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983300000012

第12章 经营银行的鬼才阿马迪·基安尼尼

美籍意大利后裔阿马迪·基安尼尼(Giannini Amadeo)是一个领先时代的商业经营鬼才,他所创办的美洲银行(Bankof America)起始于1904年,如今已被公认为当今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

回首基安尼尼所经历的79载人生旅途,实属一部融白手起家的艰难辛酸、一往直前的开拓精神和弱肉强食、尔虞我诈、无情手段为一体的触目惊心的金融业发展史。阅读和了解基安尼尼的经历,使我们得以充分体会他的成功之道——勇于开拓进取,敢为天下先。

勤奋和智慧是财富之源。阿马迪·基安尼尼,在短暂的一生中之所以能积蓄起亿万家财,创办起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美洲银行,都始于他的勤奋。在家庭的熏陶下,从少儿时代开始,阿马迪就懂得了劳动的艰辛,以及收获的欢愉,每天早晨五点钟起床工作,工作三四个小时之后,再去学校学习,经过多年的磨砺,使得他成为一个年轻的、经验丰富的批发商人。作为一个批发商,勤奋是其得以成功的原因,尽管阿马迪进入银行业有一个很好的契机,但是,如果没有做中盘商生意的成功,就不可能获得这个机遇。作为一个成功的银行家,他的智慧源于他的勤奋,源于他对农民、对处于社会底层贫民生计的了解。他7岁时在农田里和父亲一起劳动,亲眼目睹了仅为1美元借债,父亲被人枪杀的场景,所以从童年开始,对借贷、对高利贷就有了深刻的认识,这正是他日后从事银行业,把为贫民服务作为自己银行宗旨的原因。在遇到自然灾害时,他能采取与其他银行相反的作法,及时地帮助灾民,同时也使自己经营的银行业务迅速扩大,声名鹊起。

加上对农民实行无息贷款的举措,使美洲银行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终成大业。

1870年5月16日,阿马迪·基安尼尼在美国加州圣诺耶的一间小木屋中出生了,他的父亲路易斯·基安尼尼,母亲维吉妮娅在不久前才从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热那亚移居到美国,阿马迪的出生,给这对年轻夫妇带来了无限的喜悦。这时,路易斯·基安尼尼22岁,维吉妮娅年仅15岁。

热那亚位于伦巴底平原西南方,面对着温暖的地中海。基安尼尼家族狭小的葡萄园就在热那亚郊外,虽说他的家族属于中等阶层,生活还算过得去,但众多的孩子,迫使路易斯和邻近村子里的青年一样,远离家乡到法国、德国或者更远的地方去谋生。

热那亚是统一意大利运动的发源地,也是英雄加里波第出征的港口。从十字军时代起,热那亚就成为地中海沿岸极繁华的城市,这些事实总是使维吉妮娅引以为傲。

当时,意大利刚由伊曼纽二世统一不久,在此之前曾被拿破仑征服,更早则在东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及法国波旁王朝的统治之下,它隶属于中欧大国的时间相当长,这段时期是意大利政治的空白时代。

也许正是这些历史的原因,当1868年这对年轻人在故乡热那亚郊外的小村落教堂里举行婚礼的时候,看上去仿佛还很天真浪漫、年幼无知的小女孩维吉妮娅,却有着伟大的梦想:“带我到美国去!我已厌倦了狭小贫穷的意大利。”后来,14岁的新娘在洞房花烛之夜又向新郎轻声要求道:“亲爱的!请你发誓……到加利福尼亚之后,一定要买下农场和牧场!”

然而,阿马迪并没有出生在农场或者牧场里,他出生的小木屋的外面挂着一块“瑞士旅馆”的招牌,这是父亲路易斯·基安尼尼靠着借贷而租赁经营的一栋简陋的客栈,这栋木屋共有20个房间。每天晚上,附近的意大利移民都到这里喝那种圣塔克拉拉所特产的葡萄酒。他们喜欢打牌、赌博,所以经常聚会。

由于小店生意兴隆,不久路易斯夫妇就攒下了一笔钱。于是,这对为开创新生活而不懈奋斗的年轻夫妇决定卖掉破旧而简陋的“瑞士旅馆”,按照他们当初在热那亚出发前的誓言,买下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这块地坐落在圣诺耶和旧金山湾之间,圣塔克拉拉盆地正中央一块叫做“阿尔比索”的未开发地上。面积为40英亩(约4.9万坪)。

移居阿尔比索以后,在未开发地临时搭起的简陋小屋中,维吉妮娅又生下了次子亚特里奥(1874年生)和三男乔治(1877年生)。亚特里奥长大以后不仅和他哥哥阿马迪·基安尼尼一样成为了一名杰出的银行家,而且还是一位著名的医生和好莱坞创始人之一。可见,年轻夫妇路易斯和维吉妮娅的不懈奋斗精神,对子女们日后的成长、成名有着很大的影响。三个孩子的童年,都是在父母勤劳奋斗的影响下度过的。

