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古州大陆最大的地域,一共容纳着三个城市和一个鸿蒙书院,其中一个城市是皇城所在。三个城市分别为浩渺城、铁钧城和大昌城,鸿蒙书院处在浩渺城,紧挨着皇城所在的大昌城的左侧,铁钧城在大昌的右侧。
浩渺城本来是一座小城,鸿蒙书院落地以来,规模逐渐变大,余秋白也多次被皇帝召见,浩渺城逐渐成为了古州大陆的文化中心。
有鸿蒙书院的地方就没有干戈,但恰巧,蒙院遍布中州,鸿院为国家和各个城市输送人才,而他们的核心就是鸿蒙书院。
鸿蒙书院的实力可想而知。
中州平原居多,山势平缓,往往一望无垠,从西州非难雪山而来的灌昌江穿越了整个中州地域,鸿蒙书院就在江边,书院并非临江而建,而是它建的地方,刚好江也在旁边。
中州汇聚了各个宗门的代表,人口达到了一年中的鼎盛时段,但是这里一片祥和,客栈已经住满,街头并不凌乱,物资显得十分短缺,但每张口并不急着要吃饭,因为这里是鸿蒙书院,圣人读书之地。
……
论道会的一个个论题被陆续传出,归元境的论道在最前面。何为归元,归元而化一,元神三裂之后,每个修真者的元神海都达到了极限,此时元神圆满,真气饱和,就像一个凡人已经达到了功成名就之际,在进无可进之时,剩下要做的,是放下,是身退,是找寻一个彼岸。故而归元化一,找到自己修炼的归宿,能量的源头,心中的彼岸。
归元境,是心境的第一次蜕变,修炼者,需修心。
论道者,论的就是这个修心。
何为心?心要多大,多宽,还是要多渺小?修者应持何种心,慈悲心,众生心,万象心,杀戮心,悲悯心,……
前七天,主要的笔记都是关于归元境的论述,若是达到归元境的修真者在这抄录笔记,反而会扰乱了他的心境,因为观点太多太杂,恰恰违背了“归一”的原则,守心不专。苏笙等在传经层抄书的年轻弟子,基本是尚未洗尘脱凡之流,对于元神境尚可期待一番,归元境已经是难以企及,所以反而不受这些理论的影响,只当一个印象,随笔落而忆消。
论道的第五天,重点开始了虚境的论道,炼神化虚共分三层,分别是玉虚、清虚和太虚,归元之后方可入虚。虚者,实也。虚虚实实,入虚以见实,此境界的理论更加的晦涩难懂,不入虚者无法体会,苏笙等人就更不能体会了,幸好他们只是来抄写笔记的,抄完即算完成任务。
而第十二天开始的圣境论道,苏笙等人暂且回避,由鸿蒙书院专门挑选几名弟子进行笔记的传抄,苏笙等人得以休息了几天。听说有人因抄圣境论道的笔记而昏厥甚至七窍流血,显然是走火入魔之征兆,也听说抄写笔记之人皆为归元境,不想归元境的心境都无法承受圣境理论的冲击。
圣境强者大陆稀少,论道会由余秋白主持,虚境强者旁听,但由于今年的论道会三清山宗主未到,巫神山当代巫神也未亲至,圣境论道会由此少了几分味道,只持续了三天便结束。
而这三天,苏笙根本无法靠近论道会,更不用提见见他的偶像余秋白院长了。因为他连一个圣境强者都未见到。
在参天阁的论道会持续了十五天。到了第十六天,也就是本次论道会的最后一天,按照惯例将在后园举行,届时每个宗门派出一名虚境代表,接受各位修真者的提问,每人的解答时间为一个时辰,而进入的名额将受到限制,皆是提前预定好。
断剑是一个秘密,但是断剑本身并不是神秘,因为半个大陆的修真者都看过它,讨论过它,也最终放弃了它。断剑是一个最公开的秘密,断剑的神秘在于无人知晓它的秘密,余秋白院长将论道会的最后一天放在后园,或许是为了给断剑寻找机缘,他一直在等待的那个机缘。
论道会结束时,苏笙等人才会开始此次任务的最关键时刻——整理近十年的笔记。整理笔记也将在后园。因为后园有个书苑,乃是鸿蒙书院其中一处藏书阁,名唤韵相。
……
韵相楼顶层,一个少女,扎着四条马尾辫,两细两粗,两长两短,眉毛很黑,眼珠更黑,那灵动的双眼正注视着窗外的一处亭,南面的风吹不动她的马尾辫,但拨动了她的睫毛,原来她的睫毛很长,微微的向上弯着,睫毛被吹动时她连续地眨了几下眼睛,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了一位老者的声音,随即将目光移向后方。
