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赵继正却尚觉不够,也觉得有些不对劲。因为死了个崔刈,又来了个崔瑛。杀手营还是杀手营呀!不对、不对!
“弄了半天,你原是那缠命小魔女崔瑛呀。好你个小魔女。我赵继正自以为聪明,不想却被你当刀使了。”赵继正这会儿算是“幡然醒悟”了,他有些恼火了。
崔瑛忙“谦虚”道:“岂敢、岂敢,我怎敢利用赵盟主。您多心了。”
“可我当初说好的是铲除杀手营的。如今你又要做这营主,那我岂不白忙活一场?!”赵继正使劲将他的小眼睛睁得更大更圆,全然一幅正气凛然的模样,或许他认为这样才有名门正派的样子。
“赵盟主,先前我答应让你找到常无恙,替你弟弟治病的事现已达成。况且你又杀了崔刈,足以威名远扬。今后,杀手营不再与武林正派为敌。这样总可以吧?”
崔瑛料想赵继正会以弟弟伤病为重。
听罢崔瑛所言,赵继正方才想起犀月楼的赵胤。心道弟弟不是喜欢这个小魔女吗?不如现在替他说一说。
“嗯,可是可以。不过除非你和我弟弟结为夫妻,我才肯信。否则今天放过你,待哪天杀手营壮大了,谁敢保证你不会反悔呀?”
常无恙听罢急了,忙将崔瑛拖到身边。“不行!你们若打她的主意,我就不医!”
“哼!恐怕由不得你。”赵继正将犀角刃从刀鞘中抽出。眼里露出些许杀气。
现在的赵继正是更加自信了,他觉得他的刀法天下第一。
但又想起弟弟赵胤曾向他提起,郑玉雪与赵一尘乃是一对侠侣,郑玉雪的剑法与赵一尘的刀法,江湖中无人匹敌。
赵继正便有意与一尘较量一番。
于是,赵继正二话不说,向常无恙举刀就砍。
一尘焉能不救?
这便遂了赵继正之心愿。他正好试试一尘的本事。
一尘没了双龙斩只得以掌代刀。
他也想试试这个赵继正神秘的刀法。两个人便周旋起来,更不叫旁人参与。
一尘以掌代刀是需以内力为刀风的,刀法或快或慢,似是带着节奏,融着韵律。出则绵厚无穷,收则蓄力无边。使人有源源不断,宽厚无尽之感。
这是他多年来习练玄天所授内功心法,又与玉雪合练刀剑合璧,参考了无之刀法,三真仙人之舞步等诸多因素所创的一套刀法。
赵继正与一尘过了十招以上,便知一尘之刀法决不在自己之下。于是丝毫也不敢小觑,全神贯注与一尘应对。
又斗几招后,一尘看出赵继正的刀法只快、准、狠三个字可形容。
但赵继正的内力似要略逊些,且此刀法似尚有不尽之处,可见赵继正修练的时间并不长,虽也是内外兼修,但不论内或外,都似有急进之态。
三十招后赵继正料想无法取胜,心道不如早些罢手,若在众刀客面前有所闪失,反而不好看了。而此时住手也顶多是个平分秋色罢。
“哈哈!赵一尘果然名不虚传,真乃是百闻不如一见,幸会!幸会!”赵继正跳开后,拱手向一尘施礼。
一尘见他住了手,当然得还礼啦。不得不将赵继正也褒赞一番。
“刚才赵某只是想与一尘老弟切磋,所以与他二人开个玩笑而已。”赵继正指了指小魔女和常无恙。
“还请老弟不要当真。不过我弟弟赵胤在幽州酒楼被飞刀刺断背脊,确要请侠医复治,请侠医勿吝医者之仁心。再辛苦一回。”
赵继正这回只管好生说话,倒令常无恙推辞不得。便上犀月楼医那赵胤。
无非将先前之手续重复一回罢了。自不必多说。
至于崔瑛做杀手营营主之事,不论是赵继正或是一尘和常无恙。便随之悄然撂开了。
此后,一尘等人与那赵继正和刀派中人,因各怀所想,也不便同道,虽然都是去泰山,但还是分开自便。
犀牛山上一战,杀手营的人死了营主崔刈,死了张冠蝉,肥李丙还有大鱼腩。
一尘却仍旧很担忧。因为犀牛山一战,从始至终没有出现那个铁面公公。
此人虽神出鬼没,但肯定不在犀牛山,否则不会坐看杀手营的人一个个被杀而不出手。
显然铁面公公当时并未想到,半路上会杀出个赵继正。他见一尘,常无恙已被押上囚车,自是放心的去了别处,至于是何处?……
不好!
铁面公公夺了双龙斩,怕是去了泰山对付玉雪去了。
这个铁面公公阴狠奸诈,善于暗下黑手。只怕玉雪又要遭他的暗算。
想到这一尘再不敢延缓,与常无恙,崔瑛等人,拍马向着泰山疾驰而去。
泰山乃五岳之首,佛道之圣地,君王之禅山。
《史记·封禅书》,《论衡》,和《韩诗外传》等典籍均记载了自炎帝以来七十二王封泰山的事,可见这种典礼乃远古泰山周边部落,自然崇拜之原始祭天仪式。
秦皇统一六国,建立大秦帝国泰山封禅后。历来帝君多有效仿,皆选泰山封禅,以彰显功德无量,以祈求国泰民安。
犹见泰山之重也!
正是:
一指低头红日,哈吹俯首云烟。
玉帝或曾寻宝座,遗落人间已岱山,独封王者禅。
星耀寸石磊落,月辉滴水缠绵。
万丈摩崖文史韵,佛道惊奇事物鲜,独尊天下观。
(破阵子)
此山雄浑巍峨,可谓吞吐云海,蕴藏星河。汇聚人文精气,变幻风雨雷电,傲立于天地之间也。
话说一尘、常无恙和崔瑛连同五虒八人八马,疾驰向泰山而去。若是从前他们是不可能同路而行的,但世事变幻,苍海或成桑田,何况人乎。
行至泰山脚下,一尘心中无限遗憾,只因若大的泰山立于眼前,却无暇赏景。
只在犹豫:泰山这么大,也不知玉雪和剑派的人现在何处?
只道:“当初所约之地乃是泰山之巅,又叫各剑派勿要张扬,暗自潜行。所以还是先上山再说吧。”
山道崎岖,见无数石阶陡似崖墙,从天垂落,众人只得弃马登阶。
不觉行至一处石桥岔道,立于桥上而望,但见曲径清溪,又有鸟鸣鱼游。溪中一少年正在捉鱼。此景正是:
嬉戏,嬉戏,枝头雀鸣得意。
小径弯弯曲曲,闹溪穿桥跳鱼。
鱼跳,鱼跳,摆尾摇头醉了。
(调笑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