◇奋斗的童年

阿马迪7岁以前的生活,一直是清寒但欢愉的。清寒磨练出勤劳,而欢愉则来自奋斗后的收获。阿马迪每天早晨5点就得起床,除了星期天,每天早上他都要和父亲一起将杏子用货运马车拉到运河岸边,就这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当时,在旧金山的码头形成了一个拍卖市场,这是由于各种蔬菜和水果都要从运河岸输出。第一班船在早上7点半开出,如果迟到就不能交货,所以父子俩人每天天没亮就得起床,赶完早市,阿马迪便到圣母院小学上课。这是一所小得不能再小的学校,它总共只有一间教室。

阿马迪在学校的成绩中等,他对于如富尔顿发明汽船、或富兰克林发明印刷机这样的课程,一点儿兴趣也没有,倒是数学成绩很突出,一直是全班第一。放学以后,从下午直到黄昏,阿马迪都在田里帮忙犁田、引水灌溉,样样都干,是父母不可缺少的好帮手。辛勤的工作、规则性的生活和父母勤劳奋斗精神的影响,为阿马迪日后成功、扬名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77年的一天。在阿马迪和父亲辛勤耕作的田地里,突然“砰”的一声枪响,震耳欲聋,似晴天霹雳。阿马迪顺着枪声传来的方向跑去,只见父亲倒在田间,鲜血流了满身。“爸爸!”阿马迪拼命叫唤着,然而父亲躺在他小小的胳臂中,再也不能回答了。

葬礼过后,阿马迪才从母亲那里得知,杀害父亲的凶手是同村种植葡萄的意大利移民,而动机仅仅是为了1美元的借款。长大以后,阿马迪·基安尼尼并不常提起父亲因为1美元而招致的杀身之祸,然而这件事在他心上烙下的伤痕是无法抚平的。

父亲去世后,母亲维吉妮娅这个坚强的女子,她一人将三个儿子照顾得无微不至,40英亩的果园也弄得井井有条,称得上是女中大丈夫。7岁的阿马迪身上的担子也不轻,每天要代替死去的父亲在田间浇水、除草,骑着马在田间来回奔忙。现在,他每天起得更早了,清晨4点半左右他就同母亲一起搭乘货运马车,把杏子送到运河岸边。

这时,同村的意大利移民中,有一个26岁名叫斯卡蒂那的青年。他在圣诺耶的货运马车行工作,十分同情维吉妮娅母子的遭遇,便把自己的马车借给他们用,那是他当时的唯一财产,他也用这辆马车在城中承揽运输业务。

斯卡蒂那非常爱这位22岁年轻漂亮的寡妇,尽管他知道维吉妮娅已经有了三个孩子,仍然向她求婚。维吉妮娅答应了他的求婚。阿马迪和斯卡蒂那虽是继子与继父关系,斯卡蒂那却把小阿马迪当成知己好友;阿马迪则叫他“爸爸”,这个称呼里仿佛隐含了“老板”的意思,此后,阿马迪一直叫他“爸爸”,直到1929年斯卡蒂那病逝。

1879年,即维吉妮娅和斯卡蒂那结婚后的第二年,他们将阿尔比索的果园和房子卖掉,带着三个儿子搬到了圣诺耶镇。维吉妮娅之所以想搬家,主要是考虑到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同时也想趁此机会去碰碰运气。

三年以后,大约是1882年左右,维吉妮娅劝说斯卡蒂那说:“到旧金山去吧!在旧金山你发展的机会比较多,旧金山很快就要发展起来。”于是,斯卡蒂那在旧金山买了一栋两层楼房,并到一家名叫葛里商行的果菜批发商店里工作。

过了不久,维吉妮娅又一次向斯卡蒂那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早些辞掉货运工的工作吧!亲爱的!你不妨试着自己当批发商!”对于12岁的少年阿马迪·基安尼尼来说,这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

批发中间商的生活极不正常的,而且十分辛苦,他们必须在半夜12点,或者说是凌晨零点开始工作,每当夜深人静之际,人们还在甜蜜梦乡的时候,斯卡蒂那父子俩喝过浓浓的咖啡,就赶着货运马车来到瓦夫码头,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等候船只的到来。

黎明前,首先到达的是沿圣瓦金河和萨克拉门多河顺流而下的船只。早上8点钟左右,从阿尔比索开来的船只靠岸。在瓦夫码头,拍卖市场的交易在船只一靠岸就开始进行了,喧嚣的人群随着每一艘船的靠岸而来回涌动。在充斥着买主与卖主讨价还价的嘈杂声的拍卖市场中,阿马迪一有不懂的地方就向继父请教,继父很有耐心,总是不厌其烦地把拍卖用语、辨别果菜品质及喊价的方法教给阿马迪。

拍卖结束后,他们便顺道在瓦夫的小摊上吃完早点才回家。瓦夫码头的早点对阿马迪而言是别有意义的,因为早餐经常有生蟹和生鱼,总是吃得不亦乐乎。阿马迪回到店中后,还要清洗完马匹和货架后再到学校去上课。

