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
去国十年余泪血,登舟三宿见旌旗。
欣将残骨埋诸夏,哭吐精诚赋此诗。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一九三七年七月
从日本乘船回国途中
从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郭沫若就以神奇的浪漫主义气息开创了一个不可类比的时代。他以皇皇38卷《郭沫若全集》,奠定了他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古器物学、文学、艺术等方面难以逾越的地位。虽然,在后期创作、在婚姻情感等方面,人们有理由重新评价郭沫若。阳翰笙在《深切怀念郭沫若同志》一文中说得切实而中肯:“‘五四’运动以来,郭沫若在我国文化科学战线上奋斗了60个春秋。他在文学、艺术、史学、古文字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他又是热情的,富于感召力的社会活动家。无论是文化科学活动还是社会活动,他总是把自己和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是现代中国天幕上光芒四射的巨星,是继鲁迅之后我国文化战线上一面光辉的旗帜。”
选择作者1937年回国途中的这首诗作,表明我们更愿意以郭沫若早期的诗歌为一个样板,触摸诗人投身抗战的赤子之心。
北伐后,郭沫若出走日本。国民政府取消对他的通缉令后,他甚至没有告诉日本的妻儿,就踏上回国的轮船。“又当”指的是诗人再次渴望重披战袍;“哭吐精诚赋此诗”一句,情真意切:一方面表明了作者以自由之身奔向祖国的愉快之情,另一方面,也含有“去国十年”身若浮萍的无可奈何之意。“别妇抛雏断藕丝”,是不得已而为之。从内心说,战乱中的故国,诗人找不到一块安全之所安置自己的妻儿。所以,当作者几个月后听说妻儿在日本备受折磨时,他又写下甚为挂念的一首诗:
相隔仅差三日路,居然浑似万重天。怜卿无故遭笞挞,愧我违情绝救援。虽得一身离虎穴,奈何六口委骊渊。两全家国殊难事,此恨将教万世绵。
1915年,诗人曾立誓说:“男儿投笔寻常事,归作沙场一片泥。”22年后,诗人再次喊响“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其不愿埋首书斋、以刀枪抵御外侮的决心,昭昭然也。1938年1月,郭沫若应召由广州赴武汉,负责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筹建,在党的领导下,为动员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民主人士,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他在炮火中创作的《屈原》、《虎符》、《筑》、《孔雀胆》、《南冠草》历史剧作,以诗人喷薄的才情,贡献了不朽的民族英雄艺术经典。
《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二卷,收录作者《战声集》、《蜩螗集》、《汐集》新、旧诗。《战声集》中之“战声”篇,写于1937年8月20日晨,其间对抗战的鼓呼、对和平的渴望,透露出抗战早期诗作难得一见的深远之意:
战声紧张时大家都觉得快心,
战声弛缓时大家都觉得消沉。
战声的一驰一张关系民族的命运,
我们到底是要作奴隶,还是依然主人?
站起来呵,没再存万分之一的侥幸,
委曲求全的苟活决不是真正的生。
追求和平,本来是我们民族的天性,
然而和平的母体呢,朋友,却是战声。
1892年11月,郭沫若生于四川省乐山县,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反响巨大。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建国后,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在北京辞世,终年8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