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朝阳
摘要从文献、文物入手考证了汉萧关、朝那县、朝那湫祠故址相关的几个问题,证明皇甫谧故里在今宁夏彭阳。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的固原,西周时称大原,为义渠、乌氏戎等少数民族游牧区。公元前331年,义渠国发生内乱。秦国乘机出兵,占领义渠都城郁郅(今甘肃宁县),置义渠县。公元前327年,秦国在占领的乌氏戎地,设立乌枝(氏)县(今宁夏泾源瓦亭一带)。今固原在秦朝属北地郡,郡治义渠,境内除已设乌枝(氏)县外,又设立了朝那县(今宁夏彭阳县古城镇)。公元前115年,张骞使西域还,西域通于汉。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陇东的军事设防从乌枝(氏)、朝那推进到长城内侧,即今固原城一带。公元前114年,汉廷析北地郡置安定郡。郡治高平(今宁夏固原),辖21县。其中今固原境内有4县,即高平县、乌枝(氏)县、朝那县、月氏道(相当于县,居少数民族)。
关于朝那县古址及皇甫谧故里,经史学界的深入研究,文物考古部门的野外调查及发掘出土文物的佐证,已有明确结论,即宁夏固原市彭阳县古城镇。野外考古调查发掘地下出土的相关文物,不但可以补充史料记载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对历史事件、人物之佐证。彭阳县古城镇出土的刻有铭文记载的“朝那”宝鼎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一、有关正史文献资料及地方志的记载
(一)萧关、朝那县、湫渊祠三者之间的关系
朝那县、汉萧关、湫渊祠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萧关是古代关中地区西陲的重要关隘之一。它最先见于《史记·匈奴传》。“汉孝文皇帝十四年,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都尉卬,虏人民畜产甚多,遂自彭阳。”《史记·孝文本纪》则作:“十四年冬,匈奴谋入边为寇,攻朝那塞,杀北地都尉卬”。这表明,萧关乃当时朝那县的一处要塞关隘。《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平高县”下记:“萧关故城,在县东南三十里。”
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从北地郡析置安定郡,郡治高平(今固原)。这时的萧关,是自关中通往塞北的回中道的要塞。回中道,即关中平原通往陇东高原的要道,南起汧水河谷北出萧关。其路径即由雍县沿汧水北上,经汧县(今陕西陇县)回中宫至安定郡。汉武帝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十月,下令修通回中道,也是在秦时修的回中道雏形上进一步开拓整修的。这条路在今固原市北起固原城,南行固原三十里铺,折东穿彭阳小岔沟峡谷,至古城镇(朝那古城)、彭阳县城、城阳乡,入甘肃镇原县开边乡。也可由古城镇折东南至新集沟口,沿红河川(古阳晋川)出蛟龙沟,循大小芦河至甘肃平凉。秦汉时,开城、瓦亭、三关口一带峰峦重叠,荆棘丛生,水流湍急,大道未开,行路艰难。
明《平凉府志》记载:“萧关在(平凉)县西北,东接镇原,北通固原,今曰牛营山”。“固原居萧关之外,在六盘山北尚百余里,南五十里曰牛营山,盖古萧关”。《华亭县志》中记:“华亭西北,曰六盘山,其东曰瓦亭山……又北二十里曰牛营山,盖古萧关”。以上列举是与《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基本吻合的。
笔者认为,汉萧关在今彭阳县小岔沟村。小岔沟村位于古城乡最西端的五里山峡谷东,南接古牛营山,北靠北山(黄峁山有支脉),茹河水中穿,古道沿茹河水八里峡谷穿东去,地形险要,有利于防北,是古城川西端迂回集结囤粮囤草的险要据点。峡谷西口为下青石嘴再西为马髦山,茹河源头是天然的屏障,居萧关外围。小岔沟南山坡台上,有古堡塞一处,三面凸出在坡台上,呈鸡卵形。塞内面积约2万平方米。塞门北开,俯对峡谷,紧连茹水及古道约200米,附近山岭长满荆棘、蒿草,植被良好。萧关有可能设关于此(小岔后沟有古歇马亭一处,也需考证)。这里北托长城,就地设关是完全符合政治、地理形势的。从方位上,小岔沟地处固原东南;从里程上算,由固原经东海子(古“朝那湫”)到小岔沟15公里。史籍记载,古人及地方官吏每年有春秋祭祀“朝那湫”的惯例。《元和郡县图志》可能按此古道直径计算里程。中华民国前,公路未通,平凉固原来往旅客、骡马骆驼皆住栈于小岔沟村,而且是一个比较大的栈口。
综上所述,说明萧关与朝那的直接关系,萧关是朝那县的要塞,然而,朝那究竟在何处?
