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家也有两个儿子,他们所学的也和施氏兄弟相同,却总为贫穷所困扰。孟家很羡慕施家的富裕和荣耀,因而向施家请教取得地位和富贵的方法,施家的两个儿子把经过也如实、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于是,孟家好学儒术的那个儿子跑到秦国,用儒术游说秦王。秦王说:“现在各国诸侯都靠实力进行斗争,所追求的无非是兵力、粮食而已。如果用仁义来治理我的国家,岂不是让我秦国走向灭亡?”。于是把他阉割了赶出了秦国。
孟家的另一个儿子到了卫国,用权谋去游说卫王。卫王说:“我们卫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对于大国我们恭敬地侍奉它,对于小国我们好好地安抚它,这才是求得安全的好办法。如果依靠兵力和权谋,那我们的国家必将招来杀身之祸,很快就要灭亡了。但我如果好生生地送你回去,你一定会再跑到别的国家去宣传你的主张,给我们卫国带来战火的祸患!”于是,便砍断了他的双脚,再把他押送回了鲁国。
所以说学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毛主席也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学习借鉴别人经验的时候,一定不能抛开与之相适应的背景,要弄清楚,别人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出发点和基础是什么、哪些地方我可以用到?绝对不能断章取义,割裂事情当时的背景和环境,更不能忽略自己所处的境地,削足适履的傻事不要发生在自己的身上。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也才能真正把别人的知识和经验转化成自己的能力,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如虎添翼。
在反省中进步
贞观之治在历史上享有盛名。贞观八年,唐太宗曾对当朝大臣们说过这样一段话:“每当我无事静坐,就常常自我反省。害怕上不能使上天称心如意,下被百姓怨恨。所以想让正直忠诚的人匡救劝谏,以便我的视听能和朝堂之外相通,让百姓们没有积怨。近来见到来向我奏事的人,常面露恐惧之色,连讲话都会变得语无伦次。平时奏事,尚且如此,何况要折面谏诤,必然会害怕触犯逆鳞。所以每当有人谏诤时,纵然所言不合我的心意,我也并不怪罪他。假如发怒斥责,恐怕人人都会心怀恐惧,还有谁敢再向我谏诤!”
或许唐朝之所以能出现大唐盛世的繁华景象,和有李世民这样一位英明的君主是分不开的。而李世民之所以伟大,也和他能够经常自省有很大关系。苏格拉底认为:“未经自省的生命是不值得存在的。”自省就是自我反省,是提升自身修养和能力的一种方法,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朱熹也说:“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都是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自己言行,达到不断改进的目的。
没有人是十全十美、完美无缺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都有说错话、做错事情的时候,谁能保证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正确的?关键是要知错就改,通过反省自己,反思自己的行为,思考是否有错,错在哪里,怎样改进?每天认真客观地“拷问”自己。
如果说生活就是做些加加减减的事情,那么似乎人人都可以把自加运用自如,但是有多少人懂得自减呢?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自己都是对的,都是有道理的。“长于责人,拙于责己”在现代人身上表现地可能更加明显。我们有时会在无心的情况下说一些令人不高兴的话,甚至伤害到别人的尊严,当别人被你伤害之后,表现得不高兴,不开心或者是生气转身离开的时候,我们反而认为别人不尊重自己,心胸不够开阔。
在我们忙碌于工作,焦头烂额时,发现别的同事却在喝茶聊天,不顾自己的死活、对自己的忙碌无动于衷,于是心生怨恨,甚至跑到老板那里大倒苦水。那么在你表达抗议的时候,你是否有反省自己:以前自己清闲的时候,是否是冷眼旁观,看着别人忙碌呢?每个人都会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当别人不给你提供援手时,首先做个自我反省再来表达你的意见吧。
一个具备反省能力的人一定具有自我否定精神,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往往很多人都不敢面对自己的不足和错误。每个人都会有错误和缺点,有了错误,应该主动接受批评和自我批评,认真反省自身缺点,反思自己日常的行为,哪些地方不足,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从别人的建议中汲取营养,不断地修正提升,使自己变得更加完善。
