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体现为企业创新能力的竞争。纵观世界排名前十名的制药企业,它们无不拥有大量的、有自己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表明:只有能够持续推出有竞争力的新药,并保持合理的产品结构,才能推动制药企业持续增长,确保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位于全球药品销售第一名的Merck&Co公司和Novartis公司的新药开发计划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Novartis公司计划到2002年上市21个新药,这些产品将使该公司的年销售额以数十亿瑞士法郎攀升。该公司的计划中的5个产品,每一个每年可带来大约10亿瑞士法郎的收益。另外,该公司还有6种药上市不足5年,仍有着很大的市场前景。Merck&Co公司将有15种新产品替代专利即将到期的4种产品。
一、技术创新是决定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
1.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技术创新
然而,正当传统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广受青睐,在回归自然、向往天然产物的国际潮流中独领风骚时,一项统计数据再一次引起人们对我国中医药的关注:2000年我国进口中成药远远高于出口。这不能不让人们感到诧异:被称为国粹的中药,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吗?其实我国中药尴尬的处境早已存在。专家指出,在国际中药市场上,中国只占3%,其余份额则被德国、法国、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少数几国瓜分。下面的对比或许更能体现出国粹面临的严峻形势:日本在我国中药六神丸的基础上研制出的救心丸,年出口额达1亿美元,而去年我国中成药的出口总额则不到2亿多美元。难怪日本声称要使日本成为世界传统医学中心。
国粹何以痛失市场?
有关人士指出,造成这种状况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中药的科技含量低。正如两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肖培根所指出,关键在于中药产品技术水平低;中药规范标准建设不完善;产品规模和应用市场不宽广。
全国中医药研究机构研究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缺乏规范和标准,98余家中医药科研机构中,还没有一个国家级实验室。
我国目前对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药效、质量控制及作用机理等方面还缺乏一套完整的科学的量化指标;中药制剂在安全、有效、质量、稳定等方面还不符合国际医药市场的规范要求和标准。
中药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多、小、散、低、乱”情况严重,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
医药产业在国际上同信息产业、生物技术、新材料、微电子等产业一同被誉为“朝阳产业”。据《财富》1998年第一期报道,全球在每百元资本投入产出比最佳的前100家公司中,制药公司与信息公司几乎平分秋色,占据了大部分。作为与人类生命密切相关,利润很丰厚的朝阳工业,医药行业历来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和扶持。而现代医药正在摒弃传统的化学合成制药方式,向基因工程、生物合成、立体拆分等现代制药方式转变。它汇入知识经济的浪潮,对医药行业现有的生产方式、管理模式、经营方式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目前我国已能生产上千种西药、2000多种中成药,在数量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医药第二大生产国。但是我国医药产业的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一、二类新药多为仿制或合资企业产品,我国自己企业生产的新药绝大部分为仿制品,很少有创新药物,并且制剂技术落后,影响了附加值的提高,从而制约了医药经济的发展。据统计,1986-1998年,我国共批准生产新药有260多种,可以确定为创新药物的只有8个,现已批准上市的12种基因工程药物和一种疫苗则都是仿制品。
为什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新药开发速度仍如此缓慢?
这是因为在建国初期,我国医药产业比较薄弱,新药开发能力较低,科技含量不足,新药开发投入少且资金分散,再加上机制、体制的制约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在工业经济时代,资金缺乏会对新药开发起很大制约作用,但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新药开发的重要性要大于资本。
我国医药企业的规模还很小,根本无法和国外大型制药企业去竞争,其中关键的一点是技术创新程度小,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没有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
从医药行业的发展过程来看,在过去的20多年间,中国医药产业在总规模上取得了长足进步,继1988年提前12年完成翻两番后,又于1996年在1988年的基础上又翻了两番,目前医药工业总销售收入已经突破1000亿。与此同时,药品制造业的销售成本率则从超过90%持续下降到1998年的66%。按常规,在市场持续扩展和制造成本率持续下降的双重作用下,我们应当得到销售利税率持续提高的基本结果,但是,实际结果则是:自1990年以来,销售利税率既没有提高的可能也没有下降的趋势,而是稳定在10%~12%这个区间。
如果说以前几十年我们依靠自身力量,特别是“仿制”技术,缩短了我国与国际医药先进水平的差距,那么随着专利法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我国的实施,中国医药产业正在纳入世界经济的激流中,面对现代生物技术、新制药技术、外国药品大量进口对我国的冲击,如果没有清醒的认识,不采取正确的策略,充分利用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迅速提高中国新药开发的能力,国外昂贵的药品将充斥国内市场,百姓用不起新药将绝不是危言耸听。中国的医药企业也将有一大批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为此,必须着眼于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增强技术竞争优势。一方面要加强自主研发,注重对外的合作交流,形成技术的集成,构建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应用型科研机构的合作,更多地激活现有科研存量资源,使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再一方面,主要是要抓住国企改革和科研机构转制的契机,形成更强的技术竞争优势,扩大规模。
为此,必须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要解决好技术开发、人才资源建设、业务管理等全球化课题,尽快将有技术优势的产品推向海外市场。
2.“入世”后医药行业必须进行技术创新
WTO的宗旨是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因此,加入WTO将意味着将中国经济纳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轨道,从而使中国医药企业必须以国际标准实施竞争。由此将在市场的推动下,促进中国医药产业发生大规模的改组。这个改组可能是因产品结构演变而导致的企业业务领域的演变。
产品结构演变可能形成三个主体市场:
(1)以OTC为主的大众药品市场。在“入世”前,其主要特征是:市场容量巨大,市场进入壁垒松懈,市场拓宽主要依赖市场营销(依赖技术进步相对弱)。“入世”后,国外药品的大量涌入,致使市场上同类药品的品种增多、选择余地大、药品之间替代性强,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因此,只有进行技术创新,靠技术来赢得成本降低,即总成本领先成为核心竞争能力,是压制竞争对手的主要力量。
(2)技术专属性强,市场容量中、小规模的专业药品市场。“入世”前,这种市场的特点是:强烈依赖专业技术进步,垄断性和专属性极强,市场进入壁垒高,选择余地很小,品种的替代性极低,市场容量不很大。特别适合领导企业的下设专业子公司或技术先导型中小公司(中小型科技型企业)进入,并容易控制市场,将侵入者抵御在进入壁垒之外。“入世”后,这一特征得以进一步加强,靠技术垄断将成为排他性的压制竞争对手的有效手段。
(3)中间药品市场。即介于大众药品市场和专业药品市场之间的市场。其市场特点是:既依赖专业技术进步又依赖市场营销,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具有一定的市场进入壁垒,选择和替代性相对居中。
这三个市场分布将大体促进形成三个企业群:
(1)寡头垄断企业。其下设子公司有些专攻大众药品市场,有些则分化成专攻专业药品市场的中小型子公司。
(2)中小型企业。它们将集中实施一点战略专攻某个专业药品市场,形成独特的核心能力和技术优势。
(3)徘徊企业。既没有规模优势以及伴随的成本优势,也没有独到的技术优势,从而徘徊于上述两者之间。这种企业要么通过改造向其中一种市场靠拢,要么通过经济规模实施总成本领先战略,要么通过独特的产品进步实施差别化战略或集中一点,否则将走向衰亡或被其他企业兼并。
由此可见,这三类企业的生存要依靠技术,发展也要靠技术创新。
3.技术创新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高速增长成为近几年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但就总体水平而言,医药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医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不高,优势尚未形成。但近几年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增长很快,在出口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优势。
按照江总书记发展高科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示,国家经贸委在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面,突出重点,集中有限的资源,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在我国上述高新技术产品优势技术领域和高技术渗透较好的传统领域选择一批有市场竞争能力、附加值高、对开辟和拓展我国出口市场有重大作用的高新技术产品,创造有利条件,力争在短期内形成较大的出口规模。根据这一思路,制定的科技兴药行动计划分为三个层次,形成了一个立体战略工程,力求重点突破。
第一个层次是确定和培育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在生物医药等领域中选择了166家企业的92个产品作为第一批重点扶持对象,这些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国的30%。通过定产品,定企业,定市场,定目标,定完成时间的五定方案的实施,力争在短期内形成较大的出口规模。
第二个层次是培育和建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支持53个国家级的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根据调查,全国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国的50%。选择有条件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育和建立国家医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发挥其高新技术产业集中、信息快、机制活、人才多等有利条件,充分利用国家赋予园区的有关政策,积极引导园区内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快园区的国际化进程。