阿马迪小学一毕业,母亲就送他进了一所六个月的短期实务学校。这时,在维吉妮娅的再次鼓动下,斯卡蒂那卖掉了旧屋,买下了旧金山格林街42号的房子,新家坐落在被称作北海岸的旧金山湾八口处附近,位于旧金山市街最北端。这一带的意大利移民一天比一天多起来,此地也是旧金山被称做“约尔巴·布耶那”时的港都发源地。新家形状像海湾一样,窗子向外突出,很是壮观,在少年时代基安尼尼的心目中,这是最引以为荣的。

继父开了一个店,店名叫“斯卡蒂那商行”,做的是中盘生意,这是父子俩最擅长的行业,阿马迪只上了5个月便提前从实务学校毕业,到店里工作,成为一个好帮手,开始了父子联手创业的时代。虽然这时他才15岁,但已有一副成年人的体格了,他身高6英尺(约185厘米),体重170磅(约77公斤)。

阿马迪·基安尼尼长得极像生父路易斯·基安尼尼,高挺的鼻子,稍长的四方脸,轮廓分明,瞳孔很深,两眼之间几乎没有距离,三角眼睛总是从深处泛出冷冷的光芒,这点倒是酷似母亲维吉妮娅。此外,15岁的阿马迪性格快活爽朗,从不叫苦,这大概又是来自乐天派的父亲吧。

◇商业奇力

斯卡蒂那商行的业务发展迅速,不久便赚了很多钱,这是由于店面坐落在靠近瓦夫的华盛顿街,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形优势;更重要的,则在于斯卡蒂那父子的苦心经营。

黎明前瓦夫码头总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船只或货运车抵达后,多色人种便混杂到一起,有意大利人、爱尔兰人、中国人、葡萄牙人、叙利亚人、黎巴嫩人、罗马尼亚人、智利人等,另外还有俄罗斯人和犹太人,简直如同一个大战场。

中盘商最忙碌的阶段是凌晨到正午前这段时间。正午时的店里是空无一物的,因为在正午前就必须把从瓦夫买来的商品卖给批发商,这些批发商们乘货运马车到店中取货。

中盘商成功的秘诀,在于讨价还价,尽早分辨货物的品质,确切掌握批发商的需要,并且在不赔的情况下,比其他的中盘商抢先一步降低12美分的卖价,这些都要依靠长年累月的经验才能培养出来的商业敏感,而阿马迪很快就抓住了窍门。

不仅如此,每天正午以后,阿马迪总是向店里一位名叫提姆的苏格兰籍老掌柜请教,不久,他们成了好朋友,并且阿马迪从老掌柜那儿学会了簿记,增添了经营管理的才干。

斯卡蒂那商行逐渐兴旺起来了:它凝聚着阿马迪辛勤而卓有成效的工作精神,15岁的他已被人们刮目相看,称作“斯卡蒂那小开”。

阿马迪被同行们称作“斯卡蒂那小开”后不久,又赢得了“凌晨的商业奇才”的雅号,而这时他不过才17岁。

商业奇才最初得出的“基安尼尼商法”第一号秘诀是,详细记录在瓦夫码头靠岸的船只种类和靠岸时间。他在记录中写道:“凌晨四点,罗马尼亚船到站开始拍卖番茄,要特别小心罗马尼亚人,因为在他们的番茄中曾经发现蛇,中国人和犹太人对价钱锱铢必较,中国人甚至比犹太人更苛刻一些,叙利亚人、黎巴嫩人也对金钱相当仔细;但更要小心不要被阿拉伯人骗了……。”

作为经营果菜生意的中盘商,“基安尼尼商法”的第二号构想是,在未收成前就与农民订立收购作物的契约,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社会对果菜的需求量愈来愈大,这时,阿马迪的着眼点已不再是拍卖市场,是供应果菜的新开发地区,而销售目标则集中在萨克拉门多。

他直接骑马到内华达山麓溪谷地带的萨克拉门多盆地去做契约买卖,与每天清晨站在旧金山的瓦夫码头上等待顺萨克拉门多河而下的果菜船比较,一方面可以取悦于农民,另一方面价格也便宜了许多。不过,由于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很大,这种投机商行为势必要冒很大的风险,阿马迪时常思考着这个问题,该如何将这种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阿马迪总是亲自骑马前去做生意,而不采取搭船溯萨克拉门多河的方式,这是因为散落在萨克拉门多盆地的农家,并不只限于萨克拉门多河畔。而且骑马前去,速度比乘船快得多。虽然那时候还没有“时间就是金钱”这个口号,但阿马迪总是把时间看得胜过一切。

一到达目的地,他就立刻展开谈判。“霜害的可能损失,由双方共同负担,我所出的价码可以说是最公正合理的了。你不吃亏,我也不至于平白损失,而我绝对没有想占便宜,大捞一笔的意思。”听了阿马迪这番颇具有说服力的话以后,大多数农家都首肯交易。

阿马迪从不说谎,因此很受对方信任,尽管其他中盘商也极力想和农家达成买卖契约,但他们都不是阿马迪的对手。常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是,阿马迪每签完一份契约,就在这户农家的门上贴一张大纸,上面写着“您辛苦了!该农家已签订契约。斯卡蒂那小开上。”晚了一步的中盘商看了纸条,都恨得咬牙切齿地说:“这个乳臭未干的浑小子!”

