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来了一个活佛,有几个人看到了。要是在西藏,他走到哪里,恐怕后面会跟着一大片。但是对他而言,这样的经历太多了,无论人们拜不拜他,他都一样对待。
在座有当过老师的,都有过这样的感受:第一天上班,学生叫你老师,你感到特别自信、特别兴奋、特别欢喜!等到被称呼久了,你就没感觉了,没感觉到自己是个老师了。过几天还要来个“法王”,会在我们这里住几天。一个修行人被称呼什么不重要,关键是要自知。
谈到自知,如果没有见到真东西,即使手里拿的是个假东西,你也不知道是假的。没有见到真的,又如何区分假的呢?你没有来过东华寺,怎么向人介绍东华寺的山形地貌呢?如果有人把你带到另一座大山,说这就是东华山,东华寺就在这座山里面,你会信以为真。
要辨别真假,必须依靠过来人。而过来人往往又不喜欢多事。在他眼里,一切都是应该的,一切都是正常的。所以佛说他没有度众生,是大家到了发菩提心,让他碰上了。如果大家不发菩提心,他来到我们面前,也奈何不了我们!
也有许多人当时见到了佛,可是并不信他,也不渴望解脱。而有的人没见到佛,只是听了他的名字就很渴望修道!每个人内在的菩提种子都会萌发,只是萌发的时间不同。
如果一个明师很幸运,是春天来到大家面前,大家心里的这颗种子就会萌发;如果他不幸运,是冬天来到大家面前,大家的这颗种子就不会萌发。
所以佛从不会骄傲,从不会认为自己有能力。因为他知道之所以大家发了菩提心,是因为他很幸运,他来到大家面前时,正好是春天,而不是冬天!
你不相信,可以找一个不信佛的人去度一度他。你说得越多,他对佛教的误解会越多,越容易生起毁谤之心!但是当他发了菩提心之后,你说什么他都相信,你不说他也相信。所以佛说众生不是他度的,是“自性众生自性度”!
修行人犯的最大一个错误,就是不喜欢见人,不喜欢做事。不见人,不做事,你怎么成长呢?你的智慧怎么开呢?既然智慧没有开,你就是个木头人。木头人怎么会解脱呢?解脱不就是通过开智慧,明事理吗?
你们对一件事情了解以后,心里是不是觉得很轻松?如果没有智慧,怎么了解呢?当然我们遇到问题时,确实会生烦恼,会抱怨。但是过后回忆起来,还是觉得很有收获、很值得!
没有通过借事炼心,你永远无法成长,往往会开口便错,出手即非!智慧不是坐在这里就可以开发出来的。老祖宗说智慧是由定产生的。既然定能生慧,你们说什么不是定?什么地方不能定?如果你做事的时候,不散乱,不慌张,这就是定。在这个当下就能产生智慧。遇到事物,不被诱惑,不被转,也说明你有定力。在这个当下也能产生智慧。
一个人不做事,不经受考验,如何知道自己的定力、慧力够不够?如果你真的渴望修行,生活中的事情就足够你修了,根本不需要再诵经、打坐、念佛,这些都是头上安头!也可以说这些都是小乘的修法。大乘菩萨的修法绝对不会这样,不会放下左手的东西,又用右手去抓。真正走大乘菩萨路线的人,都是与人群、与社会、与所遇到的事物打成一片。你根本看不到他把自己封闭起来,与人群、与事物隔绝。
但是,凡是走大乘路线的人,都会经历一段小乘路线的修行。前面这个阶段就如同在花盆里栽花木,容易管理,容易成活。但是成活以后,要想让它长成参天大树,就必须把它从花盆里移栽到大地上,让它在广阔的天地间生长。否则,它的根无法延伸到四面八方去汲取营养,它的生长就会受到花盆的局限!
你们会问:一个人活着的时候不信佛,死了以后能不能超度?实际上人死了以后,没有一个不信佛的!所谓的“不信佛”,是他活着的时候,他的头脑不信。因为他的另外一只眼睛没有打开,看不到其他时空的存在,他的头脑只爱这个世界的功名利禄,所以他只相信这些。
人死以后,有形有相的六根——肉体的六根——不起作用了,可是有一种无形无相的六根在起作用。所以他看到的就不只是这个有形有相的空间了,能看到另外一个时空的存在。这时候他对生前所做的一切,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在我们的灵魂里,没有一个人是不信佛的。可是我们现在还未与佛沟通,所做的一切都是头脑在作用。什么时候我们学会让头脑休息,让灵魂起作用了,我们的智慧就打开了,平时头脑看不见的也都能看见了。这就是祖师大德在教弟子修行时,要求他们不要胡思乱想的原因。因为两种力量不可能同时并行,当头脑的力量起作用时,灵性的力量就会沉睡。要想唤醒灵性的力量并投入使用,头脑的力量就必须靠边站!