顶楼的门窗被全部打开,数百人在屋内正襟危坐,其中以归元境居多,而只有一人面朝众人,坐于一桌案之后,而他的视线与正门间毫无阻碍,可以直视屋外,屋外有座亭,亭立假山之上,亭名“断”,断亭之内静躺着一柄剑,残缺之剑,剑名——断剑。
黄花梨的刻龙雕花桌案后坐着一位衣着朴素,身材玲珑的老妇,正是来自云梦大泽的讲道者,云梦大泽乃是一处虚幻之地,位于古州大陆的西州。一般修道者在虚境便是寸步难行,而云梦大泽因其云梦心法最是考量心境,其弟子往往心境根底扎实,在虚境发挥出厚积薄发之势。所以云梦大泽的虚境强者在解答时,台下的发问者也格外之多。
这位云梦大泽的老妇显得很有耐心,对每一个问题都思索后再有条理的回答。此时,她将目光投向了一处皆穿黄粉衣衫的人群,那里一共坐着七人,衣着统一,四男三女,其中一女在人群中显得格外的小巧,正是那扎着马尾辫的女孩。
因为这里有一人举起了他的手,欲要询问,而老妇用目光表达了她接受对方的提问。
“前辈,在下巫神山洛平,有一问请教……”
“巫神山”,三字一出,不免惹来旁边人的注视。鸿蒙书院目前正是鼎盛时期,三清山是千年来的修真界泰斗,但是二者皆无法撼动一座大山,便是巫神山。传闻巫神山的大长老已经极度接近那最后一步,跨过去,便是仙。
看那七人衣衫,主色调一致,男子偏暗黄,女子偏淡粉,身上散发着淡淡的灵气,有一人的气息与其他六人明显的不同,更加的内敛和纯净,想必应该已经入虚,提问者正是此人。
他说完自己的问题,静静地等待老妇的回答。
这是一个关于玉虚境心境修炼的问题,问题的层次很高,老妇思索了一会儿,开始作答。在她解答的过程中,洛平听得很仔细,慢慢心中似有所悟,眉头渐舒,其他人听得确实眉头越锁越紧,而那个四条马尾辫的少女听得似懂非懂,有些思想不专注,身体欲转身再看看那断亭之下的断剑。
她旁边一位年长的师姐拉了拉她的衣袖,轻声说道:“小鸽,专心点。”那叫小鸽的少女才停止转身的冲动,重新安静的听讲。
“按前辈所说,‘晴照’的心可同日月,若以‘晴照’达彼岸,晚辈愚见,有水更加之宁……”若是苏笙再次,肯定能够认出这个再次提出问题的人,他就是三清山的方振,那个带苏笙回三清山的方振,不过方振或许已经不记得苏笙为何人。
“心境修炼有别于他者,心境无定论,本人认为它的宗旨为‘静’,晴照乃心境的第一层次,诗雨不失为是第二层次‘无我’的补充,……”
云梦大泽老妇的一个时辰结束,正好是正午的休息时间,台下的各位大多坐在原处,偶有走动着,皆不离开该楼层的范围。
“师姐,你就让我去看看嘛,反正各位前辈讲的题目我也听不懂,坐在这里好闹心啊。”少女小鸽半撒娇的对着坐在自己左侧的师姐说道。
那位师姐白了她一眼,倒是坐在附近的洛平替小鸽解围,“就让她去吧,看看无妨,这些层次的问题对这个小家伙确实太深奥了。”
那唤作小鸽的少女一听,顿时站起,连声谢道:“谢谢三师兄,还是三师兄最疼我!”
那师姐见洛平这么说,也不在阻拦小鸽。只是叮咛道:“楚小鸽,就你这心性,何时才能晴照啊!师父交代的话都不听了,罢了,你去吧。”
那位师姐的声音并不大,若是被其他宗门听见,小小年纪就欲达到晴照,难道修炼如吃饭睡觉一般简单。
小鸽早已轻声走出了人群,慢慢地向楼外走去。
断亭前,一少女站立。
亭子很普通,比它精美百倍千倍的中州三个国度中不下一百座,亭内的剑匣不普通,那是余秋白配件青吴的剑匣,断剑就插在这剑匣内,剑匣就静静地躺在断亭内。
少女难得有机会如此近距离的看着这柄著名的断剑,但是她不能再靠前了,可是她只能看到剑柄,那剑柄似乎已经被它曾经的主人摸过了千万次,剑柄很光滑,剑柄上没有任何图案,它很干净,只是此时沾了些许粉尘。
少女的心本来是澎湃的,因为断剑是她来这里的原因,她以殷切求道之心恳请师尊让她来参加论道会,因此她放弃了很多宝贵的修炼时间。但是她再澎湃的心在一个时辰的守望中渐渐平静,因为断剑,它是那么的普通。
她曾幻想自己走到断剑旁时,断剑会给自己一个指引,断剑会突然的飞起,飞向自己的手中,断剑会发出一声轻鸣,穿破万里长空,传到她师尊的耳中,……
但是,断剑,真的很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