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一些大型跨国食品公司对全球食品趋势有着更广阔的见解和判断。让他们透过并购更多参与到中国市场,也可以帮助推动中国食品行业的健康理念和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提升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另外,可乐收购汇源,也为脆弱的中国资本市场带来了分散风险的可能性。投资者可以丰富其资产组合至国内外市场,从而降低风险。
对于海外企业对中国企业的并购,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曾向媒体表示,当前的跨国公司发展已经是一种网络化管理,一家在中国的跨国公司可以把管理总部、营销总部、加工厂和研发中心全部设到中国来,外资企业也是中国企业群体中的一分子。
王志乐认为,外商的投资方式进入了并购阶段。外商投资企业除了已经融入到中国经济整体中以外,还对各个行业经济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而一些物流、包装、家电行业,没有外商的进入,就没有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更新了中国企业的发展观念,并对整个社会层面的观念、结构都有积极作用。只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这三类企业在同一市场上充分竞争,行业才能充分发展,而且中国企业必须学会利用全球资源,与跨国公司共同发展。
对此,汇源方面希望通过合作,把将近1万名员工送进可乐的大学堂,这些人将会为推动中国饮料工业和中国食品产业链条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有分析指出,以全球化的视野来看待并购、投资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国内外的并购合作,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才是目标。因此,总体来看,可乐收购汇源,应该算是一件顺应市场规律的商业行为。对这一商业举措我们需要更多的冷静审视与理智地分析。无论对可口可乐还是对汇源,我们都可以用更多的思考和分析来对待,使得非理智的“傲慢与偏见”尽量少一些。这样才能更加务实和有效地为中国的实业寻找到更好的发展道路。
6.金融危机促松下与三洋并购
全球金融危机在向众多企业发出生存挑战的同时,也促成新企业航母的诞生。2008年11月1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松下电器公司已决定趁金融风暴席卷全球、金融机构囊中空虚之机对三洋电机发起收购,预计今年年内将与持有三洋股份的几大金融机构达成协议,购进该公司50%以上的股份。
据报道,松下将从11月开始与日本的三井住友银行、大和证券、美国的高盛等三洋大股东接触。上述3家金融机构在三洋的经营重建过程中,曾出手相救并获得三洋一共4.3亿股的优先股。
据悉,这将是日本国内电器巨头之间的首桩并购案。如果并购达成,松下将成为年销售额超过11万亿日元的日本最大电器厂商。
在金融危机中,松下欲趁机收购三洋,主要是看上了三洋的电池业务。在全球电池业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三洋电机、松下和索尼这3家占全球市场份额六成多的锂电池巨头今年相继公布了增产计划。其中,松下于8月份宣布,将斥资1000亿日元新建锂电池工厂。
有调查显示,到2012年,全球锂电池市场规模将比2007年增加24%,达到27亿只左右。这显然比市场竞争已趋白热化的平板电视具有更好的收益前景。松下正是看准这一点,欲将锂电池业务培养成新的收益增长点。
2008年11月3日,松下(中国)新闻发言人王舸告诉记者,目前为止并没有从公司本部收到松下收购三洋的官方通知。但有知情者透露,松下电器总裁大坪文雄和三洋电机总裁村上佐野10月举行了会谈,双方原则同意使三洋成为松下的一个子公司,但并未就收购价格等具体细节达成协议,具体收购协议将在近期公布。
据悉,由于盈利水平急速下滑,2006年三洋公司曾向三井住友银行、大和证券、高盛发行了约30亿美元的优先股,共计4·3亿股。这些特别股若转换成普通股,将占三洋流通股票的70%。如按目前的三洋股价计算,松下收购这些股票可能需要花费63.1亿美元。收购三洋,松下在全球充电电池市场的地位将显著提升。随着便携式电子产品的日益普及,电池的市场需求将迅猛增长,尤其是太阳能电池市场。三洋是全球第七大太阳能电池厂商,在欧美市场销售较好,松下可以利用三洋打双品牌效应。
有知情者透露,近年来三洋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并不理想,连年经营亏损,发展陷入困境,三洋机电早就有意出让股权,而松下又是其中最有实力的竞购方,因此松下收购三洋只是早晚之事。
