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个同步”,健全组织保证机制。长期以来,管理局党委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上做到“四个同步”,即“党的组织与生产行政组织同步建立,党务干部与行政干部同步配备,党组织的工作制度与生产行政组织的规章制度同步制定,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考核同步进行”。油田分开分立之初,油田公司所属单位的多种经营企业和离退休职工从主体单位剥离出来,划归到管理局,成立了22家多种经营实业公司。局党委按照有利于生产经营、有利于党的自身建设的原则,及时健全了党组织,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组织保证。按照“队建支委会,10人以上班组有党员”的目标,不断调整、充实、完善党的基层组织。钻探、基建系统根据施工行业特点,把基层党支部建在项目经理部上,成立了工程项目党支部或临时党支部;闯入国际市场进行项目施工的队伍,及时建立了海外党支部。切实加强对有偿解除劳动合同党员的教育管理,保证有党员就有党的组织,有党组织就有党的活动,使党员始终生活在党组织之中。
创新方式方法、活化党建载体。为促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的有机结合,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管理局党委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不断创新党建方式方法。先后开展了以“学理论、学党章、学市场经济知识”,“争当二次创业先锋,争创先进党支部”为主要内容的“三学两争”活动;抓住建党80周年的有利契机,将2001年确定为“党建年”;2002年,又开展了以“强发展核心、固争效堡垒、当服务先锋”为主题的“三级联创”活动,即以局属单位党委争创“模范党委”为“龙头”,以大队级单位争创“优秀班子”为中间环节,以基层党支部争创“先进党支部”为基础,党政联动、上下共建,为建立一套操作性较强的党建工作机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局属各单位也积极适应企业发展形势,不断改进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一些单位还开展了“旗帜工程”、为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活动,使基层组织建设既丰富多彩,又富有特色。
管理局各级党组织以“团结一致,共谋发展”为导向,以“为市场提供最好的服务,为企业创造最佳的效益”为经营理念,激励广大党员坚持“三老四严”,带头执行“人人技术过得硬,项项工作质量全优,事事做到标准化,处处厉行勤俭节约,时时注意精神文明”职工行为规范。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队伍为推进企业发展作贡献。在“全面贯彻‘三个代表’,学铁人、立新功,为企业发展作贡献”活动中,学习铁人的爱国主义、进取拼搏、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老黄牛”等五种精神。要求党员干部争做振奋精神、尽职尽责、推进企业发展的模范,刻苦钻研、提升素质、改革创新的模范,改进作风、多办实事、联系群众的模范,发扬民主、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模范,弘扬传统、艰苦奋斗、勤政廉政的模范,人人争做新时期铁人式的模范领导干部。党员在推进发展的主战场上当先锋、打头阵、做表率。
敢于攻坚、管理创效当先锋。全局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完善一套发展方案、创建一批党员效益工程、确立一批党员推进发展先锋岗”的工作思路,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党员创效活动的开展。钻探系统围绕生产经营中的“急、难、险、重”任务,在基层党支部深入开展了以“攻关键、保质量、保进度、增效益”为主题的党员立功竞赛活动。
善于啃硬,开拓市场打头阵。市场不相信眼泪。在拓展市场过程中,管理局党委引导广大党员用大庆精神励志,综合实力竞争,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开拓市场的排头兵。管理局抓住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和“西气东输”的历史机遇,不断开拓外部市场,队伍遍及国内外。国内市场相继中标了新疆、长庆、吉林等油田的一批钻探项目,完成了“西气东输”三个标段管道施工,获得了一批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国外市场在巩固原有份额的基础上,又相继在委内瑞拉、埃及、印尼、吉尔吉斯斯坦等钻探工程技术服务市场中标了一批项目,在南美站稳了脚跟,在东南亚和中亚取得了新突破。
