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02300000003

第3章 与叔本华的学术渊源(3)

而解脱之道,存于出世,而不存于自杀。出世者,拒绝一切生活之欲者也。彼知生活之无所逃于苦痛,而求入于无生之域。当其终也,恒干虽存,固已形如槁木,而心如死灰矣。若生活之欲如故,但不满于现在之生活,而求主张之于异日,则死于此者,固不得不复生于彼,而苦海之流,又将与生活之欲而无穷。故金名钏之堕井也,司棋之触墙也,尤三姐、潘又安之自刎也,非解脱也,求偿其欲而不得者也。彼等之所不欲者,其特别之生活,而对生活之为物,则固欲之而不疑也。故此书中真正之解脱,仅贾宝玉、惜春、紫鹃三人耳。而柳湘莲之入道,有似潘又安;芳官之出家,略同于金钏。故苟有生活之欲存乎,则虽出世而无与于解脱;苟无此欲,则自杀亦未始非解脱之一者也。如鸳鸯之死,彼固有不得已之境遇在。不然,则惜春、紫鹃之事,田亦其所优为者也。(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第356页)

众所周知,叔本华在一般情况下是反对自杀的。解脱是由于消弭生活意志,消弭生活欲望,而自杀者却在肯定生存意志,肯定欲求,想逃避苦难。意志乃自在之物,为人类所共有,个人之自杀与人类这个共同意志相比微不足道,并不能消弭这个意志。而王国维之关键在于取消欲望,只要没有欲望,本身亦即解脱矣;而有了欲望,则无所谓解脱,其不在于表面之出世和自杀行为。这一点,与叔本华在精神上基本一致。王国维论述道,在《红楼梦》中真正之解脱者只有三人:宝玉、惜春、紫鹃。宝玉是属觉于自己之苦痛的解脱,惜春和紫鹃属观于他人之苦痛的解脱。宝玉之解脱,属非常之人,非常之人用非常之智力洞观宇宙人生之本质而彻悟而解脱,故高出于后者百倍,亦复杂于后者百倍。这是超常的、灵魂的、虔诚而又平和之解脱。惜春、紫鹃之类之解脱,则是属于自己亲历痛苦而觉悟,人类可能普遍是如此。故《红楼梦》之主人公则只能是宝玉而非惜春与紫鹃。王国维之论述十分明晰,思辨力极强,写到这里,他情不自禁地大发感慨。他写道:

呜呼!宇宙一生活之欲而已。而此生活之欲之罪过,即以生活之苦痛罚之,此即宇宙之永远的正义也。自犯罪,自加罚,自忏悔,自解脱。美术之务,在描写人生之苦痛与其解脱之道,而使吾侪冯生之徒,于此之桎梏之世界中,离此生活之欲之争斗,而得其暂时之平和。此一切美术之目的也。(傅杰编校:《王国雏论学集》第357页)

王国维的思考是中国式的人本主义精神,是乐天的精神。该篇学术著作的中心议题是《红楼梦》之“厌世解脱”之悲剧精神。由于王国维的研究是发自灵魂深处之声音,故“忧人”、“忧世”极为深邃。一旦落笔,流丽光昌,仪态万方,恰如他征引“格代(歌德)之诗”所言:“凡人生中足以使人悲者,于美术中则吾人乐而观之。”(同上注,第353页)“美术”乃王氏早期译语,包括戏剧、音乐、绘画、文学在内的艺术之统称。王氏之所以论“悲”,则是为了探“美”。这个美无关善恶,超脱功利,按康德的话说是不涉及任何厉害计较,完全是要使人进入“无希望,无恐怖,非复欲之我,而但知之我”(同上注,第352页)之境界。此境界简直像痛饮美酒,令人心醉。王氏用诗一般之语言写道:

