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空军提供的航空地图,叛军的前线指挥部是一个类似于野外营地的地方,用带树叶的帆布蒙上,空中的侦察机根本就没办法发现,只是德国人自有套路——他们在那个有点可疑的地方检测到了大量电波信号。
可惜的是,这架侦察机将情报发回基地后,在返航的半途中被击落。
在这之后,附近的叛军空军大大增强,德军数次用隐形轰炸机进行轰炸,还让梅赛施密特701带了炸弹去,结果甚至让弗森德里克都颇为愤怒——轰炸机被悉数击落,速度极快的“激光”只敢在高空丢下炸弹,然后用两倍音速逃之夭夭,随之而来的是叛军战机的追杀……
至今,德军还没有对叛军的空军装备进行任何的整理,因为那些飞机太杂乱了,大多数是缴获的家伙,中国的,俄国的,美国的,法国的,英国的,其中很多都是战争开始时被瘫痪在机库里,随后被叛军搜刮而去的。
欧洲没来得及全面反抗就被外星军队和叛军打得一塌糊涂,有些国家甚至在集结军队的过程中首都就沦陷了,何佳骏听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就是如此……整个共和国内到处都是敌人,那个德国的军队根本无法大规模集结(而且就那几十万人分散在全国,在和平时期全部集结都要一个星期)——
终于,汉堡地带聚集起了五个师的部队,此时柏林的政府向全国求援,这5个师,总共7万人的部队就开始向东进发,途中却因为一台达特机器停滞了几天。
2032年7月26日,这7万人用巨大的损失击毁了挡路的达特机器,而当他们重新向东进发时,却忽然发现整个德国的东部已经毫无音讯,而德国首都,那个经历过多次战争蹂躏,却几乎屹立不倒的柏林,此时已经完全回归沉默。
7月28日,全国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地区已经渺无音讯,能够联系到的都在德国北部,前前后后又有几个师加入大部队,让这群人暂时成了欧洲最大的成建制军队。
法国的巴黎还在苦苦坚守,瑞士和比利时已经全国沦陷,英国人也放弃了一瞬间成为废墟的伦敦,向美国疯狂地撤退。
8月1日,巴黎沦陷。
这些德国最后的部队开始向丹麦进发,在这里被迫加入了撤退的大潮,奇迹的是,达特机器没来追尾,明明紧贴着德国北部。
8月12日,已经有8万德国军队,2000人的法国军队,几百人的波兰军队,还有十几万人的丹麦本土军队撤退到了不远处的瑞典和挪威,偏偏这时,达特机器在一夜之间围困了哥本哈根,随后的8月14日,整个欧洲的军队还有一万人在丹麦北部被达特机器困住,无法继续撤退了。
仅仅一天之后,丹麦全境失守,几乎被屠杀殆尽的残余军队在8月17日发送了最后一条消息:
“我是德国德累斯顿装甲师的第十八任师长汉斯下士,我们现在有残余部队2支,总共24人,其他国家的军队已经全军覆没,我们将用一辆吉普车发起进攻,祝你们好运。——德意志万岁!”
这条信息是在什么情况下发送的,已经不得而知。
8月20日,达特机器开始进攻瑞典,同时,数百万军民挤在挪威撤向冰岛或者美国,按照政府规定,军队有优先撤离的特权——但整个欧洲的军队最终只撤回了10万人到冰岛或者美国。
9月3日,挪威沿岸港口被彻底摧毁,人类军队被迫撤往内陆。西班牙和葡萄牙也在同日被彻底击溃,政府崩坏,军队乱成一团,沿岸港口也被占领。
9月4日,直布罗陀海峡被封锁,意大利和希腊的海上撤退部队试图突破损失惨重。
9月5日,困在挪威的十几万军队已然无路可退,对外的通讯也几乎被全部切断。
9月19日,这一天,集结在挪威的军队向全世界发出最后一条消息,也是整个欧洲最后一条消息:
“我们目前应该在挪威或者瑞典的某地,德国人的装甲师正在向敌人发动攻击,我是丹麦陆军上将斯芬格,目前已经确认的损失是十四万人阵亡,我们剩下三千人左右,由德国和丹麦军队组成,修正:德国军队已经在进攻中全军覆没。我们缺乏补给和药品,弹药还比较充裕。我们丹麦军队将在今天之内用所有人发动总攻,我们在坚持,我们不投降,我们失败了,战争摧毁一切,所有人都无法幸存,我们不是神,上帝没有力量,我要拿枪了,他们走过来了,不会投降。”
这是一份内容无比杂乱的电文,却真实地体现出了这些欧洲最后军队的处境。
9月20日,被所有还健在的国家称为欧洲沦陷日。
而就在一个星期之后,中国,俄罗斯,日本,美国四个国家的领袖在中国的上海举行了著名的“建军会议”,最终确认建立一支由三十个集团军组成的世界联盟军,总人数八百万人,由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还有加拿大的军队组成。
中国紧急扩军而拥有的四百万军队中,有三百万人成为了所谓的“联军”,而剩下的一百万人大都是没什么战斗力的新兵。
目前在中国战斗的联军部队总共有三百九十万,除了中国自己的十个集团军,还有俄罗斯的第14,15集团军,和日本的第13集团军。
这大概就是目前的情况了。
…
何佳骏非常无聊地想了一大通,胡建城才用“发现目标区域”来结束枯燥乏味的山地行军。
举起望远镜,何佳骏这一次不借助任何夜视设备就看到了一座典型的中国小康村庄,没有受到严重破坏,一些小洋楼还耸立其中。
更远处,有一个位于山脚下的军营,似乎一半位于山体的凹陷之内,里面亮着点点灯光,还可以隐约看见戴着军官帽的人走来走去,相信这就是叛军的指挥部了。
好放松啊,他们真的在打仗吗?
