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婴又说:“我听说,古代的士人,君主如果能够与之相处,就能得到他们辅佐,如果不能与之相处,则会失掉他们;士者能够与君王相处,便为君主做事,不能与王相处,便自己隐身而去。现在大王偏听谗言,不听正直之士的劝谏,无法与您共事,我请求您让我离去。”说完,他不等齐景公答应,就扬鞭催马而去。景公急忙派韩子休去追赶晏子,替他传话说:“我不讲仁义,不能听从先生的教诲,以致弄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先生辞官后要去哪里,我也将跟随到哪里。”
晏子听了这些话,就掉转马头,返回了宫廷。他的仆人非常不理解地问道:“您刚才为什么急匆匆地离去,现在为什么又急匆匆地返回呢?”晏子说:“这不是你所能知道的。大王悔悟得太深切了。”
像晏子这样的人,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多的,如清朝嘉庆年间的吴熊光,也是这样一个人。
清朝的嘉庆帝曾到盛京(今辽宁沈阳)祭拜祖陵,在回京时驻跸夷齐(伯夷、叔齐)庙。他召集随行的大臣吴熊光及戴均元、董诰等人,谈论一路上的风景和观感。嘉庆帝十分感慨地说:“有人说,通往盛京的道路崎岖不平,十分难走,沿途更没有什么好的景致值得观赏。可是朕这次巡到盛京祭拜祖陵,所经之处不仅路途平坦,而且沿路风景极美,真是人言不可全信?”元老重臣吴熊光几乎未等皇帝说完,就抢先说:“皇上这次巡幸,主要是为了瞻仰太祖、太宗皇帝当年创业的遗迹,不忘当年创业的艰难,要子孙后代树立不忘先人,恪守祖制的榜样,难道只注意沿途的风景吗?”这话弄得嘉庆帝感到十分没趣。
一会,嘉庆帝觉得不甘心,总想找个话题挽回面子,又问吴熊光说:“朕在南巡时去过苏州,那里的风景真是天下无双。”嘉庆帝心想,这次你再也不能说我不应该看古代社会风光了吧。谁知吴熊光回答说:“皇上先前在苏州看到的,不过是用剪采出来的绢花布置的,那是专供您一人观赏的,不是什么自然美景。苏州城外的虎丘可以称为名胜,但那不是自然风景,而是一座大坟墓。苏州城中的街道都临河而设,河道狭窄,各种船只集结在一起,每到午后,热气上升,臭不可闻,哪里有风景可言?”
嘉庆帝没有想到他居然又说了这些,让自己更加没趣有些不快,不禁反驳道:“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那么,父皇(指乾隆皇帝)为什么六次驾临苏州呢?”众大臣听到这里,都知道皇上不高兴了,很多人向吴熊光使眼色,要他不要再扫皇上的兴,而吴熊光对此不加理会,叩头说:“臣从前曾陪同皇上谒见太上皇,记得太上皇说过这样的话:‘朕治理天下六十年没有大过失,只有六次南巡。是扰民之举,是害多于益的事情。将来的皇帝(指嘉庆帝)如果提出南巡,你作为朕之特别选拔出来的大臣,如果不作谏阻,那就是辜负了朕的期望了。’先皇的悔悟之言,今天犹在耳边,希望皇上牢记在心,对于出巡之事,还是要谨慎从事。”嘉庆帝听了,怏怏不乐,但是没有办法。
为什么说晏子仅达到了君子的境界呢?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晏子没有像管仲那样辅佐齐王使国家兴盛强大,没有在文化上做出像管仲那样的贡献,仅仅是齐国的一个忠臣、良相而已。吴熊光恐怕还赶不上晏子,他仅是忠臣、诤臣、正臣,最多再加上能臣,但吴熊光并没有达到晏子的高度,也就是说,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方面,吴熊光也许有很多的值得称道之处,但作为朝廷重臣,其作用是不能与晏子相比的,更不用说与管仲相提并论了。看来,无论是仁人还是君子,其评价标准不仅要看个人的道德修养,还要看个人的功业。
李莲英得宠之谜
中国的太监是极为特殊的一类人,一般说来,他们是野蛮制度的受害者,但由于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他们的生活遭遇以及他们自身的条件,他们又往往很难成为正义、善良和富有正义感的人。当然,在中国历代无数的太监中,绝大多数是默默无闻的宫廷奴隶,只有极少数成为专权干政的权监。在这些权监当中,极少有人成为历史上的正面人物,绝大多数是反面人物,甚至劣迹昭彰,臭名昭著。
那么,太监是由什么样的人来充当的呢?一是罪人。在上古时期,往往把通过战争掠夺到的别的国家的男子进行阉割,尤其是把罪人进行阉割,让这些人进宫服侍帝王后妃的生活起居。如秦始皇时期的权监赵高,他在赵国因犯罪被阉割为太监,然后又被秦国从赵国掠来。不过这时的太监数目较少,作用也较小。其社会活动最多限于传送一些公文命令等。赵高算是极其突出的特例。从汉代起,专权的太监就越来越多了。二是自愿阉割做太监的人。这一部分多是因生活困窘,无法维持。或是逃避灾难,或是怀着投机的个人目的而自己动手阉割生殖器入宫的。这部分人有两个特点,其一是正统观念很淡薄,宁愿去做为人所不齿的太监,也不愿受现实困顿之苦;其二是他们很残忍,有勇气自阉。所以,这一类人进宫以后发迹的机会较多,发迹以后危害也较大。第三类当太监的人是被偷盗、拐卖来的,被人强行阉割以后,再加以训练,被送入宫中。这类太监在整个太监中为数较多,但其发迹者却较少。从太监的来源可以看出,第二种主动阉割生殖器做太监人最有活力。也最具危险性。他们比起其他两类太监来,更能忍辱负重,更能投机钻营。也更善于拍马奉迎,而一旦专权以后,也就更加残忍、贪婪。
