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专家所说的关键词记忆法的作用原理和上述例子类似。它是现代科学方法与传统押韵技巧的结合。这是一套保证能够准确记忆的方法。许多人认为这是最好的一种记忆方法。
5.几种可行的记忆方法
(1)有意记忆法
有明确的目的或任务、凭借意志努力记忆某种材料的方法,叫做有意记忆法。相反,没有明确的目的或任务,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记忆方法,称为无意记忆法。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意记忆的效果明显优于无意记忆效果。为了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必须进行有意记忆。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请教师给两个班的同学布置了默写课文的作业,并说第二天测验,第二天果真测验了,结果两个班成绩差不多。测验后,只告诉一班同学两星期后还要测验一次,二班同学不知道。两个星期后又进行测验,一班同学的成绩比二班同学要好得多(一班同学在测验前也没有复习)。这说明,并不是一班同学比二班同学更聪明,记忆更好,而是由于老师在第一次测验后,对一班提出了更长久的记忆目标,结果一班同学就记得长久些。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在学习中要养成一种习惯,严格要求自己,给自己明确提出记忆的目标,这样才能有好的记忆效果。
进行有意记忆,首先要有明确的任务。任务明确,就能调动心理活动的积极因素,全力以赴地实现记忆的任务。任务越明确、越具体、记忆效果就越好。例如,英语单词不好记,但又必须记住,因此,你可以把生词写在卡片上,规定自己每天必须记住20个生词,并及时进行复习与检查。这样,日积月累,你的词汇量就会大增。
其次,有意记忆要有意志努力的参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专心致志”。要下决心记住一段材料,就要进入“两耳不闻窗外事”,“头悬梁,锥刺股”的境界。如果面对着要记的东西,连连叫苦不迭,或漫不经心,或知难而退,都不会取得好效果。
(2)理解记忆法
在积极思考、达到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材料的方法,叫做理解记忆法。
理解记忆的基本条件是对材料的理解和进行思维加工。有些材料,如科学概念、范畴、定理、法则和规律、历史事件、文艺作品等,都是有意义的。人们记忆这类材料时,一般都不采用逐字逐句强记硬背的方式,而是首先理解其基本涵义,即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思维进行分析综合,把握材料各部分的特点和内在的逻辑联系,使之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以便保持在记忆中。理解记忆的全面性、牢固性、精确性及迅速有效性,依赖于学习者对材料理解的程度。
理解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做记忆的实验中发现:为了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16.5次;为了记住36个无意义音节,需重复54次;而记忆六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不然,愣是死记硬背,那真是费力不讨好。
理解记忆是以理解材料内容为前提的。这种理解不仅指看懂了材料,而且包括搞懂了材料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该材料和以前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
既然记忆有这种规律特点,那么在学习的时候就要经常有意识地运用理解记忆,在记忆的时候展开积极的思维,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在可以运用理解记忆的时候不去运用,而偏偏要使用机械记忆进行无意义的重复,那可就不止事倍功半,而是相差十倍二十倍了。
我们在记忆材料的时候,只要它是有意义的,就应该向自己提出“先理解、后记忆”的要求,把材料分成大小段落和层次,找出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而不要从一开始就逐字逐句地记。
例如背古文,如果不把古文的意思弄懂,那么就会像背天书一样,非常吃力。如果把古文里的实词、虚词都弄懂了,把全篇的中心意思掌握了,这时再背,就是在理解基础上记忆,背起来就有兴趣得多,也快得多,印象也深得多。
我们说理解记忆效率高、效果好,是不是说只要理解了就一定能记住呢?这可不一定。对于理解的东西,往往也还需要多次重复才能记住。有的人理解了某个学习内容,就以为学习过程已经结束,没有有意识地要求自己记住它们,不再通过重复加深印象,那么,是不可能把学习内容完全、准确地记住的。
