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需要善用、慎用手中的这支红笔,既不能随便按自己的喜好或所谓的标准规范大笔一挥处处改,也不能不负责任、任由作者“文责自负”,改还是不改,怎么改改多少,都要取决于文本本身的特定情况和作者本身的水平、态度、时间及配合度。编辑本身就是在各种条件的限制下,在各种压力的妥协下,尽可能推动文本质量的提高,是门技术活儿,对情商的要求比较高。
第一种情况,几乎一字不改。
有的文本有其本身的特殊性,用字用词用标点看似普通但其实都有作者反复斟酌后的特殊选用,所以作者会有强烈的不允许改动的意愿,比如陈寅恪先生的书,那么多各种字体各种版本通假或不通假的古文字,能都刷刷改为简体字规范用字吗?我收到的最严厉的作者要求是这样的:
注意事项
1、“******”和“*****”两篇属提纲体文章,排版时请务必保持文中必要的字号、字形和笔画加粗之差别,以及提纲式的幅面缩窄、分题空行、前置方形提示符等特定排版格式。
2、我对本书中的各篇文章均已审阅修改多次,故要求出版社方面务必做到“只字不改,一符不变”,即排版后的校稿仅限于参照电子稿原文不走样,此外不予任何变动,包括数序符号和标点符号在内。如需进行任何改动,须经作者本人同意。切切!
作者的排版格式,不符合标题层级的规范用法,反复交涉后倒是改了,作者很不开心,效果也很一般——虽然规范了,但非常不好看!实在是个失败的案例,不忍回眸。
第二种情况,作者虽未绝对要求“只字不改,一符不变”,可名气大脾气大,对你最高的评价是“你们不改我的文章”,当然一般也比较自重,自己对文本的确修改得很严格,这就要十分慎重,不要随意改动,有质疑的地方标注,语言表达习惯上的不规范尽量保留,而必改的地方及时跟作者交流。
第三种情况,比较文学、文艺的文字,作者有自己的语言特色(比如方言),或者口语化重,用各种标点强调一种语气,就很难用所谓的规范标准来衡量,处理方法同上,一定要慎重分清楚是作者有意为之别有深意还是下笔随意疏忽。尤其是当你自己的文章也有被人随意改动的经历时,就会感同身受了。当然,如果人家太尊重或太懒惰,把你随意下笔的一些虚词都照章全收付诸铅字,你大概也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恼火。
以上三种基本都是文本比较成熟、慎改,下面再说说相反的情形。
第四种情况,前期磨合不到位,约的稿子交稿后,退不得改不动,作者方面无法再继续推进,骑虎难下,只能编辑上手改。这种情况我以前往往会因为对选题比较优秀的那部分过于珍爱,而花了太多精神去改稿子,大量的删节或改写,结果改出来作者有意见,读者也不满意,费力不讨好,所以后来真的是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注意性价比,要懂得忍痛割爱。还有一种作者,比较大拿,只提供原材料——单篇文章,由编辑编选、分类、整合,还要适当注意前后文字的矛盾、具体事实的出入、观点的统一等等,工程量很大,还好比较少见,这种其实最重要是事前得到作者充分的授权,不然别碰,累死人。
第五种情况,比较极端的状况还是少数,多数是一般性的情况——改改能加分,不改也凑合,但改的恐怕也未必就一定效果好,等等,这真是不容易一条一条列清楚,只能具体把握,看得多了自然体会得到那种微细的差别,而对新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慎改”——要看得仔细,用质疑的眼光,但不要随意斧琢,觉得拿不准的地方多多标注出来,跟老编辑交流,或跟作者商量,有这么三五本,大抵就可以找到感觉了。
第六种情况,文本基础不错,值得花精神好好打磨,但作者精力有限改不动(也有的时候是作者钻了牛角尖调整不出修改状态,也有个别时候是作者确实文笔水平有瓶颈),不得不由编辑操刀。这种情况很费心血,最好是你真的对这个文本从内容、观点到表达方式都非常有热情,这样做起来会觉得颇有挑战性和成就感,而不是暗无天日改不动的挫败。这种其实是最传统的编辑工作,我最喜欢。
我刚刚入行的时候,就遇到过这样一个文本,当时稿件的处理是请外社一位古典文学功底非常深厚的老编辑做的外编,纸稿改得一片红,我反复翻阅,斟酌人家为什么这么改,能够既不改变原文的意思,又能规范用词,还能显得更加文雅通顺,把很多偏口语的表达改用了成语,很多引文也顺便做了核对,等等,分寸拿捏得极好。我把这份纸稿当做非常好的实战教材一直保留,到自己带徒弟的时候也强烈推荐给他们,但似乎应者寥寥。限于篇幅不便列举,诸位只要留心必然可以在自己单位找到类似的案例。这里附录的是,外编通改一遍之后,就我自己所做的调整修改与作者的商榷,有时间可以参考体会一下,没时间可以关啦。
《******》一书改稿情况说明
已改过的情况包括:录入疏漏、错别字、标点、部分用词、部分语序、数字用法等,调整皆在一句话之内,确保完全不影响原来的意思。
需请作者斟酌的几点如下:
1.书稿以话题来结构,一些资料难免有重复使用,一些诗句出现频率较高,读者有可能会略有反感或者跳过不读,是否考虑略作删减?
