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铭九跟张大河满心纠结的时候,再次传来不好的消息,张胜一队被全歼。张大河听后大喝一声就要纵马前去,却被李铭九一把抓住缰绳,也不知用了多大劲儿,张大河这匹马竟然被硬生生拉住。李铭九平静道:“张胜喜欢稳扎稳打,以他的本事至少能带着部分人逃出来,恐怕汤二虎那边有变。”
“你是指……?”
“温秀清这家伙有点儿神秘,咱们不知道他底细,另外,都说他从蒙古带回来一个团,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不太清楚,我总觉着不是所谓的什么兄弟义气之类的。”
“你觉着是温秀清威胁他们?逼他们回来?可能性不大。就算是要逼他们回来汤二虎去还差不多,其他人恐怕不太合适。”张大河尚未息怒,对李铭九说的这些不太理会。
“把兄弟们都叫起了再去吧,咱们这点儿人去了还不够给人家垫马蹄的。”李铭九说罢,传令下去让莫子钰立即把大岭山的兄弟们聚拢过来,包括八道壕的兄弟也一样。这一来,张大河也觉着有些冒险了,本来八道壕就不太保险,这里属于冯麟阁的驻地,他的队伍轻而易举就可以过去,留在八道壕上的人如果不在,人家趁虚而入就是有理也没法说。但是李铭九已经下定决心,没有丝毫要改变的意思,而且也没有人能够阻拦的住他。
人员还没有聚拢,李铭九似乎已经等不急了,跟张大河简单说了两句,两人上马,带着手下这帮兄弟们去接应张胜,用李铭九的话说,“无论如何把张胜带回来。”许子木、马碛以及他们这一队被留下,马碛身为李铭九的贴身保镖,自然要跟着李铭九的,但是李铭九严令他跟许子木在一块儿,接应兄弟们之后再过去。李铭九等人离开之后,马碛跟许子木兵分两路,一路去大岭山,一路去八道壕。大岭山众人离开之后,这一处不大的林子里再次传来鸟叫声……
却说李铭九跟张大河来到张胜战斗的地方,一个不大的村子,老远看去就能看出被洗劫的迹象,除了寸头几个破败的房屋仍在燃着火焰之外,村口的几具尸体也说明了一切。李铭九记得东边有条河,河水很浅,最深的地方也不过是漫过一个成年人的大腿,夏天时会有人在河边洗衣服……当初大岭山上有人不认真训练时曾经罚他们洗衣服,就在这条河边。这里距离大岭山不远,但是徒步走的话也得走大半天,那会儿受罚的众人扛着衣服来回,被监督的兄弟们骑马“押”着,特别显眼。
李铭九并没有在村口停留,说白了他并不认为汤二虎会派人留在这里埋伏他。带着兄弟们进了村子,安排人四下里找大岭山兄弟们的尸体,顺便也看看人数的对比。但是当李铭九得到结果的时候却有些惊讶,汤二虎的人几乎没什么死亡,张胜的尸体没找到,但是他这一队三分之二的人都死在这里。李铭九说道:“张胜说不定还活着呢。”
这时,村东面忽然传来炮声,紧接着传来喊杀声。原本就是个小村子,骑马赶过去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李铭九来到之后发现汤二虎正带着大队人马在围剿大岭山的人,并非是张胜,而是李铭九带来的兄弟们。
“汤二虎真是越活越倒退了。”李铭九不屑的说道,伸手从身边一位兄弟手里拿了一支枪,抬枪瞄准射击一气呵成,开枪之后,就见汤二虎猛然扑倒在地。李铭九身边人都以为打中了,正要欢呼,李铭九说道:“只是给他提个醒,偷袭汤二虎这种事我还是不会做的。”说罢,提马冲了上去,张大河等人愣了一下,紧接着也冲了过去。