“商业奇才”的另一项得意之作是,使原本在加州极为罕见的柳橙和葡萄柚成为加州的特产,使葡萄柚占领全美餐桌。

1887年的一天,刚过正午,斯卡蒂那商行店里空了下来,阿马迪整理完床铺,清洗完马匹,便坐到桌前专心致志地在纸上书写着。“喂!阿马迪,你一个人埋着头在写什么?对啊,你年纪不小了,是该写情书了!”斯卡蒂那站在阿马迪背后笑着问道。

“不错!是‘情书’!你知道吗?听说最近市场上对抗橙和葡萄柚有了新的需求,说到柳橙和葡萄柚,听说圣阿那的塔斯丁公司的品质最好,我们买进来看看,好不好?”阿马迪说。

“柳橙、葡萄柚?圣阿那?那不是在洛杉矶以南30英里的地方吗?”

“我打算和他们直接交易,所以才写‘计划书’的。反正塔斯丁公司也不可能把货运到拍卖市场吧。”“傻瓜!天下哪有这种笨蛋会大老远地把柳橙从圣阿那运到旧金山来呢!”

“圣阿那的人口少,所以需要量不多,不过,只要能运到旧金山来,售价一定会提高很多,这种新品种的水果扣掉运费后也一定还大有赚头。”

斯卡蒂那对直接经手新产品柳橙和葡萄柚的构想,事实上很感兴趣,但仍用半嘲弄的口气开玩笑道:“要是真的赚了大钱,我就给你买金表!”

不久,柳橙和葡萄柚从圣阿那送到了斯卡蒂那的店里,阿马迪的“情书”攻势果然奏效了,此举不仅使柳橙和葡萄柚成为加州的特产,使葡萄柚成为全美家庭早餐不可缺少的食品,同时也使斯卡蒂那商行名声大震。于是,斯卡蒂那眯着眼,高高兴兴地进城给阿马迪买金表去了。而这时的阿马迪,年仅17岁,真是个令人惊异的商业奇才。

1892年,22岁的阿马迪通过不时地送去鲜花和拿手的情书战术,战胜了情敌,赢得了一位年轻女孩的芳心,终于与克罗琳达·克涅尔结成眷属。后来他们俩生了三个孩子,长子叫马利欧,次子叫巴基尔,女儿取名为克蕾亚。

克罗琳达家在旧金山北海岸是个有钱人家,阿马迪的中盘商事业也已经发展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就经济状况而言,两家可谓是门当户对,但是,克罗琳达的父亲作为哥伦布储蓄暨贷款银行的创始人,却对阿马迪后来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银行界巨子起了积极的刺激作用。

◇闯入银行业

1902年,克罗琳达的父亲约瑟夫·克涅尔在两人婚后第十年不幸去世,这大大改变了阿马迪的命运。当时,他32岁,凭借岳父留下的股份,阿马迪·基安尼尼进入哥伦布银行的董事会担任董事。

他换下了作为中盘商行业的注册商标——深蓝色牛仔布工作服,这身装束一直让他觉得很自豪,穿上时髦的白衬衫和黑西装服,意气风发地走进了码头附近的哥伦布街上的哥伦布银行的董事室。阿马迪虽然在短期内便得到了下属的尊敬和爱戴,但常因为意见不一致,和该银行的创建者夫坎西发生激烈的争论。

两人发生争论的原因,并不在于阿马迪年轻气盛,而在于两个人大相径庭的对银行经营方针的看法。夫坎西根本就不赞成阿马迪的建议和设想,因为他对这位年轻人一直有成见,几经摩擦,明争暗斗,阿马迪终于不幸败给了夫坎西,向银行提交了辞呈之后,阿马迪迈着大步跨出了哥伦布银行,同时心里盘算着:“大不了开一家属于我自己的银行!”

然而,创业的艰辛和风险有许多是阿马迪始料未及的。此时,大量从欧洲来的外国资本纷纷涌入旧金山,造成了当地的美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相互对峙的局面。

美资银行中主要包括意大利裔移民夫坎西创建的哥伦布银行和沙巴波洛的意大利美国银行,以及经营铁路发迹的由查尔斯·库罗卡创建的库罗卡银行和作为夫坎西的坚强后盾的内华达银行。

而外资银行,则主要有三家英法银行,包括金融势力十分强大可支配伦敦、巴黎、维也纳和汉堡金融界的犹太人金融资本体系中的罗斯查尔银行,由法国人经营的伦敦及巴黎美国银行,由英国人经营的盎格鲁美国银行。旧金山的贸易界,当时被这三家外资银行控制着,但这些银行的兴趣根本不在储蓄和贷款上,而在投机事业方面。