第三个层次是重点扶持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较好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成都、广州、南京、武汉、大连、沈阳、西安,这些城市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国的80%。通过加强科贸结合,创造支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有利条件与环境,优化和调整外贸出口商品结构,推动医药行业高新技术的发展,对全国医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起引导示范作用。
对医药行业而言,要重点发展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有资料显示,在人工型干扰素基因工程、抗肿瘤药物、乙肝疫苗基因工程等领域的研究我国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青蒿素、乙肝疫苗等高新技术医药品在发展中国家受到普遍赞誉。我国的医用伽玛刀、超声波刀、B超机、螺旋型CT、彩超和体外循环呼吸机等均有较高技术水平,虽目前出口规模不大,但前景很好。根据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的统计资料表明,1995年在世界高技术产品出口中,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出口在世界各国医药制造业出口中占2.1%,超过了日本(1.9%)、加拿大(0.9%)和新加坡(0.7%)。这一比例要高于我国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制造业的出口在全球所占的1.4%的份额。因此我国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有着很好的发展基础。
但是,一些当今世界较为前沿的生物高技术我们还没有涉及到,如DNA疫苗、核酸反应药物、基因治疗、转基因动植物表达生物活性药物、治疗用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的人源化等等。在新疫苗开发中,对艾滋病、丙型肝炎、戊型肝炎、EB病毒、CMV病毒等进展甚微,正在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细胞因子类产品也不多。
所以,我国医药行业要依靠现代生物技术发展我国生物制品事业,在传统产品的更新换代上、在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上、在跟踪世界生物技术前沿上以及基础研究上进行产品与技术创新工作,为我国医药行业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二、中国医药行业技术创新的战略对策
1.中国医药行业技术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及未来中国医药技术进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激励问题
专利保护是创新激励的主要动力来源,而且专利的激励作用主要是通过在保护期内,由于创新者的垄断地位改变市场结构从而获得垄断利润而发挥作用的,如果创新不能通过垄断改变市场结构,不论企业取得多少具体的技术进步成果也不能发挥激励的作用。这就能够解释如下事实:为什么在过去的20年间是中国新药研究与开发最活跃的时期,而综合技术进步却持续衰落?如果一个新药的出现立刻诱发模仿者纷纷进入,从而使厂商迅速进入恶性价格竞争,就意味着市场结构并没有在适度的时期内得到改善,因而也就不能指望获得超额利润;如果一种新药的出现不是抑制了入侵者,而是鼓励了入侵者,产品进步的结果可能不是改善了市场结构而恰恰是恶化了市场结构,在这种背景下,综合技术水平下跌就完全可以理解。
(2)研发投资结构扭曲
投资不足是人们讨论中国研发问题的焦点之一,也是讨论频率最高的领域。一个基本问题背景是:对于发展中的中国现实而言,任何旨在迅速改善投资状况的期望都将必然落空。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应当是:在总量不足的条件下如何实施结构调整以便提高投资效率,以及通过调整吸引更加丰富的新的投资来源进入。
中国研发投资结构在来源结构、过程结构和分配结构上都存在问题。这种结构性问题造成严重的效率问题是:
①政府是公共利益的集中代表,因此,政府投资应当集中在使社会普遍受益的公共物品(public good)领域,而不是只限于个体消费的私人物品(private good)领域。然而,现在的问题是作为公共物品供给者的政府将过多的研发投资投入私人物品开发领域,从而使公共投资所取得的效益不能外溢给普遍的社会,从而促进社会科技进步。
②由于政府功能错位,使作为私人物品消费者的企业却总是期待伺机占有政府的公共投资以便购买自己的私人物品,从而减少自己的私人投资。
(3)资源配置分散与合作不利
由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scarsity)与物质需求的无尽性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基本矛盾,因此,投资不足是绝对的,投资充裕是相对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投资去增进最大的福利,取得最大的进展。而创新经济学已经告诉我们,在技术进步中存在着明显的规模经济性(economy of scale)和范围经济性(economy of scope),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节约研发资源、促进技术进步。我们现在知道:技术创新遵循“阀值理论”,即:只有当研发资源集中到一定程度才能使研发成果成为稳定输出,而研发资源配置分散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还知道:两个具有技术关联性的领域实施联合作业能够充分降低成本,由于不同研发机构或企业具有不同的“可供技术范围”,因此,他们具有不同的技术优势领域,合作联合体可以增进共同的利益,而缺乏合作、自我封闭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问题。
(4)错误的工作起点
研发不是目的,它仅仅是创新的技术储备。创新是一个商业过程而不是学术过程,这就要求研发必须以市场需求作为工作的起点。但是,目前研发活动组织始终沿用学术工作的基本方式,以文献作为工作的起点,得到成分或处方然后考虑非临床药理研究,然后争取上临床,新药证书,批准文号,然后考虑投资与生产,最后才考虑市场经销。这个工作线路正好违背了创新的基本原理。正确的思路应当首先从需求开始,然后寻找满足这种需求的功能,由这种功能确认最基本技术构想,由技术构想考虑实现技术构想的技术方案等等。创新的起点是市场,终点才是文献(寻找解决技术方案的方法)。
(5)缺乏经济思考的方案选择
在投资缺乏的条件下,推进技术进步的关键是寻找反复考虑如何以成本最低的技术方案实现大跨度的技术进步。例如在相关技术领域,技术项目之间都存在着某种关联性(技术关联性、经济关联性、产业关联性等)。这种关联性导致任何一个项目的进展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或带动其他项目的进展。但是,由于技术结构的不均衡、不同技术方案的技术诱发性不同,因此,不同技术项目的优先进展对整个相关技术项目群的整体带动或推动意义是不同的。越是研发投资缺乏就越应当仔细分析技术项目之间的各种关联性,以便选择技术诱发系数最大的项目优先推进,从而发挥投资的整体作用。我们目前项目选择的孤立性和盲目性是最普遍的现实。
又比如,只有打破常规才能独辟蹊径,发现最经济的技术线路,这就要求技术专家之间必须充分交流,多学科、开放式交换思想,通过最大胆的设想、相互补充创造出超出常规的思路。而我们目前恰恰是沿用经院式的工作方法,“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冬秋”。
创新经济学已经证明:可以充分利用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降低研发成本。当前,我们的研发缺乏交流、缺乏合作、缺乏资源共享,严重地阻碍了学习过程。
(6)分散的市场结构
医药产业的典型特征之一是持续的技术先导型产业,技术进步是其发展、增长的主要源泉。这就要求医药产业必须具有高市场集中度,以便能够在一个企业中集中足够投资强度、人才强度、技术积累强度,否则难以形成稳定的技术输出。而我国医药产业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过度分散,例如:全球医药技术强国医药产业的“市场集中度”高的超过80%,低的也超过50%,而我国只有9%左右。这样低的市场集中度很难形成强劲的技术进步能力。
2.国家将在政策上大力扶持医药行业的
技术创新
现代化和技术创新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中医药只有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伴随时代进步,才能激发其新的生机与活力,获得可持续发展。
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在2000年国际传统医药大会上指出,中医药发展既要继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勇于创新,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中国政府同时制定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提出了中医药发展的具体目标。
(1)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研究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现代中药,并使之以药品身份进入国际市场
“九五”期间在开发出一批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现代中药的基础上,再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优良品种的筛选与评价,如选择国外急需而国内又成熟的,疗效确切、使用方便、药味相对简单、有一定科学研究基础的、品质优良的品种供进一步研究开发;对中药复方进行二次研究与开发,以开发出高效、优质、安全、稳定的“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便”(贮存、携带和服用方便)的新型中药;并注意对现代中药新剂型的研究,研究开发能适应市场需要,并充分发挥中药制剂药效的新剂型。
(2)建立我国现代中药的研究开发体系,这是中医药实现现代化,走向国际市场的基础
计划在九五期间建设和完善我国现代中药研究开发体系,到2010年基本建成,并形成国际认可的现代中药标准和规范体系。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强中药基础性研究,如有关中药材资源的开发、保护及栽培,中药饮片炮制加工,中药质量控制方法,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中药药理、毒理学理论和方法学的研究;制定和完善国际认可的有关标准规范,如GLP,GMP,GCP等;建设现代中药评价体系,如中药复方药物筛选中心,安全性评价(GLP)中心,中药标准品研究开发中心,新药(中药)临床试验研究(GCP)中心等;建立中药信息网络系统,包括研究开发信息系统,如建立统一规范的中草药及方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副作用等的研究开发数据库及建立国际天然药物市场信息数据库等。
(3)培育科技先导型的、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我国现代中药产业集团,并促进跨国产业集团的形成
计划到2010年逐步形成几个有竞争力的集团,要求达到技术现代化、工艺流程化、质量标准化和产品规模化,并使我国中药在国际中草药市场的占有率提高到15%。具体措施有:组建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中成药及道中地药材基地,加强企业优化组合,鼓励进行技术创新,组建官产学、科工贸联合的企业,并与国外企业、研究单位的投资机构联合进行跨国经营。
(4)拓展中医药进入国际医药市场的渠道,采取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内容、保护策略和信息的研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外建立或合作建立中药研究开发机构、中医院、中医学院,加强中医药教材的编译工作等;加强对新型中医药人才,包括学术带头人、高级经管、外语、专业的有关法规人才的培养。