汤二虎已经从地上爬了起来,他并没有手上,李铭九一枪打掉了他要见的配枪,但是并没有伤他。他趴在地上纯粹是为了躲避而已。当他看清来人是李铭九,忽然笑了起来,正在这时,李铭九四周涌起伏兵。原来是汤二虎故意如此。
张大河略微有些惊慌,眼下这形势正是往人家口袋里钻呢,这会儿掉头才行,否则这支队伍也只能被全歼。
却说王士珍带段芝贵来见袁世凯之后,袁世凯看到他们,忽然有了些精神。让人扶他起来,但是刚刚坐起,又觉着身体不适,最终靠了个枕头躺着,看了看王士珍跟段祺瑞之后,他笑了起来,然后示意他们坐下。这时的袁世凯已经没有了霸气,只是一个病弱的老头儿。段祺瑞心里也不好受,这时,袁世凯自语起来,他没有跟他们打招呼,而是自顾说着自己的事情,似乎在他们来到之前他就在回忆了,这会儿只是说出来罢了,……
“……从变法之后,光绪帝病逝,载沣当了监国摄政王,他要想大权在握,第一个要扫除的障碍就是我袁世凯。世人都说醇亲王是为他哥哥报仇,实际上他也知道不是我刺杀的皇帝,而且他们兄弟也没什么感情。
光绪帝比载沣大十三岁,他四岁离开醇亲王府做了皇帝,那时载沣还没有出生呢。他跟载沣之间能有多啥好一般人一样的骨肉亲情呢?何况皇家的事情,兄弟相残的不在少数,谁知道他们心里怎么想?他们兄弟见面的机会很少,就算是见面也得是在太监的监视之下见面,不可能说什么知心话,否则老佛爷还能让醇亲王过来么?载沣要对付我,那是他另有用意。”
“载沣是想杀我的,他够聪明、够气魄,如果早二十年让他当政,说不定一切都会不一样,但他是个循规蹈矩的人,他希望通过合法的程序办成一个‘铁案’,从而对天下做个交代。但是他举不出可杀之罪,如果杀了我,世人怎么看?一个年轻的亲贵杀气腾腾,这哪里是为国锄奸,简直是一场政变。载沣聪明,他能想到这些,但正是他想到了这些,而这超越了他所能承受的极限,他也担心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亲贵做出什么越轨的行为。他万般无奈之下决定召集军机大臣,研究一下该怎样处理袁世凯。都说这是一步臭棋,但这也是我活命的机会,看来是上天不想让我那么早死。”
“军机大臣应召入宫,具有戏剧性的一幕是,我也是军机大臣,但我被拦在了门外,没让进门。其余四位军机大臣分别是******奕劻、世续以及年逾七旬的张之洞和鹿传霖。或许他觉着,只要张之洞和鹿传霖支持自己,就胜券在握了,奕劻、世续毕竟是满人,得向着他。”
“但他错了,听到要杀掉袁世凯,奕劻、世续两位满洲贵族立即感到兔死狐悲,奕劻说‘此事关系重大,请王爷……’,奕劻哽咽着说不下去了,索性哭了起来。载沣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他结结巴巴地劝慰奕劻,请他赶紧止住哭声。载沣明白了,处理袁世凯的方案将遇到巨大的阻力,所以,他把目光转向须发皆白的张之洞,他知道张之洞正直,而且,他也知道张之洞素来看不起我袁世凯,张之洞觉着我不学无术,呵呵……不就是中了个探花么,有什么了不起的。”
“张之洞虽然老了,但是不糊涂,就跟我一样,也不糊涂。他素来瞧不起我,但国家大臣说杀就杀,这个先例一开,以后那些无法无天的满洲亲贵不知能干出什么胆大包天的勾当,必须阻止。他稍加思考,斩钉截铁地说:‘主少国疑,不可轻于诛戮大臣!’张之洞的这句典故出自《史记》,意思是君主年幼、国家动荡、政局不稳,不能自相残杀,自坏长城。张之洞的表态立即让奕劻止住了哭声,他恶狠狠地说:‘杀袁世凯不难,不过北洋军如果造起反来怎么办!’”
