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三年血战挫天骄,杀气如云万丈高。
再接从今还再厉,会须入海斩鲸鳌。
二、
欧西法国夙称强,战未尽年竟败亡。
我抗东倭卅六月,神英诸将自堂堂。
三、
前方抗战后方同,西缅南交已伏戎。
我老据鞍犹矍铄,好偕袍泽赋秦风。
四、
攘夷大义秉春秋,雪耻争存报国仇。
痛饮黄龙一樽酒,从容收拾旧神州。
五、
中原父老望旗旌,说到倭夷愤不平。
努力齐心争后着,定摧顽寇奠新京。
一九四〇年七月
(编著者注:西缅南交:缅为缅甸,交为交趾,即越南。1941年12月均被日军占领。)
1940年7月,1905年加入同盟会的李根源写了《抗战三周年感赋》七言绝句五首,发表在重庆《大公报》上。过了两个月,李根源收到了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转来的朱德总司令和吴玉章同志的信各一封,并各附了五首和诗。
因学校只限收滇籍学生,当年,四川青年朱德投考云南讲武堂差点被拒之门外。适逢偶遇李根源,朱德终有机会入学。从此,师生情缘一辈子。
在抗战三周年之际,作者浮想万千,“血战挫天骄”、“入海斩鲸鳌”两句,以宏大气韵开笔,声若洪钟。“赋秦风”、“报国仇”、“愤不平”,字字千钧,透射着坚定和热情。
“前方抗战后方同”,一句道尽李根源为抗战作出的不一般的贡献。那就是,他不遗余力地葬忠魂、祭国殇。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隐居在江苏吴县的李根源,积极投身抗日救亡。他在苏州马岗山麓建“英雄冢”,安葬了78名烈士。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李根源与苏州爱国绅耆提供后勤,组织红十字会赴前方抢救伤员,殡殓忠骸,在苏州藏书善人桥安葬抗战将士忠骨1200多具。
1942年夏,二OO师师长戴安澜之灵柩由缅归国,经怒江、抵腾冲。时为云贵监察使的李根源,亲自主持了迎接戴师长灵枢的公祭仪式,并同时向云南保山至安宁各县发出通电,令各县长率民众“敬谨郊迎,公祭忠烈”。
1945年抗战胜利,李根源辞去公职,回到家乡云南腾冲,即积极倡导修建腾冲国殇墓园。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国殇墓园竣工,忠烈祠、纪念塔、纪念碑,一切井井然,譬如整装待发的将士。
1943年,徐悲鸿在重庆读到李根源所作这组“感赋”,并了解到作者在苏州两次为抗日阵亡将士披麻送葬,十分感动,当即补绘《国殇图》画卷。图中绘李根源执绋走在送葬队伍的前列,满怀悲愤,栩栩如生。徐悲鸿在图上题:“三十二年六月十六日在化龙桥为李印泉先生造象,国殇中执绋者稿。”李根源在苏州期间,曾题诗说:“霜冷灵岩路,披麻送国殇。万人争负土,烈骨满山香。”
吴县的小王山不会忘记:李根源在山中访古编志、共话桑麻,办农民学校、建公共浴室。石崖刻碑,播撒文明。满山的松树传说着这位“山中宰相”的故事。
云贵高原的红土不会忘记:1942年6月,身负云贵监察使使命的李根源,站在一辆敞篷吉普车上,率领七十一军杀向了云缅抗日前线保山。神色庄严,美髯迎风飘拂,形如关公。
李根源,字印泉,1879年生,云南腾冲人。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65年病逝于北京,骨灰安葬于他的第二故乡苏州藏书小王山。遗著有《曲石文录》、《曲石诗录》、《雪生年录》等2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