“中药现代化产业行动”已被列为国家“十五”计划重中之重项目,面对21世纪中医药在全球发展的大好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医药将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并能为全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我国“十五”期间医药发展的方向是:加快由医药大国向建设医药强国的目标迈进。“十五”期间的发展重点是:着重于内涵发展,着眼于技术创新和提高水平,提高质量,总体上不过分追求数量和扩增。“十五”期间的发展原则是:每个省、市、区都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在特色发展上下功夫,不必强调自己本地区一定要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不求全面而求特色,有了特色就有了优势,没有特色的全面发展和完整体系也不会有好的效益。即使是发展高技术也要从实际出发,同样不能每个地区都要上,同一品种不能许多个企业一齐上,要发展有特色的地区医药经济。
“十五”期间的医药发展,明确了以下七个指导方针:
(1)以市场为龙头,以提高效率与效益为核心,促进平衡发展
医药行业是竞争性行业,医药行业发展要遵守市场经济规律,要更多地研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体现有序竞争原则。同时,考虑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国情及医药产品的特性,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规范市场行为,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要始终坚持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总量增长与结构优化的统一,并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提高效益与优化结构上来。引导全行业形成追求加强管理、节能、降耗、增效的经营机制,形成企业投入为主的开发创新机制,向经济规模要效益、向结构优化要效益、向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要效益。
(2)充分发挥国有大中型重点企业的主导作用
国有医药工商企业是医药经济主体,当前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政府要把由于各种历史原因陷入困境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脱困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落实。通过多方面的政策措施,推动企业扭亏解困、重塑雄风。鼓励企业采用多种有效资产的重组,并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充分运用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激励和约束机制、监督和保障机制来发展医药生产。重点扶持国家512户重点企业中的15户医药企业,发挥它们在医药经济中的骨干和辐射作用,以资本和产品为纽带,连结和带动一批企业的发展。
(3)立足大医药,促进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坚持走发展大医药的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十五”期间的发展要坚持中西药并重,药品与医疗器械、制药机械、药用包装及药用中间体协调发展的方针,要从中药材生产产业化基地建设入手,逐步把种植规范、炮制规范、生产规范、经营规范配套实施,探索中药现代化发展道路。要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来发展大医药。欢迎各行各业、各种不同所有制的企业通过投资入股、兼并联合等多种方式,为医药的发展贡献力量。
“十五”期间的投资导向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新产品及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并且把成果产业化工作放在首位。
(4)坚持科技兴药,实施技术创新工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医药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深化改革中,医药行业始终要坚持以科技开发为龙头,带动企业走科技兴药之路。首要的一条就是要走科技兴药之路,新产品的开发,新工艺的研究,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是医药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十五”期间,必须积极推进“科教兴药”战略,提高全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实施技术创新工程,要进一步加大医药科技投入的力度,一方面要支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开发,建立创新药物的基础性开发体系,发展医药高新技术产品;另一方面要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在一个相当长的阶段,还要依靠走仿创结合之路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用药需求。鼓励企业继续研制非专利名药,加强中药传统名药的二次开发及中西结合药品的研制,开发新的制剂品种,加强和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坚决制止各种形式的侵权行为,加快医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
(5)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提高利用外资的有效性
改革开放20年来,医药行业已有三资企业1800家,这些企业促进了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国制药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但是,三资企业中原料药少,专利产品或行政保护产品少,出口少;有的企业还存在虚亏现象,这是很不应该的。
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要求医药行业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有效性。利用外资要注重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改造传统产业;二是扩大研究开发机构的合资合作;三是开展建立中外合资医药零售连锁店试点工作。
工业领域利用外资要以“新产品、新技术、外向型”为原则,以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为目标,优先利用外资改造现有老企业,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尽量不建新企业铺摊子。医药行业要向汽车工业学习,把合资合作扩大到研究开发领域,要实现用市场换技术。利用外资要能提高医药行业的创新能力,提高医药行业的技术水平,培养医药行业的技术人才。支持研究与开发领域里利用外资工作是当务之急。在流通领域,医药行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经贸委第12号令,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中外合资外贸企业,以扩大医药行业产品的出口。开展建立中外合资医药零售商业企业的试点工作,促进我国医药商业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6)坚决制止重复建设
1999年1月国家经贸委下发了国经贸医药[1999]15号令《关于医药行业制止重复建设的若干意见》,2000年7月,国务院批准经贸委颁布了《工商领域制止重复建设》目录(第一批)》共201个产品,其中包括了医药产品20个。这两个文件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制止重复建设关键在于按照文件精神抓落实。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下力量做好各部门、各系统医药科研题目立项的协调工作,制止科研项目的重复投入,从源头上制止重复建设。制定发展规划,按照《目录》,制止新的重复建设项目上马。即使是新产品的投产也要尽量利用现有的生产能力,提倡合法企业之间相互开展委托加工,这是新形势下制止重复建设盘活存量资产的有效措施。当前要严格对新开办企业的审批,特别是对严重过剩的产品和单纯增加加工能力的项目,原则上不再开办新厂。
(7)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改变重发展、轻环保的旧观念,树立经济、社会、生态整体效益为一体的新观念。医药行业是产生“三废”较多的行业,国家环保局也把医药行业作为“十五”期间“三废”重点治理行业之一。要坚决制止只顾眼前利益,牺牲环境利益来求得经济暂时发展的现象,支持环保执法部门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医药企业进行“关、停、并、转”。充分重视环境保护,加强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能降耗,促进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协调和发展。
3.医药技术创新要走一条特色之路
所谓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将科技潜力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创新活动,是从新思想到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生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和服务的全过程。因此,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整体的、连贯的创新行为。
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包括孕育、研制、孵化、制造、营销几个方面。此创新体系还表现为一个时间过程,从研究开发,临床试验、生产到市场销售等各个必要环境在内的链形结构,故可称它为医药技术创新链。
过去我们对创新有一个误解,把创新狭隘地理解为研究几个新产品、搞几个新药,只重视对某些个别技术、产品的创新,其实这是很片面的,技术产品的创新只是技术创新的一个方面。
发达国家医药技术创新发展的经验表明,在90年代初发达国家已创建了一个崭新的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系统,它是以企业为主,包括政府、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中介组织等机构大量互动作用的结果,它们之间构成一个网络。发达国家的这种创新体系,大力推进了国家医药的发展。
我国的新药研究及其产业化发展,关键是要逐步建立适应我国医药发展的医药创新体系,加强创新能力,保障新药创制链各个环节的畅通和良性循环。在医药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的规划、管理、科研、生产和使用等部门与企业之间建立一种有机组合,建立一种为最好地实现整个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而设计的管理体制、激励体制,建立政府与行业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医药生产企业、医药销售渠道等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关系。
根据我国医药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发达国家医药发展的经验,建议我国的医药创新在未来的10—15年内,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产、学、研、资相结合”的医药技术创新模式。
我国的这一创新模式具有下列特点:
(1)强调政府的引导作用
世界各国医药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但政府的引导作用仍然是很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医药产业是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我国的企业目前还不具备全面收集信息、快速分析、准确判断市场变化的能力,因此,需要政府通过引导企业的投资和发展目标,促进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政府的引导主要包括三方面:①政策引导。如政府为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于1999年6月25日正式启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创新基金首期额度为10亿元人民币,主要以无偿资助、贴息、资本金投入三种不同的方式来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②规划引导。如国家经贸委为促进医药产业的发展,促进医药产品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制定了医药行业近期技术发展方向和重点。③资金引导。对于一些重要的领域,国家将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如现在国家正在筹划建立医药产业基金,用以支持产业化项目和风险投资项目,鼓励企业成为科技开发的主体。
