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有堂徐银梅
摘要皇甫谧,籍贯今宁夏彭阳,我国魏晋时期杰出的学者,集文史哲医于一身,特别是在史学、医学两大领域有极深的造诣,震撼当时,泽被后世。在他一生的67个春秋中,大部分时光是在今河南洛阳附近度过。今甘肃灵台与其生活无关。
皇甫谧,我国魏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医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学识渊博,著述等身,淡泊名利,名震陇东,享誉全国。特别是他在史学、医学两大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其《帝王世纪》《高士传》等史学著作叙述生动,首尾完备,考证详实,分析精辟,观点新颖,补《史记》《汉书》之不足;《黄帝三部针经》删繁存精,撮要纠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成为针灸学的集大成者,故后人誉皇甫谧为世界“针灸学鼻祖”,并肩扁鹊,名齐华佗。这样一个重量级的世界文化名人,籍贯何地?唐朝官修《晋书》曰:“安定朝那”。在今何处?一说今宁夏彭阳,另一说今甘肃灵台。拙文略加考证,以供同仁参考。
一、皇甫谧生平述略
皇甫家族,春秋战国籍地宋国,西汉初年迁居关中。东汉初期,皇甫文、皇甫援活动于祖国西北地区。东汉中后期,皇甫规、皇甫嵩等又徙住安定朝那,故《后汉书》曰“安定朝那人”。皇甫规(公元104-174年)镇守边关,平羌有功,历任太守、中郎将、度辽将军、尚书等职。规祖父皇甫棱,曾任度辽将军;父亲皇甫旗,曾任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都尉;兄长皇甫节,曾任雁门(今山西代县西北)太守。规侄皇甫嵩(公元?-195年)亦东汉名将,以镇压黄巾军起义而颇受朝廷器重,官至太尉、光禄大夫、太常,史书誉其“功定天下之半,声驰四海之表”。嵩二子:皇甫坚寿曾为侍中;皇甫叔献曾任霸陵(今陕西西安东北)县令。嵩侄皇甫郦,素“有专对之才”。
魏晋时期,从官宦名门的皇甫家族中走出一位医技精湛、有教无类、遁隐山野的世外高人——皇甫谧。
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郡朝那县人。高祖父皇甫节,高祖叔父皇甫规,曾祖父皇甫嵩,祖叔父皇甫坚寿、皇甫郦,祖父皇甫叔献,父亲皇甫叔侯,举孝廉,“谧族从皆累世富贵,独守寒素”。
皇甫谧自幼出继叔父,徙居新安(今河南渑池)。少年时,游荡而不好学,养母以孟母三迁故事教诲其修身笃学,皇甫谧彻然悔悟,发愤读书,手不辍卷,通晓诸子百家典籍,以博学而闻名于当时。
过而立之年,皇甫谧不幸得风痹疾。近不惑之年,皇甫谧遥闻生母去世,便回故里奔丧;因其叔父有子既冠,遂还本宗。逾知天命之年,皇甫谧又耳聋目眩。
个人疾患与济世救人的愿望,促使皇甫谧特别注重医道,他孜孜不倦,效法华佗存精于独识,追求仲景垂妙于定方,博采针灸学各家之长,在《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等医书基础之上,删繁存精,撮要纠舛,编著成《黄帝三部针经》(又名《针灸甲乙经》十三卷)。此书循经络理论,明确了穴位名称、位置及取穴方法,为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不但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国际上也颇具影响。
