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 杨宁国
摘要朝那县初设于今宁夏彭阳,东汉中后期两次东迁,后又回迁原治地;今灵台境内古朝那县为西魏大统元年所迁。皇甫家族东汉中后期在朝那县崛起。
方志界因皇甫家族引起的争议涉及4市12县区,即固原市、平凉市、庆阳市、定西市,原州区、彭阳县、镇原县、西峰区、宁县、正宁县、泾川县、崆峒区、崇信县、灵台县、华亭县、安定区。争议的主要问题有五方面。其一是原州位置争议,涉及固原、镇原、宁县、平凉、泾川,以固原市原州区冠名而基本结束争论。其二是安定郡位置争议,涉及固原、平凉、定西、宁县、正宁、泾川、镇原。其三是泾州位置争议,涉及泾川、平凉、镇原。其四是朝那县位置争议,涉及彭阳、灵台、崇信、华亭、平凉、镇原、西峰、宁县。2005年10月以来,主要是灵台、彭阳在争持谁是皇甫家族的故里,也就是谁是最古的朝那县。其五是由地名争议引出对历史人物的争议(主要是皇甫家族),上述4市12县区的方志,几乎都将皇甫家族的10多个历史人物列入乡人而引以自豪。从明清到现在,一直争论不休。进而又涉及两汉的梁氏家族、胡太后等等历史旧账。其实焦点问题都是朝那县的位置。若此事一定,其余问题可一一确定。
近两年,笔者多次到4市12县区实地考察,均是“史”出有因,查“地”有据,因“人”而争,各执一词。归根结底,是由于县治变迁、人物迁徙、史书记载不详造成的。
一、朝那设县始未
“朝那”二字连用,无任何意义,可能是少数民族方言音译而成。彭阳方言读作“株诺”,灵台方言将“东朝那”读作“东株老”。《辞海》解释:“古县名,西汉置,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北魏末废。西魏大统元年(公元535年)置,治今甘肃灵台西北,隋废。”从方言习俗考证,朝那是一个古部族名。笔者认为朝那是先秦戎族的一支。先秦戎族大约十几个部落,一个部落一种方言,今镇原为古“彭戎国”,彭阳为“朝那戎国”之地,战国时都归附“义渠戎”。
朝那是一个很早的地名,战国时就有名,是否立县,无明文记载,汉以后为县治,史学界公认。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灭义渠戎国置北地郡,以彭阳县古城镇为中心设置朝那邑(塞),未见立县之记载,但肯定以“朝那”为中心,对周边进行统治。“朝那”一名,周边10余县竞相争抢,但一“鼎”定乾坤。彭阳县古城镇1977年出土的“朝那鼎”足以证明“朝那”就在今彭阳县古城镇。当年挖出宝鼎的人就是原彭阳县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刘世富妻子郑月莲。鼎上已有铭文,说明古城就是汉代安定朝那县治。至于秦代置县否,史书记载不明,不等于没有行政建置。
众所周知,殷商西周实行分封制,但随着诸侯国逐渐强大,新开拓的疆土不再进行分封,进而产生郡县。确切说先有县而后有郡。“县(縣)”,《说文解字》说:“从系持悬”,其原义或为“挂”或为“系”。“县”转义为行政区划名,最初设置在边地,带有国防重地的作用,意为悬挂在远离诸侯都的边疆重地。初在邦畿和国都的千里之外设“县”,后亦称邦畿内都邑和诸侯国内地都邑为“县”。其最初的地位比郡的地位还要高些。战国后期,秦废分封制,以郡统县,两汉因之,后世相随。《说文解字》说:县“本是悬挂之悬,借为州县之县”。“郡”的诞生虽晚于县,但两者都是春秋时期的产物。一般认为,春秋时“县大于郡”,“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由于离国都“郡远而县近,县城聚富庶,而郡荒陋,郡县并不相统属”,即郡置于边远荒僻之处,地广人稀,经济不发达,所以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战国时,诸侯争霸,边地与内地差异缩小,少数强国不断向外拓展,边郡日益增大,地位提高,郡下分置数县,逐渐形成郡管县,郡大而县小。联系到郡县制的形成,秦昭襄王灭义渠戎国,筑长城置北地郡,他一定分置若干县,以加强边地统治。况且,“朝那戎”又是最早归附于秦的边地戎族,它已完全进入农耕生活。其辖地包括今彭阳全部,泾源蒿店和大湾、平凉大小路河、镇原陈坪一带,原州河川等地,跨今彭、固、泾、平、镇5县区。皇甫家族、梁氏家族均是朝那的望族。今彭阳县古城镇还有一个村庄叫“黄寺”(应为“皇甫寺”的异称,20世纪50年代曾挖出过石碑,可惜被毁掉),北山坡有十几处汉墓,从外形看,显系贵族墓群。古城镇城址是古“朝那”,史学界无争议。争议的是朝那几次迁移留下的移民归属问题。
