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29400000024

第24章 皇甫谧籍贯履历之考证(2)

清《灵台县志》曰:“朝那城,县西北九十里。城址不存,唯有朝那祠。环居之民,尚贸易于此,以为东朝那市”。今灵台学者史可晖《古朝那城考析》一文写道:今灵台朝那古城址“坐北向南,半山半塬,占地约0.8平方公里。北依塬面葫芦形腰弦处筑城墙,南以半山坡凸兀起的城头岭为中轴,沿左右两个地势相似的山湾呈扇形向南扩延。东西山湾中部,各有水泉3眼,水源旺盛,甘甜可口。城东南有柳扇梁向西,西南有皇甫岭向东,如两臂环抱,当地人称‘二神护城’。”今灵台李含璋、李贵喜《口碑铸铁证》一文写道:“古城坐北向南,北面城墙长有100多米,东西两边一样长,约有四五十米,一直延伸到沟边,南面没有城墙,城下的沟里有十几孔窑洞,大小不一;墙面像是用白灰刷抹,没有住过人的痕迹,老人们说这里就是过去的朝那县城和县城藏粮的仓库。”以上两文除了县城面积相差较大外,其他内容基本相同。2005年底,笔者去此地调查,今灵台学者张生杰告诉笔者:“古城北面城墙长120多米,东西两边城墙各长70多米。”也就是说,该城面积约8400平方米(即0.08平方公里,故《古朝那城考析》一文:“占地约0.8平方公里”有误),是一个小县城。东朝那废墟中残存汉代陶片等,如何诠释呢?《后汉书》载:东汉元初三年(公元116年)“九月,筑冯翊北界候坞五百所以备羌”;永建五年(公元130年),“又于扶风、汉阳、陇道作坞壁三百所,置屯兵,以保聚百姓”。今灵台地处安定郡南界,而扶风、冯翊北界接安定、北地郡,故此地初为“候坞”。坞,小障也。今平凉张新民《皇甫谧故里展新容》一文写道:“朝那海拔1500米,是灵台最高的地方,干旱缺水也是困扰群众一个难题。”故此地设县不会长久。而两汉朝那县则为名县,影响甚大。

三、皇甫谧生活轨迹考究

《晋书·皇甫谧传》曰:皇甫谧自幼“出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玄晏春秋》云:“十七年,予长七尺四寸,未通史书……母数谴予,出得瓜果,归以进母,母投诸地曰:‘《孝经》称: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何孝者莫大于欣亲。今尔年近乎二十,志不存教,心不入道,曾无怵惕,小慰我心,修身笃学,尔自得之,于我何有’!”这说明了至迟在魏太和五年(公元231年),皇甫谧(16岁)已离开朝那徙居新安(今河南渑池)。

“叔父有子既冠,谧年四十丧所生后母,遂还本宗。”也就是说,魏正元元年(公元254年),皇甫谧“丧所生后母,遂还本宗”。晋泰始三年(公元267年),皇甫谧上书皇帝云:“于今困劣,救命呼噏,父兄见出,妻息长诀。”故“所生后母”指其亲生母亲而非养母任氏,只不过其生母为其父的续弦而已。闻知生母去世,皇甫谧肯定返回故里奔丧,其亡母入殓之际,方有“遂还本宗”之事。是时,皇甫谧兄长健在,那么皇甫谧“遂还本宗”的理由是什么?可能与“风痹疾”有关。皇甫谧何时患此病?《晋书·武帝本纪》曰:泰始四年(公元268年)十一月,晋武帝下诏“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晋书·皇甫谧传》云“岁余,又举贤良方正,并不起。”由此上推《让征聘表》作于晋泰始三年,其表曰:“而小人无良,致灾速祸,久婴笃疾,躯半不仁,右脚偏小,十有九载。又服寒食药,违错节度,辛苦荼毒,于今七年。隆冬裸袒食冰,当暑烦闷,加以咳逆,或若温疟,或类伤寒,浮气流肿,四肢酸重。于今困劣,救命呼噏,父兄见出,妻息长诀。仰迫天威,扶舆就道,所苦加焉,不任进路,委身待罪,伏枕叹息。”也就是说,晋泰始三年,皇甫谧患风痹疾已“十有九载”,故可推知魏嘉平元年(公元249年),皇甫谧(34岁)得风痹疾。《针灸甲乙经序》道:魏甘露中(公元256-260年),皇甫谧(43岁左右)又耳聋目眩。魏景元二年(公元261年),皇甫谧(46岁)“又服寒食药,违错节度,辛苦荼毒”。故可能是皇甫谧父兄为了禳改疾病,而使皇甫谧“遂还本宗”。但皇甫谧却以极其顽强的意志与病魔抗争,一头扎进文献典籍中,以减轻病魔所带来的痛苦。他博览群书,著书立说,名扬天下,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皇甫谧是在故里育化桑梓,还是在徙地立塾兴教?《晋书·皇甫谧传》曰:“门人挚虞、张轨、牛综、席纯,皆为晋名臣。”《晋书·挚虞传》云: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人——挚虞(公元?-311年)“少事皇甫谧”。《晋书·张轨传》道:安定乌氏(今宁夏泾源北)人——张轨(公元255-314年)“与同郡皇甫谧善,隐于宜阳女几山”。宜阳县治今河南宜阳西。牛综,籍贯、生卒年月均不详。皇甫谧早年在新安(今河南渑池)拜席坦为师,故席纯可能是席坦的子孙。这些迹象表明,皇甫谧晚年应在西晋都城——洛阳附近收徒传道。