很多报道介绍一些死去又复活的人,他们描述死后的经历和感受都非常相似。他们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肉体躺在某个地方,许多人围着他们的肉体在做一些事情。无论他的灵体对这些人怎么呼喊,他们都听不见。无奈之下,这个灵体只能离开。
在离开的过程中,他们都碰到了许多光亮刺眼的空间,见到许多长相非常圆满的人,而且这些人的身上都是发光的。当他们交流时,彼此眼神一碰就明白了。就像我们在梦中见到朋友时,不需要交谈,双方就已经沟通了一样。
在中阴身阶段成就的机会很少。但是,如果是大根器的人,生前有修炼,在这方面有很深的熏染,还遗留着修炼的习气,或者说修炼的力量还没有中断,在中阴身这个阶段一定用得上。
如果生前没有经过训练,种子的力量没有连接上,“记忆”不深,到中阴阶段就忘了。那么这样的人会去哪里呢?会随着他生前的习气而去。他生前什么习气重,就到什么地方。譬如他生前修道的习气重,死后就到他生前向往的地方;他生前贪心比较重,譬如贪财,他就会到饿鬼道去。实际上我们学佛修道也是在培养一种习气。所以临命终时,与其说是随着“定力”往生,不如说是随着“习气”往生!
功夫不高的人,靠念佛的习气往生西方。功夫高的人,靠定力往生西方。定力是靠熏修出来的,它本身就是一种习气,就看你喜欢定在哪个方面,是喜欢定在“财”上,还是喜欢定在“色”上?或是喜欢定在“佛”上?你定在哪个方面,就朝哪个方面去往生。有习气,就有所住;有所住,就决定了你的去向。
在中阴阶段,要有明师的指点和帮助。所谓的帮助,不是给他念念经,拜拜佛,而是与他沟通。否则,对中阴身什么作用都没有!你以为替他念念佛,诵诵经就有用,那只是你的认识。
当你体内的能量不足时,在哪里修行都会感到害怕。这是一个必然的阶段。当你体内的能量充足了,走到哪里都不会害怕。尤其在最初的修行阶段,你体内的力量还不充足,没有冲出去和宇宙的力量衔接时,你是一个独立的孤体。因此,当你稍微能感受到外在的力量的存在,并围绕在你周围时,你就会感到害怕。
当你这个孤立的个体的力量冲出“自我”的空间,与外在整体的力量衔接并融入其中之后,无论何时何地,你都不会再害怕。甚至周围稍有一点反应,你早已经感觉到了。因为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与你是同一体的,它一动,首先牵动的是你。
我们自身有一种力量,它本身就是来自宇宙的一部分。既然是宇宙的一部分,就容易和宇宙的大力量合而为一。如果这股力量不是来自宇宙,不是和宇宙相通,就永远无法和宇宙合而为一!
我们自身的这股力量,本身就是来自宇宙的一粒微尘,所以我们有理由通过一种方法把它修出去,让它回到它的源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修到某个阶段时,会感到体内有一股力量往上冲,想要出去,似乎要让我们飘起来一样。
因为里面的力量已经修得差不多了,有足够的力量与外在的力量相吸了。佛教用“相应”来形容这种相吸,这个词用得非常微妙。想起古时候祖师大德们所用的词语,真的一个字都不能改,一改,全盘皆错。譬如感受、感觉、相应,这三个词就是不同层次的状态。
你们说“感觉”指的是生理还是心理?“感受”指的又是什么?“相应”指的又是什么?当我们修到不同程度时,这三个词语都会一一印验。
身体的觉受叫“感受”,心理的觉受叫“知觉”。当身心都空掉后,唯独正念存在,叫“觉知”。
你们说这世间的树木,树梢为什么往上长,而不往下长?树根为什么又往下长,而不往上长?既然是树梢往上长,树根往下长,这棵树长到一定时间不就长断了?一股力量往上升,另一股力量往下伸,说明体内有两股力量,岂不是要打架?
我们身体也是如此,所以在修行的最初阶段,有的人是在头上反应,有的人是在下部反应,有的是在中部反应。不懂这个道理的人就会感到害怕,以为是“走火入魔”了。你放一百二十个心去修,这时候不会走火,也不会入魔!
我们在座的还没有几个把这股“火”修出来了。你的枪支里没有弹药,能走什么火呢?满打满算,来到我们东华寺的人,我就看到三个人似乎要“走火”,实际上还不是真正的火,是虚火。
你们看那些豆荚,有的看上去挺大,但里面的豆粒很小,这就叫虚火!上虚火也会头痛、头晕、头胀,但它还不是真正的“火”。但是有虚火也不错,也是一种境界,也达到了一定的层次。虚火走完了,接下来就真正走“实火”了。谈到功夫,大家更茫然!因为大家的功夫还没有修出来,没有跟上,所以讲了,大家也感受不到。