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面临资金紧缺困难重重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资金紧缺是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2008年10月中旬,在深圳“高交会”上,全球最大硅片生产商赛维LDK总裁佟兴雪表示,国内已有80%的光伏企业面临资金短缺问题。有的企业已经在压产保利润,有的已经关门停工。
随着国际油价的大幅下挫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国内光伏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
“金融危机暂时还没有摧毁欧美政府推动太阳能利用的信心,对可再生能源的政府补贴政策还在发挥作用,但是到明年(2009)市场会不会受到冲击,国内企业能不能拿回足够的订单,还很难说。”佟兴雪这样认为。对于98%的市场都在国外的中国光伏企业来说,国外市场的任何波动,都会在国内掀起巨大的波澜。不仅如此,目前的经济环境已阻断了到国外融资的渠道,一旦资金与市场的大门同时被关上,国内光伏企业可能会大批休克,甚至死亡。
除了光伏企业面临资金紧缺的困难外,我国的造船企业前景也不乐观。2007年,我国造船3大指标均创出历史新高。但是到了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情况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造船企业一方面要应对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又得考虑摆脱美国金融危机的“骚扰”,它们不得不因为资金短缺而四处奔走。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统计,截至2008年6月底,各种规格的船板价格平均由年初的5800元/吨上涨到7600元/吨,涨幅超过30%。按6月底手持新船订单测算,2008年船用钢材需求量约为1500万吨,以每吨涨价1900元计算,将增加成本285亿元。
此外,人民币加速升值,使以出口为主的船舶工业也承受了较大的汇兑损失。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测算,上半年仅汇率上升一项就增加全行业成本约14亿元。
而在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的同时,造船企业还得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没有行业不受华尔街金融危机的影响,举个简单例子,拿不到投资银行的钱,需要运送货物的国外公司肯定会节省开支。这样一来,承揽海上运输业务的货运公司就没了生意,自然就不会造新船。于是,造船企业就无利可图,现在已出现订单减少,甚至退单的情况。
华尔街金融危机对造船企业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海上货运量的持续减少,是造船企业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其次,对于国内不少民营造船企业来说,他们已经发现,银行收缩了贷款业务,融资出现困难,它们无法及时融资,就很难顺利造船。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加剧,一些重要的经济体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迹象,作为水上黄金线的航运市场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2008年12月2日,在浙江省海运企业与银行合作洽谈会上,海运企业纷纷表示,资金卡脖子问题已成为他们最大的压力。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绿色且经济的海运已成为其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在世界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据了解,我国外贸运输和重要的物资运输主要靠海运完成。其中,93%的外贸货物运输、95%的原油和99%的铁矿石都是靠海运来完成。
从浙江省港航局获悉,截至十月底,该省水运运力总量达到了1253.97万载吨,比2007年底净增59.1万载吨,增长幅度为6.6%。沿海特种船舶和万吨级船舶总量达到646.09万载吨,比2007年底净增62.34万载吨,增长幅度为10.68%。
“然而需求减少直接带来货源严重短缺,运价大幅下降使得企业增收骤减,现金流紧张且融资难度增加等问题都给浙江海运企业带来了各种不确定性和暂时性的困难。”浙江省港航局局长郑惠明表示,目前金融危机正向实体经济蔓延,水运市场大幅波动,航运业连续五年的兴旺就此止步。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他们希望为企业和金融部门搭建一个融资平台,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由此可见,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解决企业资金紧缺的问题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为了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紧缺的难题,各地政府纷纷采取措施。
例如,2008年11月末,哈尔滨政府决定设立工业应对金融危机贷款担保风险备付资金,资金规模今年为2500万元,如运转正常,2009年可达8000万元,2010年可达14000万元,以缓解企业资金紧缺的突出矛盾,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
12月7日,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刘吴惠兰欢迎汇丰银行宣布向中小企业提供50亿美元的全球性贷款额,其中40亿港元专用作支援香港中小企业之用。
刘吴惠兰说,特区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银行和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包括加强了“中小企业信贷保证计划”在借贷和还款方面的支持和弹性。按照该计划,特区政府为中小企业提供50%的信贷保证,每家企业最高可获1200万港元的贷款。
刘吴惠兰说,特区政府推出“中小企业特别信贷保证计划”,向中小企业提供70%的信贷保证,每家企业的最高贷款额为100万港元,其中一半可作循环信贷。
刘吴惠兰赞赏汇丰银行提供全新贷款额,以支持特区政府的两项信贷保证计划,以及利用其他途径贷款给中小企业。她相信新措施能与现时两项中小企业信贷保证计划相辅相成,令中小企业能获得急需的流动资金。措施也显示汇丰银行乐于与特区政府携手并肩支持中小企业。
总之,资金紧缺一直是国内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障碍,当全球金融风暴袭来,资金链是否断裂更成为中小企业的生死关键。
2.多渠道破解中小企业融资之难
2008年11月,温家宝总理视察广东时强调指出,要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许多地方积极帮扶中小企业渡过难关的首要举措就是解决融资问题,近期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新政值得期望。
虽然改革开放30年来,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支重要力量,但融资不畅一直是困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问题,尤其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给实体经济发展带来的危害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更加困难,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
12月1日在深圳召开的第七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市场人士再次发出呼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挑战,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目前正是推出创业板和场外交易市场的好时机”。
“适时推出创业板,扩大股份报价转让系统试点范围,探索建立覆盖全国统一监管的场外交易市场路径,支持中小企业创新融资方式,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再次就推出创业板问题表态。
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厉以宁,原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周正庆,PECC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委员会主席周道炯等与会的领导、专家学者在讲话中纷纷表示,在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下,科技创新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服务科技创新,帮助中小企业“做精、做强、做稳、做大”,成为当前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资本市场所特有的企业选拔、培育、定价、监督等机制,能够有效带动有质量、有效率的投资,引导要素向创新型企业聚集。资本市场应当而且必须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成为破解当前中小企业困境与经济问题的重要手段。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必须以资本市场为纽带,最大限度地发挥杠杆效应和示范效应。创业板是支持代表中国经济未来的创新型企业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把握有利时机,适时推出。