此犹积阴弥月,而旭日杲杲也;犹覆舟大海之中,浮沉上下,而飘着于故乡海岸也;犹阵云惨淡,而插翅之天使,赍平和之福音而来者也;犹鱼之脱于罾网,鸟之自樊笼出,而游于山林江海也。然物之能使吾人超然于厉害之外者,必其物之于吾人无厉害之关系而后可,易言以明之,必其物非实物而后可。然则非美术何足以当之乎?(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第352页)

冲出世网之困扰,像脱罾之鱼,出笼之鸟,悠游江海,穿梭山林,便是王国维追求的至高无上之美学境界。从王氏《红楼梦评论》可以见出他的基本思路是,融通中西美学思想,并以其蕴含宇宙、人生。其美学思想在于探索艺术之崇高与悲剧精神,其价值自期在于兼及文学之美学与伦理功能。最后指出了《红楼梦》之研究方向。毫无疑问,王氏是运用西方美学理论研究中国文学的第一人,用艺术与人生作为价值准则来剖释《红楼梦》可能也无第二人。《红楼梦评论》可以说奠定了王国维在学术界的基础性地位。

王国维研究西方哲学,深受叔本华之影响,叔本华近承康德,远绍柏拉图,旁于印度佛说,遂自创为一套完整的、独特的一家之学说。但王氏思想极具东方色彩,谓人生乃凌乱忧苦,故持悲观主义之解脱。王氏取精用宏,以其西方哲学方法与思想以阐释《红楼梦》。这是人所皆有的生活之意志,因而即有欲望,有欲望则求满足,其实人类的欲望永远皆没有满足之时,所以人类的痛苦也就与人生相伴始终。欲免痛苦,惟有否认生活之欲,而求其解脱,此即王氏评《红楼梦》所持之价值理念。王氏认为男女之欲为人生诸欲中之最大者,《红楼梦》一书即写人生男女之欲而示所以及如何解脱之道,其中人物多为此欲所困苦,贾宝玉初亦备尝男女之欲的痛苦,其后弃家为僧,否认生活之欲,是为解脱。所谓“此生活此苦痛之由于自造,又示其解脱之道不可不由自己求之者也。而解脱之道,存于出世,而不存于自杀。出世者,拒绝一切生活之欲者也”。(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第356页)此前,中国学界对《红楼梦》的研究,多从事于作者本身之考证,而纯从文学、人本———艺术美学角度研究《红楼梦》者,并力图揭示其所蕴含人生真理者,洵不多见。而且,王国维以西方哲学(美学)原理来探索《红楼梦》,独辟蹊径,摆脱了旧的文学批评框架,这是对晚清以降中国红学史上模式化研究的首次美学清算,在中国美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之地位。

五、步入甲骨学之路

在1904年左右王国维的学术生涯中,除哲学外,还涉足了考古学。1903年九十月间,罗振玉帮助刘鹗校印《铁云藏龟》六册,是为甲骨文著录之始,王国维正是从此时开始接触甲骨文的。综观王氏一生在甲骨学方面的成就,首先是在甲骨著录方面,他编纂、姬佛佗具名的《戬寿堂所藏虚掩》一书,公布了刘鹗旧藏甲骨,为后世研究甲骨文提供了不少资料。其次是王氏在甲骨文字的考释方面多有发明,他的《戬寿堂所藏殷墟文字考释》、《殷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续考》、《殷周制度论》以及其他一系列文字考释论著,代表了甲骨学研究草创时期之最高水平。他的考释方法在学界产生了久远之影响。他在《毛公鼎考释序》中写道:

苟考之史事与制度文物,以知其时代之情状;本之《诗》、《书》,以求其文之义例;考之古音,以通其义之假借;参之彝嚣,以验其文字之变化。由此而之彼,即甲以推乙,则于字之不可释、义之不可通者,必问有获焉。然后阙其不可知者,以俟后之君子,则庶乎其近之矣。(《观堂集林》卷六,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版,第179页)

