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长青
摘要东汉时期,皇甫家族与朝那发生了关系,皇甫规、皇甫嵩、皇甫谧诸人,史书均曰:“安定朝那人”。皇甫谧在官宦世家可谓是“一枝红杏出墙来。”
近期笔者拜读到许多专家学者关于皇甫谧文化的史证文章,使我心潮澎湃,夙兴夜寐,激动拳拳之心,也将自己多年读史的摘章撷句和对当地遗迹的耳濡目染撰文付梓,或许能如涓流粒尘那样对大海高山有所裨益。
一、风雨沧桑古朝那
战国后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逐渐超过关东六国,具备了兼并的条件。秦国在东进六国前,将开拓疆域作为战略重点。据《史记》记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起兵攻灭义渠,设北地郡,并沿陇西、北地、上郡边境筑长城以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从此宁夏南部成为秦国直接管辖的地区。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北击胡,略取河南地”,设九原郡,修筑驰道,迁谪移民,开辟“新秦中”。到了秦二世时,中原扰乱,无暇西顾,匈奴伺机南下,“悉复收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者,与汉关故河南塞,至朝那、肤施”,以战国秦长城为界,分地自守。
经过秦末汉初连续10多年的战乱,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汉文帝采纳晁错的建议,“募民徙塞下”,以恢复边地经济,有效抵御匈奴侵扰。汉武帝时代,随着反击匈奴战争的胜利,加快了移民步伐。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由北地郡析设安定郡(治高平,今宁夏固原),领朝那等21县。西汉政权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颁布“马复令”,在安定、北地等河西6郡界中圈占草场,宁夏南部地区一度成为朝廷直接经营的畜牧业基地。
两汉交替时期,北疆地区变得“千里无烟,无鸡鸣狗吠之声”。据《后汉书》记载,至光武帝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实行北地、安定等缘边“八郡民归于本土”,“发遣边民在中国者,布还诸县”的政策,使“边境无事,百姓新去兵革,岁乃有年,家给人足”。汉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以后,断续30年的三次汉羌战争,使安定郡地区成为主要战场,期间又两次强徙郡县,逼民内迁。第一次内迁是在汉安帝永初五年(公元111年),安定郡徙美阳(今陕西武功西北)。随着汉族人口的南迁,羌人进入本地区,与汉人杂处,他们充分利用当地“水草丰美,土宜产牧”的地理优势,发挥其勤劳善牧的特长,使畜牧业经济迅速发展。到汉顺帝永建五年(公元129年),虞诩在《请复三郡疏》中描写安定、北地、上郡的牲畜状况时,作了“牛马衔尾,群羊塞道”的结论。朝廷采纳了虞诩的建议,将三郡迁还本土,恢复旧置,并“使谒者郭璜促徙者各归旧县,缮城郭,置侯驿”。第二次内迁是在汉顺帝永和六年(公元141年),安定郡内徙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北)。此次内迁百姓更加悲惨。据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王符《潜夫论》记载,统治者为了堵塞百姓的“恋土之心”,以防“顾还之思”,在内迁时,“夷其营壁,破其生业,强劫驱掠,与其内入,捐弃羸弱,使死其处.当此之时,万民怨痛,泣血叫号,诚愁鬼神而感天心”。“民既夺土失业,又遭旱蝗饥匮,逐道东去,流离分散……饥饿死亡,复失太半”。这次郡县内徙一直到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黄巾起义后,董卓兴乱,李傕、郭汜相攻,迫使关中人口向战乱较少的西北边境地区移动。随着边境人口的增加,内徙郡县相继复置,安定郡落治临泾(今甘肃镇原),辖朝那等8县。三国,安定郡辖朝那等6县。此时的安定郡辖境大为缩小。一直到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公元524年),以高平镇改置原州,领二郡(高平郡、长城郡)、四县(高平、里亭、黄石、白池),朝那县随被废。十六国时期,陇东地区“各自畜牧营产”。据《周书》记载,北魏孝庄帝永安三年(公元530年),高平人李贤“率乡人出马千匹助军”,说明民间畜牧业经济尚无大的破坏。
