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这座婊子一样的城市。
位于纽约州东南哈得孙河口,濒临大西洋。它由五个区组成:曼哈顿、布鲁克林、布朗克斯、昆斯和里士满,面积828.8平方公里。截至2009年7月,纽约人口839万,是全美人口最多的城市。
纽约的历史较短,只有300多年。最早的居民点在曼哈顿岛的南端,原是印第安人的住地。1524年意大利人弗拉赞诺最早来到河口地区,1609年英国人哈得孙沿河上溯探险,该河便以他的名字命名。1626年荷兰人以价值大约60个荷兰盾(相当24美元)的小物件从印第安人手中买下曼哈顿岛辟为贸易站,称之为“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英王查理二世的弟弟约克公爵占领了这块地方,改称纽约(即新约克,英国有约克郡)。1686年纽约建市。独立战争期间,纽约是乔治·HSD的司令部所在地和他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的地方,也是当时美国的临时首都。1825年,连接哈得孙河和五大湖区的伊利运河建成通航,以后又兴建了铁路,沟通了纽约同中西部的联系,促进了城市的大发展。到19世纪中叶,纽约逐渐成为美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集金融、贸易、旅游与文化艺术于一身的国际大都会。
正午时分,身着一袭正装的张素英独自坐在广场椅子上啃着三明治。她离开了芝加哥,彻底的离开了那个让她恶心的城市。那个曾带给她欢笑的同时,也带给她无尽创伤的地方。历史上的芝加哥也颇为著名,著名就著名在这是个多事之秋的城市。看过美国电影的都知道,早起黑帮电影大多发生在芝加哥,原因尚不清楚,大概与早起移民来此的社会底层黑人众多有关。成片的黑人社区遍布于芝加哥的大街小巷,暗藏着无数血与泪的故事不为人知。可自小在芝加哥成长起来的张素英从出生酒杯各种光环所笼罩,自然不知道外面所发生的事情。但当她得知自己的父亲张东赫竟然是靠着杀人防火这些勾当,而自己所谓的光环的背后,不知道有多少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时,她的内心充满了深深的自责,甚至是罪恶感,这让她几乎崩溃。从此,她去教堂的次数更加频繁了。似乎只有在教堂才能让她如释负重,也唯有此时,张素英才能卸下沉重的心灵枷锁。她不再奢望父亲能突然心灵发现而后改邪归正,她明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人的道德和生活习惯都是有着强大的惯性的,所谓中国佛家所倡导的顿悟其实就是彻底的遮羞幌子。比如一个小偷靠偷盗活了一辈子,你指望他能因为某件事的发生而丢掉自己赖以生存的勾当吗?可能性只有五百万分之一,比中彩票的概率还低。唯一能让他停下来的方法就是抓住他,靠外界干预手段,也只能如此。
张素英坐在教堂里,看着耶稣受难像。她心无旁骛,想着耶稣能为了全人类受尽折磨,只为了让世人警醒。可现在人类所作所为似乎大大的辜负了这位大神,夸张点说那就是羞辱也不过份,白被钉在十字架上这么多年了,太冤了。
她站起来,静悄悄的走了出去。这一走,一直走到了纽约。
这座全世界最为发达的城市,也是最为鼎沸的城市,有着摩肩擦踵的人群,也有最为耀眼的灯火景色,她就是想来人多的地方。人少会让她感觉到浓重的孤独感,自从新奥尔良回来,她就像回到了公元前的洪荒世界里,一切都是陌生和灰色的,好像年纪不大的她却经历过完全和年级不符的遭遇,才让她变得如此悲观。原本一个乐观主义者,蜕变为悲观主义者,看来以前有位高人说的确实不错:永远是事情改变人,可人却永远也改变不了事情。这话放在张素英身上尤为贴切。
张素英穿梭在西装革履的拥挤人群中,从地铁到办公楼,从熙攘的餐厅到靡靡的酒吧,不管走到哪里都像是走在荒无人烟的非洲大沙漠中,又像是被某种技术手段隔离于正常社会外,比如第六维度。鉴于张素英的美貌外表,在纽约这座饮食男女蜂拥的地方,自然也有很多垂涎欲滴者,但张素英一律给了黑脸对待。人往往就是这样,内心总有着先入为主的思维方式,感情方面最为明显。也许身边这个人并非多么优秀,也不一定对你而言是最合适的伴侣,但对不起,他(她)比你先到。看来时间差在感情生活中尤其重要,是的,起码在最初的前期是扮演着非常至关重要的角色的。
张素英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干什么?是在等范风突然之间回心转意吗?好像这个假设并不成立,他和父亲之间的恩怨不解决,自己和范风也就永远没有和解的一天。那自己是为什么呢?她不停地对自己问问题,然后自己再一一回答,活像一个精神病患者。她烦躁了,她站起身来,扔掉手里没吃完的食物,走进一家电影院。
屏幕上播放的是动画片,张素英只顾着买票,对于上映的是什么电影,她倒无所谓,她只是想让自己忙个不停,最好没有功夫让自己脑子想其他的。可越是想让自己充实起来,却偏偏鬼使神差的让自己放空。张素英内心在挣扎,她始终不承认自己是个拿不起放不下的人,但是事实证明,她永远也斗不过自己的回忆和经历——这些足以让她铭记一生的东西。
画面上一只可爱的女兔子,被一只同样可爱的男狐狸所追求。怎么会这样,现实里原本一对生死冤家的它们,在电影里竟是这般的和谐与般配。
影院里响起了别人阵阵笑声的同时,伴随着欢快跳动节奏的音乐声,张素英却流下了无声的泪滴,在这座只有一个人的城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