一个成功的企业里面一定会有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这个案例就是关于松下总裁松下幸之助的。一次,由于一位下属经验欠缺而导致公司的一笔巨额货款难以收回,松下幸之助知道后勃然大怒,在大会上狠狠地对这位造成损失的下属进行了批评。但是会后不久,松下在仔细思考后,为自己的过激行为深感不安。在那笔货款发放单上自己也是签了字的,下属经验欠缺没有摸准情况,但是自己却也因为疏忽而签了字。所以,自己也应该负责的。既然自己也有一定的责任,那么就不应该这么严厉地对下属进行批评了。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他马上给那位下属打了电话,诚恳地向其表示了歉意。恰巧那天下属乔迁新居,松下幸之助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登门祝贺,还亲自为下属搬家具,忙得大汗淋漓。而且,在这之后,松下也没有把这件事情放置脑后,一年后的这一天,这位下属很意外地收到了松下的一张明信片,上面留下了松下的一行亲笔字:“让我们忘掉那可恶的一天吧,重新迎接新一天的到来!”看到松下的亲笔信,这位下属的心中感到无比温暖。
中国古语有云:知耻者近乎勇。连一家大公司的总裁都能够自省自检,我们这些平凡的小职员还有什么办不到的呢?所以不要害怕反省,要敢于自我否定,因为否定自己是为了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当然自省不一定全部是反面的,有时候正面的东西也需要加以总结巩固因为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会使你变得更加聪慧,而错误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加清醒。
如果有人问:“让自己快速成长的最佳方法是什么呢?”答案是:反省,心平气和地正视自己,客观地反省自己,这既是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基本方法,也是增强人的生存实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要敢于否定自己、反省自己,在不断地反省中获取前进的力量,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就让我们从以下几下方面反省自己:
工作态度:反省今天的工作,我是否尽了我全部的力量?我有没有浪费时间?我有没有偷懒?
做事方法:今天所有的事情我是怎样处理的?是否处理得当?哪些地方不足?下次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
工作进程:我今天做了多少事?有没有完成今天的目标?今天跟昨天相比,我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多少?我有没有给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
人际交往:今天有没有说了不该说的话?有没有做损害别人的事情?某人对我的不友善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还是别有原因?
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总结,在反省和总结的过程中找出更好的方法,从中悟到失败的教训,明辨是非,并全力去进行纠正和改进。对于自己做错的事情,你可以不后悔、也不要责备、惩罚自己,但绝对要反省自己,对自己的错误进行改进。
只有经常、全面地反省自己,才能对事物有清晰、准确的判断,对自己才能有正确、客观的认识,经常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认真地反省,客观地评价,严格要求自己及时改进,这样才可能不断进步、不断地超越自我。
当然,反省不一定要在特定的场合,反省不必拘泥于形式,咖啡屋静坐时,茶楼品茗时,深夜独处时,晚上临睡前,何时何地都可以进行,并让其成为一种习惯,就像虔诚的基督教徒临睡前的祷告一样,对自己一天的行为做一个深层次的检查,客观公正地反省,不断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认识和发扬自己的长处,并不断激励自己、超越自己,只有这样才可以让人生之路走得更稳、更好,更远。
强者创造机遇,弱者等待机遇