古朝那县址就在茹河流域的彭阳县古城镇。一是有秦长城作证。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秦朝至二世时,“诸侯畔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谪戍边者尽复去,于是匈奴得宽,复稍渡河南与中国界于古塞”。这是说明匈奴经秦的大量攻击和斥逐,元气大伤,只是勉强“光复”故地,并无能力南侵。西汉初期,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北方边郡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匈奴也得以宽松,势力渐渐强盛起来。尤其是汉朝在边郡的官营和民间自营畜牧业的大力发展,对匈奴产生极大的诱惑力。正如司马迁所说:“天水、陇西、北地、上郡与关中同俗,然西有羌中之利,北有戎翟之畜,畜牧天下饶”,是当时全国畜牧业最发达的地区。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都尉卬,掳人民畜产甚多,遂至彭阳”(今甘肃镇原东南)。匈奴的目的是为了人口和丰富畜产,且这里是进退便利的地区,又距离北地郡治(今甘肃庆城)较远,处在“回中道”上的朝那县正是实行掳掠的最佳地方,并且攻破萧关后可南通关中。依此推断萧关应在可控东南西三面的青石嘴一带。二是有地名相互印证。对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南下事件的记载,前后文字稍有不同。《史记·匈奴列传》:“匈奴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都尉卬”,这里将朝那、萧关并提。《史记·孝文本记》:“匈奴谋入边为寇,攻朝那塞,杀北地都尉卬”,这里只提朝那,未提萧关,意在“朝那塞”就是萧关。《史记·李将军列传》:“匈奴大入萧关”,又提萧关,未及朝那。《史记·冯唐列传》:“匈奴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卬”。由此可见,“朝那”、“萧关”互为印证,互相替代,萧关就在朝那,地处高平界境,回中道必经此地。三是班彪《北征赋》。西汉末年,班彪不愿目睹中原涂炭、人民流离的残景,“遂奋袂以北征兮,超绝迹而远游”,北游的目的地“指安定以为期”。他从长安动身,经过今陕西泾阳、淳化、旬邑,甘肃正宁、宁县、镇原,进入宁夏彭阳、固原。沿途考察秦长城的雄壮,凭吊都尉孙卬战死的朝那萧关,登高平故城以览四周苍茫景观。《北征赋》是以游历地方的先后顺序写的,凭吊朝那萧关在前,登临高平城在后,这无疑说明萧关在安定郡治高平东南。四是战略地位所指。据《资治通鉴》记载,发生在汉灵帝建宁元年(公元168年)的汉羌战争,“(段)颎于是将兵万余人,赍十五日粮,从彭阳(今甘肃镇原东南)直指高平,与先零羌诸种战于逢义山(今固原须弥山),大破先零羌,追至灵武谷(今宁夏青铜峡)又破之”。《通鉴》中的“直指”,具有近距离突袭和直接到达的含义,因为从镇原东南沿茹河西进可直达固原,逢义山之战也正是采取突袭的战术取得胜利的,也是中国古代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再从追至灵武谷的路程和准备15日军粮的时间推断,也完全合乎“七百里驱十五日”的军事逻辑。五是边境位置决定。据《三国志》记载,魏齐王正始元年(公元240年),“凉州休屠胡梁元碧等,率部落两千余家附雍州。(郭)淮奏请使居安定之高平,为民保障”。当时将少数民族安置在这一地区是为了阻止少数民族入侵,保障边界安全,增加边界实力的一种主要措施。
二、世为著姓皇甫家
皇甫家族是汉朝至魏晋时期西北著名家族,“累世富贵”。东汉建武八年(公元23年),隗嚣大将高峻以皇甫文为军师,拥重兵据高平(今宁夏固原),光武帝刘秀亲征不下,派大将寇恂劝降,高峻遣军师皇甫文出迎,其“辞礼不屈”被寇恂所杀,高峻惶恐,即日开城门出降,光武帝会河西五太守于高平。东汉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5年),为阻断南北匈奴交通,设置度辽将军,屯五原曼柏(今内蒙古伊克昭西北)。在汉和帝永元年间(公元89-104年),安定朝那人皇甫梭任度辽将军,儿子皇甫旗任扶风都尉。到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之后,东汉王朝内忧外患,民族矛盾空前炽热化,先后爆发了三次羌人大起义,朝那地区成了主要战场,皇甫家族也被卷入这场民族战争。皇甫旗的长子皇甫节曾任雁门太守,处于战争前沿,次子皇甫规(公元104-174年)便成了东汉王朝镇压羌人起义的具体实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