(2)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众所周知,现代医药企业被公认为是技术密集型及市场导向型企业,医药产业的发展除必须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外,还必须有科学的经营管理和营销策略相配合。因此,技术产品创新和市场战略创新是医药企业在现代化管理体制驱动下的两个车轮,是企业能否发展、是否具有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根据国外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中国的国情,我们还应重视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具有投资小,应变能力强,技术创新成功率高,技术转移扩散快的特点,现已成为市场经济中非常活跃的力量。因此,我们应该在加速大型企业改革的同时,特别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使它们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3)产、学、研、资相结合
国内医药产业发展的实践证明,产、学、研相结合是符合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最现实选择,是最有效的方式。产学研相结合一方面有利于发挥国内众多医药科研机构的科研优势,解决科研前期开发投入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发挥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业化生产的优势。此外,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医药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资本运营和金融的支持,要有技术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联合动作。因此,“资”也是医药产业能否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医药行业技术创新不仅包括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还包括机制体制的创新,如生产经营模式、管理体制和营销方式的创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机制体制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医药行业技术创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开发模式的创新
现代生物技术和计算机微电子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制药产业的发展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和高额的商业利润,给制药产业带来一次革命。新药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促进世界医药工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制药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地推出市场需要的、有自己产权的新产品。企业的产品开发只有做到“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制一代”的良性循环模式,才能保证长期生存与发展。
产品开发包括两方面:①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高新技术开发新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把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传统的生产技术相结合,选育优良品种;把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等大规模生产技术尽快地应用到生产当中,加快对传统生产工艺的改造工作。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将会给企业带来巨额利润。②开发新产业:现代生物技术产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是国际市场竞争的第二个热点领域。预计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将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因此,我们应大力加强医药生物技术产品的创新。
(2)生产经营模式的创新
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国情,我国的制药企业已创建出“哑铃型”的生产经营模式。即一头是科技,一头是市场,中间是生产,壮大科技和市场,带动中间的生产环节,形成“两头大、中间精”的“哑铃型”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改变了原来“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已被很多药厂采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管理体制的创新
管理体制的创新是一种开拓与进取,即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创建新机制。通过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推动研究开发机构、企业和科技人员尽快进入市场,促使企业以市场规律和市场需求寻求和依靠科技。在管理体制创新方面,有很多药厂的经验值得借鉴。如西安制药厂在管理机制方面创建了“外圆内方”的战略原则,“外圆”指主动适应市场,创建和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内方”指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建立一整套考核体系,增强了干部和职工的危机感和责任感。
4.医药企业应成为医药技术创新的主体
面对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以及现代科技飞速发展,每一个企业都要以创新求生存、求发展。市场需求方面,随着我国制药工业的快速发展,一大批国外公司相继进入中国,目前,世界销售额领先的25家制药公司中,已有20家在我国设立了合资企业,使我国制药行业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从国内医药市场的现状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我国医药行业业已完成了从短缺经济向饱和经济甚至过饱和经济的过渡,使处在尚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我国医药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药品正由短缺转向供大于求,已进入买方市场;社会需求方面,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用药结构正在发生较大变化,药品需要更新换代;现代科技发展,高新技术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知识产权的竞争,1992年《中美关于保护知识产权备忘录》的签署和1993年中国专利法实施后的新形势要求企业必须转轨,医药企业不能再走“仿制”的老路,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新环境下,为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医药企业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品竞争策略,通过创新给产品增加现代知识和技术含量。这就需要:
(1)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
在这方面,华北制药集团成效显著,它们通过多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适应医药行业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中心的组织框架,建立了科技委员会和科协,下设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技术咨询委员会、工程咨询委员会和企业技术中心。企业一把手亲自担任科技委员会和企业技术中心主任。
1992年底,根据朱□基总理的指示,在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和河北省推动下,国家在原抗生素研究所基础上成立了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中心。该中心于1993年11月被国家经贸委、国家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第一批确定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997年8月,华北制药集团公司被国家经贸委确定为冲击世界500强的全国六家“技术创新试点企业”之一;1999年8月,又被团中央和中国青联确立为“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示范基地”。
技术中心由新药研究开发中心、车间实验室、产学研联合体、环保所及各子公司研究所组成,分三个层次开展技术创新工作:一是将超前研究开发作为技术中心的一项重要职能,这部分工作由集团公司新药研究开发中心承担,主要从事对集团公司发展战略有重大影响,5年以上的中长期开发、基础性平台技术等超前研究,公司对超前研究的投入也是每年公司技术创新总投入比重最大的一块;二是充分发挥各子公司、分公司进行产品开发的积极性,利用各公司研究所进行2—3年内能够形成生产能力的新产品开发;三是利用各车间实验室进行工艺改进,达到提高效率、提高质量、降低消耗、降低成本等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技术创新工作。
(2)完善技术创新机制
①根据对发展战略环境的研究,通过研究竞争中的风险、机遇、优势、劣势(即SWOT分析),确立“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方针,把高起点实现生物工程产品产业化作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生物技术、组合化学技术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
例如,华北制药集团跨出国门,与国外公司合作设计、制造符合国际标准与国际接轨的生物技术药品产业化基地——金坦工程。该基地建于石家庄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占地面积32000m2,项目总投资3亿元,所有生产设备全部进口。现已试车成功,投入批量生产。这是我国首座符合国际GMP规范、国内规模最大、硬件水平最高的生物工程产品生产基地,可年产生物技术产品350万支。它的投产标志着华药集团从传统生物技术产品向现代生物技术产品结构调整的完成,使集团公司在技术上、观念上和水平上上了一个新台阶,赶上了世界医药发展的潮流。