泰始四年(公元268年)十一月,晋武帝征皇甫谧入朝为官,皇甫谧“自表就帝借书,帝送一车书与之”。这又透露出皇甫谧在洛阳附近的信息。

据《晋书·刘毅传》《晋书·皇甫谧传》《晋书·职官志》载:晋咸宁四年(公元278年)左右,司隶校尉刘毅(公元?-285年)请皇甫谧“为功曹,并不应”。刘毅在其辖区——司州(新安、宜阳二县均隶属之)求贤合乎情理,而跨境到雍州安定郡朝那县请皇甫谧似乎没有道理。尽管刘毅权倾朝野,但皇甫谧也享誉全国。

皇甫谧晚年为左思(约公元250-305年)《三都赋》作序。《晋书·左思传》曰:“会妹芬入宫,移家京师……遂构思十年,遇得一句,即便疏之……及赋成,时人未之重……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晋书·后妃传》云:泰始八年(公元272年),晋武帝拜左芬为“修仪”。故可推知,泰始八年,左思全家移居洛阳;太康二年(公元281年),《三都赋》初稿完成。对照《左思别传》中选录的《蜀都赋》部分内容与昭明《文选》中《蜀都赋》,发现在文字上大有差别,且语句没有《文选·蜀都赋》优美。故皇甫谧读到的是《三都赋》初稿。若皇甫谧生活在安定朝那,则距洛阳千余里之遥,左思乃一介书生,去安定朝那拜访皇甫谧的可能性不大,故又可佐证皇甫谧应生活在洛阳附近的新安或宜阳。

《华阳国志》载: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名士——李密(公元224-287年)与皇甫谧友善。三国鼎立之际,李密代表蜀汉出访吴国,他可能到过洛阳,与皇甫谧结识。西晋大统一后,李密任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令,政化严明。是时,他才有可能与皇甫谧交往甚密。这又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皇甫谧晚年生活在洛阳附近。

皇甫谧去世后,其子皇甫方回南徙荆州(今湖北荆州)。从宜阳一带南下要比由朝那南迁更容易些。且“八王之乱”使洛阳城毁民伤,在这一大背景下,皇甫方回从宜阳南徙荆州的理由更充分些。

综上所述,魏正元元年(公元254年),皇甫谧从新安返回朝那为母奔丧。孝服期满若干年(十年左右)后,可能因治疗疾病的需要,皇甫谧同其父兄一起举家南迁宜阳一带。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皇甫谧病逝家中。葬于何地?有两种可能:要么裹尸葬于徙地,要么移棺葬于原籍。但绝不会中途落葬阴密、鹑觚一带(今灵台),否则有悖伦理。

四、皇甫湾追溯

灵台县朝那镇南一村庄叫皇甫湾。该村庄依山坐落,南、西、北三面均为沟壑,山阳便是层层梯田,曲折便道向东连通什字塬。这就是灵台人传说中的皇甫谧出生地。奇怪的是灵台最权威的两部方志——清初《灵台县志》、民国《灵台县志》均无记载。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村民在皇甫湾平田整地时发现两座汉墓,陪葬品中有汉五铢、王莽大泉等,但无墓志铭,故无法得知墓主人是谁;是否为皇甫家族成员,亦无法知晓。