同样呼吁推出创业板的还有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董事长陈耀先、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等。
“我并不是反对4万亿投资,但是我觉得4万亿投资对我们中小企业来说有可能会造成进一步的融资难。推出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可能是最好的对策。”中登公司董事长陈耀先认为,“应付国际金融危机,国家拿出4万亿投资启动内需,保增长,但是GDP只是创造了数据,还是解决不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还有可能使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
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指出,要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必须构建有效的科技金融体系,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和创业板市场的出台;必须加强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沟通与合作,形成共同的话语体系和解决问题的工具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欧新黔也在书面发言中表示,针对当前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要进一步加大信贷、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切实推动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推出创业板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积极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快服务体系建设,鼓励中小企业苦练内功,积极应对当前困难。
中国政法大学的刘纪鹏更认为,中国拥有庞大的民间资本,同时制造业面临着产业升级的压力,加上现在市场上的融资行为并不多,所以说现在是推出创业板与场外交易市场的大好时机。
来自证监会和交易所官员的表态给了市场更多的信心。尚福林建议:“在创业板制度的设计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集中市场的智慧,探索建立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的新市场,增加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和覆盖服务能力。”
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在讲话中指出,这次百年不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创业型、高成长类的中小企业而言,短期资金只能解决流动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更需要资本市场来解决其成长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本金问题,更需要充分发挥金融体系对中小企业的全面支撑作用。在亲身体会到金融危机破坏力的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有效监管的条件下,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难以替代的巨大推动作用。陈东征强调,中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能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更大的成功。要科学认识资本市场发展中稳定与风险的辩证关系,准确把握好控制风险与健康发展的平衡点,在发展进程中不断完善风险控制机制。
而金融专家周茂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能仅靠单一的渠道,应该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体系。
第一,必须进一步完善银行体系,大力发展民营中小银行。他指出,现行银行体系的主要弊端,就是所有制单一、结构不合理、功能不齐全。在所有制方面,不论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还是城市商业银行,都是官办或公有的,没有真正民办的、以民间资金为主的银行;在结构上,目前我国不缺大银行,缺的是分布在各地区的中小银行;在功能上,没有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银行。所以,只有民营中小银行发展起来了,才能弥补银行业在所有制、结构、功能等诸方面的缺陷,形成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银行体系。
相比于大银行,民营中小银行在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具有明显的先天优势。首先,它们在对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具有信息优势,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从而减轻了中小企业贷款的难度;其次,民营中小银行由于管理层次少、经营方式灵活和激励机制健全,使得它们贷款的交易成本较低,能为客户提供优质低价的服务;另外,民营中小银行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产权明晰,权责明确,具有预算硬约束的特点,因而相比于大银行,更可能在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上盈利。除此之外,大力发展民营中小银行,还可以打破金融行业的垄断,加强金融市场的竞争环境。从而促进国有银行的改革,提高它们的经营效率,最终提高金融业整体竞争能力,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第二,要发挥小额贷款公司的作用。周茂清指出,2008年5月,央行和银监会批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其目的是弥补银行在当地中小企业客户群的“盲区”。截至2008年10月底,全国已经批准大约100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这些公司发放贷款总额大约相当于一家股份制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为民间资本涉足金融业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逐步架起了民间资金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桥梁,对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紧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也有利于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然而,基于风险防范的目的,小额贷款公司目前只能发放贷款,不能吸收存款,这对其拓展业务是严重的制约。为了更好地发挥小额贷款公司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应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和引导,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和流向的跟踪监测;另一方而,当一些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成熟且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后,可以考虑赋予其吸收存款的职能。
第三,利用私募基金解决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近年来,中国市场已成为国际私募股权投资的热土,再加上境内私募基金的活跃,私募股权融资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同和采用。得益于私募股权基金,国内诸多企业获得了迅速做大做强的动力。据了解,目前私募基金掌握着8000亿元至1万亿元左右的资金。私募基金通过置换股权的方式帮助中小企业运作,不仅可以解决其资金紧张的问题,同时还可以辅导其上市。等中小企业上市后,私募基金再退出并获取回报。对引入私募股权基金的企业来说,私募股权基金不仅可以补充资本金,还可能给企业带来管理、技术、市场信息和其他企业所急需的专业技能和经验。
不过,虽然私募股权基金被市场各方视为改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希望之路,可是对于大多数急需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而言,引进私募股权基金还只能是“望梅止渴”。这是因为,对于私募基金来说,通过目标企业上市获取回报是其最大的偏好。按照这种标准,大多数急需融资的中小企业距离上市都有较大的距离,所以很难纳入股权基金的考虑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