皇甫谧潜心钻研学问,无意仕途。魏晋交替之际,朝廷“举辟”,邑人劝其“应命”,皇甫谧著《释劝论》以明示自己愿为“野美全志之士”。泰始三年(公元267年),晋武帝下诏征皇甫谧入朝为官。是时,皇甫谧病情严重,“躯半不仁,右脚偏小”,“浮气流肿,四肢酸重”。他以“窃闻同命之士,咸以毕至,唯臣疾疢,抱衅床蓐,虽贪明时,惧毙命路隅”为由,婉言上表,武帝甚为感动。泰始四年(268)十一月,晋武帝下诏“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皇甫谧再次谢绝,自表就帝借书。晋武帝悯其才,送书一车与之。皇甫谧虽羸病,而披阅不怠。
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十二月,晋武帝又发诏征皇甫谧为太子中庶子、议郎和著作郎。皇甫谧依旧不为所动,“栖心蓬荜,闲居养疾,留情笔削,敦悦丘坟,轩冕未足为荣,贫贱不以为耻”。
皇甫谧一生著述甚多。著有《帝王世纪》(十卷)、《年历》(六卷)、《高士传》(六卷)、《逸士传》(一卷)、《列女传》(六卷)、《玄晏春秋》(三卷)、《韦氏家传》(六卷)、《鬼谷子注》(三卷)、《论寒食散方》(三卷)、《依诸方撰》(一卷)、《地书》、《朔气长历》(二卷)和《皇甫谧集》(二卷)等,涉及文学、史学、哲学、医学和天文历法诸领域,并重于世。其中《帝王世纪》为《史记》注频频引用,《高士传》、《逸士传》和《列女传》为《三国志》注广引博摘。
皇甫谧不单撰文立著,更热爱教育,设馆授徒,晋朝名臣挚虞、张轨、牛综、席纯等均出于其门下;皇甫谧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对人生亦有独到的见解。他弘扬“仁者爱人”的价值观,践行节俭至上的人生准则,信奉神鬼皆无和人本自然的哲学理念。
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皇甫谧病逝家中,“时年六十八”。
谧有二子,即皇甫童灵、皇甫方回。皇甫童灵事迹不详。晋永嘉年间(公元307-313年),朝廷征皇甫方回为博士,不就。后避乱荆州(今湖北荆州),闭门闲居,南土人士咸崇敬之。六世孙皇甫希之,东晋末年桓玄(公元403-404年称帝)征为著作而不受,号曰“高士”。
二、朝那与东朝那考辨
朝那县何时设置?或说战国,或说秦朝,或说西汉,但谁都认可西汉朝那县。《汉书·地理志》载: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安定郡,辖21县,即高平、复累、安俾、抚夷、朝那、泾阳、临泾、卤、乌枝(氏)、阴密、安定、参羉、三水、阴槃、安武、祖厉、爰得、眴卷、彭阳、鹑阴、月氏道。东汉大有调整。《后汉书·郡国志》载:安定郡辖8县,即临泾、高平、朝那、乌枝(氏)、三水、阴盘、彭阳、鹑觚。除将参羉县划归北地郡,将鹯阴、祖厉二县划归武威郡外,东汉时撤消了原安定郡11个县的建置。换言之,东汉安定郡辖区缩小,而县域反而增大。
两汉朝那县治在今何处?1977年春,今彭阳县古城镇出土了一尊铜鼎。敛口,双耳,鼓腹,圆底,三足,素面。通高23厘米,重2900克,容积4200毫升。鼎腹部一周阴刻三段铭文,即“第廿九,五年,朝那,容二斗二升,重十二斤四两”,“今,二斗一升,乌氏”,“今,二斗一升,十一斤十五两”。其中,“第廿九,五年,朝那,容二斗二升重十二斤四两”为铸刻,其他两段铭文为刀刻,故学术界称之为“朝那鼎”,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今收藏于宁夏固原博物馆。铭文中的“五年”是铸鼎的时间。“第廿九”是什么意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正好是汉武帝即位第二十九年。两汉时期,其他帝王在位时间均未超过二十九年,故朝那鼎可能是元鼎五年十月汉武帝巡视西疆赠予朝那县的礼物。但自汉武帝起,帝王始有年号,故朝那鼎又可能铸造于汉武帝即位(公元前140年)之前,最早不会超过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该鼎又可能是当时全国统一铸造的第29尊鼎。