此即被郭沫若称之为“中国之旧学自甲骨文出而另辟一新纪元”(《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185页)的王国维在文字考释方面之新方法。其三是王国维用甲骨文材料研究商代历史和典章制度,提高了甲骨文的学术价值。特别是《殷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与《续考》这两篇著名论文,把甲骨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在此两篇论文中,王氏考证了甲骨文中出现的先公先王和父、兄之名,论证了《史记·殷本纪》所载“有商一代先公先王之名,不见于卜辞者殆鲜”。王国维尝就卜辞中的“王亥”研究与罗振玉相互切磋,指出:“《山海经》一书,其文不雅驯,其中人物,世亦以子虚乌有视之。《纪年》一书,亦非可尽信者。而王亥之名竞于卜辞见之……可知古代传说存于周秦之间者,非绝无根据也。”并分析甲骨文中之王恒,说:“王恒一世,以《世本》、《史记》所未载,《山经》、《竹书》所不详,而今于卜辞得之。《天问》之辞,千古不能通其说者,而今由卜辞通之。”(《观堂集林》卷九,第259-280页)其四是王国维发凡启例,最早进行甲骨断片之缀合工作。其实在中国甲骨学史上,不少学者皆是在王国维的启发下走上了甲骨学之路。譬如古文字学和甲骨学大师容庚、商承祚、董作宾、丁山为王国维任职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时之研究生,唐兰虽然没有直接在王国维门下受教,但亦尝写信向王国维请教并得到指点。罗振玉和王国维并称为甲骨学史上的“罗王之学”。“罗王之学”继往开来,影响和造就了几代甲骨学大师。郭沫若即是其中之一。1928年8月底,郭沫若在日本东京上野图书馆开始查阅罗振玉的《殷墟书契》一书;9月初郭沫若又去东京文求堂书店寻访有关甲骨入门书,见到罗振玉的《殷墟书契考释》,遗憾的是他既买不起,又不能将书借出,他又通过熟人打听到东洋文库有此类书,并通过关系在两个月内读完了库中所藏一切甲骨文字和金文著作;同时,他把有关中国考古发现的著作差不多都读了。从此,郭沫若对于中国古代的认识,可以说得到了一个自信的把握,由此,郭沫若打开了甲骨学这一神秘殿堂之大门并升堂入室。此后,郭沫若独辟蹊径,屡创新说,成为中国甲骨学之一代宗师。郭沫若在谈到他研究甲骨文字的经过时说:“在当初,我第一次接触甲骨文字,那样一片片墨黑的东西,但一找到门径,差不多只有一天的功夫,便完全解决了它的秘密。这倒也并不是我个人有什么了不起的本领,而是我应该向一位替我们把门径开辟出来的大师,表示虔诚的谢意的。这位大师是谁呢?就是1927年当北伐军进展到河南的时候,在北平跳水死了的那位王国维了。”(郭沫若:《革命春秋》,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44页)说到王国维对郭沫若研究甲骨文字之影响,有一段趣闻佳话应该提及。郭沫若在研究甲骨文字之过程中,发现当时甲骨文研究方面最有成就的几位大师巨子,他们的名号皆有一个“堂”字: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董作宾号“彦堂”。他有心在甲骨卜辞研究上要有所成就,要与前人并驾齐驱,便取号“鼎堂”。上天不负有心人,后来,郭沫若在甲骨文研究方面功成名就,先后有《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等著述行世。故,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被后人称为中国甲骨学之“四堂”。