二、朝那县治的几次迁移
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灭义渠戎国置北地郡,以今彭阳县古城镇为中心设置朝那邑(县),这是当地最早的政治中心,距今已2200多年。秦为加强边境防御,修一条纵贯东西的长城,至今仍有城堡遗迹。西汉初期,朝那归北地郡管辖。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划归安定郡(从北地郡分设安定郡),是一个重要边关县地。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匈奴14万骑入萧关朝那,杀北地都尉孙卬,烧回中宫。汉武帝(公元前114年-前88年)先后6次北巡安定郡,路过朝那,充分说明朝那县的重要。
东汉建武八年(公元32年),光武帝亲征隗嚣,命伏波将军马援收降高峻等,安置于朝那(伏波将军印在今彭阳县白阳镇出土,现存宁夏博物馆)。从永和元年(公元89年)到永和十三年(公元101年),经过反复剿抚,先后3次安置羌族、匈奴降众于朝那。安帝永初五年(公元111年)羌族大起义,安定郡迁美阳(今陕西武功),朝那县也随之东迁,史书记载郡吏割禾毁屋,强迫迁徙,百姓随道死亡,丧其大半。顺帝永建四年(公元129年),尚书仆射虞诩上疏顺帝称安定郡“沃野千里,谷稼殷积”,“水草肥美,牛马衔尾,群羊塞道”,“北阻山河,乘阻据险,不可久废”。九月,安定郡治迁回高平,同时县治也迁回朝那。但东汉豪强官吏惨暴统治,酿成羌族多次起义,东汉王朝先后镇抚60余年,同时迫使安定郡、朝那县三次乔迁治所,朝那迁到今华亭与灵台的接合部,史书仅记郡治迁址,未记县治迁址。郡治迁移顺序是永初五年一迁美阳,永和六年(公元141年)二迁扶风,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三迁临泾(今镇原县)。西晋时,战乱不止,县治迁徙不详。十六国前赵光初三年(公元320年),乌氏县迁今泾川县东,朝那县迁今华亭县境。西魏大统元年(公元535年),朝那县迁良原(今灵台县西)再未归建,直到隋朝废止。
正因为有了这几次迁徙,才引出周边10余县对方志人物的争议,具体细节还有文史资料的挖掘及地下文物的佐证。
三、皇甫家族与县治迁徙的衍变
外族入侵,县治内迁,居民随着迁徙;插迁之地,一般为未开发之地。华亭、灵台交界处,山高林密,地广人稀,又远离军事要道,是理想的避乱迁徙地。前后几次迁治,县级行政机构回原籍,居民不一定迁回原籍,特别像皇甫家族、梁氏家族这样的名门望族,肯定在迁徙地留有住户,以应不测。从古到今,莫不如此。近代彭阳就出现“飞地”、“吊庄”一类迁插地。例如:长城塬有4个生产队过去就属甘肃镇原县管辖,镇原县的陈坪村属固原县管辖,双方一直到1958年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时才将“飞地”交换。两处居民均带有各自县域的口音和习俗。近者,如中宁马家梁、大战场等移民吊庄(现已划归中宁),若出一个历史人物,很有可能会引起中宁、固原、彭阳的争议。据次类推,由于历史上的迁徙造成名人祖籍、出生地、发迹地不相一致,这是经常有的事情。各地打造名人历史文化,难免要打笔墨官司。关键是历史人物自己称他是哪里人氏,才能是真正的根据。
皇甫家族中的皇甫谧的争议,很值得研究,就此笔者亲到灵台县朝那镇调查过。灵台斥巨资在朝那镇修建皇甫谧纪念馆及皇甫谧陵园、公园、纪念亭,并建造了10多米高的皇甫谧雕像,还成立了皇甫谧文化交流协会,正在酝酿筹建国内外皇甫谧基金会和皇甫谧(针灸)国际大学。对甘肃灵台领导和文化界人士这种对人文资源潜在价值开发利用,笔者除了羡慕别无良策。我们没把文章做在前,没有用好自己的历史文化资源,只能表示遗憾。
至于皇甫谧家族迁到灵台是否再返回彭阳,历史未记载,文物未发现,只要皇甫谧始终记着他是“安定朝那人”就行。
皇甫故里——朝那,古代东迁避乱。近年来陇东东边诸县因商机炒作得火热,大打历史名人品牌;西边的朝那古城皇甫故里,却坐享废墟,望钱兴叹,一筹莫展,这足以说明二者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底蕴的不同。
(原文载《宁夏文史》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