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女同志渡江遇敌负伤,临殁,同辈皆哭。乃张目曰:革命流血不流泪,言讫而绝。余闻而壮其言,诗以志之。
革命流血不流泪,生死寻常无怨尤。
碧血长江流不尽,一言九鼎重千秋。
一九四〇年十月
2012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新编《陈毅诗词集》,收入陈毅从1921年11月至1968年7月创作的355篇诗词,约700余首。作为新中国的开国元勋,我党、我军卓越的领导人,陈毅以杰出的诗才,抒写了民族解放的浪漫画卷。1955年5月,郭沫若在给陈毅的一首赠诗中说:“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战争年代,诗人创作了《梅岭三章》等脍炙人口的诗篇,表现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而这首写于1940年的《记遗言》,同样显现出作者一以贯之的坚定革命的精神。1940年5月,为积极落实中央提出的“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指示,陈毅率领新四军转战苏北。同年10月初与粟裕共同领导,取得黄桥战役的胜利。10月中旬,与南下增援的八路军先头部队在大丰市白驹镇附近会师。
由诗的题记得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重伤的战士面对伤心的战友,“乃张目曰”:革命流血不流泪。这一壮如洪钟的誓言被作者写进诗中,接着,作者以不畏牺牲的豪情,把战士为国流尽的“碧血”比作浩浩荡荡的长江之水,表达了革命战士敢于牺牲的斗志。诗中的“一言九鼎”,是指追求革命理想的决心,而“重千秋”,说的是为革命而牺牲功在千秋万代。全诗洋溢着积极乐观的精神,体现了对人民的赤胆忠诚。语言质朴,直抒胸臆。
1944年1月,陈毅经太行山转赴延安,途中写下长诗《过太行山书怀》。诗的末尾写道:“人民革命军,狂潮如卷席。沛然谁能御?四海望宁一。辛勤四年来,收功在近纪。”同样表达了夺取抗战胜利、实现革命理想的豪迈诗情。
陈毅1901年8月生于四川乐至,1972年1月辞世。陈毅兼资文武,博学多才。有多种军事、政治论著和诗词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