当然,在这一时期,王国维主要从事的仍是哲学和文学研究,他的兴趣还在哲学方面。他再三研续康德和叔本华之著作,对这两位哲学大师推崇备至。并写下了《汗(康)德像赞》与《叔本华像赞》。前者曰:“赤日中天,烛彼穷阴;丹凤在霄。百鸟皆喑。谷可如陵,山可为薮;万岁千秋。公名不朽!”后者曰:“嗟予冥行,百无一可;欲生之戚,公既诏我。公虽云亡,公书则存;愿言千复,奉以终身!”(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第254、255页)王国维用艰涩之古文与四言体写下的此两篇礼赞,皆问世在《红楼梦评论》之前。王国维盛赞康德“万岁千秋”,而要将叔本华之悲观哲学“奉以终生”,这确实反映了他当时读叔氏之书“大好之”,“自癸卯之夏,以至甲辰之冬,皆与叔本华之书为伴侣之时代也。”(同上注,第406页)这是他赞叹康氏与叔氏时之真实心态。王国维在《〈静安文集〉自序》中说:“余之研究哲学,始于辛壬之间……其所尤惬心者,则在叔本华之《知识论》,汗德之说得因之以上窥……今岁之春,复返而读汗德之书。嗣今以后,将以数年之力,研究汗德。他日稍有所进,取前说而读之,亦一快也。故并诸杂文刊而行之,以存此二三年间思想上之陈迹云尔。”(同上注,第406页)王国维尝言及自己写作《红楼梦评论》,“其立论虽全在叔氏之立脚地,然于第四章内已提出绝大之疑问”。(同上注。第406页)这就说明王氏写《红楼梦评论》虽立脚在叔本华,但也并没有把自己变成叔本华之化身。他是始于叔氏而最终告别于叔氏,成为独创的自成体系的一代学术宗师。特别是他在这一时期弃理从文以后所写的这篇《红楼梦评论》,确实提出了远非叔本华哲学所能涵盖的“人生及美术”之极为深广之问题,这一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之哥德巴赫猜想,将期待着学界一代又一代新人之破解。

同类推荐
  • 寂

    本书收入的内容有:故国、灵镜、青山吟、玲珑篇、狂禅、逸、雪中对镜、蜃楼、魔域桃源等。
  •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萨松诗选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萨松诗选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萨松诗选》是英国伟大的战争诗人、英国王牌士兵萨松的诗歌选集。萨松在一战时投身军旅,创作了大量战地诗歌。战后萨松反思战争,继续创作,表明自己的反战立场。其诗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广为流传,成为经典。且其诗集至今仍畅销欧美。
  • 稼穑:稻花香之歌

    稼穑:稻花香之歌

    作者1973年移居到黑龙江省五常市龙凤山彩桥乡,常年的东北生活,居住地又是国内著名的稻花香大米产区——五常市,因此作者对黑土地、稻田、农民产生了深厚的情谊。“昔在大山峡,植树栽瓜。涧边禾垄绿如纱。树左小溪田右树,稼穑人家。”“惊飞小鸟,人比雄鸡早。育柳栽杨东北坳,为抢农时最好。”叙事般的笔法,使平和的乡村生活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同时又加入了作者探访名山大川、写作感悟的诗词近百首。书中的重心是田间劳作,作者用朴实、热情的语言讴歌这片土地、赞美土地上辛勤劳作的人民。
  • 叩击心灵的经典哲理美文

    叩击心灵的经典哲理美文

    《叩击心灵的经典哲理美文》内容简介:走进名家的心灵深处,体验不朽名篇的智慧与美。生命中瞬间的感悟,定格为永恒的经典。一本温情的合辑,亲情的温馨,爱情的甜美,友情的珍贵——一篇美文,一种感悟。
  • 把自己当成一粒种子(唯美阅读)

    把自己当成一粒种子(唯美阅读)

    我家那个最拘谨的客人;小六儿;荔枝;一双白球鞋;拯救老妈;父亲的大衣;母亲的福气;转山转水不转爱;呵护母亲心;不让宝贝痛;一碗红烧肉;多年之后时光会给我们宽容;沿爱的通道细密抵达等。书中选取了关于人生、理想、奋斗等多方面的励志故事。一则故事改变一生,本书会给青少年带来不一样的人生感悟。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有的灵气十足。
热门推荐
  • 天魔之刃

