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二十二讲,是谈人顺应自然而养生。人生于天地之间,生、长、壮、老、已是基本规律,无人例外。然而,治疗得法,调养有方,以达推迟衰老、强健体魄之目的是完全可行的。
本篇从十二个方面,精选中医简便易行的方剂,中老年朋友可参考选用,以尽享天年。
有些老人,年事虽高却精力充沛,动作敏捷而富有活力,真真羡煞人也!本文将从各脏腑功能入手,探讨其所以然。
方一 一味大枣茶
“方药组成”
大枣50克。
“制法用法”
大枣劈破去核,沸水冲泡,代茶饮之并食枣肉。一日一剂。
“应用对象”
适于中老年一切体虚者。可见消瘦,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食少便溏等症。亦可用于心悸失眠症。
“方药解析”
大枣“安中养脾,助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本经》)。“小鼠每日灌服大枣煎剂,共三周,体重增加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在游泳试验中,其游泳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证明有增强肌力作用”(《中药大辞典》)。
方二 参芪强心膏
“方药组成”
人参25克,黄芪50克,饴糖100克。
“制法用法”
人参、黄芪研末,和饴糖共置锅内,加水适量,慢火熬之,以冷却后成膏为度。每服15克,日三服。
“应用对象”
适于中老年体弱偏于心气虚者。见怔忡心悸,失眠健忘,易汗出,动则加剧,四肢乏力等。
“方药解析”
人参“对多种动物心脏均有先兴奋,后抑制,少量兴奋,大量抑制的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能增强性腺机能,有促性腺激素样作用”(《中药学》)。
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利尿,抗衰老,保肝,降压作用。有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血管系统作用”(《中药学》)。
饴糖“治劳倦伤脾,里急腹痛”(《中药大辞典》)。“补虚冷,益气力”(《千金食治》)。
方三 三味补脾散
“方药组成”
白术100克,山药50克,陈皮25克。
“制法用法”
三药共研细末。每服15克,日两服。
“应用对象”
适于中老年人脾胃虚弱者。见食少便溏,食后腹胀,易疲乏力等症。
“方药解析”
白术“用于脾胃气虚,运化无力,食少便溏,脘腹胀满,肢软神疲等症”(《中药学》)。
山药“用于脾胃虚弱证。凡脾虚食少,体倦便溏,皆可应用”(《中药学》)。
陈皮“夫人以脾胃为主,而治病以调气为先,如欲调气健脾者,橘皮(陈皮)之功居其首焉”(《本草汇言》)。
方四 芡莲养胃粥
“方药组成”
芡实、莲子各500克。
“制法用法”
芡实去硬壳,莲子去心,二药捣碎,加水适量熬粥。每服20克,日三服。
“应用对象”
适于中老年人长年便溏者。可见四肢乏力,饮食无味,食量不佳等症。
“方药解析”
芡实“可用于脾胃湿盛,久泻不愈之证”(《中药学》)。“可治泄泻腹痛”(《本草求真》)。
莲子“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止脾虚久痢”(《本草纲目》)。
方五 茯苓丸
“方药组成”
茯苳250克,玉竹150克,蜂蜜适量。
“制法用法”
玉竹研细,蜂蜜炼,和丸如豆粒大。每服15克,日三服。
“应用对象”
适于中老年人见体虚乏力,动则尤甚,懒言食少,面色不华或面色萎黄者。
“方药解析”
茯苓“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日华子本草》)。“用补脾阴,土旺生金,兼益肺气”(《药品化义》)。
玉竹“有强心、升压作用,能改善心肌缺血,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并有降血脂降血糖作用”(《中药学》)。
蜂蜜“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本经》)。
方六 黄芪母鸡汤
“方药组成”
黄芪250克,老母鸡1只。
“制法用法”
黄民与老母鸡合烛,加调味品。喝汤食肉,一周一剂。
“应用对象”
本方适于一切身体虚弱之人,包括产后体虚、病后体虚。亦能促进外伤及手术后愈合。
“方药解析”
黄芪“直入中土而行三焦,故能内补中气,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益气也”(《别录》)。
