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吹得
水冻了,
泥白了,
树枝抖了,
虫儿们藏了。
早晨,霜复在
菜上,
麦苗上,
车篷上,
和草置上。
有三五只母鸡,在
土场角,
太阳里,
爬搔着泥沙。
孩子们穿得
象树桩,
象爆竹,
聚挤在朝阳的土墙角。
村妇走去,
用木桶
碰破一池冰肤,
提一桶浓浓的水,
去烧一锅
稀薄的玉米粥。
一九四四年十二月八日
此诗刊《江北日报》副刊《诗歌线》。后载入《中国四十年代诗选》
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写下《秋桐》一诗开始,91岁的丁芒笔耕已七十多年。这位新四军老战士,始终以清新的诗句记录着时代的风云、家国的变化以及真挚的情愫。
朱寿桐主编《丁芒文集》,其“新诗卷”共六辑。第一辑:我想教你一支歌;第二辑:洗去硝烟洗去泥泞;第三辑:早晨,我要把你留住;第四辑:雪,火烫的;第五辑:歌风台;第六辑:啊,无言的戈壁。在战场拼搏的硝烟中,在迎接解放的曙光中,在遭受迫害的抗争中,在安享和平的阳光中,丁芒以诗筑城、以情泼墨,在江海的烟波中抒写着诗意的人生。
捡录抗战诗歌,丁芒亲荐这首《寒村》。这是家乡的冬天,在诗人心目中如一幅朴素的小画,寥寥几笔,生动如心底的歌谣。诗的语言简洁而传神,“泥白了”,这个“白”,把盐碱地冻得结结实实的质感表现了出来。在诗人笔下,冬天早晨的霜,覆盖了一切,随着太阳的升起,母鸡在土里觅食。孩子们穿着臃肿的冬衣,在墙角晒太阳取暖;“象爆竹”句,意指冬衣之破烂,如放完炮、外皮绽开的爆竹。主妇们用木桶碰破河面的结冰,打水回家做饭。诗的末尾——“稀薄的玉米粥”,是贫穷人家赖以糊口的普通食物,透露出抗战时期中国农村普遍的一种生存状态。其时,抗战进入最为关键的时刻,江淮大地,敌我力量呈拉锯状态,作为一名进步青年,诗人冒着被反动派屠杀的危险,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写下了《石桥颂》、《池塘之夜》、《暮色里的火》等诗作,从寻常生活中获得灵感,植根于泥土,为百姓命运悲喜。
丁芒1925年9月生于南通,原名陈炎。****党员。1946年参加新四军。建国后,他在海军部队工作,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发表了《红色信号兵》、《勇敢》等诗作。1955年调解放军总政治部,任《星火燎原》编辑,曾为罗荣桓、刘伯承等撰写回忆录。****中受打击到工厂劳动,历经生活的磨难。1975年平反。1979年调江苏人民出版社任文学编辑室副主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诗人创作热情勃发,相继出版诗集《怀念》、《更流集》、《枫露抄》、《我是一片绿叶》、《军中吟草》以及小说集《开在枪口的鲜花》、散文集《酿熟了的怀念》、《丁芒散文集》等。1987年离休后,在老伴樊玉媛精心照料下,丁芒再次焕发出青春般的活力,连续推出了《丁芒新诗选》、《苦丁斋诗词》,诗论集《当代诗词学》、《诗的追求》、《丁芒诗论》(一、二集)、《丁芒诗词教学点评》等。其中《苦丁斋笔记》系列获1990年金陵文学奖。1999年,丁芒获“二十世纪国际桂冠诗人”荣誉称号。2002年,推出600万字的《丁芒文集》。
2015年7月,为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诗人特赋诗一首:
云霞拥处忆烽烟,
血洗河山恨八年。
百万英躯填破国,
枪挑落日马头悬。
在老诗人心中,革命烽火是永不褪色的记忆。那里,红旗漫卷,战歌如霞;那里,山河破碎,壮士流血;那里,战马嘶鸣,终克顽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