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义争能计养亲?时危难作两全身。
望将今日思儿泪,留哭明朝无国人!
一九四四年
动荡的年代给母亲写一首诗,任何质朴的语言都是感人的。
而诗人本身的故事更让人再三感叹:
爱情故事:李少石原名李铮,1906年出生于香港,少时在皇仁书院读书,后随家人迁居广州,入岭南大学。相貌英俊,才华初溢,与廖梦醒是同学。廖梦醒是廖仲恺、何香凝的女儿,热烈地爱着诗人,不顾母亲的坚决反对,毅然与诗人成婚。当诗人的女儿阿湄一岁多时,何香凝对女儿一家的态度才有所好转。
革命故事:诗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长期为党在香港、上海做秘密交通工作。1934年2月被捕入狱,先囚于南京监狱,次年转解苏州反省院。在狱中,脚被打伤,肺部被打坏,他却吟出“死得成仁未足悲”、“英雄含笑上刑场”的诗句,作好为革命而牺牲的准备。“七·七”事变后,国共合作,诗人出狱,到香港、澳门为党工作。
遇难故事:1943年春,诗人奉调重庆,公开身份是《新华日报》记者兼编辑,实际在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外事组任******的英文秘书。1944年与来渝的柳亚子熟识,常以诗文唱和。1945年10月8日,送柳亚子回程途中,车子碰伤国民党士兵,竟被伤兵用国际禁止的达姆弹开枪射中,受伤不治,辞世时年仅39岁。此时,******在重庆谈判,枪击事件离国共两党“双十协定”签字仅两天。置于这一敏感时期,诗人之死引起轰动,死因扑朔迷离。
1945年10月12日,******为诗人题词:“李少石同志是个好共产党,不幸遇难,永志哀思”。
廖梦醒为诗人编辑出版《少石遗诗》。萧三编辑《革命烈士诗抄》选诗人诗作17首。
在一篇题为《寄内》的诗中,诗人写道:
一朝分袂两相思,何日归来不可期。
岂待途穷方有泪?也惊时难忍无辞。
生当忧患原应尔,死得成仁未足悲。
莫为远人憔悴尽,阿湄犹赖汝扶持。
“望将今日思儿泪”和“莫为远人憔悴尽”两句,竟然成为诗人一生的绝唱,天若有泪,当作倾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