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它们丧失了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虽然在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各国经济已经逐渐恢复和发展,但已无法恢复昔日的地位。西欧各国要重新在战后的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的影响,要获得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联合起来,实现欧洲的统一。而法德的和解是欧洲联合的关键。法国担心西德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恢复会对其他欧洲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为此,法国首先考虑的是建立一个国际机构,将西德和法国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的重工业统一管理起来,以便从物质基础上防止德国再次成为军事强国。
1951年4月18日,根据法国外长舒曼的建议(即舒曼计划),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在巴黎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条约》,把各自的煤钢工业联合起来,建立煤钢联营,共同管理6国煤钢的生产、投资、价格和原料分配等。条约把西德重整军备的关键工业部门置于共同管理和监督之下,可以保证这些资源不再被用于军国主义目的,从而为欧洲统一铺平了政治道路。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6国决定进一步加强联合。1957年3月25日,6国在罗马签订《罗马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即共同市场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7月,上述三个组织完全合并,总称欧洲共同体。1973年,英国、爱尔兰、丹麦加入欧洲共同体;1981年,希腊加入欧洲共同体;1986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加入欧洲共同体。至此,欧洲共同体扩大为12个成员国。
欧共体在发展过程中,它的主要政策有:一、实现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逐步降低直至取消关税,工业品在内部自由流通。统一对外关税率至1968年7月已完成,关税同盟是共同市场的基础,也是共同体经济一体化的支柱;二、实施共同的农业政策,在内部逐步统一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产品的自由流通,对进口的农产品提高关税以保护内部农业生产。建立共同的农业基金,奖励出口和促进农业结构改革;三、建立货币联盟,以欧洲货币单位中心汇率确定相互之间的货币汇率,对非成员国实行浮动汇率;在1978年欧洲货币体系运动以来的基础上,欧元于1999年正式启动。四、促进政治联盟,成立欧洲理事会并产生了欧洲议会。
欧共体使西欧关系得到了缓和,成员国经济实力大大加强,国际地位明显增强,成为与美苏抗衡的重要力量,反映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1991年12月10日,在荷兰通过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将欧共体改称为欧洲联盟。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诞生,从此,欧盟成员国之间正式实施商品、资本、人员、劳动四大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欧盟成了一个统一的经济实体。
1995年,奥地利、瑞典、芬兰加入欧盟。1999年,波兰、匈牙利、捷克加入欧盟。欧盟拥有18个成员国和4亿多人口,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实体,其199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809万亿欧元,仅次于美国(8.729万亿欧元)。以后,还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塞浦路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入盟。
欧盟的主要机构有:理事会:决策机构,分为欧洲理事会和欧盟理事会。前者负责确定大政方针,每半年举行一次例会,必要时召开特别首脑会议;后者负责日常决策,拥有欧盟立法权。理事会实行主席国轮值制,任期半年,对外实行“三驾马车”代表制。欧盟委员会:常设执行机构,负责实施欧共体条约和理事会做出的决定向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提出报告和立法动机处理欧盟日常事务;代表欧盟对外联系及负责经贸方面的谈判。欧洲议会:监督、咨询机构,拥有部分立法权。此外,欧盟还设有欧洲法院、欧洲审计院和经社委员会等机构。这些机构的职能是在保持每个成员国的独立权利基础上,实现欧洲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