示出他这一超凡越俗的才能。

1917年,松下幸之助在确定自己事业的方向上,靠的就是这种强烈的超前意识。严格地讲,松下幸之助能与电器产业结下不解之缘并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他的祖上经营土地,父亲从事米行,而他进入社会首先是涉足商业,所有这些都与电器制造相隔甚远,况且有关电的行业在当时只是凤毛麟角。

然而年轻的松下却能借助于电灯的一闪之光,看出遥远的未来。他深信电作为一种新式能源,在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带来更大的欲望,灿烂的电气时代如同电灯一样将会照遍人类生活的每个角落。因此,投身电器制造,也一定会前途灿烂。

尽管在创业伊始,他就受到了挫折和打击,然而,这种超前意识使他具有坚强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正是由于“走在时代前面”才使得“松下电器”得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二次大战结束后,世界恢复了新的和平。遭受战争创伤的人民,在新的和平环境里又重新燃起生活和工作的热情。松下幸之助又“超前”地看到“新文明”将带来世界性的“家电热”,对于“松下电器”既是一次发展壮大难得的机会,也是一次艰巨而严峻的挑战。

松下幸之助正是凭借“走在时代前面”的预感,大刀阔斧地进行机构调整和技术改革,从而使“松下电器”在新的挑战和机会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初,松下幸之助第一次访问美国和西欧时,使他发现,欧美强大的生产力,主要基于民主的体制和现代的科技,尽管日本在这些方面还相当落后,然而这一趋势将是历史的必然。松下幸之助于是把握住了这一超前趋势,在日本产业界率先进行了民主体制改革。

政策上给予员工充分的自主权,建立了合理的劳资体制和劳资关系;经济上他改革了日本的低工资制,使员工工资超过欧洲,接近美国水平,并建立了必要的职工退休金制度,使职工的物质利益得到充分满足;在劳动制度上实现每周工作五天制,这在当时的日本还是首创。松下幸之助认为,这一改革并非单纯增加一天休息,而是为了进一步促进产品的质和量。好的工作成就产生愉快的假日;愉快的假日情绪会导致更出色的工作效率。

60年代,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刚刚兴起时,松下幸之助又及时抓住这一趋势,在“松下王国”里大搞技术改革和引进,特别是与飞利浦公司进行技术合作时,使他清楚地看到“技术与商品一样也是可以买卖的东西”。

这一观念的改变,使松下公司从此开创了一个新领域——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研究机构原来的“中央研究所”很快就扩展到20多个,势力雄厚的科研力量,不仅使松下电器从此有了自己的新技术,而且技术转让作为一项大宗生产,几乎遍及全世界。

纵观松下电器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到随着人类文明进展,松下电器总是闪耀着时代的光彩,它由小而大,长久不衰,每一步都准确地踏着时代旋律,每一个发展都是建立在时代潮流的基础之上。

1961年,65岁的松下幸之助在向女婿松下政治移交“松下王国”的管理时,浮想联翩。他第一次从哲学的角度冷静地考察了自己的人生,使他宽慰的是,虽说人生一次,草木一秋,他却开创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他不仅为人类创造出众多灿烂的家电文明,也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时代的光辉形象。世人经常赞誉他是“经营的松下”、“销售的松下”、“技术的松下”和“马不停蹄的松下”,他也的确得之无愧。

随着人类现代文明的发展,现代家用电器潮水般地进入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领域。它们给人类带来了欢乐,送来了温暖,也提高了效率。在成千上万种“家电”中,“松下”电器一直备受人们的重视和青睐。它的产品功能齐全,质量讲究,而且在它的背后似乎还蕴藏着某种传奇色彩。这些都源于它的创办人——日本现代“经营管理之神”松下幸之助,就是他通过70多年的努力,使原来由100日元起家的三人作坊一跃成为拥有资金上万亿日元,职工数十万的现代化跨国企业。

