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犹太人在小的时候,他们的母亲都会经常问他们:“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火烧了,你的财产也被抢光了,你会带着什么逃跑呢?”
如果犹太孩子们的回答是“黄金”或“钻石”之类,母亲就会进一步追问:“有一种东西比黄金和钻石更重要,它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你知道是什么吗?”
孩子的回答是“空气”,母亲就会告诉他:“空气固然重要,但并不稀有。真正应该带走的是知识,知识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财富,只要你活着,它就会永远跟着你。”
紧接着,犹太母亲往往就会给孩子讲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艘大船出海远行,船上的乘客中除了一位拉比外,全是大亨。
大亨们闲来无聊,就互相炫耀自己的财富。正在他们争得面红耳赤时,拉比插话了:“我是你们这群人中最富有的,不信你们走着瞧。”
船行途中遇到大风,只好靠岸。一靠岸,却遇到了海盗,大亨们的财产被抢劫一空。拉比的智慧和学识,很快就受到岸边居民的赏识,他在当地陆续开班授课。
而那些大亨们却处境落魄,纷纷前来寻求拉比的帮助。他们见到拉比的第一句话就是:“还是您说的对,您确实是最富有的人。”
因此,在犹太人的心目中,赚了钱并不等于成功,真正的成功是获取知识和智慧,知识和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财富。
在《塔木德》中写道:“任何有知识的人都不会贫穷。”有知识的人拥有一切,而没有知识的人,就很难获得什么。《塔木德》说:“富翁和学者谁更伟大?当然是学者,因为学者知道金钱的价值,而富翁却常常不知道知识的价值。”可见,犹太人将知识和智慧抬到多么高的地位。
在犹太人心目中,学者的地位不仅高于商人,而且高于国王。“一个学者死了,没有人能代替他,而一个国王死了,所有人都能胜任。”学者成为人们尊敬的对象,一个研究《塔木德》的学者,甚至会享受到免税的待遇。
正如犹太大作家茨威格在其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中所言:发财致富对犹太人来说只是一个过渡阶段,是达到真正目的的一种手段,而根本不是他的内在目标。一个犹太人的真正愿望,他的潜在理想,是提高自己的精神文明,使自己进入到更高的文化层次……倘若在自己的家庭成员中有一个人明显地成了大家公认的有知识的人,如当了教授、学者、音乐家,那么他就会把这种荣誉看作是属于全家的,仿佛他通过自己的成就会使全家人都变得高贵似的。
§§四、把勤奋好学当作仅次于敬神的一种美德要想有所成就必须有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业务知识
犹太人把学校的正规教育和自教自学并重。众所周知,学校是获取基础知识的场所,很多专业知识及实际操作技术,只有在实践或专业学习基础上才可以得到增长。此外,由于因人而异的情况和条件,人们接受到正规教育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犹太人对自己独立获取知识的技能非常在意,常利用它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在犹太人眼里,知识和金钱是成正比的,只有拥有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业务知识,在生意场上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这是能赚钱的根本保证,也是商人的基本素质。
一个仅能从一个角度去观察事物的人,不但不配做商人,也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而犹太人也愿意与学识渊博的人达成交易。对书籍不感兴趣的人,或是忙得没有工夫看书的人,终会被时代的急流所淘汰。
汽车大王福特年少时,曾在一家机械商店当店员,周薪只有 2 美元,他几乎全部用来买机械方面的书。当他结婚时,除了一大堆五花八门的机械杂志和书籍,其他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就是这些书籍,使福特向他向往已久的机械世界迈进,开创出一番大事业。功成名就之后,福特曾说:对年轻人而言,学得将来赚钱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远比蓄财来得重要。
犹太人是非常重视知识的,他们把书本当作知识的源泉。在《犹太法典》中有许多关于书本的良言:
一个人在旅途中,如果发觉一本故乡人未曾见过的书,他一定会买下这本书,带回故乡与乡人共享。
生活困苦之余,不得不变卖物品以度日,你应该先卖金子、房子和土地,到了最后一刻,仍然不可出售任何书本。
对于犹太人来说,书本就是知识,所以他们视书如命。
公元 1736 年,拉特维亚的犹太区制订了一项法律,规定当有人来借书时,不把书本借给他的人,要处以罚金。
在传统的犹太家庭里,有一个世代相传的规定:书橱只可放在床头,不可放在床尾。因为书是神圣的,绝不能对书本有所不敬。
当然,他们推崇的知识是活的智慧,对于那些满腹经纶的书呆子,他们喻之为“背着很多书本的驴子”。
正因为如此重视知识和智慧,才使犹太民族成为非常有学问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