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秦汉时代,仓颉造字说流传更广,影响更深。汉代出现的《淮南子·本经训》中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这里用“天雨粟,鬼夜哭”这种“天人感应”的方式,形容文字发明后惊天地泣鬼神的力量。这是西汉人附会的“神话”,并带有怪诞的色彩。那么,仓颉造字之后,天上为什么会降下谷子来呢?通行的解释是,上天知道仓颉发明了文字,非常感动,特意下了一场谷子雨奖励仓颉。这也是二十四节气中“谷雨”的由来,民间就有“清明祭黄帝,谷雨拜仓颉”的风俗。仓颉造字之后,小鬼们为何在夜里哭泣呢?因为有了文字,民智渐开,世间之巧诈欺伪之事也由此而生,弄得鬼神也不得安宁,所以小鬼们恐惧得深更半夜哭起来。
关于仓颉造字,民间还有这样一个传说:仓颉受黄帝之命发明文字,刚开始的时候很发愁,因为没有范例啊。于是,他每天到河边溜达,苦思冥索,琢磨着怎么造出表示天下万事万物的字来。一天,他看见一位渔翁刚从河里钓起一条鱼扔到沙滩上,那鱼儿身子一扑楞,沙子上就显出一个印痕,那轮廓分明就是鱼的样子哪。仓颉一拍脑门:这个印记,岂不正好可以当做“鱼”字?于是,他用手指在沙子上画出一个鱼形符号,喊渔翁来看。渔翁一看就说:这不是鱼嘛!仓颉大喜,“鱼”字就这样产生了。脑子一旦开了窍,往后的事就好办啦,仓颉就利用这一类的方法,造出的字越来越多……
东汉许慎把前人的传说吸收后,并加以整理,正式写入早期汉字史,在《说文解字·叙》中的记述最为全面:“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又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刘勰的《文心雕龙·练字》也沿袭许慎的说法,有了“文象列而结绳移,鸟迹明而书契作”的名句。由“鸟兽之迹”而“依类象形”,这正说明最初的汉字是由象形的方法发明出来的。
四、起一成文说
宋代郑樵提出“起一成文说”,认为汉字都是由“一”字演变而来。这一观点的哲学依据,是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
这一说法,最早出现在郑樵《通志·六书略》中的“起一成文图”。名为“图”,实则是一段关于文字起源的论述。在郑樵看来,“一”似乎是条柔软的橡皮绳子,可以随心所欲,任意摆弄,变成各种角度的线条笔画。如果从楷书的角度看,这种“起一成文”说似乎不无道理,组成楷书字形的各种笔画除点(、)之外,都可以看成是不同长短、不同方向角度的“一”。但是,楷书毕竟不是汉字的最早形态。在隶书之前的篆书特别是甲骨文、金文并不是这样的,它们的笔画很难全都与“一”扯上关系。因此,郑樵的这种“起一成文”说是想当然的杜撰,自然很难使人信服,实际上这一说法的影响也不大,流传也不广。
五、其他传说
关于文字的起源,中国人有着丰富的想象,除了以上主要传说之外,古籍中关于文字起源的传说还有不少。炎帝神农氏因上羊头山始出嘉禾八穗而作“穗书”,黄帝轩辕氏见卿云而作“云书”,少昊金天氏以鸟纪官作“鸾凤书”,帝喾高辛氏以人纪事像仙人形作“仙人书”,颛顼帝高阳氏状蝌蚪之形作“蝌蚪文”,帝尧因轩辕灵龟负图作“龟书”。此外,还有人特意编制所谓“龙书”、“鸟足书”、“殳书”、“鱼书”、“虫书”、“鸟书”、“虎书”等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第二节考古科学对汉字起源的佐证
中华民族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甚至早在黄帝时代汉字就已萌芽,而在文字发明之前,先人们曾尝试用各种方法来帮助记忆,其中就包括发明文字。也正是有了汉字及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发完善、完备,中华文明才得以有效的传承。从客观上说,文字是先人在对客观事物观察、分析而创造,由“圣人”或史官加以规范和整理,并经过漫长的时期,由简单到复杂、由少到多,而逐渐发展、完善、成熟起来的。
郭沫若在《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中对汉字的起源及成熟过程做了精辟的概括:“中国文字的起源应当归纳为指事与象形两个系统,指事系统应当发生于象形系统之前。至于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等,是更在其后的。”
一、比甲骨文更古老的陶文刻画符号
近现代的考古,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在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等遗存中都发现了比甲骨文更古的与文字起源有关的陶文刻画符号,有些与甲骨文字极其相似。仰韶文化彩陶刻画的符号和大汶口文化灰陶尊上刻画的符号,都是一种文字产生过程中的指事现象。这类陶器符号,有的是刻画的,有的则是用毛笔一类工具绘写的,在数量上刻画的多于绘写的。如果按其结构分类的话,大体可以划归两个系统:一是记号性质的线条系统,是抽象符号的数目字,二是状物性质的图形系统,是具象符号,与古汉字非常相似。
尽管这种符号还不是文字,尚不能构成完整的文字体系,也没有发现用做记录语言的证据,但至少某些符号可以用来表示固定的意义了。这一类陶文刻画符号,最古老的是公元前4000年左右属于仰韶文化的彩陶纹,以及时间与此相近的属于大汶口文化的灰陶刻符。它们的时代,都在新石器时期的中晚期。这是迄今考古发现的可以代表汉字起源的上限的实物证据,从理论上说,汉字起源的上限也许比这还要早一些甚至早很长时间。