组合化学技术是当前国际医药领域进行创新药物研究的重要技术之一,特别是在寻找新药先导化合物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它将化学合成、计算机信息、机器人以及生物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高通量合成、高通量筛选等有效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新药创制效率。华北制药集团公司目前正在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水平的小分子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中心,充分利用我国几千年的中医、中药知识宝库,众多的药用植物资源,古老的药物配方以及众多的人工合成化合物,采用国际先进技术,通过大规模同步固相合成、组合化学、药物设计以及快速药物筛选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新药研究开发系统,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研究开发出一批具有独特结构和生物活性的药物先导化合物,这一切使华药集团技术中心的生物技术开发水平站在国际竞争的前沿,进而提高我国医药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②提高技术开发强度。医药工业本身高技术含量、高风险的属性,要求企业有高强度、稳定的研究开发投入,要求企业在技术中心建设和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的研究开发上,坚持较高强度的投入,形成了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投入的良性循环。
③改进科研开发管理。建立科技大会制、课题负责人制、攻关合同制,改进成果评审办法,成果评审以成果转化后产生的经济效益为标准。
④开展产学研联合开发。根据新药研制的特点,为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借助“产学研”联合开发的方式,以企业为主体,与科研院所建立协作关系。
(3)营造企业在“产学研”联合开发中的优势
产学研联合开发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联合开发体系,促进了企业的创新。在产学研联合当中企业应当努力营造自身的优势,吸引科研院所加入到开发体系中来,这个优势就是成果转化优势。这就需要:
①具有市场及科研前沿的选题。
②企业拥有相对充足的科研经费。
③建立完备的实验室及中试车间。
④具有一支能与科研开发前沿专家对话、合作的科技队伍。
⑤灵活多样的联合方式。
总之,医药企业应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提高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才能获得竞争优势并求得发展。
5.发展风险投资,促进医药科技成果产业化
风险投资是科技与经济结合,是科技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建立完善的高新技术风险投资体系,不但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起着催化作用,而且是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政府、产业界、金融界和理论界对发展风险投资产业日趋关注,但风险投资仍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在整个科技投入中所占比例仍然很小。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现阶段的科技投入中仅有2.3%的资金是创业风险投资。资金不足依旧是制约我国高科技发展、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因素。因此,坚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积极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体系,在不同地区运用不同形式推进风险投资发展,将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风险投资产业,一方面是为中小型企业创新和具有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项目提供融资筹资渠道,解决长期以来科技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艰难的根本问题。另一方面也是为风险投资的重要参与力量——企业投资者提供投资市场,让企业按照高风险、高投资、高收益的风险市场运作规律参与资本活动,消除依靠政府力量分配市场机会的弊端,消除不同区域之间、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各种不平等竞争,切实有效地促进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
但是,我国风险投资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无效益运行风险投资。科技开发创新者和风险投资者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认为风险投资是资助创建高新企业,无需讲求收益,可以无偿使用。此观点对风险投资的特征尚不了解,观念上背离了风险投资这一最专业化的投资原则,单纯注重科技成果产品化的评估,淡化投资收益的风险投资价值取向,对投资项目的产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分析不足,从而导致无效益或低效益循环运作,使高风险高回报的风险投资无回报,最终制约了风险投资的规模与发展。
二是风险投资管理不规范。创新往往寓于管理要求的组合之中,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将产生“增正”的作用。目前风险投资行业,尚处创立阶段,风险投资公司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自我约束和创新使命感,与风险投资企业难以磨合;风险投资经营人员未能接受专门培训,综合素质不高,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了解不深,缺乏分析、设计、策划的战略眼光和把握客观事物发展的判断能力;风险评价体系即风险企业内部评价、投资项目行业地位评价、成果无形资产估评以及投资预期评价等均未制定规范性文件,在管理运作上无法规范操作;风险投资中介服务即进行风险资信评定、信息咨询,企业包装以及相关的会计、律师、资产和专利事务等活动不完善,无法达到风险投资的管理要求,都极大地阻碍了科技成果的交易和转化。
三是风险基金的来源单一。目前政府作为我国风险投资主体,许多风险投资公司没有融资的功能,不能充分调动民间基金组织、私人投资基金、金融和产业集团的附属机构以及行业伙伴等社会各种资金对高新技术的投资积极性,使得风险资本来源渠道单一社会化程度低,严重限制了风险资本的规模和发展速度。
对医药行业而言,迫切需要引入风险投资机制的领域是医药品的研究领域。因为药品研究是一个高投入的项目,国外药厂的科研投入占到利润的20%以上,大投入才有大产出。目前,我国医药行业中许多有苗头的预试急需资金,嗷嗷待哺;另一方面,现有课题规则又难予资助,企业亦不愿意“早期介入”,科研之水有“断流”之虞。
应当看到,科研虽有风险,但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一旦成功,收益也十分可观。特别是医药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入世”后将可能同时拥有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从而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
所以,在药品开发上引入风险投资机制已是大势所趋,为此有关部门要研究制订好相关政策,做好科研方与投资方之间的“红娘”,鼓励在医药行业作风险投资。企业和投资公司也应克服追求“超短期效应”的弊病,树立中长期发展的思路,乐于投入技术储备,增强发展后劲。另外,有关部门应研究将药品开发列入高新技术产业的可能性,以便享受“高科技股”的优惠政策,争取上市额度或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直接融资。
6.大力培养医药行业的创新型人才
医药企业属于知识密集产业,对人才及其素质要求高,提高新药开发的决策水平、管理水平,在某种意义上比提高技术水平更为重要。面对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医药工业必然也必须降低对能源和资源的依赖和需求,这是时代对新药开发的又一要求。只有抓住机遇,走创新之路才能满足人民用药需求,进而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完成从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的转变。
医药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有了人才、用好人才,才会有医药行业的兴旺发达,才会促进整个集体蓬勃向上。因此,人才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关键,是最可宝贵的财富。
加强医药科技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人才是关键,这是由医药科技事业的性质、特点和知识经济诸要素的地位、作用所决定的。人才,尤其是创新型医药科技人才是提高我国医药科技创新能力所必需的,也是急需的。只有拥有一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强的创新人才队伍,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我国医药企业自主创新,创造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发展自己的真正的高新技术产品,形成高起点、高水平的科技产业,走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化之路。而就我国现有科技人员现状来看,创新型医药科技人才极其匮乏。因此,加强科技创新,加速发展科技事业,建立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培养创新型医药科技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这就需要:
(1)制定、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医药行业的主管部门尤其是科技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将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作为一项专门工程列入科技发展计划,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制订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从优秀科技人才中选拔创新能力强、素质好的人才予以重点培养,设立创新基金或列创新人才培养专项经费,落实创新研究任务,支持国内外学习交流,着力培养和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水平,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培养和锻炼,使其成长为医药领域的科技创新带头人,形成一支科技创新带头人队伍。
(2)建立与完善有关创新激励机制
在医药行业的体制改革中,在实施科研单位企业化转制的同时,要大力支持、鼓励创新型人才走向社会、进入企业,有条件创业的可牵头创办科技产业,也可以将成果、知识、技术作股投资及参与分配,落实知识资本化和资本人格化的激励机制。对在技术创新活动中获得的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成果及不断获得创新性成果,对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创新型人才给予重奖,充分调动广大医药行业的科技人员从事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全社会技术创新向全面普及发展,向更高层次发展。
(3)设计、评价研究项目
在设计、评价研究项目时要注重创新性,特别是国家级、省级重大医药行业的技术项目、攻关计划项目,要更加注重创新性,将创新程度作为衡量项目科学价值、技术含量及先进程度的重要指标,赋予更大权利,从而引导医药行业的科技人员重视创新,精于创新,将创新视为科研工作的生命,使医药行业的科技人员在创新研究项目申请、实施过程中锻炼、提高创新能力。
(4)提高医药行业的科技信息服务能力是加强技术创新的基础
医药主管部门要根据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活动需要,加大力度改善医药行业科技信息服务,加强科技信息资源建设,充分利用科技信息采集、处理的现代化手段,全面了解,及时追踪国内、国际科技动态,掌握相应专业最新进展。创新活动中一要充分利用图书、期刊、互联网等广泛搜集信息;二要认真进行查新咨询检索。只有建设好、利用好现代化医药行业科技信息资源,才能避免重复研究和无效劳动,确保实现技术创新,取得创新成果。