(3)多通道记忆法
要记忆外部信息,必先接受这些信息,而接受信息的“通道”不止一条,有视觉、听觉、动觉、触觉等等。有多种知觉参与的记忆,叫做“多通道”记忆。这种记忆方法效果比单通道记忆强得多。
古书《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意思是说,学习和记忆如果不能动员五官参加活动,那就学不好,也记不住。这说明远在2000年前我国古代人就已经认识到读书学习要用眼看,用耳听,用口念,用手写,用脑子想,这样才能增强记忆效果。
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要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15%,若把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住65%。
多通道记忆法动员脑的各部位协同合作,来接收和处理信息。这种方法在掌握各种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效果最显著。因为不论哪一种语言,学习的目的总是为了读、写、听、说,这四种能力恰恰涉及到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四种不同的通道,因此,在学习语文、外语等课程时,最好采用多通道记忆法。
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中,为了抓住信息,往往是动脑动手,听、说、写并用,采用多通道记忆法。在日常生活中,要记住一段比较长的话语,最好是边听边记,有人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其强调的就是“眼过千遍,不如手写一遍”,旨在说明动笔对于记忆的重要。
因此,在掌握各种语言文字或是接收处理语言信息之时,应运用多通道记忆法,其正确的作法是,边听边积极思维,以听懂为第一,总结出所接收的语言信息的内容要点,并在其语言停顿的空隙,扼要地记上几个字或几句话。
(4)精选记忆法
对记忆材料加以选择和取舍,从而决定重点记哪些,略记哪些,这种记忆方法叫做精选记忆法。
(5)谐音记忆法
利用谐音来帮助记忆的一种方法。许多学习材料很难记忆,在它们之间不易找出有意义的联系,例如,历史年代、统计数字等等。如果对这些学习材料利用谐音加某种外部联系,这样就便于贮存,易于回忆。
据说,一天,有位老师上山与山顶寺庙里的和尚对饮,临走时,布置学生背圆周率,要求他们背到小数点后22位:3.1415926535897932384626。大多数同学背不出来,十分苦恼。有一个学生把老师上山喝酒的事结合圆周率数字的谐音编了一句顺口溜:“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而乐。”待老师喝酒回来,个个背得滚瓜烂熟。这种聪明的学生就是利用谐音法来帮助记忆的。
利用谐音法还可以帮助记忆某些历史年代。不少人觉得记忆历史年代是件很苦恼的事,不容易记住,而且还容易混淆,但是,要学好历史,又必须记住历史年代,因为没有时间也就无所谓历史。于是,许多聪明人利用谐音法来帮助记忆历史年代。例如,马克思生于1818年逝世于1883年。那么,可以这样来记,“一爬一爬(就)爬(上)山(了)。”再如,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用它的谐音:“一把揪死”,就非常容易记住。
当然,谐音记忆法只适于帮助我们记忆一些抽象、难记的材料,并不能推而广之,用于记忆所有的材料。
(6)规律记忆法
规律记忆法与理解记忆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许多有意义的事物,必须首先理解,然后才能掌握其规律。这就等同于理解记忆法。这自然不必另列一种规律记忆法,而在此列却是另有所指的。这就是要努力应用自己的各种知识,去寻找出材料自身本来没有的规律。这尤其表现在一组一组的数字、符号之中。粗看起来,一些数字、符号毫无规律可言,难于记忆而又需要记住,这怎么办呢?请看:
816449362516941
稍加整理分为9组:816449362516941
于是变成:928272625242322212
如上,任何人一下子就记住了:它们是9—1的平方。
又如:581215192226
稍加整理分为7组:581215192226
从5开始,+3+4+3+4+3+4
如上,从第1组(5)开始:+3的和(8)为第2组;再+4的和(12)为第3组;再+3……;+4……;+3……;+4……。
同样又如;293336404347
稍加整理分为6组:293336404347
+4+3+4+3+4
如上,从第1组(29)开始,+4……;+3……;+4……
又如,电话号码475869,可以整理成:
475869
从47开始,+11……;再+11……还可整理成:
456789
或一眼看出它是4、5、6与7、8、9两组连续数的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