清《平凉府志》记:“朝那古城在府西北,汉《地理志》县属安定郡,后汉及晋因之,后魏末移置今灵台县界,此城遂废。《括地志》载朝那故城在百泉县西北七十里,《元和志》载在县西四十五里。胡三省曰,汉朝那城在原州花石川是也,明一统志,汉朝那城在府东南误。”此城东距百泉县(今彭阳县城)近20公里,西北距原州(今固原)25公里,符合《元和郡县图志》所记里程。由古城西北行,沿峡石川可达固原,沿古城川东南行可直达汉代的彭阳(今甘肃镇原东南),与汉代匈奴入朝那萧关至彭阳的古道路相符。
1984年7月,北大考古系教授王树林先生到古城实地考察后,结合史料记载与考古物证,确认今彭阳县古城镇的遗址,就是汉安定郡朝那县的遗址。这一结论早被我国史学界所公认。《辞海》《中国历史名人辞典》《史记注译》等,均认为朝那县治在今宁夏固原东南。《中国历史地图集》(秦·西汉·东汉分册),将朝那城址标在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和彭阳县之间。古城址东西长682米,南北宽480米,占地面积327360平方米,残存城墙最高14.8米,最低1米,基宽14米,开东西二门,有护城壕,文化层内有粗绳纹大板瓦等。
《史记·封禅书》说:“自华山以西,名山七,名川四。”所谓名山七,即华山、薄山、岳山、岐山、吴岳、鸿冢、渎山。名川四,指四处作为国家祭祀典礼之对象的神水,即“水,曰河,祠临晋;沔,祠汉中;湫渊,祠朝那;江水,祠蜀”。《史记集解》:“湫渊,在安定朝那县,方四十里,停不流,冬夏不增减,不生草木。”《括地志》云:“朝那湫祠,在原州平高县东南二十里。”明《嘉靖固原州志》载:“东海,在州东南四十里。泉流有声,广五里,阔一里。东岸有庙,即古朝那湫。”同书中学政李诚撰《重修朝那湫龙神庙记》云:“开城州东北距三十五里,有湫曰朝那,有山环焉。湫东冈阜上置祠设像,神曰盖国大王。考之传记,春秋时秦人诅楚之文,投是湫也。汉唐载在祀典,金宋边臣尝祀于祠,碑志仍存。”
由于地理、气候的变迁,明代时湫渊已由秦汉“方四十里”锐减为“广五里,阔一里”。其后,因地震湫渊东南部出现沟壑,殿宇湮没,湖水走漏。清乾隆年间在其周围建军马厂。1966年,改建成东海子小型水库,湫三面环山,东南峡口,地名“海口”。在靠湫渊祠的山顶上有汉砖、汉瓦等,文化堆积层在2米以上。
(二)皇甫家族的故里
安定朝那皇甫氏,为名门望族,在历史上名宦、武功、儒林、高僧,人才辈出。《后汉书》记:皇甫规(公元103-174年),安定朝那县人。知兵略,熟悉西北边郡事务,官至尚书。规祖父棱,度辽将军;父旗,扶风都尉。皇甫嵩(公元?-195年),安定朝那县人,规之侄。拜为征西将军,迁车骑将军,后官至太尉。其父节,雁门太守。《晋书》云: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安定郡朝那县人,皇甫嵩之曾孙。曾迁居新安(今河南渑池附近)。20岁时,受叔母任氏的训导,拜同乡人席坦为师,日夜苦读,勤力不怠,因家贫,边耕种、边攻读经书,常常带书劳作,遂博通典籍百家之言。中年不幸患了风痹疾,行动不便,他仍手不释卷。晋武帝几次下诏授予议郎、著作郎、司隶校尉等官职,召他进京为官;他上表辞却,均未就职,还向皇上借书,武帝便给他送书一车。他以残疾之身,苦心治学、研究著述。著有《帝王世纪》《年历》《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玄晏春秋》等。谧子皇甫方回(公元?-319年),少宗父操,兼有文才,永嘉初徵博士不起,避乱荆州,闭户闲居,未尝入城府蚕而后衣耕而后食,先人后己,尊贤爱物。皇甫重(公元?-305年),西晋安定郡朝那县人,为司空张华所知,授秦州刺史。重弟皇甫商(公元?-303年),赵王司马伦用为梁州刺史。皇甫真,十六国时安定朝那人,拜奉车都尉、二郡太守、尚书左仆射、太尉侍中。