职场上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总有人胜,也更有人败,胜利者中的庸者可能有很多,但失败者中的优秀者却也大有人在,甚至会有满大街才华横溢的失败者的情况。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毫无疑问,机遇,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因素。有的人综合能力可能不高,但机遇来临的时候,他能够抓得住,而有的人就算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却只能坐等机遇擦肩而过。一个人,没有机遇,很难取得大的成功;反过来,有了机遇,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抓住而走向成功。俗话说:“机遇,永远垂青有准备的人”,由此可见,机遇是每个人自己创造的。谁能时刻准备着,谁就能创造机遇,并牢牢掌握主动权,善于把握机遇、利用机遇,才有成功的可能。
要创造机遇,首先理念要正确,“做事先做人”,清华大学把这《易经》里的两句话作为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蒙牛集团的用人标准就是:有才有德,重点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才无德,坚决不用。商业的欺诈、学术的造假,虽然可以赢得一时的利益,但这种不诚信的无德行为终将失败,不论是商业中,还是工作和生活中,都不要触到道德这条红线,在做好人的基础和原则上去发掘自己的潜能,不断创新,才能为世人所接受,所以“德”是创造机遇的第一要诀。
要创造机遇,就要选择到机遇多、适合自己的地方和领域去工作。“近水楼台先得月”,深圳特区在成立之初,可以说是遍地黄金,只要“弯下腰就能发财”。当别人都在家里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的时候,那些敢为天下先的时代弄潮儿,就从全国各地来到深圳,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二十年前的那些普通人很多都成为社会的精英人物。而二十年后的今天,却有了一股“逃离北上广深”的潮流。随着大量人才的涌入,梦幻般的深圳变成了噩梦般的深圳,机遇对于普通人来说也变得越来越不尽如人意了。那么什么样的地方机遇多呢?往往是国家重点支持、重点发展的地方机遇多,人才相对优势比较薄弱的地方机遇多,适合自己的地方机遇多。北京、上海、深圳,这些地方机会虽然多,但人才也多,竞争非常激烈,不一定适合你。什么样的领域机遇多?国家重点支持、重点发展的领域机遇多,交叉学科领域的机遇多,新兴领域的机遇多,自己喜欢的领域机遇多,与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相匹配的领域机遇多。因此,国家的西部大开发会让许多的人在广阔的大西部圆自己的成功梦。
要创造机遇,就得立足现在,做好手边的每一件事情。后汉时期的陈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一天,其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
机遇往往都隐藏在所谓的小事情当中,突然在不经意时冒出来,因为它的小,可能并不容易引起重视,只有等它溜走了你才发现,原来,机遇曾经来过。把工作中的一件件事情和任务看做是各种各样的“小机遇”,认认真真把手头的工作做好,扎扎实实地做好积累,“小机遇”不断累积,必定会形成“大机遇”。要随时做好准备,不要机遇来的时候临时抱佛脚。急功近利、不注重积累,永远不可能创造大的机遇,相反,倒很有可能会使原本属于自己的机遇白白流失。
要创造机遇,就要有创新的意识和创业的思想准备。成功的创业者都是因为先有了创新的意识,随时准备,捕捉到了机会,才把想法都转化为了现实的价值。比尔·盖茨与微软、张朝阳与搜狐、李彦宏与百度、马云与阿里巴巴……都是由创业开始,给自己创造了人生成功的重大机遇的。“无中生有”,做别人没有做过和别人不敢做或者是不愿意去做的事情,通过你的合法劳动把它们转化成实际价值,无疑会让你处处掌握主动权。当然,创业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成功,毕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但是,如果不去试一试,你怎么就知道自己不适合创业呢?所有的成功都不可能会是“复制和粘贴”,创业,一定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成功模式!
要创造机遇,就一定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时代发展日新月异,今天的信息到了明天就可能成为没用的信息,我们原本赖以生存的知识和技能,就像企业里面的机器一样,每天都在折旧着。美国职业专家曾指出:现在职业的半衰期越来越短,所有高薪者若不学习,无需5年就会变成低薪。地球村的加速发展,让全球的人才在世界各国间快速地流动,文凭一个比一个厚,背景一个比一个深,导致职场的竞争风雨激荡。“慢进则衰、不进则亡”,每个人都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如果一个人停止了学习,甚至学习不够快,很有可能会被优秀的后来者淘汰。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