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红
摘要宁夏甘肃两省区对历史文化名人皇甫谧及其故里之争,随着新闻媒体的介入进入高潮。笔者站在第三方,依据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及各种信息,对此事从三个方面作一述评。在肯定甘肃省开发保护并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本省经济的做法值得宁夏学习的同时,也表明应尊重历史事实,不搞历史传讹的态度。同时作者也表明,古代宁甘为一家,两省都有共同开发这一历史文化资源的美好愿望。
宁夏甘肃两省区对中国针灸学奠基人、世界级历史文化名人皇甫谧的故里发生了激烈的争议。随着新闻媒体的相继报道,将两省区名人之争引入高潮,古朝那已成为国内甚至香港地区的新闻焦点。
一、甘肃省率先开发历史名人人文资源
1960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审定,甘肃省灵台县独店镇张鳌坡塬“皇甫谧墓”被确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7年修建了皇甫谧陵园。一代名医、西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皇甫谧编著的《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书。他的针灸术现在被140个国家采用,后人推崇他为针灸鼻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级历史文化名人。甘肃省充分意识到皇甫谧文化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利用北魏末年皇甫谧故里安定郡朝那县曾迁址今甘肃省灵台县的史实,大搞皇甫谧文化工程建设。2005年,召开了“纪念晋代针灸学家皇甫谧诞辰1790周年暨学术交流大会”,之后还设立“皇甫谧中医药科技奖”。而且还对皇甫谧这一位世界级历史文化名人进行了大量宣传,使得灵台县也备受海内外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先后成立了灵台县皇甫谧文化交流协会,创办了刊物《中国皇甫谧》《皇甫谧研究》,申请注册了中国皇甫谧网;灵台县还抓紧挖掘历史遗产,精心打造皇甫谧历史人文文化品牌,相继修建了皇甫谧公园、皇甫谧纪念馆、皇甫谧雕塑、皇甫谧祠、皇甫谧陵园等人文景观,以吸引国内外学者寻根访问;2006年1月出版发行了《中国皇甫谧研究全集》和皇甫谧纪念邮票。同时又实现了对国内的部分医学书籍,如《中国医学史》《中国医学史略》《中国古代医学》《中国医学发展简史》《针灸甲乙经校注》和中医学院教材《医古文》等有关皇甫谧的注解,统统将皇甫谧改写为甘肃灵台县人。甘肃省不仅对于皇甫谧历史文化资源着力进行开发保护,而且全省范围内都非常重视对历史人文资源的合理利用,体现了甘肃省打造特色文化大省和充分利用历史资源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智慧和战略眼光。这种现代意识和具有远见的做法非常值得宁夏借鉴、学习。
二、宁夏各界对宁甘皇甫谧故里之争的关注
(一)学术界对皇甫谧的研究
宁夏学术界对于皇甫谧及其家族的研究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一系列学术成果问世。宁夏史志学家吴忠礼、鲁人勇,出版专家徐庄,在对皇甫谧进行深入研究、对朝那古城进行实地考察后,合著的《宁夏历史地理考》于1993年12月由宁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认为皇甫谧故里即今宁夏固原市彭阳县古城镇。此后,他们与宁夏其他学者纷纷撰文对皇甫谧的故里在今彭阳县和今彭阳就是古朝那进行了充分的论证。20世纪80年代末,吴忠礼先生曾向自治区有关方面提出保护彭阳古城遗址、修建皇甫谧纪念馆的建议。宁夏新修方志和其他学术著作都坚持了这个观点。甘肃省的一些史志新著也采用了相同的看法。已故平凉地区方志办顾问祝世林先生曾撰文《朝那皇甫氏家族的迁移变化》,提出古朝那县在今宁夏彭阳古城,以后迁至今甘肃镇原西南、泾川西北的论点;原甘肃省史志学家薛方煜先生基本也持相同的观点,他还与宁夏吴忠礼先生对此问题多次切磋,并有著文发表。2005年,宁甘两省区就皇甫谧的籍贯问题发生分歧,宁夏学者引经据典,先后撰文从不同的角度明确指出古朝那在今宁夏境内。
(二)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对此事的重视
2005年10月17日,《华兴时报》发表《甘肃下手争夺宁夏人文旅游资源》一文后,引起宁夏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张怀武主任的重视。他主持召开部分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座谈会,建议以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的名义撰写提案,上报党委政府重视对宁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并请区内专家撰写有关皇甫谧故里研究的相关文章。他还以个人或政协文史委的名文致函固原市、彭阳县党政领导和有关新闻媒体,希望加强对皇甫谧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宣传,加强对皇甫谧文化的宣传和朝那古城遗址的保护,对宁夏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普查,明令杜绝一切毁坏古迹的行为。建议得到了自治区领导的重视。
三、宁甘两省区皇甫谧故里分歧的焦点
甘肃省灵台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都表示是皇甫谧的故里,由地名争议引出对历史名人皇甫谧的争议。
(一)国家正史和有关史志的记载
《后汉书》《晋书》《光绪固原州志》都记载皇甫谧家族“安定朝那人”;《史记·孝文本纪》《汉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水经注》及(清)《通鉴》对朝那县的地理位置也有明确记载,其方位一致认为在今彭阳县古城镇境内的古城遗址,即古朝那县址。《汉书·地理志》《史记·封禅书》《水经注》《括地志》《嘉靖固原州志》及(清)《平凉府志》均记载朝那县境内的湫渊和湫渊祠,朝那湫又称东海子,历史上与长江、黄河、汉水同级为国家一级祭拜地之一,彭阳县境内有“朝那湫”遗迹,学术界认为朝那湫是考证朝那古城位置千古不变的坐标和重要证据。
(二)地下文物佐证
1977年,彭阳县古城镇出土铜鼎一尊,考古界根据铸鼎铭文,定其名为“朝那鼎”。后北京大学考古专家王树林亲临挖掘地实证,确认古城遗址即古朝那县故址,由此也充分证明考古实物与正史、典籍和方志相互印证,彼此完全一致。
(三)全国史地学界和出版界的共识
随着朝那鼎的出土和研究的深入,当前国内社会科学界对于古朝那地望已基本定论。《辞海》《辞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历史人物大辞典》等权威工具书都注解朝那为:“两汉县名,位于固原东南”。谭其骧先生主编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标记朝那的方位与上述史地著作完全一致。这些定论与史书、志书、考古发现反映的内容也相互一致,代表了当代全国学术界集体研究的结论和观点。
国家历代正史、各种志书、大型权威工具书的记载,地下文物的佐证,当代学术界的定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审视,都证明皇甫谧的故里在宁夏。我们应该呼吁社会各界,加强保护人文资源,借势扩大皇甫谧文化宣传,推动彭阳和灵台两县的经济发展,共同开发这位有贡献于人类的文化名人。
(原文载《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