在皇甫谧诞辰1790年的今天,灵台方面依据传说,找到了皇甫谧出生的一座三孔窑洞庄院。该庄院三孔窑洞保存得相当完好,窑洞顶部稍有坍塌,内壁抹墁的草拌泥也未完全脱落。而距今1470年的西魏朝那城却已很难找到一段残垣断壁的明显痕迹。清《灵台县志》载:朝那“城址不存,唯有朝那祠”。两地东西相距仅2公里,为何面貌截然不同?在整个黄土高原上,能保留200余年的窑洞至今寥寥无几,超过500年的庄院至今连基本轮廓都找不到,且窑洞早已塌陷。从保留的面貌来判断,皇甫湾这一座古庄院距今不会超过500年,故将皇甫湾确定为皇甫谧出生地则证据不足。

既然“东朝那”(今灵台县朝那镇)与皇甫谧生活无关系,那么今灵台县朝那镇所谓的皇甫谧出生地——皇甫湾也与皇甫谧本人无关系。退一步讲,假设皇甫湾是皇甫谧的出生地。皇甫谧少年时就已离开此地,近不惑之年才回归故里,而今灵台民间传说又定居张鳌坡塬畔,距皇甫湾45公里,故皇甫谧不会在皇甫湾留下所谓的“歇马店”、“车头坡”。

皇甫湾梯田不足百亩,不像贵族生活的地方。《晋书》提到皇甫家族成员除皇甫谧及其二子外,还有皇甫陶、皇甫晏、皇甫申叔、皇甫重、皇甫商、皇甫阳、皇甫钊、皇甫贞、皇甫敷、皇甫澹、皇甫序、皇甫典、皇甫真、皇甫奋、皇甫覆、皇甫徽、皇甫岌等,其中皇甫重、皇甫商、皇甫真,《晋书》明文写道“安定朝那人”。如此庞大的一个家族,岂能生活于皇甫湾。而东朝那无河流经过,当时凿井技术尚未在全国普及,单就饮水就成问题。

秦汉至隋唐,今灵台一直未处于交通要道上。《史记》《汉书》载:秦始皇、汉武帝多次西游,但均从都城(咸阳或长安)出发,经雍,穿回中道,北出萧关。《后汉书·郡国志》曰:“汧,有回城,名回中”。这说明回中宫在今陕西陇县西北。据《史记》记载得知“萧关”就是“朝那塞”。三国汝淳也认为“萧关在安定朝那县”。秦始皇、汉武帝西游路线——从今陕西咸阳或西安西北出发,经今武功、扶风、岐山、凤翔、千阳、陇县,过今甘肃华亭、平凉,入今宁夏彭阳、固原,抵达今甘肃陇西。班彪“北征”路线——从今陕西西安西北出发,经今泾阳、淳化、旬邑,过今甘肃正宁、宁县、镇原,入今宁夏彭阳、固原,抵达今甘肃武威。这两道就是汉“丝绸之路”陇东段。同样可以证明安定郡望——皇甫家族生活于今灵台的可能性极小。

殊不知,彭阳县古城镇西南一村庄叫皇堡,便道向北连通中川村。山头城坞遗址中散布着汉代砖瓦、石柱等。“堡”、“甫”古读音接近,故“皇堡”可能是“皇甫”演化来的。中川村东、西、南三面环山,中间为砥平川地,向北直通古城川(西汉朝那城所在地)。中川中央坐落着一座周近150米、高4米的大坟冢,周围散布着汉代砖瓦等。古城镇北山坡上又分布着8座大坟冢,周围也散布着汉代砖瓦等。这些地方与皇甫家族之间是什么关系?有待于9座大坟冢考古挖掘来证明。

古城镇北一村庄叫黄家寺,镇东高庄村北部一村庄叫黄家湾,一条小河叫黄家河。但这些地方居民中无一家姓黄,且阡陌内外、庄院前后、沟边河岸,汉代砖瓦随处可见。这里面又蕴藏着什么?现在仍无法完全破解。20世纪50年代,今彭阳县古城镇高庄村出土一方北宋石匾(长1米、宽约0.5米、厚约0.1米),正面阴刻“后汉皇甫祠”5个大字,下款落为“北至弄水泉三百零三步,西至东山寨五里四十八步”。故今“黄家寺”、“黄家湾”,可能是古“皇甫祠”、“皇甫湾”演化来的。

尤为奇怪的是,彭阳县境有高庄、新集、沟口等地名,灵台县境亦有之。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因彭阳县境古朝那县设置在前,灵台县境古朝那县设置在后,故灵台县境的皇甫湾、高庄、新集、沟口诸地名是随着皇甫家族南迁侨居而复置来的。