在法国人开办的银行中,银行经理根本不屑于用英语交谈,而英国人开办的银行则压根儿看不上意大利移民众多的北海岸等地。

整个旧金山的金融界,这个时候呈现出一派战云密布、欲一试高低的景象,但在高手如林、竞争激烈的旧金山开办一家新的银行,绝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阿马迪遇到的第二个大问题是创业资本来源不足。当初他转手出让自己的中盘商经营权时,得到了将近10万美元权利金,但距离创建一个银行所需要的资本,还差得很远。

阿马迪只好去找一位曾就业于美国国家银行的朋友,他是一位爽朗的爱尔兰人,名叫詹姆士·法根,已至中年,却笑口常开。阿马迪在经营中盘商生意时,曾在他所服务的银行里开过户头,两人的关系很好。因此,阿马迪总是模仿意大利式称呼亲昵地叫他“贾克摩”而不称“詹姆士”。

一走进屋,阿马迪便迫不及待地说:“我决定开一家为穷人服务的银行,能不能教我开银行的方法?”贾克摩一如既往,二话没说,先是哈哈大笑起来,但笑声立即打住,因为他被阿马迪的眼神所震慑,阿马迪一副杀气腾腾的样子,瞪着双眼,像要吞噬对方似的。

那次谈话的结果,连熟知阿马迪的贾克摩也感到是那样的不可思议,他咕哝着:“没有大股东的银行,这哪是正常人的想法。”但事实上,这绝非是不可思议的事,阿马迪·基安尼尼和别人打出的牌不一样,他通过让鱼贩、油漆工等1000多个股东的加入,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并确立了为大众服务的银行宗旨。

一位常以报道内幕消息而闻名的优秀作家约翰·根舍就这样评论过他:“基安尼尼并没有个人资产,这是与摩根不同之处。基安尼尼终其一生,从未去过俱乐部,也没有加盟银行工会,这并不是因为美国社会孤立他,而是他脱离了美国的体制。”

◇独到的经营艺术

基安尼尼通过各种方法广招人才,甚至采用自掏腰包高薪挖墙脚的手段,争取到了像佩德里尼这样一位难得的人才,后者在使意大利银行迈向美国商业银行的成长过程中居功赫赫。

1904年10月17日,由阿马迪·基安尼尼创办的资金30万元的意大利银行在美国旧金山华盛顿街十字路口的一栋三层楼房里正式开张了。

早在意大利银行成立之前,阿马迪·基安尼尼与众不同的商业经营艺术已经日趋成熟,显示出他的独到之处。

1889年前后,作为中盘商的基安尼尼争分夺秒地驰骋萨克拉门多盆地到圣瓦金盆地间农业地带,他的人缘颇佳,而且对农家的家庭状况了如指掌,常把农家子弟和农民家族里的事挂在嘴边,他还是个很有耐心的听众,关于这一点,一般的中盘商是绝对做不到的。

站在对方的立场,为对方设想,是基安尼尼做生意的要诀。即使面临着现货行情下跌的状况,他仍会按原来所订的契约价格如数收购,以取信于农民,如果碰上行情上涨,农家们拒绝契约交货,他也会带着律师委婉地谈判,说服农家们如期交货。

用对方的语言谈生意是基安尼尼的另一个特长,比如与叙利亚人打交道说阿拉伯语,与墨西哥人打交道说西班牙语,而与中国人打交道则用汉语。

此外,一般的中盘商都是带着酒,请农民们一块吃饭,妄想用好酒好菜来达成交易,结果却是自己喝得酩酊大醉,一事无成。基安尼尼从不这么做,他每到一户农家,就迅速果断地与对方签订契约,因为农民们都日出而作,晚上如果在农民家里耽搁太久,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第二天的作息。

1889年,年仅19岁的基安尼尼别出心裁地想出了一项新兴事业,无息贷款给农民,一天夜里,父子俩在家里交谈,基安尼尼向继父讲了想把钱贷给农民的打算。

斯卡蒂那略有些责备地说道:“贷款?你说要从事放款行业?”母亲维吉妮娅更是严肃斥责道:“难道你忘了,你死去的爹就是为了1元美金的贷款才被杀身亡的!”

“不,我并不是要放高利贷。我骑马来往于乡间,深深感到萨克拉门多和圣瓦金农民的穷困,尤其是来自意大利的移民更是贫苦。为了要买来年耕作用的种子和农具,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农田充当担保品,以高利借钱,中国人也是如此。而那些位于旧金山的银行,却不愿意贷款给这些移民,因而使得高利贷在乡间横行不已。我的构想是,只要对方签约承诺将下一季的收获全部卖给我们,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先付款的方式将钱借给农民。”

“那么,利息呢?”继父斯卡蒂那有点惊愕地问。

“我不收利息。不过,只要能取得下一季收获的买卖契约,其利益难道会比利息少吗?我们可以将萨克拉门多和圣瓦金盆地的农产品卖到纽约去啊!”