二、从原始图画到图画文字
图画也是古人帮助记忆、表达思想、交流情况的辅助手段。图画大约是与刻契同时发生的。古代传说,作图始于史皇,史皇为黄帝之史。传说夏代所铸的九鼎上,呈现多种神怪图。周鼎上也常常刻有奇形怪物。今天我们能够看到先民较为成熟的记事方式就是使用字形图画,远古的符号文字也是从象形图画开始的。
比如关于人的事,就画上个人形;记载打猎的收获,就画上动物如大象、鹿、野牛或其他图像等;有人捕获到一头羊,想把这件事告诉他人,他就照羊的模样画刻在山崖或器具上。最初形象并不统一,有的只画刻羊头,有的画刻整羊,有正面的,也有侧面的。有时为了表示“牛”的存在,他们就在山洞里画一只牛,开始时画得很复杂,也很逼真,使人一看就知道,后来画得多了,人们不再花很多时间去画得那么复杂,而是把图画抽象简化,用几根线条画一个轮廓,或仅以“牛”的两只角作为特征,图画文字就逐渐形成了。这种画图记事、画图示意的方法,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间内被保留下来。
图画符号是从图画中逐渐抽象演化而来的,而文字就是在这些抽象的图画符号中逐渐形成的。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文字起源于原始图画。这一观点最早是唐兰提出的。他认为:“文字的发生,在夏以前,至少在四五千年前,我们的文字已经很发展了。”
对这类符号,有的学者认为是文字,也有的认为它们还不是文字,是属于“图画记事的范畴”。尽管这类图画符号还不能视做有读音、能记言的文字,但无疑可以看做原始文字的先声。如果把这些图像混到甲骨文或早期金文的最接近于图画的文字当中,说它们是古汉字,人们也会承认。因此,有的文字专家称之为图画文字。
后来由图画进一步向文字发展,到出现摹写形象的“文”及派生出来的“字”的时期,就发展到了象形文字阶段了。文字画或图画文字不仅给原始象形文字准备了条件,提供了造字的方法,它更是象形文字的来源、象形文字的前身。
图画文字逐步发展为早期象形文字,最主要的变化,在于它直接成为语言的符号,变得可识和可读。另外,它的总体的直观性经过分析,变为一形即一词。这时,完全写实的绘形就演变为象征的或局部替代的,只要所绘与所指保持有理有据,能使人识别就可以了。
三、汉字鼻祖——甲骨文的诞生
严格说来,上古先民始创的文字符号,只能记录些单词,最多可记录些十分简单的句子。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或少数图形文字,只是一些零星的材料,大体上或处于文字的萌芽状态,或处于文字的初创阶段;当发展到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符号,可以记录一连串的句子,表达比较复杂的思想感悟时,这种文字就形成了自己的体系。这一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就是甲骨文。
从原始图画到甲骨文,经历了一个质的飞跃。这个飞跃的过程,就是文字本身经历着由产生到成熟、由成熟到完善、由完善到更加完善的不断发展过程。甲骨文这种这种语言书写符号系统,就是经过无数次的创造、整理与再创造、再整理,才最终形成的。
在清末甲骨文被正式发现之前,比较系统的文字资料只有两种:一是实物,如殷周青铜器上的金文等,自宋代以来已有详细的著录研究;二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它被奉为解说古文字的唯一经典。发现甲骨文之后,《说文解字》已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因为甲骨文的时代比它要早一千四五百年。金文极盛的时代比甲骨文晚,而且数量也没有甲骨文多。
1984年,甲骨学家胡厚宣在《八十五年来甲骨文材料之再统计》一文中给出了这样的数据:已发现的甲骨文共有154604片,中国收藏有127900片。如若以每一片甲骨上有20个字计算,甲骨文史料就多达300多万字!文字学家王宇信说:“殷墟15万片甲骨上的4500多个单字,目前已识近2000字。但常用和无争论者仅1000多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4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许慎六书造字原理和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学者们认为,所谓4500多个单字,仅仅是商王室占卜时所用的常用字,并非商代汉字的全部。
甲骨文与古埃及的圣书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和古印度河流域的原始文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文字”,其他三种文字都先后失传,只有甲骨文传承不断,作为汉字的鼻祖,它的传承脉络清晰,由甲骨文演变发展而来的汉字,直到今天仍为占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所使用,并被联合国确定为通用语言之一。由于王永民的汉字五笔输入技术的发明以及专家学者的攻关努力,古老而伟大的汉字顺利地通过了电脑录入关,语音、手写、键入三法俱全。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的后裔直通因特网,进入了世界文明的同步发展之中,从而使甲骨文所开创的中国汉字成为世界文字史上最长寿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