长城证券分析师何奇峰分析,三洋电机最主要的控股公司是美国高盛,很早以前就传出高盛欲出让三洋电机股权,之所以加速进程与美国金融危机密切相关,当前处于危机中的几大金融巨头处境堪忧。高盛9月才争取到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公司投资50亿美元,现在有人接手三洋便顺水推舟了。
2008年11月7日,帕勒咨询资深董事、中国家电行业专家罗清启在接受腾讯科技采访时表示,金融危机促成了松下三洋并购案,而被松下并购后的三洋在中国有可能进一步收缩产品线,尤其是三洋的家电业务。
7日下午,松下电器在日本宣布,三洋董事会已同意松下收购三洋控股权,这也意味着一个超越原来日本本土最大的电子企业,年销售额突破1100亿美元的新巨头诞生。
罗清启表示,三洋电机从2007年开始一直在收缩战线,出售赢利能力不强的非核心业务,采取这些措施在全球经济环境好的时候的确可以解救一个企业,但三洋不幸赶上了金融危机,正是这场危机让三洋电机的努力大打折扣,这从三洋的财报上可见一斑。
“金融危机不仅影响松下、三洋两家企业,中国家电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都将会被波及。”罗清启对经济危机下的中国家电产业不无忧虑,“一是有些企业的确经营乏善可陈,比如夏新;一部分是由于中国股市暴跌给外资进入创造了机会,未来很有可能有一大批中国家电企业会‘卖身’外资,无论是被迫或主动”。
据统计,三洋电机在中国市场有30多家合资公司,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合肥三洋、大冷股份、华强三洋。虽然投资额巨大,但因拥有控股权的合资公司并不多,三洋电机对合资公司的掌控力不是很强,因此,短期内对国内公司影响有限。
目前,三洋电子为合肥三洋第二大股东,合计持有29.51%股份,略少于荣事达集团33.57%。合肥三洋董事长秘书方斌表示,公司与三洋电机方面的合作已有10多年,双方合作一直顺利,2008年还承接了三洋电机在东南亚的洗衣机代工,合作层次进一步深化,三洋电机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退出合资公司。另外,合肥三洋最大的股东仍是荣事达,即使三洋电机被松下收购也不会影响到具体经营。
华强三洋市场部相关负责人则分析,松下收购三洋对于在华合资公司而言并无太大影响,相反是一件好事,因为一旦收购成功,松下有可能为三洋在华的合资公司注入资金,并且增加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投资。
对于合并后三洋家电业务在中国的走向,罗清启认为松下有可能彻底放弃。他表示,松下电器家电业务在华一直走高端路线,为的就是避开与中国家电企业的正面竞争,因为在中低端领域几乎所有的外资品牌都竞争不过成本控制更强的国产品牌,但是三洋家电产品的市场定位恰恰与国产家电商重合,这也是导致三洋家电在中国一直发展不起来的主要原因。
2008年12月18日,松下就收购三洋电机与三洋大股东美国金融巨头高盛等三家金融企业达成协议,公开购买三洋股票(TOB)的价格为每股131日元。预计整体收购金额将超过5600亿日元。据报道,按照普通股份换算,这三家金融机构拥有约70%的三洋股份。此次双方达成协议,松下可在明年春季实现将三洋纳入子公司,从此成为日本最大的电器厂商。
7.慈铭在危机中加快收购步伐
在金融危机中,很多中国小企业因资金匮乏而面临出售或倒闭的窘境,而对于一些还在茁壮成长的行业,行业内的洗牌也成为必然,引发并购契机。并购存在消化风险,但是如何处理这一契机转化为企业快速发展的动力,除了企业管理层的精确把握外,其结果也往往使一些潜力企业借助金融风暴的力量,把企业发展推得更高更远。
为降低金融危机对中国健康体检行业的冲击,2008年12月8日,中国“慈铭体检集团”与“我佳体检”、“北京佰众体检”签定了并购协议。
根据并购协议,“我佳体检”12家体检中心顺利收到慈铭体检集团旗下,而此前不久,“北京佰众体检”连锁机构的3家体检中心已全部落人慈铭体检怀中。
慈铭体检集团是一家以健康体检为主营业务的股份制连锁机构,属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2002年3月28日,总部设在北京。到目前,在全国各地已有子公司和连锁机构45家,成为中国、亚洲最大的健康体检连锁机构。
慈铭体检集团首创了中国连锁式医疗经营模式,开创了中国健康体检产业先河。除了从根本上落实卫生部“治未病”工程外,也促进了老百姓健康观念的转变,同时慈铭体检也使国家健康保险经营方式、个人健康投资理财规划等都发生重大改变,推进了保险公司与健康体检的合作势态和个人健康理财观念的大幅度提升。据统计,目前,慈铭年体检量达100万人,累计体检客人200余万人次,为国家节省医疗资源开支60多亿元。这一高速发展的成绩实际上也得益于政府卫生部门的开明政策以及中国医师协会的鼎立支持,而目前即将出台的医改新政,也势必将为民营医疗体检机构再次送去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