鼎非凡物,乃立国之器,政权之象征。黄帝铸三鼎,象征天地人;禹收九牧之器,铸九鼎,象征九州之域;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象征政权归周。春秋战国时期,频频发生诸侯王“问鼎”、“得鼎”、“纳鼎”之事。先秦时期,国家大事,唯戎与祀,故鼎为祭祀之器。铸鼎祭祀风俗贯穿了中国封建社会全过程。秦汉时期,农为政本的思想逐渐为广大吏民所接受,国家大事,农祀并重,故鼎既为祭器,又为量器。玺代替鼎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鼎成为地方政权的象征。但祭祀的举办、度量衡的推行仍是中央政府的统一行动,铸鼎大权仍归于中央。该鼎出土,为西汉朝那县治在今彭阳古城提供了实物证据。
彭阳古城乃西汉朝那县治,主要证据还有三:《北征赋》、朝那湫、古城遗址。它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更始年间(公元23-25年),班彪(公元3年-54年)避难离开长安,至安定郡,作《北征赋》。该赋记载了“北征”的路线。“朝发轫于长都兮,夕宿瓠谷之玄宫。历云门而反顾,望通天之崇崇。乘陵岗以登降,息郇邠之邑乡。”这是班彪北行途经今陕西的几个地方。长都就是西汉都城——长安,在今西安西北;瓠谷、玄宫均在今泾阳,云门在今淳化,郇邠指今旬邑西南。随后,班彪北行入今甘肃庆阳市境。“登赤须之长阪,入义渠之旧城……过泥阳而太息兮,悲祖庙之不修。释余马于彭阳兮,且弭节而自思。”郦道元《水经注》曰:“赤须水出赤须谷,西南流注罗水,然阪因水而得名。”故义渠之旧城应在今正宁西南罗川一带。泥阳治今宁县;彭阳治今镇原东南,位于茹河下游。过彭阳后,班彪沿茹河流域继续西行。“越安定以容与兮,遵长城之漫漫。”“安定”应是安定县,而非安定郡。这是因为《北征赋》又有“遂舒节以远逝兮,指安定以为期”。这句中“安定”才指安定郡(治高平)。两汉安定县治不详。但越安定,可见长城。战国秦长城起今甘肃岷县,穿今甘肃临洮、渭源、陇西、通渭、静宁,沿东北方向过今宁夏西吉,至今固原原州北,折东南方向穿今原州东境、彭阳境茹河上中游北部,抵今甘肃镇原西北,又折东北方向穿今甘肃环县,经今陕北,抵今内蒙古黄河南岸。故安定县治应在今镇原西北,位于茹河中游。班彪过了安定县,继续沿茹河北岸、长城一线西行。“登障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闵獯鬻之猾夏兮,吊尉邛于朝那……隮高平而周览,望山谷之嵯峨。”班彪途经朝那,抵达安定郡治地——高平(今宁夏固原原州)。《北征赋》充分证明了西汉朝那县治在今原州与镇原之间。
而今彭阳县古城镇的古城遗址,正好处于二地之间的茹河北岸川地中央。该城遗址为长方形,东西长682米,南北宽480米,占地面积32.7万平方米,城墙残高1-13米,基宽14米。开东、西二门。城墙四周辟有护城壕(残深2米左右,宽约30米)。城北墙外出土了西汉“朝那鼎”,城内又出土了西汉错金铜羊、陶水管等,地表散布着秦汉砖瓦,地下还堆集着4米厚的秦汉砖瓦层。该城址北屏黑土梁,南俯茹河,完全符合秦汉依山傍水的建城标准。
西汉朝那县境有国家级的祭祀重地——“湫渊”。《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曰:“湫渊,祠朝那”。三国苏林道:“湫渊,安定朝那县,方四十里,停不流,冬夏不增减,不生草木”。北魏《水经注》云:“渊在四山中”。唐《括地志》记:“湫渊,在原州高平东南二十里”。但唐朝湫渊水域面积已缩小。《元和郡县志》说:湫渊“周回七里,盖近代耗减”。元《重修朝那湫龙神记》一文曰:“开城州东北距三十五里,有湫曰朝那,有山环焉。湫东冈阜上置祠设像,神曰盖国大王。”《明史·地理志》载:“固原州……东西有二朝那湫”。明《固原州志》道:“东海,在州东四十里,广五里,阔一里,即古朝那湫”。清《固原州志》云:东海水“东流至白杨城”(今彭阳城)。《民国固原县志》亦云:东海水“流波乃家河”(茹河支流)。东海,今名东海子,位于今彭阳县古城镇西与原州区开城镇东交界处。其地理位置、地貌特征、距固原的里程,完全与这些文献的记录相符。而且东海子东岸缓冲坡地中至今仍堆集着秦汉至明清的残砖破瓦。