这就是基安尼尼最初提出的“农业银行”的构想,这一构想和以后的实践,为基安尼尼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在基安尼尼担任哥伦布银行董事的时候,务农的外国移民,在收成不好、农民们连声叫苦的时候,往往贷给农民们一些钱,以缓解他们的燃眉之急。可惜,哥伦布银行的创建者夫坎西,没采纳基安尼尼这种向小户贷款的经营观念,最后导致了两个人的分道扬镳。

1908年,基安尼尼创办的意大利银行在旧金山蒙哥马利街与克雷路的转角处,新盖了一栋高达九层楼的办公大厦,开始了他新的经营格局。从青铜制的大门进来,踏在绒毯和大理石地板上,沿着楼梯便可以到达地下金库。一间职员用的小房间都没有,是这栋建筑物的特征,除了一楼柜台窗口有形式上的隔间,其余空间构成开阔的大厅,这种格局设计一直保持到现在,几乎所有美国银行的内部格局结构都沿袭了基安尼尼当年的设想。

分行经理拥有副总裁的头衔,他的办公桌一定位于一楼中央,这样,无论从哪一个角度,顾客都可以看到他。不是让分行经理监视客人,而是由客人来监视分行经理,这也是基安尼尼的革新之举。当时,基安尼尼自己的桌子就摆在一楼正中央。

在提供优良服务,扩大存款数额方面,基安尼尼更有他的独创之处。例如:早上开业的时候,基安尼尼就站在门口,对走进意大利银行的太太小姐们亲切地打招呼:“早安!第马奇欧夫人,请往这边走。”那位妇女被基安尼尼牵着手走到窗口前,她们只是储蓄3元或5元,而基安尼尼总是不厌其烦地亲自为她们填写姓名和住址。

如果听到客人在街谈巷议,基安尼尼也会从办公桌旁站起来,参加与客人的谈话。话题并不是有关钱财的,纯属闲聊,基安尼尼可以从中听到不少消息。

当他听说谁家的太太生小孩了,他便会留心这家的先生是不是会来意大利银行。假如这位先生真的来银行了,他就会迎上去,说几句祝福的话,并从口袋里掏出5美元:“恭喜你,来,这点钱当作贺礼。请开始为新生儿储蓄,存下一块钱吧!”

于是,客人就会把一块钱送进柜台,领到一张存折,然后捏着剩下的4块钱,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但在第二天,会有99%的顾客又拿着这4块钱存入意大利银行。热情和忠诚是最好的广告,意大利银行的顾客纷至沓来。

有一次,基安尼尼看到一个农家少年正往装番茄的大木箱里扔镍币。于是他问道:“年轻人,你在做什么?”少年高兴地回答:“叔叔,我在存钱,学校有存钱比赛喔!”基安尼尼不由大喊出声“学校存款”。于是,基安尼尼从这个少年的话里得到启示,开办了学校存款业务,这项业务仅在加州一地,一年就增加了25万多美元存款。

学校存款业务在目前已在全球普及推广,分布在各个学校里的各种各样的储蓄代办所,为银行提供了相当可观的营运资金,银行家们步基安尼尼之后,充分认识到了学校存款业务的重要性。

基安尼尼独到的经营艺术,还表现在他“顾客就是股东”,不搞大股东大资本家的经营原则,以及关于分行网的开设计划和实施步骤等许多方面。正是由于具有了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经营思想,经过不懈努力、奋斗,到了1918年,基安尼尼创办的意大利银行的分行数已增加到24家,总资产达9300万美元。

就其分行数来说,意大利银行成为全美最多分行的银行;就其存款金额来讲,则跃居加州的第四位,基安尼尼所有的计划都开始步入正轨。

于是,创办意大利银行之初就萌生的“称霸加州,向华尔街的摩根霸权挑战,进而称霸全美”的思想,在基安尼尼心底涌动起来。

从1918年开始,为了登上全美第一大银行的宝座,基安尼尼和他的家族不懈奋斗了近30年,如果从意大利银行创立之初的。1904年算起,这段不懈奋斗的历史更有40余载,但在草创时期,基安尼尼的成功迹象已极为明显,这还是1906年时的事。

1906年4月18日上午5时12分,旧金山湾爆发了强烈的大地震。位于旧金山北方320公里的俄亥俄州界森林中,曾经长满茂密的美国松的地方被夷为平地,温泉自地表喷向高空,大小车辆在路上横七竖八,在第一波地震平息后的10分钟,又袭来了第二波,这一次更为迅猛,将沿海市街上的许多房子震毁,地震又引起了大火,烧掉了旧金山的很多街区,整个城市上空笼罩着黑烟,公路两侧,茫然若失的男男女女坐在被毁的家门前。

慌乱中,基安尼尼和他的助手们历经艰险,抢救出8万元现金。在州长召开的紧急会议上,各主要银行的代表提出关闭银行六个月的主张,唯独基安尼尼力排众议,大声说道:“在这紧要关头,不打开金库,那银行是干什么的?”

