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妃觉他说的确实有理,可也是想不出个头绪,只是叹道,“朝廷还有几位老将军在,南边的事情不用我们担心。只是可怜你田伯伯,陛下才恩准了他两个月的休沐,许他四境闲游。这下子,怕是又要赶回去处理军务了。”
一提到卫将军田召,怀文就忍不住扯了下嘴角,仿佛那一着急就跳脚的老将军形象又出现在眼前。为压住自己的笑意,他连忙又问寒松,“并州巡查使是怎么回事?”
“七日前,有一艘官船停靠在了银宁码头。不过,码头一直封锁着,船上也没下来人,打探不到消息。后来,船上的伙夫搬菜时说漏了嘴,才知道船上是来并州的巡查使,姓沈。”
“诶?你们怎么还往官船上打探消息,这可是大忌!”太妃越来越不放心这些毛头小子做的事情。原以为自己的儿子已经长大了,知道处事分寸。但今日一看,还是要多多提点他才好。“那向氏的夜阑阁,不是便于他们自己买卖货物的么,如今都管起朝堂中事了?”
怀文和寒松惊讶于太妃对向氏生意的了解,一时有些语塞,不知如何作答。夜阑阁数年前就已经在朝堂中做些消息买卖,不过范围很小,也很谨慎。只沾染和商货银钱有关的消息,余下的一概不管。细算起来,这些事,也有怀文的一份。
太妃看他们不答,就知道没有什么好答案,刚想再数落数落他们,就听尤嬷嬷给他们解了围,“太妃,若咱们王府还在盛兴设邸,这些消息,想必早就从邸报中传来了。不是什么要紧的。”
“少沾染官家的事情!”太妃还是忍不住的点了他们两下,复又无奈的叹了口气。打探,是犯了忌讳。可不探,就只能束手以待。这就是王府现在无解的困境。
怀文装作听话的点点头,可心里早就拿定了主意,对并州巡查使的事情也有了初步的猜测。他转头向寒松求证,“制定《安边十策》的沈林,是不是吴阁老的门生?”
寒松仔细想了想,猛地点点头。这些文绉绉的事情,他向来不热衷。但《安边十策》中有两条屯田屯军的方略,他再赞同不过。“您的意思是,并州巡查使沈大人就是沈林?”
“又非年中,又非年尾,却来了一位巡查使。如果巡查使真是沈林,吴阁老的门生,那么吴还夕……”怀文才一蹦出那个想法,就不自觉的倒吸了一口冷气。
“你还是觉得吴还夕同朝廷有关?”太妃也听出了个中机要,虽是有些不大相信,但语气还是冷了些许,“朝中,吴阁老的门生故旧不少,也许只是个巧合。”
怀文依旧执着于自己的判断,种种事实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沈林是吴阁老的得意门生。沈林初入仕途时,就一直跟在吴阁老鞍前马后。听说,去年两家的表亲结了亲,关系更是不一般。这样机密的事情,自然是派得力亲信前来。”
太妃自然知道他说的机密是哪件事情,可她还不觉得日渐衰微的武宣王府在陈朝真的有这么举足轻重,值得如此大费周章。“并州是北境边疆,也许是派个文官来巡查吏治民生、军资财备。又或者,只是来把雪鸮提走。毕竟,那个姑娘可是个人物,骨头又硬,值得朝廷这般对待。”
她看怀文又沉默了,就知道自己说的一定又不是他心中所想。孩子大了,不敢顶撞直言,有什么话,要么是憋在心里,要么是找同龄人倾诉解忧。就是要同自己说,也是旁敲侧击的看自己的脸色。若有意见相左,也是多半不敢同自己提出,只一个人在那里闷想。如此一来,弄得他们母子二人还要互相猜着心思,想想都累。
太妃微叹一口气,“你想做什么就做去罢。只有一条,切勿违反刚正法纪,也尽量不要给王府树敌。”
怀文正要应下,又听太妃补了一句,“伤及德行品性的事,也不许再做。”
这话怀文却听着有些奇怪。以往母亲也教诲过这些话,但只有之前的那句。后头这句,不知道怎么在今天加上了。可是左右想想,也不觉得自己做过什么错事。
正想问母亲,就听母亲道,“我听尤嬷嬷说,你到府衙告了吴还夕,就奇怪你是如何确认到她的。你们一回来,我就让尤嬷嬷去问了寒松。谁知是那样一个荒唐的理由!”太妃想到这件事,又气又无奈,指着屏风外的寒松,对着怀文,好一同数落,“寒松年纪小,不知深浅好歹也就算了。可你是不小的人了,怎么分不清轻重?你只是一句怀疑,就搭上了吴府两位小姐的清白闺誉。你是王爷,又遇到这件事,自有这个底气,别人也不好说什么。可你让吴府的二位小姐怎么办?万一传了出去,这笔欠下的债,你怎么还!”
“当时没有直言,说话声音也小,而后也告诫过府衙的人,想必没什么事。”怀文似乎也是知道错了,跟个孩子似的,半低着头辩解,“何况,那日儿子问吴府三小姐的话,她虽口齿清晰,但前后答得语无伦次。而再问吴还夕时,吴还夕却是那样的镇定。儿子就怀疑这两人是串通过的。只是,如今看来,吴府三小姐,也许当真是不知情。”
“吴还夕也是无辜受牵连的!”太妃又气气的补上这一句,翻了好几个白眼给他。
怀文还是想辩解,但看尤嬷嬷在袖口微摆的手势,就皱着眉头闭了嘴。
“唉!”太妃又叹一口气,看着这榆木不化的傻小子,除了摇头叹气,也说不出别的。吴府三小姐那是真心的倾慕他,他怎么就不知道呢。只是可怜了吴卿香,让件无关的事情连累了一遭。
“那就听我的。”太妃想了想,衡量利弊,最终定了主意,“吴还夕的事,你暗中监视也好,背后探查也罢,不要闹到明面上来。不管是安阳吴府还是盛兴吴府,都不要弄僵了关系。下毒的事情,还是要靠咱们自己查。府衙本就人手少,为我这个案子单分出一多半人,也不值得。明日,你再去府衙一趟,讲明这些。”
说罢,又抬手招嬷嬷到近前,“去备上一份厚礼,再准备车马随从,后日随我到吴府,登门道歉。”
“母亲,还是儿子去罢。”怀文不想让母亲多劳累,能揽过来的事情,都要揽过来。再者,吴还夕就在吴府。眼下情形不明,母亲这样去,他总觉得不安。
太妃知他孝顺,只是经了这件事,她实在是不放心事事交由他做,拦了他道,“你能把府衙的事情了清,就可以了。内院的事情,还是由我这个大病初愈之人去做。这样,才名正言顺。”
怀文知道母亲的话在理,也就落下了念头。只是,双拳还是时不时的紧攥又松开,心中始终是担心的。筹谋着自己能做的安排,他复又想起一事,“吴府外头管洒扫的钱婆子是自己人,新近安插的。母亲要是想做什么,她或许可以帮上。”
“知道了。”太妃抚上儿子紧紧攥握却单薄如文人的手,不能再温和的笑着。可是心里,还是有一丝丝的难过。她一直是如此矛盾。有时,想着儿子能担当起来,像他的父亲一样,只手撑起武宣二字。可有时,又想儿子能抛却这一切,真正的如那些洒脱不羁的文人墨客一般,恣意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