这些证据充分有力地证明了西汉朝那县治在今彭阳县古城镇。
东汉朝那县是否迁治或废弃?《后汉书》载:东汉永初五年(公元111年)三月,“安定郡徙美阳”;永建四年(公元129年)九月,“复安定、北地、上郡归旧土”;永和六年(公元141年)十月,“徙安定居扶风”;永康元年(公元167年)九月,安定郡回迁落治临泾(一说今甘肃镇原东南,另一说今甘肃泾川东北);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分安定、扶风为新平郡”。与安定郡同迁的还有北地郡、上郡。三郡两次均迁入关中一带,这说明了三郡所辖各县多废弃。据《后汉书·西羌传》载:“百姓恋土,不乐去旧,遂乃刈其禾稼,发彻室屋,夷营壁,破积聚”。这只能说明随迁的“百姓”为县城周围的熟户。永建四年,尚书仆射虞诩上书汉皇帝,以三郡“沃野千里,谷稼殷积……水草丰美,土宜产牧,牛马衔尾,群羊塞道”为由,建议回迁三郡。汉顺帝“使谒者郭璜督促徙者,各归旧县,缮城郭,置候驿”。《后汉书·段熲传》载:永康元年(公元167年),段熲上书汉桓帝道:“匈奴长服,内徙郡县,得反本土”。“帝许之,悉听如所上”。《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曰:建安十六“冬十月,军自长安北征杨秋,围安定。秋降,复其爵位,使留抚其民人”。建安十八年,“诏书并十四州,复为九州”。《晋书·地理志》载:安定郡辖7县,即临泾、朝那、乌枝(氏)、都卢、鹑觚、阴密、西川。这说明早已恢复了朝那县的建置。至于安定郡辖地人口较东汉减少,这不是特殊现象,而是当时全国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是“编户齐民”政策实施导致的结果。
东汉末年三国西晋,朝那县是否在原治地?《晋书·孝武帝纪》《晋书·苻登载记》曰:十六国时期,前秦主苻登率众下陇山(今六盘山)入朝那。是时,后秦主姚苌重兵在武都(今甘肃天水)。后双方鏖战安定(今甘肃泾川)。是时,若朝那县治在今甘肃灵台,则苻登会直入长安,不会有安定之战。《晋书·姚兴载记》《资治通鉴》载:东晋太元十九年(公元394年),前秦主苻登犯陇东,后秦主姚兴率领大军从长安出发,经安定,入泾阳(今甘肃平凉西北),苻登兵败奔平凉(今甘肃平凉北)。东晋义熙五年(公元409年),夏国主赫连勃勃犯陇东,后秦主姚兴率部自平凉入朝那。《晋书·姚泓载记》云:后秦永和年间(公元416-417年),夏国主赫连勃勃犯关中,兵败退保安定,姚绍进兵蹑之,战于马鞍坂(今地址待考),大败赫连勃勃,追至朝那,不及而还。这又充分说明了朝那县治在陇山之东和安定、平凉之北,而今甘肃灵台在安定、平凉之南。这有力地证明了十六国时期朝那县在原治地——今宁夏彭阳,由此上推东汉末年三国西晋朝那县亦在原治地。
东汉中后期,皇甫规、皇甫嵩、皇甫郦权倾朝野,享誉全国,而且他们都是“安定朝那人”,故皇甫家族以“安定朝那人”为荣。即使有人南迁,当西北政局稳定后,他们中间又有人会陆续返回原籍,更何况东汉末年关中、关东焚城毁池、争战不休,而关西、陇东相对稳定。就陇东而言,则南乱而北安,故皇甫家族相当一部分成员依然生活在六盘山下的茹河、红河、横河流域(泾河流域北部)。
《魏书·地形志》载:北魏太延二年(公元436年)置原州镇,正光五年(公元524年)改置,辖高平、长城二郡,高平郡辖高平、里亭二县,长城郡辖黄石(今彭阳新集)、白池(今彭阳城阳)二县,即原朝那县域分置黄石、白池二县。《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志》云:西魏大统元年(公元535年),朝那县治南迁良原(今灵台西)。《清史稿》称东朝那。《甘肃新通志》亦采纳西魏说。也就是说,朝那县治南迁良原是皇甫谧逝世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