《魏书·裴数业传》云:皇甫光,安定人;皇甫徽,安定朝那人。
(三)安定郡和朝那县在历史上都有过迁移问题
汉安帝永初五年(公元111年),羌族大起义,朝廷下令,安定迁美阳(今陕西扶风东),北地迁池阳(今陕西泾阳西北),上郡迁衙(今陕西黄龙西南)。百姓留恋故土,不愿迁徙,大小官吏以毁坏庄稼、拆毁房屋等强制手段,造成流离分散,随道死亡,或弃捐老弱,或为人仆妾,丧其大半。汉顺帝永建四年(公元129年),尚书仆射虞诩上书顺帝,称原安定郡地,沃野千里,水草丰美,阻山带河,不可久弃。九月,安定等三郡迁回原地,顺帝派郭璜督促散居在外的原三郡居民,各还旧县,修复城郭,设置候亭驿站,修复损坏的道路,大量屯耕。汉顺帝永和六年(公元141年),东汉朝廷再次将安定徙至扶风,北地徙至冯翊(今陕西泾阳东)。
北魏统一十六国后,政区有所变迁,州、郡、县均有废置。西魏孝文帝大统元年(公元535年),迁朝那县于今甘肃省灵台县西。《北周地理志》云:安武郡治朝那。《隋书·地理志》云:朝那,西魏安武郡,开皇三年郡废。《清一统志·灵台县志》云:“后魏朝那县在今灵台县西北九十里,居民贸易于此,为东朝那市。”
据上所述,北魏以前的朝那县当属今固原所辖,并非今灵台所有。皇甫谧卒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其卒年要比迁县早200余年。
二、考古出土文物之佐证
通过考古调查,发掘出土文物,是考查地方或人名最重要的佐证。出土文物是证史、补史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位于彭阳县城西16公里处古城镇,我们通过调查、征集和抢救发掘,仅汉代文物就征集了约50件。有陶器、铜器、铁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1981年7月,收集长30.3厘米、宽26厘米的铁铧就是东汉时期生产工具的典型代表。1982年春,聘请河南洛阳探工师傅,对古城村硷沟门北山上的古墓群进行了一次全面而又细致的钻探,共钻探18座墓葬。编号从M21至M38,其中砖室9座,土洞砖铺地2座,土洞室7座。在这18座墓葬中,其中1座编号为M32的砖室墓,除了早期被盗外,被当时当地村民又进行了盗掘。对此,经报请审批,于1983年8月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墓葬方向175度,封土堆为圆锥状,直径12米、残高4.5米,出土随藏品中有陶器、铜器、钱币等。陶器12件,其中釉陶井1件,泥质红陶,直口,折平沿,腹中略细,饰两周凹弦纹,平底。沿上安弧形栏,栏中顶部作两面斜坡状并模制出辘轳形状。井沿一侧,安接打水双耳小罐,通体施绿釉。还有陶鸡、陶狗、陶器座、陶璜等,铜刀1件,仅存刀身前端,直背,尖锋,刀身两面有凹槽。还有五铢钱。根据出土器物推断,应为东汉早期墓葬。陶器中,有灰陶罐、陶壶、陶屋、陶仓、陶灶等文物。