同类推荐
  • 公司不教,但要你懂的财务常识

    公司不教,但要你懂的财务常识

    本书内容包括:管财要管什么、管理者更要看得懂财报、贯穿全流程的财务管理、明明白白发工资等。
  • 唐僧凭啥领导孙悟空

    唐僧凭啥领导孙悟空

    唐僧论武功,不与三个徒弟在同一级别上,论办事能力,他不及孙悟空的小指头。孙悟空哈一口气,都可以把唐僧吹到十万八千里远。也就是这个看似文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成天阿弥陀佛不离口的高僧,却领导着天底下最优秀的团队,跋山涉水战胜众妖群魔。取得西天真经。唐僧不是以力胜人,而是以智服人,以德服人,以仁服人。他高洁、勤奋、率性、清廉,处处闪现人格魅力:他管理水平超一流,善用心理学、领导学管理并收服众徒儿。公关能力超强,左右逢源,广结善缘,博得高层青睐。危急之时终能化腐朽为神奇。唐僧是真正的优秀的领导学开山鼻祖。
  • 尚品宅配凭什么?

    尚品宅配凭什么?

    云计算、个性化定制、免费设计……看到这些词,你能想到这是一家从事家具制造的企业吗?这就是尚品宅配,一家成立将近十年,每年依旧保持高速增长的企业。它的商业模式,不仅受到业界的疯狂学习和模仿,并被互联网大佬阿里巴巴的高管推崇为“C2B模式样板”,更是前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眼中的“朝阳企业”!一家制造企业如何与计算机与网络结缘,更与云计算这样的名词联系在一起?本书为您讲述尚品的故事,剖析它逆生长的商业模式。所有的秘密,请听作者娓娓道来……
  • 成为胜任的CFO

    成为胜任的CFO

    本书介绍了我国CFO的现状和财务管理的现状,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以功能法构建了我国CFO的能力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CFO能力框架的实施方法。
  • 商务谈判

    商务谈判

    张国良、赵素萍老师所著的《商务谈判》的九章内容主要包括谈判的起源及其作用;商务谈判的原则要领及其程序;商务谈判心理及作用;商务谈判沟通从说、听、问、答四个方面阐述了商务谈判中的沟通技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武极巅峰

    武极巅峰

    实力至尊?可以有!傻傻美女?可以有!于是呼,萧御同学开始了他在真炎大陆的翻天覆地之旅。规矩?木有规矩!原则?搞的就是原则!职业?神马都是浮云,唯有全能才是王道!
  • 巫术贤宗

    巫术贤宗

    未来的一次时空试验中,不稳定的时空乱流席卷了一座小城,造成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时空错位
  • 道途者

    道途者

    因一次穿越,成为废物莫寒,家族因他被灭,未婚妻退婚…………且看他如何扭转乾坤。
  • 指动苍穹

    指动苍穹

    指骨,指骨。。。还是指骨。。。由短短的一节指骨牵扯出的一个故事:没有绚丽多彩的魔法,只有稳扎稳打的武学,大幕将在这个世界拉开,种族祸乱,高手横行,强者为尊的世界,一段爱恨情仇......且看这世间谁主沉浮!!!!
  • 一叶枫

    一叶枫

    一段书院求学记,他和她由结义兄弟变成今世侠侣。本是两情相悦,奈何身边有一群美男在孜孜不倦地挖墙脚……
  • 女炮灰逆袭系统

    女炮灰逆袭系统

    绝色貌美,敌不过清秀面容。千金小姐,比不上贫家少女。豪门世家,却仍旧惨遭破产。直到这个名为“炮灰逆袭系统”的东西出现在她眼前时,宋凝才明白:原来,这一系列的惨剧,不是因为她不努力——而是因为她是一本言情小说中的女二号。俗称“炮灰”。意外得到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可以改变既定的命运。那么,剧情还会如名叫“玛丽莲·琉璃·梦儿”的作者所愿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末世倒爷

    末世倒爷

    现实中的基本生活物资,在末世成为最紧销的商品。末世里的黄金钻石技术,在现实就是最土豪的代言。依靠两个世界的优势互补,赵文昊意外成为地球修真门派昆吾派掌门,并可穿行末世与现实,于是,他便开启了倒爷生涯!统一末世,得到世界本源成为一界之主;扬威修真异能界,指挥地球保卫战,大战外星人,组建地球联盟。穷矮搓变身高富帅,攀登人生巅峰,打造出庞大的赵氏帝国,成为地球联盟首席执行官。“别跟哥谈什么理想,哥要做的是全球最牛逼的倒爷!”
  • 那年常忆

    那年常忆

    不论往事是否如烟,回忆起,总是令人感慨。这是一本关于我与我的朋友的故事,看看,或许有所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