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9月,赫鲁晓夫就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他开始逐步改变同西方尖锐对抗的政策,提出了一套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目标。这一战略目标在1956年2月的苏共二十大上得到了确认。赫鲁晓夫执政中期,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增,缩小了同美国的差距。同时,从世界范围来看,国际关系力量对比也发生了变化,美国称霸世界的计划屡屡受挫。这些都使得苏联有可能从新的实力地位出发,执行新的外交政策。
外交战略和实力对比的变化,直接影响了美苏争霸局面的形成。其中,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是美苏争霸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美苏争霸形成的时间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结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双方争霸的特点是既缓和又紧张。
50年代中期,对奥地利和约的签定,结束了战后奥地利被美、苏、英、法四大国分割占领的局面,奥地利成为中立国家。条约对世界局势特别是欧洲局势的缓和起了积极的作用。西方国家认为,这是苏联的一次实质性让步,苏联与西方关系开始“解冻”。1955年苏联和联邦德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苏联承认联邦德国是面对现实的一种选择,它改善了苏联在国际上的形象,壮大了苏联“和平攻势”的声势;同时,也使西方难以回避民主德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事实。
1959年9月,赫鲁晓夫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马里兰州的戴维营举行了会谈。虽然赫鲁晓夫的美国之行没有取得什么实际成果,但他认为这本身就给人以美、苏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事务的印象。美国在实际上也承认了苏联与美国同是超级大国的事实。在戴维营会谈期间,美国还公开希望赫鲁晓夫对中国施加压力。而赫鲁晓夫为了迎合美国,也企图以牺牲中国的利益来换取“美苏合作”。这样,中苏关系逐步恶化。
紧张方面的事例有两个:“柏林墙”的修筑和“古巴导弹危机”。“柏林墙”是德国分裂和欧洲分裂的标志,是东西方冷战的象征。“柏林墙”筑起两个星期后,苏联撕毁美、苏两国为期三年的禁止核试验的协议,恢复了一系列核试验。美国也不甘示弱,肯尼迪总统下令恢复地下核试验。美、苏双方之间核军备竞赛迅速升级。“古巴导弹危机”以苏联从古巴撤出导弹、飞机而告终。
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苏联进攻,美国防守。
1964年上台执政的勃列日涅夫积极扩张军备。到70年代,就军事力量的对比而言,苏联已经从战略劣势转为战略均势,并且日益显示超过美国的趋势。同时,苏联的经济实力同美国差距也大为缩小。日益增强的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成为勃列日涅夫积极进攻战略的支柱。1979年苏联出兵阿富汗,实施直接军事占领。这直接威胁到海湾地区和印度洋地区的和平,标志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点。
迫于形势的变化,1969年尼克松担任美国总统后,美国的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其基本倾向是收缩美国的海外态势,收缩的重点是亚洲。为此,尼克松在亚洲采取了两大步骤:一是美军从越南撤出,二是开始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但是美国仍不失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没有放弃它的霸权政策。
第三阶段:80年代至90年代,美国强硬,苏联收缩。1981年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在整顿国内经济的同时,对美国的全球战略作出了重大调整,开始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80年代中期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的戈尔巴乔夫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作法,转而裁减军备。1987年,两国签署了全部销毁两国中短程核导弹的条约。苏联在对外战略上由扩张转向全面收缩。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争霸,遂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