这时,其他银行的代表脸上现出阴暗的神色,于是,基安尼尼又大声补充道:“我要打开银行,意大利银行明天早上在瓦夫开店营业,各位先生也请打开银行,若没桌子的话,来向我借或偷都可以!”他的声音有些颤抖。

第二天,由两个葡萄酒桶和一块门板搭成的露天银行在瓦夫开始营业了,往来的客户络绎不绝。到5月22日为止,基安尼尼的露天银行在瓦夫已经营业了一个月。这天早上,《年代报》上刊登了一则大幅广告,令旧金山各大银行的高级主管们看了都焦躁不已。

这则广告的文字是由基安尼尼亲笔拟定的,内容如下:“意大利银行恢复正常营业!地址是蒙哥马利街622号。”出人意料的是,广告一刊登出来,前来存款的人竟比提款的人还要多,鉴于火灾的教训,人们发觉与其把钱藏在床垫下或是衣柜里,再度被火烧得一干二净,不如存到基安尼尼开设的银行里安全。

大地震之前意大利银行只算是一家地方银行,因为它的顾客仅仅包括北海岸附近山区的意大利籍移民。但大地震之后,那些非意大利籍的顾客就明显地增加了。

基安尼尼开办的意大利银行,因祸得福,财运亨通,规模愈来愈大。1906年底(就是发生了大地震的那年),银行存款总额已经超过130万美元,至于贷款总额比存款总额还要高,达到140万美元,银行的股东各分到5%的红利,基安尼尼经营银行的天才已显露无遗。

1908年的秋天,基安尼尼收购了圣诺耶的一家高利贷银行,即圣诺耶银行,顺利地开始了他的分行网开设计划,迈出了分行体系的第一步。

两年之后,也就是1910年,基安尼尼成功地买下了旧金山银行,而且仅仅一周之后,他又买下旧金山的机械银行。这两家银行被基安尼尼合二为一,改名为意大利银行市场街分行。不久,圣玛提欧银行也被他买了下来,成为意大利银行的圣玛提欧分行。以后,基安尼尼又渐次合并了一些经营不善的银行。

1922年春天,基安尼尼和贾克摩乘火车沿南太平洋铁路来到洛杉矶,开始了拓展洛杉矶分行网的第一步。基安尼尼首先以个人身份买下派克银行的股份,并将其改为意大利银行的洛杉矶第一分行。

1919年,基安尼尼和他25岁的儿子马利欧远到纽约市,买下意大利移民社区中的一所小银行,接着,又买下了一些更大的银行,设立了一个名叫意大利银行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公司,并把分行网扩展到海外。

1928年,基安尼尼又购买了纽约的美国商业银行。1932年,基安尼尼经过与摩根银行两年的明争暗斗,终于取得了和华尔街大亨的这场生死存亡之战的胜利。同时,基安尼尼把属于意大利银行系统的各个分行,全都改为美国商业银行即现在的美洲银行。

1942年,年过70的基安尼尼以年事已高请求退休,由马利欧继任总经理,在几年之后的年度股东大会上,总经理马利欧用令人吃惊、极其有力的语调,对参加大会的股东作报告:“去年的存款总额突破5亿元!超过纽约契司·曼哈顿银行,已登上全美第一的宝座。”如雷贯耳的掌声顿时响起。

马利欧在掌声平息后接着说:“仅在加州的分行数即达410所,行员6000名,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们计划扩大海外的分行网。”又一次热烈的掌声响起。

这时,水晶玻璃吊灯华丽耀眼的灯光,照着阿马迪·基安尼尼深棕色背心右边口袋上的金链,闪闪发光,只见他面露极其满足、得意的笑容,聚精会神地听儿子报告;那一头泛着银光整理得整整齐齐的白发,像旧金山湾金门大桥对岸被夕阳余晖映照的水波一样泛着光,十分好看!

1949年6月,享年79岁的基安尼尼因心脏麻痹,在圣玛提欧的私人住宅里与世长辞了,但由他一手奠下美国第一大银行基础的美洲银行,迄今仍是影响世界金融界最有竞争力的金融集团。

同类推荐
  • 你的企业为什么不长久

    你的企业为什么不长久

    本书介绍了企业管理心理方面的内容,包括膨胀心理与规模扩张陷阱、赢家通吃心理与多元化陷阱、攻击性心理与对手陷阱、西方的保守死VS东方的冒进死等十二章。
  • 风格独特的小店经营

    风格独特的小店经营

    在生活节奏如此紧张的现代社会,人们为了生计而劳碌地奔波着。社会经济越发达,竞争越激烈,人们不得不融入日益浩大的上班族队伍中,每天的生活被紧张与压力所充斥,休闲和生活情调逐渐成为一种奢侈品。
  • 像军队一样去落实

    像军队一样去落实

    培训员工高效落实能力的经典读本,打造优秀组织基业长青的通告法则。像军队学习,把落实的种子植入成员的血液。并转化到日常工作的行动中,那么,这个企业就是一个落实型的企业,它拥有的员工就是落实型的员工,它也就成了长久屹立于优秀企业之林的“常青树”。
  • 人才竞争战略——新世纪人才学理论丛书