(5)加强组织协调,促进医药行业创新人才资源合理配置
要在国家知识创新工程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总框架指导下,结合地方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抓好医药行业创新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工作。管理部门应做好相应的组织协调,一要协调好医药行业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结合。医药行业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只有医药行业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力量与企业技术开发需求真正结合起来,才能激活科技人才资源,实现技术创新市场化,提高创新成果的转化率,使科技活动全面融入市场,与经济密切结合;二要支持医药行业创新人才的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实现人才合理流动是人才资源配置,提高创新人才资源效益的必要手段。实施这一政策应强调管理上的主动性,要主动进行市场人才需求调查和人才资源现状调查,主动搞好医药行业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市场流动与配置,使科技创新活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三要在创新研究中搞好联合协作。技术创新需要人才集中,有时是大规模、多专业的联合与协作。对需要跨单位、跨专业甚至跨行业、跨部门协同攻关的创新活动要优化配备、组织各级各类创新人才,组成医药行业创新攻关队伍,协调好人员、单位、部门间的关系,形成优势互补、高效协作的集体,使创新人才有所作为,有大作为。
7.引进新技术,加速我国医药的科技进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一直把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作为一项战略性工作紧抓不放。实践表明:如果把科学研究与引进新技术结合起来,对于促进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将更为有利。为此,需把引进新技术工作也列为科技工作的重点,采取科研和引进新技术同时抓的两条腿走路方针。高校和研究单位、省级重点研究室以科研为主,医疗卫生单位以引进新技术为主。引进新技术具有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对提高医疗、预防保健水平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例如,吉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分院于1988年成立,虽然服务态度好,但由于没有抓技术进步,医院技术水平低,门诊无患者,结果成立四五个月时间就濒临倒闭。班子整顿后确定了科技兴院的办院方针,积极引进新技术。他们与大连血栓病研究所建立了协作关系,把预防和治疗血栓病的综合技术首次引进吉林市,并配备了必要的仪器设备。高水平的血栓病防治技术吸引了各地的患者,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医院扭亏为盈,还为经济困难的患者减免诊查费、处置费、床位费5000多元。四平市妇婴医院由于是专科医院,门诊量少,医院很不景气。为摆脱困境,医院决定走引进新技术振兴医院的路子,经充分调研确定引进不孕症治疗技术。他们先后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复兴医院、贵州遵义医院、湖南沅灵医院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四平市第一医院1989年派2名医生、4名护士、1名脑电医师、1名麻醉师到北京天坛医院进修学习脑外科。经过一年的学习,他们不仅掌握了颅脑手术的一般技术,而且能够熟练地做一些高难度的手术。如脑积水右侧脑室一腹腔分流术,以前这种病人都是往北京天坛医院介绍。现在直接去北京的病人,天坛医院都介绍让他们回四平治疗。该院口腔科从北医大引进的“色频温控势凝技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非常好,北医大口腔医院也派人到该院参观。吉林市中心医院1990年7月份从北京301医院引进“肝动脉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现已治疗多例,基本达到原技术水平,病人不需要往北京介绍了。四平市中心医院派医生、护士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学习手外科,现在所有高难度的断臂断指再植术都能开展,如断臂缩短再植术(缩短24cm),第二足趾游离一期拇指再造术等。
8.深化医疗体制改革
谈到“医药”,自然有“药”有“医”,制药产业需要反思,医疗体制也需要改革。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的水平,中国目前的医疗体制及医疗保障体制已经非常不适应,不合理的体制导致医疗和医疗保障领域出现许多不正常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阻滞了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现行的医药体制和医疗保障制度迫切需要改革。
1998年春,乘国务院机构调整之风,我国医疗卫生领域机构也进行了大力度的重组,有关医药产业和医疗体制的改革进程也在一步一步的推进中,我国医药产业和医疗体制都在进行或者说在酝酿着一场重要的历史变革。自1998年6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挂牌以来,有关医药产业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政策决策连续出台。
1998年原国家医药管理局与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三单位进行机构调整,按照职责划分重新设定组织结构。国家医药管理局改组设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药监局),另新设立社会劳动保障部(原劳动部撤销)。经过调整之后,各部门职责分明:卫生部负责卫生防疫和保健事业;药监局主管药品报批和有关法规的制定;国家经贸委下新设一个医药司,行使对医药企业的管理,主要职能集中到医药产品的监督上,制订我国中西药品和医疗器械政策、法规、标准、注册,进行医药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药品的行政保护等;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是在原国家劳动部基础上成立的,新成立的医疗保险司主管全国的医疗保险工作。
1998年11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1998年12月初,国家计委发出《关于完善药品价格政策,改进药品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除了采取6项措施制止虚高定价、价格折扣率高等问题外,决定适当放宽部分科技含量高的药品利润率限制。这些药品包括:列入国家新药管理范围的药品、取得GMP认证的普通化学药品和生物化学药品、超过新药保护期的特殊药品。
1999年1月20日在珠海闭幕的“99全国医药工作会议”提出了我国医药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停止新设医药批发企业;加强医药产品进口管理;坚决制止医药生产企业的重复建设;建立长线产品的定期公告制度,指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支持新产品、新剂型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与生产;提倡中药提取物集中生产,建立中药饮片及中药生产基地等。
医疗体制与医药产业的发展并不是没有关系,目前我国实行的劳保医疗制度就存在很大的问题,按照这种劳保制度,职工医疗费用由国家和企业完全包揽,国家和企业负担沉重,有的企业就因为公费医疗而导致亏损。1997年全国职工医疗费用支出达到773.7亿元,比改革初期的1978年增长了28倍,年增长率高达19%,远远超出同期财政增长。
在国务院机构精简、政府提高办事效率、压缩开支、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和企业压力的大背景下,这种状况必须改变,改变的突破口就是对现行职工医疗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因为医疗费用增长过高的源头在医院,而主要的连接点是药品费用疯狂增长。1998年11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同年12月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提出1999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该决定内容包括7个方面,基本思路是“低水平、广覆盖、双方负担、统筹结合”,核心内容是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由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两部分组成,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分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医疗专项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参考比例是30%,各地视个人账户支付范围和职工年龄等因素确定)。具体执行的政策是:一定标准(即起付标准,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10%左右)以下的费用由个人账户或个人支付;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以下的医疗费用,主要从统筹基金中支付,个人同时负担一定比例;超出支付限额的医疗费用通过商业医疗保险解决。对几类人员采取特殊政策:①离休人员、老红军和二等以上革命伤残军人的现行医疗待遇保持不变;②下岗职工由再就业服务中心缴纳医疗保险费;③退休人员不缴纳医疗保险费;④国家公务员享受医疗补助等。
医改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将是与之相关联的政策及带来的相应影响。相关联的政策比较重大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医、药实行分业;二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OTC)实行分类管理。而这两个变革对我国医药生产企业和医药商业企业乃至医药流通体制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可以说会再造我国的医药流通体制,重塑医药销售的体系和模式。
“分类管理”指的是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OTC)实行分类管理。医、药分业是实施非处方药制度的主题之一,实行药品的分类管理是医、药分业的必然前提,是促使我国医药生产、流通变革的良好契机。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是本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出于对毒性、成瘾性药品的销售与使用进行的管理,已被全球大多数国家所接受。
实行分类管理后,对目前步履维艰的医药商业来说是一个绝好机会。从客观上看,推行OTC制度后,因为国家保证药品的有效、安全,消费者可以放心使用和前往零售药店选购;另外,医、药分业之后,医院销售药品的市场非处方药部分空出,可刺激医药零售业的发展。主观上,配合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药流通企业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和提高我国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树立“自我保健消费意识”,开发我国潜在的巨大市场——目前我国医药零售额的比例为10%~15%(经济发达地区为30%),八五期间销售额增长4倍,但1994年的零售总额仅为83亿元人民币,医药商业销售额1997年也只有1020亿元;另一个数据是1997年我国人均药品消费仅116元,仅为日本的1.6%,为美国的2.3%!
