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封不平正在清虚观后山练剑,远远的就听见,有人在喊他。
封不平收了剑,回身望去,只见山脚下一道身影如风般疾掠而来,眨眼间就到了他跟前。
“师兄,小师弟回来了,说是有事儿跟你说。”
封不平看成不忧急匆匆而来,还以有什么大事儿,原来只是李不为回来了,不过也让他颇为诧异。
他可是知道,至从五年前李不为所修炼的‘混元炼体诀’进入瓶颈后,迟迟没有进展之下。
李不为突然有一天说,他不能就这么等下去,既然‘混元炼体诀’现在进展缓慢,那他便找个方法,让‘混元炼体诀’的修炼加快。
便搬离了清虚观,在清虚观十几里外一条山涧中按了家,从那以后这三年来,李不为一步也没有踏足清虚观。
记得当时因为这事,封不平还和李不为大吵了一架,在封不平看来,李不为的修炼进展已经够快了。
只要继续平稳的修炼下去,将来江湖上必定有他的一席之地,大可不必冒险,以生死性命来促使和提高修炼的速度。
再说了,练功讲究的就是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李不为如此的急功近利,这在封不平看来,已经走上了邪路,说什么也不能让李不为这么胡干。
仍凭封不平说得天花乱坠,李不为还是坚持已见,绝不更改,他认为封不平说得一点都不对。
在他看来所谓的急功近利不过就是一个尺寸把握度的问题而已。
一个人若自信心过头,难免会做出一些超出自身能力范围之内的事儿,而自己却偏偏不自知,而他李不为却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他当时在创‘混元炼体诀’的时候,不单单是取法于愚公所传的‘地桩’一式,华山派的‘混元功’,还有马如良所留的‘横练’。
而且还加入了不少天地山川河流的自然之势。正所谓:师法自然。
因此要想将这门功夫练到大成,就必须要有‘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种迎接任何困难的勇气和气魄,还要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兼容并蓄的胸怀。
如果没有这种时刻面对生死,不惧艰险挑战的决心,只怕他这辈子也不会再有机会,将这门他所创的‘混元炼体诀’完善并且练成。
生死间有大恐怖,也有大机缘,只要你能挺得过来,老天自然不会辜负你。
更何况,生死对于现在的李不为来说,早已不放在心上。但这不是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一任的听天由命,不在乎自己的性命。
而且恰恰相反的是,经历过一次死亡的李不为,现在既然有机会重活一次,自然要好好活一回,不白来此世间走一遭。
再说了,那天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天一夜,心里想了很多很多。也让他明悟了本心,既然这世间没有一个让自己所能依靠的,那么自己就只能靠自己。
李不为即明自心,封不平的劝慰之言自然也就听不进去,最后只能看由着李不为搬离清虚观。独自离群索居。
好在这些年,李不为一直都平平安安,也没出什么事儿,渐渐的封不平悬着的心也就放了下来。
平时没事的时候,封不平也是隔三差五的就去看看李不为,顺便为了劝李不为回来居住,还动手切磋一下。
刚开始别说是封不平了,就是丛不弃,李不为都是对手。虽然李不为剑法好则好已,但没内功的加持,只是能好看不重用。
没几招,就败在了丛不弃手下,而封不平他们师兄弟三人就借着这个由头,劝说李不为跟他回去,循序渐进的修炼他的‘混元炼体诀’。
可李不为‘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不管封不平几人怎么说,就是直摇头不答应。
这一来二去,慢慢的封不平几人总要隔三差五的来几次,以来么,看看李不为,切磋一下,而来么又是老调重提,劝说李不为跟他回去。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不为在丛不弃剑下,坚持的时间越来越长,突然有一天,封不平才发现。
一直以来在他眼中,需要人看护的李不为,已经面对面的站在了他的面前。
直到这时他才明白,这个一直以来在他眼中,被他呵护备置的小师弟,已经长大了,而且一身功夫也练得很是不错,至少成不忧和丛不弃已经不是他的对手了。
即便是现在的自己的,想要赢李不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因为李不为不但将剑法练得炉火纯青,而且大有推陈出新,青于蓝而胜于蓝之势。若是就华山基础剑法而论,即便是他也有所不如。
更别说,李不为的拳脚功夫了,因功法的原因,李不为拳脚功夫比之剑法那是有过之无不及。
‘混元炼体诀’本就是以气力和刀剑难伤为主,随着李不为功力的日渐精进,拳脚也更具破坏力。
那日两人比剑结束,不胜不败以平局罢手,封不平面上虽然一副高兴的样子,可内心还是有点不是嫉妒。
毕竟一个练剑内家高手,居然和一个练体的打成平手,如果李不为同样也是练得内家的话,那他无话可说。
而且他们交谈只见,李不为言语间也不时流露出,我的剑法虽然不错,但相较而言拳法更胜一筹。只因还不能收放自如,不便拿来与师兄门切磋。
那岂不是说,如果我李不为施展拳脚功夫,你封不平根本就不是我的对手。
有这一茬儿,加上封不平也确实想看看李不为拳脚功夫到底练到了什么程度,是不是,想李不为口中所说得一样。
要知道,他封不平虽主攻剑法,可因修炼‘混元功’这门内功心法,与之配套的‘混元掌’自信自己练得也颇为不俗,不输于一般人。
因此就忍不住,提议李不为放下剑,用拳脚功夫两人在比试一番,看看他的拳脚功夫到底有何厉害之处。
耐不过封不平和成不忧、丛不弃的死缠烂打,李不为只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