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福特车的车标,今天的人们再熟悉不过了,即使是十几岁的孩子在大街上看到那只像奔跑的兔子一样的车标也知道那是福特车。而这个徽标的设计者正是亨利的好朋友兼合作伙伴哈罗德·威利斯。新的汽车公司成立时,马尔科姆森一伙故意“漏掉了”亨利的这一左膀右臂,显然是为了使亨利孤立无援。
年轻的哈罗德·威利斯天生拥有一副几乎完美的修长的身材,他谈吐文雅,风度翩翩,散发着诗人拜伦一样的气质,在向别人作自我介绍时,通常只是报出“C。H”这两个字母,那份潇洒曾经让不少人为他着魔。当初亨利在底特律当机械师的时候,威利斯只不过是一名小学徒,甚至有人认为这个年轻的浪荡公子恐怕一辈子只有做小工的份儿了,实际上,威利斯并不为自己的天生外表而沉迷,他懂得人生还应该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本来他就天生聪明,而且好学,凭着天赋加勤奋,他不久就成为一个熟练的技术工。做技术工并不是他的终极理想,于是,他又专门进修了机械加工和制图、工程学,化学和冶金等课程他也都认真学习。有付出就会有回报,不久,他成了一个技术全才,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工程师,在业界树立了自己的名声。
早在亨利第二次创业的时候,亨利和威利斯就开始了合作。亨利雇用威利斯做首席机械师,虽然那个公司短命,但是两人的友谊与合作却一直延续着。更可贵的是,亨利第三次创业的时候,威利斯义无反顾地加入新公司,甚至拿出自己的积蓄交给亨利使用。然而,新公司并没有给威利斯应有的权益,威利斯并不在意,因为他知道亨利对汽车业的深刻领会,愿意帮助亨利实现他的理想。更何况,威利斯本身也对汽车充满了热爱。
那么,除了帮助亨利设计制造新型车以外,他还能做点什么呢?威利斯认为他们的汽车应该有一个最能表达他们理念的车标,于是,就在灵感来临的瞬间,他画下了一张草图,那是个鲜明的椭圆形,中间是模仿亨利签名的极具个性特征的大写字母“F”,并且用花体写出了“Ford”的字样。威利斯知道亨利喜爱动物,就将这个单词设计成为形似活泼可爱、充满活力、美观大方的小白兔。
“这是我为公司今后的产品设计的标志。把它作为汽车的徽标,贴在散热器的盖子上。”威利斯对惊喜不已的亨利说。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标记,后来成为福特王国的象征,这只“奔跑的兔子”伴随着福特汽车,出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1903年6月16日,申办公司的法律文件正式得到批准,福特汽车公司宣告正式成立。
福特汽车公司是在这样一些人的名义下成立的:格雷——公司董事长,银行家,他把自己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银行上,对这家自己做董事长的公司并没有多大兴趣;马尔科姆森——新公司的理财专家和总管,底特律的煤炭大亨,他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他那几家煤场上;亨利——底特律著名的机械工程师,他专心负责生产,一心想让自己设计的汽车走进千家万户;余下来的管理方面的重大事情,都由库兹恩斯负责,他本来就是出色的管理专家,做这件事他最合适不过了。
新公司的第一批产品很快将面世了。道奇公司制造了最主要的部件,车子完成装配后,再用马拉的送货车运到福特公司位于麦克大街的工厂,进行最后的加工。一切就绪,就等着发货了。
为销售这种汽车,公司对各零部件的价格进行了精准的计算。其中价格最高的是道奇公司生产的发动机,为250美元,其他如车身、车轮、车座、车辆组装费,再加上广告成本、雇员工资等,经过计算,如果每辆汽车的销售价为850美元,那么净赢利才150美元。
算起来赢利不多,但是假如能够投入批量生产,而且销路好的话,利润依然是可观的。也许是天助人愿,汽车投放市场以后,效果出人意料的好。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像雪片一样源源不断地飞来,公司的所有投资人都乐在眉梢,再也没有人抱怨公司只见投入不见产出了。利润滚滚而来,被拖欠的道奇兄弟的货款也很快就还清了。汽车不断地投放市场,民间反应非常热烈,需求量相当旺盛,亨利、库兹恩斯和威利斯等几个主管生产和技术的核心人物经常加班加点,亲自上阵,协助工人把装配好的汽车放进木箱,用火车托运给经销商。公司不仅迎来了开门红,而且这样的大好势头一直持续着,仅仅运营6个月,当年的股息就达到了10%。
在经过漫长的曲折和等待之后,亨利终于迎来自己的第一次成功。之前所有的艰辛、困难和付出,现在都有了回报。亨利·福特的成功再次证明了那条铁的定律,没有轻易得来的成功,要成功就必须先付出,而且还要坚持,坚持到底,才能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