在铜器中,仅古城村就出土有铜镜、铜钫、铜壶及汉五铢钱。另外,还出土铜鼎3件。其中1件编号为0030的三足铜鼎,高19厘米,重3.1公斤;一件编号为0031的三足鼎,高17厘米,重2.9公斤。1977年3月,固原县古城公社(今彭阳县古城镇)古城大队二队社员修渠时,从距地表约六七十厘米深处挖得一件现在我们所称属于国家一级文物的“朝那宝鼎”,通高23厘米,耳高7厘米,足高9.2厘米,口径17.5厘米,腹径23.5厘米,腹深13.2厘米,重2900克,容积4200毫升。腹部刻有铭文三段:“第廿九,五年,朝那,容二斗二升,重十二斤四两”、“今二斗一升,乌氏”、“今二斗一升,十一斤十五两”。从其内容、文字结构等分析,应是三次所刻。从形制和字体看,鼎的年代当为西汉初。铭文只称“五年”而没有年号,也证明了这一点。
朝那、乌氏在汉代均为安定郡属县,故这件铜鼎原置于朝那使用,后移于乌氏。其出土地点与文献所载两地相近,由此为确定汉朝那、乌氏故址提供了重要线索。
1974年,硷沟门出土错金银铜羊,高6.2厘米,长8.5厘米,宽6.4厘米,重665克,纹饰纤细清晰,色彩光艳夺目,技艺精巧,细腻地刻画了羊的生动形态,是一件精美实用的汉代美术作品。这件属于国家一级文物的珍品,实非一般地区所独有。
三、传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2004年5月18日,宁夏固原博物馆利用馆庆20周年之际,对馆藏1977年3月在今彭阳县古城镇(原朝那县城址)出土的汉“朝那”宝鼎原形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拨款由博物馆经办,铸造高约3.86米、直径4.60米、重6.8吨的“民族团结宝鼎”一尊,并由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马启智同志亲自撰写《民族团结宝鼎铭文》:
夫鼎,宝器也,古人所以述德记功俾传永久者也。惜自夏商以降,世事不平,尊卑贵贱,毋容杂越。若鼎簋重器,唯天子、王公、方伯方克专享,黎民百姓,谁获一见?今我祖国,天翻地覆,广大人民,当家作主,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百业昌隆,环球敬慕。五十六个民族,齐创强国大业,一十三亿人口,共奔小康胜境;货殖之利,不遗边隅,交通之便,达于万邦;此种局面,纵文景、开元、康乾之盛堪于拟耶?当此之际,宁夏固原博物馆欣逢建馆二十年之庆,爰鸠吉金,铸民族团结宝鼎一尊,籍以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加速社会进步,维护回汉人民团结安宁,祈祝伟大祖国长治久安,昌明世运达于无穷。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马启智
公元二○○四年五月十八日
这尊象征民族团结的“民族团结宝鼎”屹立在宁夏固原博物馆大院前墙内侧的正中央。
在弘扬传统文化,继承优秀文化遗产方面,宁夏做了大量工作,但还有一定的不足。为此,建议有关部门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将一些重要文化遗产分类立项,逐个落实,研究保护内容、范围和措施。如保护朝那县的古城遗址,研究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等,使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