2.书中引文众多,未能一一查阅。有些不常见的资料,请作者受累把关,已在纸稿标注。
3.为使近似话题集中一点,我将卷三的顺序略调整了一下,不知是否可以(附目录,略)。
4.卷四中,中秋节一篇的原题:“每逢佳节倍思亲”,想改为《红楼梦》中一句相关中秋的诗句,暂选的是:“时逢三五便团圆”,不知道有没有更合适的?
5.卷六“雪花”、“雪景”两篇内容有交叉,引文有重复,意思关联紧密,是否可以合二为一?
6.卷七,将晴雯一节挪到卷末了。
7.卷七,子弟书一节的第三部分,子弟书的内容,写到《悲秋》时,引用了其中第一二回的部分句子后,感觉下面一段,有点不明白,好像中间少了什么,请核查(纸样中加了下划线)。
卷八卷名及本卷第一节名题目拟改为:(略)
8.书稿各章节结尾处多有一两句作者感慨,有个别地方略显空泛,已酌情略作精简,改动不大,恕不一一列出。而卷首中有几段文字,读起来略有不妥,因与上下文意思影响不大,想删掉或精简一下,具体文字和理由如下(按原文先后顺序):
1)要说明《红楼梦》一书之所以“足千秋”的理由,红学家们尽可以写出千千万万篇文章,出版几百几千部研究专著,但是想要说出《红楼梦》的真正价值,恐怕那根本论点还是在鲁迅先生说过的那几段精彩的话里。当然,我这样说的意思绝不是故意要贬低过去和当代众多红学研究者们多年来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的意义,或者抹煞大家在某些方面——如时代背景、艺术成就、家世生平、版本研究、脂评探索诸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我的看法是,近几十年来所有的红学研究工作,所取得无法否认的成绩都是必要的,应该肯定的。但是,以往的研究和取得的成绩大多都是对鲁迅先生当年的论述的补充、丰富,也就是说,是对鲁迅先生论断的具体而有益的阐述和发展而缺少更多的“发明”和超越。
这一段涉及评论其他红学研究的话可能会引起有些人的反驳,既然您本意也不想要严厉批评什么,不如就不提了?
2)“焚稿断痴情”一回,虽然是发生在后四十回,有许多人说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但我们谁也不能否认这一回情节给予人们的震撼。
上下文都是在说曹雪芹,既然此情节是否出自曹雪芹还有争论,此处不如换一个前八十回的例子?
3)曹雪芹身后所留下的这部《红楼梦》,是用血与泪建造起来的真正的纪念碑。曹雪芹在世时,《红楼梦》仅是以抄本的形式在少数至亲好友中间流传。而现在,曹雪芹的名字和他用血泪铸成的《红楼梦》已为全世界亿万人民所熟悉、所热爱、所景仰。“曹雪芹”三个大字和《红楼梦》一书的名字,深深地镌刻在世界文学史的丰碑上!
这段话的上文已经比较完整了,加上这段是否有点煽情?感觉现在年轻读者容易有些反经典反权威的倾向,直接用抒情化的语言说曹的伟大,可能读者会不大买账。
4)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史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优秀篇章,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自己杰出的贡献。他们之中,有的表现出爱祖国、爱人民的坚贞气节;有的表现出不重名利、不怕艰苦,勇于献身科学事业的进取精神,有的则表现出坚持真理、不事权贵的铁骨正气。曹雪芹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才华横溢、成就卓然,而且他还在品格方面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历史上那些出类拔萃人物的高贵品质,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这段话的说法似乎有点老套,其下一段直接开始讲述曹的经历和评价已经可以表达这里的意思了。
5)曹雪芹这种置自己穷困于度外、乐于助人的精神,正是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宝贵品格的体现。孟子说:“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曹雪芹一生的经历正是如此。
这句话也有点老,而且这一段的前后文已经非常有说服力了。
6)生活中的逆境可以毁掉一个人的一生,同样也可以造就一个人的事业。关键是如何看待生活中的逆境,如何在逆境中保持不屈不挠、坚定不移的品格。曹雪芹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在险恶的逆境中看到了自己创作《红楼梦》的意义,看到社会的未来终将是光明的。
个人觉得曹雪芹未必有这样的主观意识,下文紧接的是其自述,可否由读者自己品味?
7)曹雪芹从苦中求乐,从著述中得到慰藉。他没有枉抛血泪,终于写出于天下第一奇书——《红楼梦》!他的傲骨支撑着他写作这部巨著,而我们则从这部巨著中看到了这位伟大作家的奇世品格!
这几句也有点空,感觉上文用其自己的语句已经分析得挺有味道了,是不是就不直接感慨了?
8)曹雪芹的中年而逝,是他生活的时代所造成的,可以说这是时代的悲剧!他的不幸早逝,给后人留下一个沉痛的教训:对于那些有才华、有贡献的人才,整个社会都应该视为宝贵的财富而加倍地予以爱护、照顾。悲剧的时代,造成了一位伟大人物的悲剧结局。这个惨痛的历史或许永远不会再重演了——社会主义社会应该为广大的知识分子,特别是中年知识分子,创造良好的条件。每一个人都可以展示自己卓越的才干,为祖国,为人民服务,贡献自己毕生的智慧和力量。
这段话上文已经比较完整了,这段太主流,有的读者可能会有些反感,可否割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