三、中国医药行业技术创新的案例介绍
1.中狮国际集团:构筑高科技跨国产业
中狮国际集团是从潍坊市哮喘病研究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高科技跨国集团,是山东省“七五”期间列为省重点医学科研课题(哮喘研究)的承担者。10年前,为实现技术成果转化,山东成立了潍坊市哮喘病研究所,当时只有5名职工,5万元启动资金。医院经过不断追求、创新,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在患者中赢得了信赖,在学术界树立了形象,在管理领域被誉为医院改革的一块模板。党和政府也给了它很大荣誉和信心,姜春云、谷牧、洪学智、钱伟长、孙孚凌、陈敏章、邓楠等领导同志都亲临视察,对研究所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1994年,中狮国际集团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按照医科工贸集团化、国际化、产业化的发展目标,形成了医院、研究所、跨国公司三位一体的经营决策和医疗、科研、产业贸易一分为三的创新机制。1995年,集团获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主要从事化工、制药、医疗、保健品和进出口贸易,下设十四个分支机构,分布在纽约、南京、北京和青岛、潍坊五个地区。在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建立了分支机构(Sino-lion公司),主要从事精细化工实验室合成和市场企划、国际贸易;在南京建立了高科技化工产业基地,主要从事化工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出口贸易;在北京组建了药物研究所和分公司;在上海“国际医药大厦”建立了分公司,主要从事新药研制开发和药品经营;在潍坊建立了民营科技园,主要从事医疗服务和中草药深加工等项目;在伦敦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建立了联诊和办事机构,在全国建立了1000多家分院和联诊机构,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市场网络。
中狮始终以稳妥、谨慎的心态把握大局,保持与潮流存在个时间差,很多企业都搞集团化、都搞房地产、都大谈多元化时,中狮努力把医院和制药业做大、做好、做出形象,增长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动力,形成中心竞争能力。当大家都在市场大潮中吃尽苦头开始讲专业化时,中狮国际集团又开始了向化工行业的渗透与挑战,而且是独辟蹊径,不去走别人走过的路,不参与炒作,甚至回避传媒,厚积薄发。主要经验有:
(1)目标决策:高起点产品定位,与国际市场同步
在国际化市场中,受科技发展水平和思维模式的影响,我们的运作相对落后,视角相对狭窄,难以与国际化的跨国公司相抗衡。如何占领高新科技的前沿阵地,在国际精细化工领域形成拳头产品,与国际市场同步,关键是要有该领域成果突出的人才和阐发智慧与思路的环境。比如经营电子器材,首先你要懂这个专业,掌握经营信息;其次是要有经营环境,在北京,要在中关村,在大栅栏肯定不行。
1995年,中狮集团美国分公司总经理李华山和总工程师苏桂珍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受董事会委派在美国新泽西州组建了精细化工实验研究基地,开始了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化运作。他们从美国华人留学生中不断筛选吸收富有爱国激情、有责任感、高技术水平的化工人才,为他们提供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在国际化商业运作中捕捉信息,筛选出具有国际独创性和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化工产品26种,从基础研究到实验室合成再到小规模试产,全部在新泽西完成,然后挥师南京,建立了以产品定位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为抢时间、争速度,他们在江苏省各级领导支持下,兼并了化工二厂,立即改装投产,主要生产国际垄断性产品安洁清,然后返销美国。
(2)运作机制:产品层递,优势互补
①销售一代,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制一代,构思一代。精细化工板块目前“销售一代”产品主要以代理美国蒙纳公司化妆品原料系列和自营生产安洁清为主,蒙纳公司的化妆品原料是目前我国大型日化工业的重要原料供应商之一,中狮是该系列产品的独家代理公司。安洁清在以前全球只有汽巴——嘉基公司独家生产。现在,中狮以惊人的拓展速度掌握了全套技术工艺,并投入生产,成为仅次于汽巴——嘉基的国际第二大产品供应商。
按照产品序列化,中狮的“生产一代”以安洁清为前提产品,其衍生物“霉洁清”做为后期产品处于中试试产阶段,新药阿奇霉素注射液也处于审批的最后阶段,可望在近期形成规模。“储备一代”,以曲酸衍生物、薄荷脑衍生物、紫苏油洁晶为主的工艺已经完全掌握,因原料是天然药物,必须取材于国内。“研制一代”,包括维C磷酸脂镁等,工艺还需进一步探讨完善。“构思一代”,则是充分利用国内资源,以天然药物深加工出口为核心,开展前期市场调研、项目遴选、工艺研讨等行动。
②利用国内良好的投资环境,相对经济的劳动力市场。国际化产品的国内生产,主要是利用我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相对经济的劳动力市场。厂房建设、环保规范、设备条件等要素,我国和美国的差距还很大,但劳动力市场具有好的竞争优势。此外,领导重视、政策宽松,在国内生产符合投资小、见效快、成本低、利润高的经营战略。
③加速传媒宣传。传媒是把双刃剑,可以扬威风、振士气、兴基业,也可以推波助澜,恶性炒作,甚至兴风作浪。传媒既是及时雨,又是顶头风,而且难以把握。而民营企业基于两个原因又过多把重担放在媒体上,一是民营企业起步晚,时间短,知名度低,面对竞争压力,必须通过短期内媒体炒作来提高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二是民营企业长时间存在于“所有制歧视”环境下,是“后娘养的”,就要多喊多叫,借传媒造势,理所必然。而中狮产品是“两头在外”,中间过程在国内,既不需要媒体介入,又无必要传媒炒作,“不要打枪,悄悄进村”,完成资本积累,实现基础性产业的稳定、高效,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
(3)人才战略: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识人、选人、育人、用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树高千尺,叶落也要归根,在美国任何一个留学生都希望能有一个在国内和国外非常宽松、舒适的环境,既有在美国的创业、投入精神,又有在国内的安全、平衡感,所以在组建美国分公司之初,首先引入公平、规范的股份合作机制,使在美的职员具有国内国外两栖化发展环境,使他们在国外创业,国内享用。目前在新泽西,已经有20多位高层次华人研究人员在那里紧张地工作着;在南京有5人小组轮流负责生产和技术性工作;在国内北京的集才药物研究所是与中狮以股份互换型合作集团,在这个研究所,30几位高级制药技术人才主要从事新药研制和申报,以成果转化方式供应中狮制药公司。
使用人才是一门领导科学,也是一门管理艺术。人才使用不当,就不会充分发挥效益,对人才也是一种浪费。中医药产业要实施科学的人才战略,必须建立和完善以下用人机制:多渠道、多层次的选才机制;程序化、有效性的任免机制;明确利益关系和崇高使命的责任机制;严肃、民主、和谐的监督机制;干部之间或人才之间的互补机制;催人向上的竞争机制;赏罚分明的奖惩机制;良好的人才流动机制。
中狮的人才高层团队就是根据这个原则形成的。尽管有的在国外,有的在国内,报酬不同,环境不同,但总的用人机制是不变的。
事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有了人才,用好人才,才会有事业的兴旺发达,才会促进整个集体蓬勃向上。因此,人才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关键,是最可宝贵的财富。
中狮是所大学校,把教育人、培养人、管理人做为企业发展的基础,使技术管理、理性管理和情感管理三要素和谐统一。
技术管理是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对集团产业化过程进行控制和调节;理性管理是以规章制度等纪律来实施对员工的约束与指导;而情感管理则是依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精神道德模范行为来培植、形成和发展企业文化,是充满生命力和兴旺发达的巨大精神力量。
管理上德、才互补,技术上智、能互补,工作方式上思、行互补,做好员工的“两袋投入”:脑袋内有正气,有智慧,有技能;口袋里有钱,有房,有福利,巩固和形成一支高智商、高技能、高稳定性的专业人才队伍。
2.上海复星:以学习型组织追求创新发展
上海复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民营科技上市公司。复星集团创立于1994年,其初创者是五名复旦青年教师和团委干部,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复星立足上海综合经济优势,坚持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方向,从一家自有资金只有3.8万元的小型科技咨询公司起步,发展成为今天控股资产10多亿元,以现代生物医药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大型科技企业集团。复星集团连续几年名列上海民营科企百强三甲,被列为国务院首批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单位。1998年,复星集团实现销售20亿元,上交税收近680多万元,1998年8月7日在国家各部委、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复星实业在上交所上市,成为上海第一家上市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公司的发展和市场的探索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创新才是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1)从不会到会,复星靠的是向市场学习
回顾创业之初,复星一无资金,二无渠道,三无市场开拓经验。复星就从大学毕业生的起点开始做起,向市场学习,向先创者学习;学习如何把握市场选择产业,管理企业,运作资金。
①给知名品牌做市场调研,在实践中学习市场运作。在上海半年左右的时间里,复星先后为20多家企业做了市场调研,涉及生物医药、电器、房产、保健品等多个行业。大量的市场调研使复星了解到这个行业的产品定位,比较快地熟悉了市场运作规律,这是复星走向市场的“第一课”。