五、皇甫谧坟冢质疑

皇甫谧晚年撰《笃终》一文,告诫子孙——吾“气绝之后,便即时服,幅巾故衣,以籧篨裹尸,麻约二尺……平生之物,皆无自随,唯赍《孝经》一卷,示不忘孝道。土与地平,还其故草,使生其上,不种树木,削除。”皇甫谧去世后,皇甫童灵、皇甫方回等“遵其遗命”。这说明了皇甫谧有墓无冢。但北宋《元丰九域志》“泾州”条下却云:“灵台,古密须国之地,《汉书·地理志》云:密人之国。密康公墓。皇甫士安冢”。清《灵台县志》道:“皇甫谧墓,在县东北十里张敖家堡原上”。民国《灵台县志》曰:皇甫谧墓“周数丈,高丈余”。细读《晋书·皇甫谧传》,人们不难发现,皇甫谧家族自皇甫嵩之后便家道衰落,家境贫寒,故不具备修建如此巨大的坟冢的经济条件。深受父亲礼义教化的皇甫童灵、皇甫方回二兄弟,不会也不敢违背封建礼制给其父修建如此巨大的坟冢。

若《元丰九域志》记载无误,则“皇甫士安冢”应为纪念性的坟冢,可能是士族势力发展的产物。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笼罩政坛,把握朝政,标榜吹嘘,哄抬身价,尤为注重族源、谱系和门第。是时,皇甫谧族人遍布陇东各地,堪称望族,故其中必定有人愿为这位魏晋高士建造空冢,以表祭祀,以彰功绩,以此来抬高建冢人的身份和地位,以合时代的节拍。至于《元丰九域志》“灵台”条下“皇甫士安冢”是否就是清《灵台县志》所说的张敖家堡原(今张鳌坡塬)畔“皇甫谧墓”,有待于考古挖掘来证明。20世纪60年代,甘肃考古队对灵台张鳌坡塬畔所谓的“皇甫谧墓”进行探测,发现有墓道,但未挖掘。除少数学者疑墓主人为皇甫谧外,多数学者则以为将此墓确定为皇甫谧墓为时尚早。此后,甘肃便立碑“皇甫谧之墓”,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至今灵台民间仍流传着此墓就是“皇甫古冢”,而且还有“皇甫书窑”(藏书之所,位于塬畔,距古墓不足200米)、“皇甫坪”(种药之地,位于塬畔沟边)、书台山(读书之处,距“皇甫书窑”3公里)等传闻。既然古墓是“皇甫古冢”,那么古墓所在之塬为何名“张鳌家堡原”?而且皇甫谧晚年“躯半不仁,右脚偏小”,“浮气流肿,四肢酸重”,“救命呼噏”,“妻息长诀”“伏枕叹息”。哪里有什么“皇甫坪”,怎么有可能离开“皇甫书窑”去书台山读书。故这些传说的真实性大大打了折扣。

六、书台山辨析

清《灵台县志·方舆汇》载:“书台山,县东北五里,隋皇甫玄晏先生读书处也。”该书中“重修志叙”落款“顺治十五年”。该书中“后记”云:“原志中有玄作元,祯作正,弘作宏,丘作邱等,这次都恢复了原字。”乾隆以前,避讳字均用别字替代;乾隆之后,则采用避讳字缺最后一笔,故清《灵台县志》最后应成书于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该书“人物汇”云“晋皇甫谧”;而《方舆汇》却曰“隋皇甫玄晏先生”。成书于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的《古今图书集成》道:“书台山,(灵台)县东北五里……隋皇甫元晏先生读书处。”二书均曰“隋皇甫元晏先生”。这里的“隋”是误写,还是皇甫元晏另有其人。《隋书·皇甫诞传》载:皇甫诞,字玄虑;而唐初于志宁《隋柱国弘义明公皇甫府君碑记》作“玄宪”。《清史稿》载:清圣祖(康熙),名玄烨,故避讳“玄”而作“元”;清世宗雍正元年,册封乌喇那拉氏为宪皇后,故避讳“宪”而作“晏”。由此推知,灵台书台山可能是隋皇甫诞读书处。

皇甫谧有无读书台?《晋书》无载。但北宋《元丰九域志》“泾州”条下云:“西王母宫。泾水,《周礼·职方氏》:川曰泾汭。皇甫士安读书台。灵台,古密须国之地,《汉书·地理志》云:密人之国。密康公墓。皇甫士安冢。”这说明了皇甫谧“读书台”在泾汭川,非在灵台。“泾”当指泾河,“汭”指什么?《周礼·夏官·职方氏》注曰“汭在豳地”(今陕西旬邑西南)。《说文》曰“汭,水相入貌。小水入大水也”。《尚书·尧典》传曰“汭,水之内也。通作芮”。《诗经·大雅》笺曰“水内曰芮,水外曰鞠”。《尚书·禹贡》传曰“水北为汭”。由此推知:泾汭川指泾河北岸川地。而灵台在泾河之南,故若有皇甫谧读书台,则绝非在灵台。