老母鸡“治虚劳羸痩,中虚胃呆食少,产后乳少,病后虚弱”(《中药大辞典》)。“治男女因积虚或大病后,多卧少起,渐至瘦削”(《本草纲目》)。
麩方七杜仲羊肉煎
“方药组成”
杜仲20克,羊肉250克。
“制法用法”
杜仲炒,羊肉切片,置锅内,加适量水炖熟,加调料。分早晚两次吃羊肉,喝汤。
“应用对象”
适于中老年人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头晕目眩,面色不华,精神萎靡者。
“方药解析”
杜仲“用于肝肾不足的腰膝酸痛,下肢痿软及阳痿等症。能补肝肾,强筋骨,暖下元”(《中药学》)。“充筋力,强阳道”(《本草再新》)。
羊肉“治虚劳羸瘦,腰膝酸软”(《中药大辞典》)。李东垣认为:“羊肉甘热,能补血之虚。有形之物也,能补有形肌肉之气。”
小结
本篇是中医养生方,自然离不开中医理论。古老的中医学,是以“天人相应”为基础形成的。其理论、概念较抽象而笼统,令人如坠云里雾中。然而,中医理论中,有些还是可以用浅显、简洁文字说清楚的。
本文题目是“补气益阳类”,下文题目是“补血益阴类”,二者都涉及虚证。虚证可分阳虚、阴虚、气虚、血虚四种,阳虚和气虚为一类,阴虚和血虚为一类。阳与气,是人体的功能,如手能持物、脚能走路、口能吃饭,都属于阳和气的范畴;阴与血是人体的物质,如骨骼、肌肉、血液、精液、脑髓等皆是。也就是说,阳虚和气虚,是人体功能低下;阴虚和血虚,是人体物质不足。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本文“补气益阳”,当然是针对气虚、阳虚而设,适用于人体功能低下,而尤以气虚为主者。
本文共选7个方剂,方三三味补脾散、方四芡莲养胃粥,可用于脾胃虚弱者,以体虚乏力,便溏腹泻为主症;方二参芪强心膏中的人参,具有强心作用,黄民为补气的要药,适于偏心气虚者,以怔忡心悸,易汗出为主症。
方一一味大枣茶,读者宜留意。谚语云:“要想不老,天天吃枣。”据《中药学》载:“大枣含蛋白质、糖类、有机酸、黏液质、维生素、微量元素钙、磷、铁和多种氨基酸等。有提高体内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保护肝脏,增强肌力和增加体重等作用。”中医又常将大枣用于脏躁证,中医的脏躁证,颇类似于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读者可参阅应用。
方五茯苓丸,适于中老年各种虚弱之症。茯苓、玉竹二药,历来被养生家所重。《本草纲目》载:“茯苓削如枣大方块,安(放于)新瓮(缸)内,好酒浸之,纸封三重(层),百日乃开,其色当如饧糖。可日(每日)食一块,至百日肌体润泽,一年可夜视物,久久肠化为筋(坚軔),延年耐老,面若(像)童颜。”
《集仙方》云:“多单饵(食)获苓。其法:取白茯苓五斤,去黑皮,捣筛,以熟絹囊(布袋)盛(装),于二斗米下蒸之,米熟即止,曝(晒)干又蒸,如此三遍。及取牛乳二斗和合,着(放)铜器中,微火煮如膏,收之。每食以竹刀割,随性(随意)饱食,辟谷(不吃粮食)不饥也。”
孙真人《枕中记》云:“茯苓久服,百日病除,二百日昼夜不眠,二年役使鬼神,四年后玉女来侍(指已成仙)。”
葛洪《抱朴子》云:“任子委服茯苓十八年,玉女从之,能隐(隐形)能彰(彰显),不食谷,灸瘢灭(百病除),面体玉泽(像玉一样光泽)。”
玉竹一名萎蕤。《本草拾遗》载:“《魏志·樊阿传》云:青粘一名黄芝,一名地节。此即萎蕤,极似偏精。本功(能)外,主聪明,调血气,令人强壮。和漆叶为散,主五脏益精,去三虫,润肌肤,暖腰膝,惟有热不可服。晋(朝)嵇绍有胸中寒疾,每酒后苦唾(呕苦水),服之得愈。草似竹,取根花阴干。昔华佗入山见仙人所服,以告樊阿,服之寿百岁也。”方六黄芪母鸡汤,是一流传于民间的方剂,用于大失血及产后、久病体虚之人。中医有一名方当归补血汤,仅两味药组成。当归补血,黄芪补气,而黄芪用量5倍于当归。中医理论认为:“有形之血不能骤生,无形之气可以速补。”黄芪母鸡汤,黄芪补气,鸡汤补血,可谓得中医组方之真谛。
方七杜仲羊肉煎是一治疗阳虚的方剂。上文曾言,阳虚和气虚均是人体功能低下,只是程度不同,阳虚重而气虚轻。二者的分水岭在于是否有畏寒肢冷一症,杜仲羊肉煎的适应证,正是在气虚证的基础上又见畏寒肢冷。
气虚、阳虚是人体功能低下,落实到具体脏腑上,则表现为脏腑的功能低下,上文脾肾气虚、心气虚等皆是。那么,补气、补阳便是增强人体脏腑的功能。
本文开篇曾谈,有些老人,年事虽高却精力充沛,动作敏捷而富有活力,正是人体脏腑功能协调使然。
文中所引古文献部分,多有夸大之嫌,读者取其意,略其辞可也。其后各篇的引文,亦有类似情况,不一一说明。引文中“辟谷”,是道家修炼方法,即只服药物,不食五谷及其他食物,认为以此可修炼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