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堂皇的京城,
“四百兆”人民,一条心,
咿唉呀!保卫“南京”!
南京,美丽的盛京,
远则宋、齐、梁、陈,
近则民国之诞生;
一草一木,一沙一石,
都染有我祖先的血腥;
我们要守卫,守卫南京,
莫辜负了缔造之艰辛!
扬子江的浩浩荡荡,
紫金山的阴阴森森,
玄武湖的桨声,
秦淮河的歌音,
还有“二三百万人”的熙来攘往,
看看将染海岛之气氛;
任你铁石为心,也应速起干城!
听!阵阵轰隆声,
看!群群大和兵,
汹汹涌涌,将毁灭我们这“都城”!
紫金山上白杨萧萧,
隐隐约约,地下发出一片呻吟:
“四百兆”子孙,
起!起!起!死守“南京”!
南京,堂堂的京城,
“四百兆”人民,一条心,
咿呀唉!保卫“南京”!
十一月廿五日上午写于南郊
(载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日《火线下三日刊》第七号)
阳光下,70多岁的吴奔星穿着一件灰色的西装,从匡庐路步行到随园,迈上高高的台阶,给南京师范大学“江南岸”诗社的学子讲诗歌,一句“诗学是情学”,打动了许多学子的心。上世纪80年代,吴奔星创作热情勃发,接连推出研究中国现代诗歌作家流派的《鲁迅旧诗新探》、《文学风格流派论》、《中国现代诗人论》三本专著。
1913年,吴奔星生于湖南省安化,中学时代就投身湖南农民运动,后到长沙就读修业学校。1936年5月,在北平师范大学求学的吴奔星与李章伯等共同创办《小雅》诗刊,创刊号一销而空。因为是当时华北五省的唯一诗刊,并因“倡导新诗现代化,提倡国防诗歌,反抗日寇侵略”的诗歌主张,《小雅》很快吸引了一批诗人的眼光,如戴望舒、李长之、李金发、柳无忌、斫冰、锡金、路易士、李白凤、侯汝华、林丁、常白、陈残云、吴兴华等。诗人路易士回忆说:“当年《小雅》诗刊和上海的《新诗》月刊、苏州的《诗志》三足鼎立,是当时最有影响的三个诗刊。”
1937年,吴奔星毕业回到故乡长沙。1937年12月1日,日军下达进攻南京的作战命令,南京保卫战开始。12月2日,在长沙,由黎树主编的《火线下三日刊》发表了诗人这首抗战名篇。《保卫南京》,堪称全面抗战后抗战诗篇的领先之作。
在诗人眼里,南京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全诗从古都历史入手,自然衔接到“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都染有我祖先的血腥”这两句,诗的悲情便弥漫开来。第三段,诗人给城市一个方位,拓开了一个诗的空间,其实是给读者一个美丽的家园。所以,当“群群大和兵”“汹汹涌涌”而来的时候,诗人从心底发出“四百兆”子孙共同抗战的呼声,那呼声染着诗人无尽的情思。
抗战期间,吴奔星先后在长沙、桂林、贵阳等地从事教育工作、投身抗日救国运动,先后在《火线下三日刊》、《中国诗艺》等报刊上发表了30余首抗战诗歌,如《湖南人进行曲》、《都市是死海》、《赠给洞庭湖》等。
南京解放后,1949年8月诗人前往北平,参加开国大典。此后在北京市文教局、江苏师范学院、徐州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任职。1957年被划为“****”,后平反。著有《暮霭》、《春焰》、《都市是死海》、《奔星集》、《人生口哨》、《吴奔星新旧诗选》等诗集。并出版了《茅盾小说讲话》、《诗美鉴赏学》、《虚实美学新探》等学术专著。其主编的新诗诞生以来的第一部《中国新诗鉴赏大辞典》,在学术界反响甚大。1995年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诗人获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以笔为枪、投身抗战”老作家奖牌。
吴心海回忆说:“父亲作为一个知名专家、学者,投身高等教育逾半个世纪,历劫无悔,忍辱负重,不计个人得失,热忱从事教育事业,在大家心中树立了一代名师的典范。”
2004年4月,吴奔星辞世,享年92岁。身后有《别——纪念诗人学者吴奔星》、《暮霭与春焰——吴奔星现代诗钞》、《待漏轩文存》等著作。
诗人远奔。那首风格清丽、情意绵长的《别》,经常为怀念的人们朗诵:
你走了,没有留下地址,
只留下一串笑容,在夕阳里;
你走了,没有和谁说起,
只留下一双眼睛,在露珠里;
你走了,没有说去哪里,
只留下一排影子,在小河里。
你走了,笑容融化在夕阳里,
双眼动荡在露珠里,
影子摇晃在河水里。
哪里都有夕阳,
哪里都有露珠,
哪里都有河水,
你走了,留下了整个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