位于一座小山丘之上,三个突击队的队长自然可以看清楚情况,他们讨论了一下,林恩就找到何佳骏说道:“待会我们负责占领村庄,胡建城就直接攻击叛军指挥部,你们就老老实实呆在这里守护后方,或者,你可以带几个有经验的人到侧翼支援我们。”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何佳骏轻而易举就能听懂的:你们这群没有经验的新兵老老实实留下,让你们支援我还怕你们误杀我们!
何佳骏干笑了一声,点点头,然后就往回跑回到第二突击队的集结点,途中不知几次叹气。
他只希望不要弄出什么乱子。
…
咚……咚……
迫击炮的声音密集而短促,而正是这明显的响动,拉开了“苹果核”行动关键阶段的序幕。
炮弹落在村庄南面的声音颇为悦耳,每次光芒闪过,都会有一声巨响传来,在山间回荡良久。
第一突击队已经以半包围的状态,从村庄北面向南面进攻,一开始果然爆发出密集的枪声。
在望远镜中,林恩带着一个十人小队,用冲锋枪猛地扫射一个巷子后,便冲进了紧邻的一间小洋楼里,失去了直接观察目标的何佳骏调转目光,看向其他小队,结果一间平房的窗口忽然爆炸的闪光吓了他一跳。
在这样一个视野极好的地方观战,如同在看电影一般,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都身临其境——不,本来就是身临其境。
想到这一点,何佳骏心中那热烈的气氛就已经迅速降温,如果这真的是看电影,他宁愿永远在这里观看,可前面也许就是夺走自己生命的残酷战斗。
心情的降温,战斗即将到来,都让何佳骏的情绪从太空掉进了马里亚纳海沟,他没有把它表现出来,只是从嘴角轻轻的一声“啧”。
视野中,一枚火箭弹像喷火的棒球,射进了一间小洋楼里,顿时把墙体炸碎,整栋楼半边就直接塌了下去,尘土飞扬,何佳骏也清楚拥有如此破坏力的是德军的“铁拳”火箭筒,纺锤形的战斗部就是最好的证明。
虽然具体不知道情况如何,可再一次看见林恩小队时,他们正在向城镇中央前进,说明第一突击队的进攻已经颇具成效了。
没能直接看见第一突击队精彩的战斗场面是个遗憾,何佳骏只能看见子弹从一个隐蔽的地方飞向另一个黑暗的空间,偶尔看见几个在开阔地方的叛军士兵被突击队员们乱枪打死。
身后的迫击炮还在不断地咚咚响,忽然想到另一个重要目标的何佳骏又抬高望远镜,望向大约一公里外的“叛军指挥部”,结果刚好看到那附近发生了两次不大的爆炸,看起来是闪光弹所为,暗红色的光点马上如同下雨一般落进篷布里,里面顿时灯光暗淡,火花四溅,守指挥部的叛军人员恐怕也难以幸免。
拿下指挥部的第三突击队留下十个人清理指挥部,剩下的人则转头包抄小村,后方的迫击炮也适时地停止了炮击。
炮轰—进攻村庄—进攻指挥部,这样的顺序看起来无论如何都应该调换过来,可这样子的进攻顺序才是正确的,因为即使先进攻指挥部,里面的任何一个人能用一秒钟的时间按下一个按钮,让方圆一百公里内的友军知道他们遭到了袭击,所以还不如先清理掉外部的威胁,打通撤退路线,再把指挥部的人杀光或抓走,免得被围死在山脚下。
从开始到现在已经过了十几分钟,除了北面正有一个营前来增援外,其他地区都不见有叛军围上来,西南边的交火打得正爽,闪光一阵接着一阵。
小村里面的正式战斗似乎已经结束了,第一突击队清理了一下后,就开始向东边撤退,而第三突击队似乎在指挥部内没弄到什么东西。
何佳骏收起望远镜,看了看四周那些没有出场机会的新兵,叹了口气,不过也好,免得一不小心失误而丢掉几个人的小命,反正那两个突击队同样可以应付这样的作战。
“有敌人!”
耳中冷不防传来这样一声呼叫,差点把何佳骏吓了个半死,他拉出刚放进背包里的望远镜,然后发现敌人的吴奇哲就开始说起了敌军的情况:
“6点钟方向,有坦克和装甲车,距离……距离大概两公里!”
如此一来,没错了,这是圈套。
何佳骏之前也有想过这点,可他没想到会来得如此突然,而且德军的各种报告也说了,叛军的调动比较缓慢。
可这些人,来的也太快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