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当时亨利·福特的做法多么正义,有一点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亨利·福特首先是一个工厂主,然后才是慈善家,所以他的首要任务还是生产和获取利润。从另一方面说,尽管工人在高强度的劳动中忍受着残酷的剥削,但是5美元工资以及他实行的改革计划,确实给工人带来了不少好处。据统计,1914年初,福特工厂用于工人家庭生活的费用为325万美元;到1916年,猛增到了2000多万美元。与此同时,福特公司的工人在银行的存款也在增加。有了良好的收入保障,银行里有了一笔存款,我们知道,腰包鼓了心里就不空了,福特工厂的工人们身上发生了许多明显的变化,就连那些工人的妻子们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们开始学着上层社会妇女的样子戴起了帽子,发型经过了精心的梳理,穿着打扮也更时尚了。
工厂里的工人们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他们中的一些人靠着勤奋工作挣了更多的钱,很多人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福特车,而拥有一辆福特车正是当时美国中产阶级的重要标志之一。每到星期天,一些工人,也就是在福特工厂刚刚诞生的为数不少的中产阶级会带着自己的妻子儿女到野外游玩,在一周的紧张工作之后,到野外呼吸新鲜的空气,放松心情。
即便在下班的时候,也有一些工人把公司的徽章别在自己的衣服上。那是一块精致的铜牌,形状有点像玫瑰花的花蕾,铜牌上面刻着鲜明的“Ford”字样和每个工人的编号,工人们带着它以此表明他们的身份,也为自己身为福特公司的一员而感到自豪。
5美元日工资对美国的最大贡献是造就了这样一批中产阶级,毫无疑问,中产阶级应该成为任何社会的重要部分,这种社会变化被敏锐的新闻媒体发现了。底特律《新闻报》上登载了一幅漫画:一名福特工人上身穿着皮夹克,衣袋里露出很多钞票,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标有“高档商品”字样的货架。
T型车、5美元日薪、8小时工作日,这一切都是在短短的几年间发生的,而且每一个事件都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亨利·福特瞬间被巨大的成功淹没了。不管是赞成他的人还是反对他的人都不得不承认他的天才,他抓住了美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通过对产品的准确定位,为美国最广大的普通阶层提供了最实惠的汽车,同时通过他的种种社会改革,不仅改善了福特工厂工人的生活,也为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誉,他已经从一个底特律的汽车新贵转变成为一个新闻人物,在此之后,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媒体、民众、学者、专家的关注,他成功地把自己转变成为一个全国性的人物。像《纽约时报》这样有全国性影响的报纸,三个月内发表了35篇文章,介绍他的“光辉”事迹。与此同时,几家发行量很高的杂志也对这位工业巨头进行了报道。《纽约太阳报》不惜使用最夸张的词汇赞美亨利,“亨利·福特拥有与生俱来的机械方面的才能,就像那些伟大的画家、杰出的音乐家、激情四溢的诗人一样,注定会拥有最辉煌的事业,赢得世界性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