“载沣一下子被孤立起来了,虽说他是监国摄政王,但既没有胆识,也缺乏谋略,不过,载沣手中还有一张牌,那就是隆裕太后,他表示太后也主张严办袁世凯,为夫报仇,所以,希望大家变通一下。不料奕劻反唇相讥,说太后不能干预国政,不然的话不就是垂帘听政了吗?载沣无言以对,又不甘心放过袁世凯,最后还是张之洞给打了圆场,结果双方妥协,载沣不再主张杀袁世凯;而奕劻等人同意将袁世凯撤职,至于撤职的上谕如何措辞,尚待斟酌。”
“自打光绪帝驾崩,我就不断接到来自各方面的警告。被拒绝在军机大臣的会议之外,又听说奕劻在会场痛哭流涕,我意识到最危险的时刻到来了,于是赶回家中,换了一身旧棉袍,用围巾遮住大半个脸,由一个老家人陪同,冒着刺骨的北风,步行来到前门火车站,买了张“三等车”票,登上了开往天津的火车。抵达天津之后,住进了旅店。”
“因为我忽然消失,下落不明,载沣他们也是一头雾水,为此,谣言四起,有人说我已经畏罪自尽,有人说我已经被秘密处死。军机大臣世续亲临袁世凯在北京的住所,晓以利害,软硬兼施,直到从老大口中问出了下落,立即打电话到天津,说保证我的生命安全,并命令我立即回京。既然得到了安全保证,我也就该回来了。”
“光绪三十四年腊月十一日,不死心的载沣终于实施他的计划,罢黜我的上谕发布了,载沣本来想在上谕中加上这样一句话“跋扈不臣,万难姑容”,但奕劻等人坚决反对,最后,上谕宣布:“袁世凯夙承先朝屡加擢用,朕御极后复予懋赏,正以其才可用,俾效驰驱。不意袁世凯现患足疾,步履维艰,难胜职任。袁世凯着即开缺回籍养疴,以示体恤之至意。”这样一来,罢黜我变成了让其回籍养病,呵呵,真有意思……我离开北京的时候,场面十分冷清,你们来送我,还有杨虎公……当我看到你们带来的人把一个很大的箱子抬上火车时,我还在想你们倒是真敢明目张胆的送玩意儿,但没想到里边是十分稀罕的无线电台,有了它,我即使在偏僻的河南家乡,依然可以跟你们密切联系。”
“说起来,我能活着离开京城,还是你们想的明白。当时芝泉表现真实有些冒险呐。”说着,袁世凯看了看段祺瑞,“那时候你说要带着新军说要举行冬季军事演习,各镇都将派出人马参加,我们保定北洋各军事学堂也将参加演习,教官、学员各个整装待发。这规模,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咱们整个北洋都在准备什么。”
“当时世人都在胡思乱想,但是驻防保定城郊的第六镇第十一协李纯部发生兵变的消息传到京城,芝泉麾下军队一批一批开赴兵变发生地,军号齐鸣、人啸马嘶、尘土飞扬、枪炮震耳……当时你告知载沣,说全力镇压兵变时,载沣早已经下破了胆……”袁世凯说到这里,脸上红润了不少,看来有些激动了。
段祺瑞微微点头,“当时跟老冯商定要搞点动作,让朝廷知道知道咱们的手段和实力。”段祺瑞眼中再次浮现出那股只有战场上才能见到的眼神,紧接着,他笑了一下,眼神也收敛了些,“原本还是有些难以动手,但是当时李纯的部队发生了士兵因聚赌引发的火拼事件,卷入的士兵还不少,场面也有点大了。”
“我打电话给李纯的电话,问他‘秀山啊,听说你部队里发生了兵变啊?’
‘兵变?不是,大人,就是几个当兵的赌钱打架,动了枪。’李纯还解释呢。
‘不!是兵变!你要明白,这就是严重的兵变,你要马上率部镇压,我也会带兵增援,规模越大越好。’我看李纯反应慢,有点恼火了,不过这小子还算聪明,很快听出我的意思,说:
‘我明白了大人,是兵变,您放心,标下马上集合队伍去镇压。’……就这样我们开炮了,这种事也没干过,要是没有李纯,还真不知道怎么下手。”段祺瑞说起当年的事情,有些兴奋。他看向袁世凯的眼神如同当年在其麾下听令时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