“第一课”使复星学会了在决策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复星从1993年开始诊断产品的代理及开发,1997年开始对基因工程、二类新药生产企业的重组到1998年介入中药和智能型医疗仪器生产企业的重组,先后购并十余家企业,开发投入市场几十个新品种,就始终贯彻了这个法则。这是复星稳健发展的重要原因。
②在实践中学会选择主导产业,有所为,有所不为。创业之初,复星曾先后涉及新材料、电子、保健品等多个行业,研发了塑料钉、自动灭火器、功能茶等产品,但是在短暂的小规模试销后,均被市场否定了。在这同时,经过几个月的代理销售,复星发现科技含量很高的诊断产品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就果断投入,全力研发生产,到1998年复星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诊断产品生产企业之一。
③以学习型组织带动创业型团队的建设。学习是创业的前提。随着产业的发展,复星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只有具备始终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才能使一个企业保持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结合复星实际,复星人提出了“修身、齐家、立业、助天下”的企业理念,并以“学习型组织”和“创业型团队”作为企业组织建设目标,就是要通过理念塑造和制度保障,使全体复星人懂得如何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
与许多成功企业不同的是,在创业之初,复星当中并没有成熟的企业家,也没有知名的科技专家作后盾。复星的五个创始人,不是以血缘关系走到一起,而是靠团队成就事业和“修身、齐家、立业、助天下”的共同追求,把大家的能力与特长组合起来,从而发挥出更高的能量。
正是在这样一种企业精神和团队创业的氛围中,复星既有来自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等知名学府学有所成的专业人才,又有来自国有企事业单位有实际经验的青年干部;还有从海外学成归来的硕士、博士。目前,复星实业的高层决策层平均年龄29岁,是国内上市公司中最年轻的。
(2)从小做到大,复星靠的是盘活资源
复星认为,只要牢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民营机制为核心,依赖机制增量,不断优化整合各类优势资源,就能实现企业快速发展。具体做法有三条:
①盘活存量科研资源,迅速形成技术优势。长期以来以科学家为核心的科研体系,使科研机构拥有丰富的存量科研资源。上海是我国现代生物医药研究开发的重要基地,成果资源丰富。复星在确定产业方向后,强调在自主创新的同时,立足高起点,充分利用上海和全国科研存量,以市场为导向来配置科研资源,以整合性思路开展技术创新。
一是与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紧密型混合所有制科研中心。复星与上海医大、复旦、第二军医大学等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建立研究中心,科研项目由双方共同完成,复星提供资金并完成产业化及市场化,重点对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育苗”成果实施倾斜。
另一个做法就是将科研成果“带泥土移植”。也就是科研人员连同成果一并进入复星,从而使产业化成果具有再延续的能力。如复星在收购二军大克隆公司的成果后,30多名研究人员进入了复星;复星与二军大合作后将从事产品研究开发的骨干组织起来人员建立了股份制科研中心,使他们也一起加盟复星。
以企业为核心,以科研机构为基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求发展,使复星迅速形成了五个研究中心,拥有100多名中高级研究人员。产品体系由单一的诊断系列迅速扩展到基因工程药品等五个系列,许多技术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迅速奠定了自己的优势地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企业与科研人员紧密合作,按照各自的专长各司其职,科研人员也真正成为面向市场的科研主体。
②创新营销盘活市场资源,迅速形成市场优势。复星认为,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在技术优势被转化为产品优势后,核心的问题还要将产品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这也是成果产业化的最终目标。现代生物医药产品的专业性很强,市场接受的速度比较缓慢,因此复星在大力建设营销体系,逐步在全国43个主要城市设立分公司的同时,特别强调了营销模式的创新,也就是以技术为依托,实行“产品+技术服务”捆绑式的立体营销,用技术来激活市场、培育市场。通过在医院设立“基因检测中心”、“流式细胞技术中心”、“肝病研究中心”以及“亚健康诊断中心”,开展基因工程药品、高新诊疗仪器的推广,数百名技术营销人员长年派驻医院开展技术培训,解决技术问题,并积极向医院提供科研经费,开展医疗科研合作。这种形式使医院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改善了医疗条件,获得了科研基金,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明显提高。
对企业而言,由于应用研究前移到临床一线,技术创新的市场针对性在大大提高,加快了新产品的开发和市场化进程。目前,他们已与300多家大中型医院开展合作,经济效益显著。
同时,已经建立起的营销体系四大网络,即全国营销网络、医院工程网络、医药流通网络、国际营销网络的市场资源,在资产重组后,给各合资合作企业提供了市场资源共享,促进了整个公司的销售水平的整体提高。
③盘活国有存量生产资源,迅速形成规模生产优势。国有企业具有设备、生产管理的优势,但市场营销比较薄弱,机制缺乏活力。而这正是复星的优势所在。因此,复星在发展中,很少重起炉灶搞建设,而是本着优势互补和利益共享的原则,积极与国有企业开展有效的股份合作。从1996年开始,复星先后投资3亿多元与11家国企成功合作。这样做,充分利用了这些企业原有的生产资源,复星的生产规模也迅速增加。但在合作初期,复星就注重以各个企业、产品为独立的核算单位,培养各自生产盈利优势,克服“航空母舰”式的联合,形成各具特色的具有对市场反应灵敏的“联合舰队”。
a注入机制。也就是将复星几年来逐步形成的产权明晰的法人治理机制、独立自主的决策机制、面向市场的经营机制、优胜劣汰的人才机制、绩效挂钩的分配机制,直接向国企系统输出整合,从而加速国企转制进程。
在注入以上五个机制的同时,复星在具体实践中对合资合作企业的总经营不变,经营班子基本不换的情况下,更强调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实践,以董事会决议和鉴定经营者年度考核协议为形式,使合资合作企业既有明确的经营目标,又能自主决策,绩效挂钩,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经营者的积极性。
b注入资本。也就是针对国企资金沉淀、流动资金少、技术改造落后的状况,采取增资扩股的形式,使合资后的企业资产结构大大改善,同时更能加强经营监督。
c注入市场。也就是由复星的全国营销网络全面承担起国企的产品销售,市场打开后,逐步再形成单独的销售线条,使国企能够依托复星的市场优势,迅速构建自己的营销网络。
d注入技术。也就是推动合作企业在发展自身技术力量的同时,与研究机构加强合作,并注重技术资源的共享,增强国企持续的技术后劲。
对国企来说,通过与复星的合作,存量资源被盘活,国有资产大幅度保持增值。据统计,1998年与复星合作的国有企业,当年销售额和利润同比增长,企业生产经营快速发展。
面对新世纪,年轻的复星面临机遇,更面临挑战。复星将以学习型组织、创业型团队为目标,以不懈的创业激情,追求创新发展,力争在本世纪初把复星建成年销售额100亿元以上的企业集团,树立现代生物医药产业的民族品牌,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3.神威药业:靠科技利器占领中药市场
2000年5月19日,石家庄神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新中药提取工程开工建设,这是国内惟一一家拥有动态逆流提取、反渗透制水、喷雾干燥和超临界萃取四项新技术的大型中药工程项目,建成后,年处理中药材可达3500吨,将使神威药业跻身全国大型中药制药企业行列。
神威药业自入世以来,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自20世纪90年代初由西药转产中药以来,短短7年时间,依靠科技进步,高起点竞争,跨入全国中成药工业五十强企业,成为中药行业的后起之秀。
神威药业生产中药较晚,这恰恰有利于神威后发制人,高起点竞争,选择技术含量高、效率高的中药提取设备和剂型。神威人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优选了一套仿日本动态中药提取生产装置,比传统的中药提取罐自动化程度高、能耗低,可连续生产,为生产质量标准很高的中药注射液打下了基础。
中药丸散膏丹味苦难服的老面孔令人望而生畏,神威人又依靠科技把中药做精、做细、做小。首先把中药制成颗粒剂,继而又引入中药喷雾干燥一次制粒技术,生产利咽解毒冲剂、感冒清热冲剂等无糖颗粒,受到患者欢迎。
神威药业极力推动中药现代化生产,把软胶囊、注射液引入中药。经过筛选,公司选定五福心脑康软胶囊、清开灵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为主要品种,经过重点培育,软胶囊、水针剂、颗粒剂已成为神威药业的三大支柱剂型。软胶囊产销量居全国第一,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中药水针剂、颗粒剂市场占有率达20%以上。神威药业紧紧依靠产学研相结合,加快产品研制步伐。现在神威已有6个新药、8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在研的12个品种中二类、三类新药8个,年科研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5%以上,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神威药业不断推进技术进步,对现有设备更新换代,技术水平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软胶囊车间大量采用国内外先进设备,原来包装工序的人海战术被国外先进的包装线代替,年生产能力达25亿粒。中药注射液车间则通过先进的提取、配制设备,解决了中药针剂存在的热源染菌、澄明度差、易沉淀等问题,成为国内重点中药针剂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