通过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管理局经济效益稳步攀升,职工队伍稳定,形成了人心思进,人心思上,推进发展的良好局面。历经风雨见彩虹的管理局正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全力推进二次创业,阔步迈向更加辉煌美好的明天。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2003年6月30日)
案例5闽南某村几年选不出一个村委会
2003年是闽南某县农村换届选举年,按照县委的要求,各个乡镇应成立村换届领导小组和制定换届选举实施方案,并且要求在2003年11月底前完成好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通过各乡镇的精心组织和指导,到11月底前全县已有80%的村完成换届选举工作,剩下的20%的村属于高难度的村,有村情比较复杂、有班子不团结、有社会不安定等情况的村尚未完成选举,县委对这些村高度重视,派出指导组督促帮助,要求确保100%完成任务,否则要追究责任。
某村是一个人口3200多人,单一姓氏的行政村,村财政收入不足1万元。由于村财务问题引发部分群众多次上访,后经县审计师事务所审计,对有问题的村干部进行处理,虽然部分群众仍然不满意,但是提不出有效证据,也只好不了了之。2003年,村级换届选举开始,由于这个村比较复杂,该乡党委只好把这个村放在全乡最后选举,把全乡的精力集中到该村,并且多次强调要绝对依法、公开、公正、公道、民主、文明开展选举工作,指导组在该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实行一人一票选举。选举刚开始时还很顺利,中途有一个残疾人要求领取全家几个选民的选票,工作人员给他解释:按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决定和选举法规定,只能一人一票。他不服气,说过去为什么行,今天却不行?伸手便抓了一把选票撕掉。工作人员劝阻,周围一帮人以“工作人员打残疾人”为借口,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围攻殴打工作人员、毁坏票箱,致使选举没办法进行,第一次选举就这样流产掉。
后经县委、乡党委研究决定,对殴打工作人员的凶手进行治安拘留。随后被拘者家属组织部分对村干部有意见的群众上访,当天县委派人对他们做工作,终于把他们劝回去了,但第二天他们又组织部分群众上访,这次县委比较重视,组织县选举办、公安局、组织部、乡党委、政法委现场做工作,跟他们讲选举规定,也解释拘留的原因,终于把大部分人劝了回去。但被拘留对象的几个家属坚决不回去,县委没办法只好当天放人。
这时候村党支部领导班子觉得县委太软弱无能,辞职不干。通过乡党委多方做工作,村干部坚决不干,村两委处于瘫痪状态。乡党委研究认为要选好村委会,只能先选出支部班子,于是就先组织支部选举,但由于部分村民干扰不让选,其理由就是再选也是选到现有这些村干部,因为党员中他们比例太大,乡党委再次研究,准备召集村党支部党员到乡政府大院选举,可是一部分党员受群众影响,不愿意参加,一部分党员怕报复不敢来参加,致使到会人数达不到80%,选举没办法进行。
乡党委只好再试用“先整顿后选举”办法。乡党委派了一位副书记,两位党委委员和两名老同志进驻该村物色选拔村支部班子人选,但有气魄有能力的党员和群众不想干、胆小不敢干,物色了许多对象,都没办法做通工作,拖了半年没物色出班子人选出来。最后只好采用派干部蹲点,继续下村做群众工作,给他们讲清道理,讲明村委会选举要依靠支部班子来领导,群众才同意不去干扰。
支部党员选举大会顺利召开,选出五位支委,可书记谁也不干,通过做大量的思想工作,几个支委才同意采用无记名办法选举支部书记,商定选到谁就谁来当书记,不能推辞。最后选到一个素质不很高的人当书记,既然选上只能将就让他当。该同志上任后工作还很认真,由于村民要求尽快选出村委会成员,几个支委也认为可以选,乡党委就确定再次选举村委会成员,选举前的各项工作准备很充分,由于村委会人选问题各方面意见分歧较大,争吵不休,部分群众在背后威胁村书记:没选出他们需要的人选要打他。选举当天,支部书记鉴于家族压力和社会压力,把公章拿到村部放着,说不干就走人了,经耐心做工作,没做通,其他几个支委看到书记跑,他们也跟着溜,工作人员也没人干、选民也没人去投票,这样第二次选举又流产了。
(资料来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乡镇书记班学员案例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