    人才竞争战略——新世纪人才学理论丛书

    本书全面论述人才竞争的理论,分析人才竞争的态势,研究人才竞争的战略,包括人才竞争战略的基本概念、人才竞争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一般性人才竞争战略、进攻型人才战略和防御型人才战略、国际人才竞争战略、区域人才竞争战略、企业人才竞争战略。
  • 非营利组织营销

    非营利组织营销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非营利组织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构成了一个重要的产业,而且还是活跃于现代社会生活的一支经济力量,是各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的非营利组织不仅成为最大的“雇主”,而且也是一个最大的买主,构成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对于促进竞争、活跃市场、吸纳就业、扩大内需、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增长以及倡导文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热门推荐
  • 亲情与家庭(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亲情与家庭(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本书指出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家庭的和谐与稳定。正如孟子所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由此可见,家庭的和谐与否,在建设和谐社会大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而亲情是构建和谐家庭的必备条件,亲情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对父母、亲属、家庭的自然感情。亲情关系是人世间最原始最天真的感情。是最纯真无私的感情。亲情的体现为“爱”和“孝”。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呵护是为“爱”。晚辈对于长辈的尊敬爱戴是为“孝”。
  • 烽火铸剑

    烽火铸剑

    人族之地,卧虎藏龙,勇猛无敌的武者,运筹帷幄的阵符师,千里杀敌的炼气士,九大强国主导下的人族,雄踞东海的妖族,凶残好战的魔族,且看人族诸国如何联盟,分兵击破妖族,打败魔族,一统天下。
  • 邪妃笑

    邪妃笑

    将军府内,女子挥舞着剑,剑剑杀气。“媳妇~,老子稀罕恁,”抱着孩子的男子对着正在练武的女子吼道:“最稀罕恁。”正在练武连得起劲的女子瞬间脚下一滑险些摔倒,“……。”“娘亲,老子稀罕恁,”男子怀里的小奶娃也学着男子的样子奶声奶气的喊道:“最唔……,”小奶娃话还没说完就被男子捂住了嘴巴。“恁说啥嘞,俺老婆,俺老婆,”男子把男孩拉出怀里丢给旁边的侍卫说道:“把小公子送到太后哪里去,本将军段时间不想看到他。”侍卫:“……。”(这辈子没这么无语过)
  • 从干掉宿主开始的诸天万界

    从干掉宿主开始的诸天万界

    在自己的小号借(抢)了某个系统(金手指)还友好的和它的宿主谈了一下人生以后从超神学院开始在各个世界搞事情的故事,但是最后却发现事情并不简单……群号:487442303
  • 半晨暮月

    半晨暮月

    缘分只定今生,因果可以受千百世的轮回。一段时隔千年的重逢。却注定要受最后一场宿命的安排。暮晨,日月交替间的晨光,注定转瞬即逝。月半,月满人圆,月半却注定有一半缺憾。吴暮晨和江月半在大学毕业季相遇相恋。当得知自己没有余生去爱江月半之时,吴暮晨以不爱之名与江月半分了手,死后将自己的眼角膜捐给因玩世不恭车祸失明的董睿泽,希望能替自己再见江月半。以为吴暮晨是真的不在爱自己江月半,伤心欲绝,独自逃离了这个有吴暮晨影子和回忆的城市。而小江月半五岁的董睿泽重见光明,找到了江月半,并爱上了这个心如月光一样清透的女人。当江月半得知吴暮晨离开自己的原因,她将何去何从,又是否会接受这个有着吴暮晨眼睛的董睿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魔涤天

    神魔涤天

    末世来临之后很多年,巫凯走出了原罪之地的蓝色基地,他要去寻找自己的一个梦......他的梦里究竟预示着什么..........新人新书,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 重回羽山

    重回羽山

    莫名其妙地开了大殿地门?莫名奇妙地捡了一个金轮盘?莫名其妙地残血在人家后院被捡?还没等说句“好人一生平安”又莫名其妙被“好人”打包卖了?买主是谁?喏——癞蛤蟆都比他眉清目秀......
  • 爱的预兆

    爱的预兆

    所有的故事都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我的故事来源于我的生活,可究竟哪些是真实发生过的,哪些是在层层的追忆中被改写,被虚拟过的,我已分不清——也许就像一句诗一样,“此情可待成追忆”,当微风轻拂封尘的往事,这关于纯真年代的一点点纯真的事,又有谁会在乎真假呢?
  • 历法·节气趣谈

    历法·节气趣谈

    为进一步满足广大农村青年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成才的迫切需求,共青团中央青农部以“关注焦点、瞄准致富点、找准需求点、抓住热点、切入视点”为原则,编辑出版“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新农村新青年文库》,包括和谐家园、发展生产、劳动力转移、科普宣传、文化教育、自主创业、小康生活、生态环保等八方面内容的100本书。冀此服务和帮助广大农村青年进一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带头倡树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时代新风尚,踊跃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努力谱写出新一代“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奋斗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