    天魔之刃

    天魔之刃六大陆十六异界每一大陆有一守护灵珠每一异界有一守护族群魔界天才萧宇,被天,魔两界的人灭杀,一届天才人物就此陨落,但意外被一颗不起眼神秘石头保存了神魂从此转世去到了另一个大陆的废物少年萧宇从此就是废物少年萧宇,脱胎换骨成神,成尊的过程其中还会有六大陆十六异界历险,成为万古至尊的道路
  • 她有星辰

    她有星辰

    江燃×苏眠“我之前也以为他会陪我到最后,只不过,他还是走了”苏眠自嘲到。江燃那年一句“我会陪你到最后”一直刻在苏眠的心里“江燃,我等你”苏眠哽咽的对着那头无人接听的电话说到“我等你”
  • 佛说八关斋经

    佛说八关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想做寡妇却生了他的崽

    重生想做寡妇却生了他的崽

    苏小河成功把自己倒霉死了,死后才知道她是个注孤生的十世恶人,有老公也得当寡妇,有孩子也得夭折的那种,外加所有不可理喻的倒霉事都是十世恶人的副作用,可问题是注孤生还能有爹疼娘爱,外加哥哥们争着抢着宠?最诡异的是那个十世善人,白天扑闪着天真无邪的大眼睛嚷嚷着:“我媳妇儿最漂亮,我媳妇最可爱,我媳妇最善良!”晚上眯着一双桃花眼低声呢喃:“媳妇儿夜深了,媳妇儿被窝暖好了,媳妇儿该生小傻子了!”苏小河内心一万个大写加粗的惊叹号,说好的大傻子呢?说好的十世善人呢?你们大善人就是这么套路“良家妇女”的?苏小河叉着腰掐着大傻子的耳朵站在炕头上哑着嗓子吆喝,白天是兔子晚上是饿狼的老爷们能退不?大傻子眯着桃花眼道:“一经售出概不退货!!”
  • 原核世界

    原核世界

    核战后因为核辐射的缘故,幸存的生物或植物体内出现对辐射免疫的结构‘原核’。原核通过药物激发后会形成核巢,一般是两个,核巢可以储存各种形态的能量,而这种能量可以帮助生物得到相应的各种能力,储存能量形态后的核巢无法逆转,因为核巢数量有限,因此如何选择哪种形态的能量就非常讲究。已经发现的能量形态有近百种,它们除了力量(物理)、速度、敏捷、防御四种基本形态外,还有超感、生化、形变等等异属性。这个世界因此被称为原核世界,在这里弱肉强食,有强大到不可思议的原核人,有身高百米的巨型异兽,有为了理想热血战斗的青年,有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巨枭,有赫赫战功的原力军团,也有武力值高到吓人的十三位原核议员。陈锋来到这个世界后便卷入进了纷争之中,为了朋友、更为了自己,他要在这个世界占据一席之地。
  • 龙骑神剑战记

    龙骑神剑战记

    他是龙族之中的佼佼者,却被傲慢和力量遮蔽了双眼,妄图用武力统治大陆的他最终也跌入黑暗的深渊。转生后他第一次体会到羁绊的温暖和伟大,这次,他决定为爱的人而战!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漫入你心

    漫入你心

    在别人眼里,孤傲冷漠的江医生注定一辈子单身狗。初次见面,江医生遭到了她的灵魂性拷问。“江医生,你谈过恋爱吗?”“如果我说没有呢?”“初恋选我我超甜。”后来,江医生又遭到了她的灵魂性拷问。“江医生,请问初恋是一种什么感觉?”“......比糖甜。”再后来,江医生一本正经道:“我觉得你不适合做我的女朋友。”“??”“我觉得你更适合做我的老婆。”
  • 晏不负卿

    晏不负卿

    那年盛夏,以为就这样的一别两宽,各自安好,以为就如此江湖再见,竟想不到可以到白头皑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