“皇甫书窑”距书台山足有3公里,两地被大沟隔断,无路径相通。即使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也没有必要从“皇甫书窑”去书台山读书。由此可知,灵台方面寻找到的“皇甫庄院”、“皇甫书窑”和书台山无法构成三位一体。

(原文载《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固原师专学报》2006年第5期)

同类推荐
  • 探索宇宙奥秘的思想家霍金

    探索宇宙奥秘的思想家霍金

    有思想巨人,才有国家富强。谁想得少,谁犯错误就多,谁进步就慢。一个人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这样。
  • 人生:中国首部商业领袖集体传记

    人生:中国首部商业领袖集体传记

    本书记录了这个时代一些领先的人做过什么、正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他们当中有地产界的风云人物黄怒波、任志强、潘石屹,互联网领域...
  • 京剧四大名旦

    京剧四大名旦

    本书介绍了京剧四大名旦,分别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和荀慧芳,通过这四大名旦让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京剧的魅力。
  • 凯丰传

    凯丰传

    凯丰诞辰一百周年那年,他的长子何明从北京回到家乡,提出要在凯丰曾经就读过的萍乡中学为父亲塑像。萍乡市政协领导特别热情,在同意派人帮他实现夙愿的同时,还提议为凯丰作传。
  • 幻由人生:蒲松龄传

    幻由人生:蒲松龄传

    《蒲松龄传:幻由人生》是一本翔实的、带有学术意味的人物传记。作者是研究蒲松龄的大家,又有文学写作的经验,故下笔纵横捭阖,情思缕缕,除了人物鲜活外,历史的语境也被一一点缀出来。一个在科举路上不得志的文人形象被勾勒得栩栩如生,诸多历史话题浮现其间,乃文学画廊的奇景,有身临其境的美感。
热门推荐
  • 总裁前妻不好追

    总裁前妻不好追

    五年前顾倾颜一纸婚约净身出户,面对同父异母妹妹的挑衅,她淡然一笑,远走他乡。五年之后,她转身回国,携子重生。她苦心专营,只为夺回来自己的一切。但是万万没想到,当初狠心离婚的前夫,竟然抱着她的大腿,哭的没完没了?顾倾颜只想问一句?大哥你是谁?我们离婚了。李甤觉得自己做得最过分的事情就是5年前听信了顾倾城的鬼话抛弃了自己一心守护的妻子,五年之后,他低下高贵,只为了让那个女人回心转意。
  • 平民之道

    平民之道

    本书讲解了《道德经》的前26章,每一章包括原文、释文两部分,讲述了做人的道理。
  • 夏天的雪第一季
  • 邪恶将军的第十一夫人

    邪恶将军的第十一夫人

    咳咳!她穿越来难到是为了嫁给一个断袖将军吗?还是排行十一?开玩笑,这也忒不像二十一世纪女孩的行事风格了!嫁人非她愿,外面的花花世界才是她所想,逃跑附带保镖美男,哇哈哈,江湖,她来了!那个啥,身后跟着的一个两个桃花是怎么回事?要娶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傲世俗人

    傲世俗人

    生于世,而浊于世,重生为人的石培仁深刻的感受到,这个世界很黑暗,要想纵意于世间,首先就要站在世界之巅......
  • 倾世帝妃:莲魅天下

    倾世帝妃:莲魅天下

    简介:她是华夏特工界的绝杀仙乐,一个传奇。一把玉白竖琴,一双稀世紫眸。纵横黑白两道,傲华倾世。一朝穿越,降临异世,踏入苍茫。看强悍腹黑无敌的她,如何以纤纤素手谱写如画江山;看俏皮淡然无比的她,如何以铮铮傲骨颠覆十方九界。白衣凌然舞穹宇,紫眸淡然傲天下。莲绽仙尘梦千年,幻樱一动执手愿。一生一世一双人,半梦半醒半浮生。
  • 今天历史院院长也想篡位

    今天历史院院长也想篡位

    2250年地球进入末日时代,大总统叶青璃在为保护人类大撤退中逝世,地球毁灭。如果故事能重来,会是怎么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匠神大传

    匠神大传

    山河天,八荒原,走出一个少年;悟阵道,控烈炎,炼出一方天;入九幽,掌本源,不敬诸圣不拜仙!——梦中红颜舞翩跹,只为她,碎了这天,逆转这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