在中国历史上,大多数专权太监都是自动作了去势手术的,其中大部分人还是自己动手。如明朝时期的大太监魏忠贤,清朝慈禧太后所宠信的大太监安德海和李莲英,都是自愿而且自己动手做了阉割手术的。
比起以前的其他朝代来,清朝专权的太监相对来讲是较少的,这大概跟清代前期的皇帝十分谨慎有关。满清统治者十分注意总结前朝覆亡的教训,对满清能否长久统治中国,他们一直是没有足够的信心的,因此,他们相对来讲就较为小心,有时甚至到了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程度。所以对于太监,他们控制得极其严格,以免重蹈前代太监专权的覆辙。如乾隆皇帝,不仅绝对不允许太监干政,连太监识字也不允许。最多只让他们认几个记物识名之字。有一个太监曾经想给乾隆提一点政治意见,立即被乾隆赐死。可以说,在慈禧太后之前,清朝尚无太监专权之祸。
生殖器被痷割的太监
当然,任何封建朝代到了末期都会腐败,清朝也不例外,在慈禧太后时期,就先后出现了两个专权的太监,先有安德海,后有李莲英。尤其是李莲英,不仅是清朝的大太监,就是在中国历史上也数得着,而他终于能够寿终正寝,也算是一大奇迹。
安德海得宠在李莲英之前。安德海是今河北省南皮县人,在有清一代,河北南皮是个盛产太监的地方,就象一方水土有一方的物产一样,南皮竟然以争当太监相互攀比为荣,这也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奇事。其实并不足怪,南皮自出了几个有头脸的太监之后,穷困的乡人见这些人家骤然大富大豪起来,自然眼红,俗话说:“笑贫不笑娼”,只要有富贵。做“刑余之人”也没有什么。安德海就是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自阉进宫的。
安德海既然能自阉,说明他对自己有一定的自信。他不仅极善奉迎,取得了慈禧太后的欢心,还能及时地把握政治风向,在慈禧发动杀掉顾命大臣的政变中积极发挥作用,因此,他不仅讨得了慈禧的欢心和信任,还成了慈禧的功臣。在政变成功、慈禧专权以后。慈禧在许多事情上有赖于他。安德海又屡进谗言,让慈禧免去了一同发动政变的亲王奕的职务,安德海就大权独专,权势熏天了。
安德海的专权不法引起了同治皇帝的愤怒,遭安德海之谗而罢官的奕也想寻找时机惩治安德海,而慈安太后见慈禧专事自恣,也想除掉她的爪牙,三人便自然而然地结成了同盟,正巧,安德海想出京游山观水,再加大捞一把,就以替慈禧太后织办龙衣为名南下广东。于是,同治帝与慈安太后密商,要山东巡抚丁宝桢杀掉安德海。
安德海权势极大,虽然前朝有太监不得出国都之门,出都门者斩的祖制。但山东一带的官员还是不敢轻举妄动。经过一番极其谨慎周密的策划,丁宝桢终于激于义愤,在尾随安德海的坐船三天之后,下令在泰安逮捕了安德海一行人。
安德海在被押至济南时,似乎还有恃无恐,丁宝桢上奏朝廷,慈禧极力佑护安德海,但终因同治皇帝、慈安太后及奕诸大臣的极力请求,慈禧不得不发下将安德海就地正法的圣旨。在丁宝桢接到圣旨时,安德海已被杀掉五六天了。
李莲英听到安德海被杀的消息以后,十分高兴,认为给他去掉了一个专宠擅权的障碍。李莲英也认真地接受了安德海被杀的教训,从此记起了“谨慎”二字法宝,终于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李莲英是直隶河间府人,在清代,河间也象河北的南皮一样,是个出产太监的地方。李莲英的同乡沈兰玉就是慈禧太后身边的一个有头脸的太监。李莲英的家境十分贫困,从小就无父母,大概因失去管教的缘故吧,李莲英吃、喝、嫖、赌,无所不为,就是不务正业,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地道的流氓。他曾因私贩火药被逮捕,释放后以缝皮鞋为生,后因羡慕沈兰玉有钱有势。就把心一横,自己阉割了生殖器,投奔了沈兰玉。
李莲英先是在梳头房当一“侍奉巾栉”的小太监,他一直在寻找暴发机会,他深深地知道,只靠这样一天天地熬下去,是无论如何也熬不出头的。所谓皇天不负有人心,机会终于来了。
一次,慈禧太后想改造一种新的发型,弄来弄去不满意,一连几天,梳头的太监挨骂挨罚,无计可施,回到房里成天垂头丧气。李莲英一听,计上心来,立即跑出宫去,钻入妓院。妓院原是他过去经常光顾的地方,此次前来,决非为了领略妓院风光,而是由于他深深地知道,妓女们是最会打扮,也最赶时髦的女人。他在妓院里刻苦学了三天,掌握了几种最新最漂亮的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